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0
這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設計紋樣,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設計紋樣第 1 篇
教學目標:
1、通過回憶暑假中有趣的經歷,感受家鄉和祖國的美好、生活的快樂。
2、運用游戲表演、繪畫等多種方式表現豐富的暑假生活,提高藝術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夏天,抓住自己難忘的細節,用美術材料大膽地表現自己對夏天的理解。
教學難點:
如何巧妙地安排構圖和運用色彩等手段,生動地表現夏天的特點。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請學生思考:夏季中的大自然與其他季節一樣嗎?(不一樣。)
2.新課教學
感受:我和學生一起走出教室,來到戶外,讓他們親自感受一下夏日的炎熱。引導學生觀察夏天里的各種景象和人們的穿著打扮。
敘述:說一說看到了什么。夏天的大自然和生活與其他季節不一樣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獨特之處。
討論:夏天里大自然的顏色和其他季節有什么不同?人們的衣著如何?人們的表情如何?人們用什么方式來避暑?
活動:分西瓜,吃西瓜,體驗由炎熱突然感覺涼爽的快樂舒適。
欣賞:通過圖片欣賞,進一步了解人們在夏天里做些什么,夏天的畫面有什么特征。理解和感悟美術作品的構思和創意。
技法:油畫棒和水粉顏料結合使用的方法。色紙撕貼的方法。(材料和工具的選擇應符合低年級的特征,提示工具的使用安全。)
構思:小組內交流,談談夏天里最讓自己難忘的事情是什么。在炎熱的夏季,自己通常通過什么樣的方法讓自己涼爽起來。說一說,然后構思一下自己的畫面,選擇一種自己喜愛的表現手法。
嘗試:體驗用畫筆自由表達夏天的景象,刻畫自己對夏天的感受。也可以用彩色紙和其他的制作手段來表現。簡單介紹方法和制作特點。
評價:說一說自己的表現方法和表現內容,比一比誰表現的夏天最有趣,看一看誰的美術作品最吸引人。評出“小巧手”,發證書。
3.總結全課
聯想:想一想世界上最熱的夏天在哪里,那里的人們如何過夏天。夏天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好處?
請學生課后查資料,拓展他們的視野。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設計紋樣第 2 篇教學目標
通過感受和體驗,引導學生用美術語言表達夏天,挖掘創造潛能,抒發自己的情感。教學重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感受夏天,抓住自己難忘的細節,用美術材料大膽地表現自己對夏天的理解。
2.難點:如何巧妙地安排構圖和運用色彩等手段,生動地表現夏天的特點。
教學用具
1.用于欣賞的課件圖片、錄像片段等。
2.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準備美術工具:彩色水筆、油畫棒、水粉水彩顏料、彩色卡紙、剪刀、固體膠等。
教學過程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
圖片
學生準備:
油畫棒、水彩筆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回憶)同學們,暑假過得快樂嗎?你都做了些什么有意義的活動?還有什么見聞(游戲、夏令營、玩沙、旅游??)(用簡短語言與大家交流,共同體驗其中的樂趣。)
二、發展階段:
游戲:教師出示游戲:“連連看”紅橙黃藍綠紫
以上顏色哪些可以與夏天有聯系?你是如何感受到的欣賞圖片,進一步了解夏天的畫面有什么特征(1、仔細地觀察,注意圖片上的風景,人物、動物在干些什么?動態如何?2、感受畫面上的色彩和構成,找一找畫面上最顯眼的色彩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夸張地運用色彩刻畫和表現人物形象的。“夏天有火熱的太陽,有綠樹下的濃蔭,有暴雨雷電,也游游泳時的歡樂??”)引導他們理解和感悟美術作品的構思和創意。
三、布置作業:
想一想,夏天哪些事情最讓人難忘?這件事情里有哪些人物?當時的天氣怎樣?自己在做些什么?當時自己的感受如何?把暑假中最值得留戀的一刻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注意表現出夏天的特征。
(提示:配上題目,突出畫面主題。可加可不加)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設計紋樣第 3 篇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紋樣設計的基本方法,完成一副紋樣設計作品,并應用于生活。
過程與方法:通過開展探究學習與實際,學會設計紋樣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形成紋樣設計意識,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美化生活的愿望。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紋樣設計的基本方法。
難點:學生如何運用基本方法設計出富有個性的紋樣,并將之運用到實物中。
三、教法學法:
教法: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
學法: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探究學習法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制作多媒體、紙杯、彩色筆等工具與材料。
導入:教師展示未加裝飾的杯子,提問:同學們,這是老師剛買的一個杯子,但老師覺得它太單調,所以想請同學們幫忙設計一下,給點裝飾意見。
生:為它設計一個圖案紋樣,比如花紋、動物紋等。師:經過同學們的幫忙,老師感覺這個水杯瞬間就變得煥然一新了。同學們想不想也為自己的杯子打造一個專屬圖案呢?
3.新授:
師:本課將從概括、夸張、想象三個方面來學習紋樣的設計。先看第一點。如何進行概括?(板書:概括)
生:概括,即對自然形象的形與體進行提煉、簡化。一是要將對象的內外結構形態刪繁就簡;二是要將復雜的立體結構變為平面形態。
師:怎樣運用夸張?(板書:夸張)
生:夸張是對自然形象特征的強調與突出;比如豬可以強調其豐滿,猴可以夸張其瘦而精靈。
師:什么是想象?(板書:想象)
生:想象就是將不同形象與造型要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其結合緊密,互相依存,并產生新形象的心里過程。
4.教師示范:教師展示課前準備的示范作品,播放錄制的微視頻,現場繪制基本構圖。
5.作業布置:學生在準備好的紙杯上設計紋樣,教師巡回指導。
6.展示評價:組織學生展示完成作品,并引導學生積極自評、互評,最后教師總結評價。
7.小結拓展:同學們,本課已接近尾聲,希望你們通過本課的學習,今后能將紋樣設計運用到生活中的更多地方,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麗。
板書: 設計紋樣
1.概括
2.夸張
3.想象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設計紋樣第 4 篇一、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中國民間泥玩具,了解和接觸一些民間泥玩具的知識。(了解)
2、在欣賞過程中,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學生對中國民間美術的興趣和熱愛祖國民間藝術、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接受)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中國民間泥玩具的特點。
教學難點:啟發學生認識、感受中國民間泥玩具的藝術風格和特點。
三、教學準備:
1、教具:計算機、CAI課件、大屏幕投影、實物展示臺、
部分民間玩具實物。
2、學具:各種民間玩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欣賞民間玩具實物,引入課題。
2、出示課題
二、欣賞泥玩具
(注:所有圖片欣賞的玩具都通過電腦及大屏幕進行展示,部分比較小的實物玩具通過視頻展示臺欣賞。)
1、導言:中國的民間玩具,歷史悠久。泥土是我們周圍最不起眼的東西,但千百年來,我們的民間藝術家卻用它雕塑出許許多多造型優美、形象可愛的藝術品。
2、欣賞《彩色羊》《大雞》《花小狗》《娃娃魚》《麒麟送子》
小組討論:
①問: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②問:這些是用來做什么的? 有什么特點?
(玩具,樣子很可愛)
③問:它們主要用了哪些顏色?
(紅、黑、黃、綠、藍)
三、藝術實踐
模仿民間泥玩具的造型特點和色彩,創作一個可愛的泥玩具。
教師指導創作。
四、小結:
同學們,勞動人民用自己勤勞的手創造了這么多好看又有趣的民間玩具,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美的享受和歡樂。我們該怎么做呢?
教學反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