日期:2022-01-11
這是人教版編織的樂趣,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人教版編織的樂趣第 1 篇
【活動目標】
1、能愉快大膽地對花盤進行添畫。
2、學會辨別紅、黃、藍、綠等幾種基本的色彩,并能說出名稱。
3、發現直線、曲線、折線的變化與組合。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重點】學會辨別紅、黃、藍、綠等幾種基本的色彩,能大膽地對花盤進行添畫。
【難點】在欣賞范例時引導幼兒發現直線、曲線、折線的變化與組合。
【活動準備】
1、只畫有花心和葉子的花朵的作業紙、水彩筆或油畫棒。
2、大范例一幅。
3、輕音樂磁帶,錄音機。
4、活動前帶領幼兒欣賞幼兒園花壇中的花,或是欣賞班級中自然角的花朵。
【活動過程】
一、回憶欣賞幼兒園花壇中的花的情景。
請幼兒欣賞各種花朵的圖片,說說自己喜歡什么顏色或什么形狀的花朵。
二、出示教學大范例,請幼兒觀察。
1、師:這上面的花朵好看嗎?缺少了什么?怎么辦呢?
2、講述主題故事《花姐姐》,激發幼兒幫助愛美的花姐姐的愿望。
3、結合欣賞花園的經驗,請幼兒說說自己想給花姐姐梳出什么顏色、什么樣的小辮。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提示幼兒說出自己的設想,教師在大范例上根據幼兒的描述進行添畫。
4、小結:我們可以用紅、黃、藍、紫、綠、橙等顏色的水彩筆或油畫棒在花盤四周畫出各種線條和簡單圖形當花朵的辮子,把它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三、將大范例放在展示區或者是美工區,請幼兒依次選擇只畫有花心和葉子的花朵的作業紙。
提出要求:花姐姐妹們今天要參加春姑娘舉辦的美發大賽,請大家給自己的花朵畫出新穎漂亮的辮子吧。
四、播放輕柔的音樂,幼兒開始添畫,教師注意指導孩子的拿筆姿勢與坐姿。
五、繪畫結束后,請幼兒將水彩筆收拾好。將作品平放在桌上,組織大家互相欣賞。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人教版編織的樂趣第 2 篇制作方法:
1、在牛奶盒底部開洞,將木筷插入并裝上紐扣作車輪。
2、在牛奶盒后部上方開洞,裝上用毛線編織的牛尾巴。
3、將彩帶插入牛奶盒口,裝飾奶牛。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建議玩法:
1、可組織幼兒開展拖拉奶牛車的比賽。
2、為提高幼兒運動興趣,可讓幼兒邊拉奶牛車邊念兒歌:奶牛車,嘀嘀嘀/來來回回送奶忙/白白牛奶真香甜/寶寶喝了身體棒!
實用價值:
1、適合托班和小班幼兒開展走、跑等基本動作訓練。
2、激發幼兒參與鍛煉活動的興趣
教學反思:
1、充分發揮圖片認知作用。通過圖片可以讓幼兒清楚了解奶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用途。我讓幼兒對圖片進行充分的觀察和講述,先對奶牛的一切有個深刻的印象。
2、充分激發幼兒的想象。圖片的出示容易局限幼兒的繪畫思維,我在幼兒繪畫之前,圖片認知之后,充分激發幼兒的大膽想象,給予多方面的畫圖內容啟示,如親親奶牛一家、散步的奶牛、游戲中的奶牛等等。
人教版編織的樂趣第 3 篇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穿編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紙帶穿編作品。
2、過程與方法目標:了解穿編工藝的形式法則及構成的基本原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讓學生體驗創作的樂趣,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及耐心、細致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紙條穿編的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紙條穿編的技巧。
教學準備:
教師:范作、彩色紙、剪刀、膠水等。
學生:彩色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我今天為你們帶來了一些小東西,要送給這節課表現最棒的小朋友,作為我們一起上課的紀念品。小朋友們,你們想得到它嗎?生:想。
師:那就要看你們的表現了。下面請看老師制作的第一個小禮物,看這是什么呢?它美嗎?(出示穿編仙鶴)生:仙鶴、很漂亮。
師:嗯,老師也覺得它很美、又獨特,你發現什么了嗎?那么你想知道這只美麗的仙鶴是怎么做成的嗎?引出本課課題:穿編樂趣。
師:你們想學會做嗎?那么這節課老師就跟大家一起來動手做一做。
二、欣賞紙帶穿編作品。
展示穿編作品:龍、魚、向日葵等。
三、初步認識穿編。
師:看了這么多,那這些穿編作品到底怎么做呢?好,我們就先來看看這幅穿編作品。
1、從外觀講解編紙條。
2、形狀。(這是一個什么形狀的圖案呢?)
3、顏色。(抽動加長的緯條,引導不同的顏色會有不同的感覺效果,顏色搭配要協調好看)
四、從內部結構講解編紙條。
1、拆分穿編作品。(現在老師將它拆開來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1)拆。它由幾部分組成(兩部分:整塊的和散的紙條。豎著 的紙條就叫做經條,橫著的紙條叫緯條。將各部分分別貼于黑板上,并標明經、緯條。)
(2)講。講解組成的部件名稱及顏色。
(3)貼。部件分開貼于黑板上,標名稱。
五、師示范編紙條全過程。
師:編紙條組成的各部分我們知道了。那接下來如果我們要 做的話,該怎么做呢?
1、自學書中制作步驟及方法并思考:
(1)經條為什么要上下兩端相連?(用來固定)
(2)有什么好的方法來剪經條?(對折剪)
(3)經條和緯條的制作有什么不同?(經條不能剪斷;緯條剪均勻剪斷)
(4)整理作品時不粘牢緯條行么?
2、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3、教師示范:(1)把一張紙對折,留出一部分距離;(2)用剪刀剪出經線,不能剪斷;(3)拿出另一種色紙裁出寬窄一致的緯線;(最好先畫好寬度,一根一根的剪下來)(4)穿編;(讓學生觀察說出怎么穿編的:一提一壓,也就是一上一下,每隔一根經條就將緯條穿上;相鄰的緯條提壓正好相反。)(5)整理。(將多余的剪掉,并將緯條兩端固定好)
4、師生共述四個步驟并板書。
第一步:對折剪經條;第二步:剪緯條;第三步:依次穿編;第四步:整理完成。
六、作業布置。
講作業要求,動手制作。
1、明確作業要求:制作一件紙帶穿編作品。
2、學生自己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七、欣賞評析。
1、展示作品,欣賞評析。
2、展開自評和互評,交流感受和體會。
人教版編織的樂趣第 4 篇活動目標:
1.學習穿孔用打單結的方法制作小螃蟹的腳。
2.體驗編織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學習穿孔并套上吸管。
活動難點:
學習打單結的方法制作小螃蟹的腳。
活動準備:
已塑封好打孔好的小螃蟹、中國結繩、已剪好的吸管。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螃蟹,激發幼兒的興趣
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誰呀?(與小螃蟹打招呼)
2.小螃蟹有幾只腳啊?
3.教師小結:小螃蟹有八只腳和兩個大鉗子。
4.今天我們用編織的方法中的打單結來制作小螃蟹的腳。
二、啟發幼兒做小螃蟹的腳
1.介紹做小螃蟹的腳的材料:繩子、吸管。
2.繩子可以怎么用呢?請幼兒大膽表述。
3.吸管和繩子怎么利用?
4.教師講解制作的方法:用一根繩子穿孔,將繩子對齊后串上吸管后再打個單結。
5.請一位幼兒嘗試打單結。
三、幼兒操作
1.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2.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進行編織活動。
四、作品展示
我們一起來看看哪只小螃蟹最開心
活動反思:
在活動前,我琢磨著教案還只是邊講邊示范,之后我思考覺得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打單結,會不會太難?于是在課前我又畫了單結圖譜,用圖譜結合現場操作雙管齊下,效果非常的顯著,幼兒在活動中學習的很開心,樂在其中!拿著自己做的小螃蟹非常有成就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