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05
這是魚兒游游教案及反思,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魚兒游游教案及反思第 1 篇
設計意圖:
小金魚在我們的自然角一出現,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了,大家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小金魚的外姓特征和生活習*,針對孩子們的表現,我想孩子們既然那么有興趣,何不以次為契機,讓孩子對小金魚的外形有更深的認識呢?因此生成了今天的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小金魚的外形特征。
2、鼓勵幼兒用兩種顏*大膽涂*,發展幼兒的協調能力。
3、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重點:
了解小金魚的外形特征。
活動難點:
用深淺不同的同種顏*為小金魚穿衣服。
活動準備:
范畫若干、油畫棒,幼兒用輪廓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出示實物小金魚引導幼兒說說這是什么?
師: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一個小客人,你們看他是誰啊?(小金魚)
師:你們在什么地方看到過小金魚,它是什么樣子的?有哪些顏*?(引導幼兒說出金魚的外形特征)
二、出示教師范畫,幼兒觀察
師:下面請你們看老師畫的是什么?
師:對了老師把剛才小朋友說的小金魚畫了下來,好看嗎?(好看)
師:老師剛才為小金魚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你們看小金魚的衣服有什么特點?(有而自由回答)
師小結:小金魚的衣服是有深淺不同的同種顏*畫上去的。
師:還有很多小金魚沒穿衣服呢?下面請小朋友為他們穿上漂亮的衣服。
三:教師示范講解
師:小朋友在為他們穿衣服前,先看老師是怎么給他們穿的。
師:顏*要往一個方向涂,要涂的滿、實,但是不能涂到黑線外面去。
四、提出作畫要求
1、師:我們在為小金魚穿衣服前首先要想好穿什么顏*的衣服?要怎么涂*?先涂哪里?再涂哪里?
2、鼓勵幼兒大膽作涂*,看誰涂的又快又好?
3、畫畫的時候,要安靜作畫,不影響別人,注意坐姿。
五、幼兒作畫。
教師給予及時指導,對畫的又快又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肯定,指導能力差的幼兒正確涂*。
六、觀賞評析作品
1、為幼兒的作品寫上名字,看看誰畫的好。
2、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喜歡誰的小金魚,為什么?
3、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為小金魚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小金魚可開心了,請我們一起去做游戲。
魚兒游游教案及反思第 2 篇【活動思路】
在平時發現我班的孩子特別的活潑好動,最喜歡玩的就是抓人的游戲,但我也發現個別幼兒不知道怎樣逃避別人的追趕,沒有一定的技能和技巧。針對孩子們的這一興趣和需要,我開展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躲閃跑的能力。
2、培養幼兒在活動中遵守規則。
【活動重點難點】
幼兒在活動中能遵守游戲的規則。
【活動過程】
做準備活動——自由玩——集體活動——放松
1、做準備活動
幼兒跟老師做熱身*
2、幼兒自主玩
讓幼兒自主玩你追我趕。
3、集體活動,捕小魚
介紹玩法,規則。幼兒進行活動。
4、放松、休息、擦汗
魚兒游游教案及反思第 3 篇活動目標:
1、認識魚,了解魚的基本特征。
2、樂意親近小魚,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魚,并能以實*研究科學現象。
4、初步了解魚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親親小動物》、魚盆,魚兒若干,喂魚的飼料等、半個塑料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觀察小魚
1、小朋友,這是誰啦?和小魚們打個招呼吧。它在水里干什么呢?(引導游的動態)。我請小朋友來摸摸小鯽魚,和小鯽魚玩一玩,想想用什么好的方法來和它玩一玩。
二、請幼兒撈魚
1、提問:現在我請小朋又自己去撈小魚,把它放到自己的新家里。(塑料瓶)
三、感知外形特征。
現在我請小朋友自己來看一看小魚的頭長得怎么樣的?來找找它的頭、尾、身子。它穿了一件什么顏*的衣服,魚身上一片片的是什么?有什么用?魚兒游自己的小腳嗎?為什么能在水里游呢?它的魚鰭又長在哪里呢?又是怎么游的呢?猜猜看它喜歡吃什么呢?
四、喂小魚
師幼一起來喂小魚,觀察小魚吃食。
活動反思:
剛開始出示食物小魚,引起了小朋友的興趣,他們也開心的說:看,它在游。小朋友對于小動物還是非常喜愛的,也樂于參與其中。環節二請個別小朋友過來來嘗試的時候也比較困難,最基礎的方法,他們就是用手抓,而且整體秩序比較亂。接下重點部門觀察小魚時,讓小朋友自己回答問題時比較困難,可能因為他們的對于這方面的經驗不是很足,主要老師引導告知的比較多,后來想想可以讓他們先觀看下科學的視頻,再來回答。效果也許會好些,也加強小朋友的自主*。
魚兒游游教案及反思第 4 篇教法指導
一、授課思路與方法
1.設疑、討論、歸納總結法。讓學生帶著有趣而有爭議的問題積極思維,踴躍發言。教師適當點撥,學生歸納總結。
2.教師適當引導,讓學生結合鯽魚實驗,自主探索,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二、課時安排
本節共安排2課時。
教案實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了解魚的生活習*。
2.掌握魚的形態結構與水中生活相適應的特點。
3.理解與魚的運動有關的結構特點。
(二)技能目標
1.通過對魚的形態特征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2.通過對魚的形態特征的觀察和實驗,提高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鯽魚形態結構等知識的學習,進一步確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生物體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2.通過觀察鯽魚的實驗,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同學間的合作意識。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魚的形態特征與水中生活相適應。
2.教學難點:魚的形態特征與水中生活相適應。
三、教學準備
鯽魚、魚的骨胳標本、水槽、剪*、筷子、細線。
四、教學過程
(一)魚的生活習*
1.設疑:同學們,你知道魚喜歡吃什么嗎?寒冷的冬天和赤日炎炎的夏天會對魚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2.討論: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自由發言,經教師適當點撥,認識到不同魚類具有不同食*,水溫變化對魚的活動會產生影響。
3.師生歸納:魚據食*可分為植食*、肉食*、雜食*。魚是變溫動物,通常通過改變生活的水層來適應溫度的變化,而某些海洋魚類通過洄游來適應水溫變化。
魚兒離不開水,那它的形態特征與水中生活究竟是怎樣適應的呢?引出以下內容。
(二)魚的形態特征
1.身體分部:請學生觀察水槽中的鯽魚,找出身體各部分的界限。然后告訴學生正確的身體分部。
2.魚的體形:魚的體形象什么?學生仔細觀察,并提問這樣的體形對水生生活有何意義呢?引導學生聯系船只、艦艇的造型特點進行思考并得出魚的體形呈梭形,有利于減小游泳時的阻力。
3.魚的體*:請兩位同學配合觀察魚的背面和腹面,發現了什么?背深腹淺。這樣的體*與水生生活有何關系?通過分析得出背深腹淺的體*有利于保護自己,不易被敵害發現。體現了生物適應環境的特*。
4.魚的體表:引導學生用手觸摸魚的體表,較粘滑。因為魚體表覆蓋鱗片,上有粘液。鱗片和粘液對魚的身體有保護作用,粘液可減小游泳時的阻力。
5.魚的側線:魚如何感覺外界的各種變化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魚的兩側,發現了什么?原來有兩條線(學生會顯得非常驚奇,因為平時不會去注意)。如果用放大鏡仔細看,還會發現它們由鱗片上的小孔組成。這兩條線是魚的側線,它們與神經相連,有測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6.魚的鰓:請兩位同學配合,剪開鰓蓋,對發現的結構進行描述。教師重點分析鰓呈鮮紅*的原因和鰓的作用。通過實驗觀察使學生掌握魚的呼吸器官是鰓。
7.魚的鰭:問:魚靠什么運動?請同學找一找魚的背面、腹面及尾部的一些結構,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擺動。如果沒有這些結構,魚會怎樣?激起學生的好奇心,面對各種回答(即假設),請學生自己動手驗*(保留尾鰭)。教師巡回指導,由于人人動手,獲得的知識非常直觀和深刻。使學生分清偶鰭和奇鰭,掌握鰭的穩定和游動作用。
第一冊3、4魚類(2課時)
標簽:幼兒園小班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 第一冊3、4魚類(2課時),
(三)魚的運動
由于剛才剪去了鰭,魚的游動顯得困難,如果用筷子和線綁住魚的軀干部和尾部,會怎樣呢?實驗結果很快出來:魚不能前進。說明魚游動時,身體兩側肌肉輪換著收縮和舒張使得軀干部和尾部左右擺動,從而產生前進的動力。著重討論尾鰭的三大作用:穩定身體,推動身體前進,控制游動的方向。接著教師拿出魚的骨胳標本,介紹魚骨胳的結構和作用。重點描述脊柱的組成和作用。
魚靠鰭的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魚的上浮和下沉又靠什么呢?原來魚的體腔背側有一個白*的結構叫魚鰾,里面的空氣可增減,從而幫助魚在不同的水層間游動。
由于肌肉、骨胳、鰭和鰾的協調作用,魚在水中便可以自由自在地運動了。
五、板書設計
1.魚的生活習*:終生生活在水中;體溫不恒定;
食*多樣化。
體形:梭形,減小水的阻力
體*:背深腹淺,有保護作用
2.魚的形體表:鱗片和粘液,有保護、減小阻力作用
態特征 側線:測定方向、感知水流
鰓;呼吸器官
鰭:運動器官
3.魚的尾鰭:穩定身體、推動前進、控制方向
運動 骨胳:保護和支持身體
鰾: 幫助魚在不同的水層間游動
六、習題與解析
1.隨堂練習
(1)鯽魚的運動器官是,有保持魚體平衡作用的是和;能保持魚體前進方向的是;鯽魚的游泳主要是靠,各種鰭起著協調作用。
(2)寫出鯽魚與水中生活相適應的特點:體形;體*;鱗片上有;側線作用是;呼吸器官是。
2.課后練習
(3)下列特征與鯽魚適應水中生活無直接關系的是( )
(a)身體側扁,呈梭形
(b)體表有鱗片,鱗片表面有粘液
(c)身體分為頭部、軀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d)身體的背面呈深灰黑*,腹面呈白*
(4)將鯽魚的胸鰭和腹鰭剪掉,會發生的現象是( )
(a)不能轉彎 (b)不能向前游動
(c)不能上浮 (d)失去平衡而側翻
(5)鯽魚能停留在不同的水層,鰾所起的作用是( )
(a)貯存氣體 (b)參與呼吸
(c)調節身體密度 (d)減輕體重
(6)鯽魚的軀干部指的是( )
(a)頭部之后,尾鰭之前的部分
(b)鰓蓋之后,牙門之前的部分
(c)胸鰭之后,尾鰭之前的部分
(d)腹鰭之后,臀鰭之前的部分
(7)每人做一條脊柱標本
3.參考*
(1)鰭胸鰭腹鰭尾鰭軀干部和尾部的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
(2)梭形背面深灰黑*,腹面白*粘液測定方向,感知水流 鰓 (3)(c) (4)(d) (5)(c) (6)(b)
4.簡要分析
(7)為了更好地了解脊柱的結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探索生命的興趣,每位學生做一條脊柱標本。材料來源容易,制作方便,一周后進行比較,看誰做得好,掌握得全。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理解魚的呼吸過程。
2.了解魚的繁殖。
3.了解魚與人類的關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