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8
這是談讀書教學設計優秀,是優秀的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詞語及名言警句。
2、積累文中簡練、警辟的語言。
3、學習文中運用對比、比喻、舉例的論證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朗讀、討論、合作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識讀書的益處,培養學生熱愛讀書的美好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積累文中簡練、精辟的語言。
教學難點:學習文中運用對比、比喻、舉例的論證方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氛圍,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已經是初三的學生了,十年寒窗苦讀,即將迎來收獲的季節,在漫長的讀書旅程中,你曾經有過什么樣的感悟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英國作家培根的一篇隨筆《談讀書》,去聆聽他精辟的見解,去感受他簡練有力的語言!
(二)、作者簡介
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英國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現代實驗科學的始祖,作家。著有《隨筆》、《新工具》等。《隨筆》共58篇是英國文學中首創。
(三)、掃清生字障礙
生字:
藻()飾狡黠()詰()難滯()礙傅()彩吹毛求疵()多音字:嚼、好。
(四)、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生共讀課文,校正字音。
2、讀的過程中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談讀書的?
(五)、再讀課文,小組合作探究
1、作者從哪幾個方面談讀書的?
2、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讀書的方法,用自己的話總結并談一談你的看法。
3、再讀課文,選出你喜歡的語句,說明喜歡的理由并進行簡單的賞析。(可以從語言修辭、思想內涵、表達觀點、論證方法等方面進行賞析)
教師根據學生討論歸納總結:
1、讀書目的:
(1)讀書要仔細推敲
(2)對不同的書,要不同地讀
(3)提倡把讀書和討論、作文、筆記結合起來
2、示例: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評析:列舉的內容豐富翔實,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使得出的“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這個論斷有說服力,令人信服。
(六)、拓展延伸,升華感情
你能說出幾條關于讀書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讀書的故事嗎?
一、導入新課
⒈導語同學們,俗話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從小到大,我們都……誰能說說你讀過哪些書,又有什么收獲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大作家培根是怎么說的。
(教師設問引疑, 以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⒉字詞注音:藻飾 詰難 豁然貫通滯礙 傅彩 味同嚼蠟看意思說詞語:⑴增添光彩⑵故意挑剔毛病,尋找差錯。⑶狡詐。(狡黠)
(識記、理解生字難詞,為學習理解課文內容掃除文字障礙。)
二、通讀《談讀書》,感知內容。
⒈學生朗讀課文⒉思考:課文圍繞“讀書”這一核心話題談了幾個方面的內容?
(通過朗讀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訓練學生提取課文的主要信息。)
3、學生找出課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說說自己的感受。
(積累名言警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點出立論
三、比讀《不求甚解》,把握文意。
1、速讀課文2、邊讀邊思考:(1)“不求甚解”在課文中是什么含義?(2)課文中作者的觀點是什么?(3)作者是如何論證自己的觀點的?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為比較學習打基礎)
四、討論比較
1、兩篇文章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2、點出駁論3、談收獲
(區別立論和駁論,并歸納個人感悟。使學有所得。)
【設計思想】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對課文進行自我解讀和個性表達,讓閱讀的全過程自始至終都伴隨著心與心的對話和交流,并呈現出學生成長的軌跡,從中體驗成長的快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最大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質疑,在合作中交流。因此在閱讀指導中,結合多媒體的運用,我把本節課的重、難點放在品味文章精致語言的這個“點”上,通過學生“整體感知”“合作解疑”、“選讀品味”從中概括出“如何賞析文章語言”這個知識點。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1、思想上,使學生明白讀書的重要性,養成認真讀書的良好習慣。
2、方法上,采用:
⑴ 誦讀法: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文章的思路,理解主要內容。
⑵ 討論法:給學生最大的思維空間,讓他們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質疑,在合作中交流,調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樂于表達自己的看法。
⑶ 點評法:學生對課文的自我解讀和個性表達中,教師引導其他同學一起做好及時的評價,在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中起著導向的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 賞析文章語言的意韻美和形式美,提高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
⑵ 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利用課文美育的價值,讓學生學會讀書。
2、過程與方法:
⑴ 誦讀法: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文章的思路,理解主要內容。
⑵ 討論法:給學生最大的.思維空間,讓他們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質疑,在合作中交流。
⑶ 練習法:學生對課文的自我解讀和個性表達,培養學生的技能技巧。
⑷ 評點法:教師引導其他同學一起做好及時的評價,幫助學生將知識系統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 在品味語言的美感中,學生得到知識的積累。
⑵ 感受讀書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讀書的品質,陶冶高尚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賞析文章語言的意韻美和形式美,提高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學環節 活動時間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搜集有關讀書名言警句和作者的情況。
2、認真朗讀課文兩遍以上。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培根的資料
1、搜集有關讀書名言警句和作者的情況。
2、認真朗讀課文兩遍以上。 讓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為學習本文打好基礎。 由“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名言引入。 談話導入 1分鐘
1、問:同學們有沒有聽說過“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名言呢?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他寫的一篇文章《談讀書》。
2、投影顯示課題、作者。 學生齊答 用名言導入,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很自然地引出作者及課題。
先由兩個學生根據課前搜集有關作者的資料作簡單的介紹,然后教師再綜合,并特別強調培根語言的特點。 簡介作者 2分鐘
1、問:你對培根了解有多少呢?
2、投影顯示有關培根的介紹。 個別學生回答 培養學生查找資料的習慣,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認讀字詞,糾正讀音。
認讀字詞 2分鐘
1、投影顯示生字詞。
2、投影顯示字詞的讀音。 先個別學生讀再齊讀。 掃除生字詞的障礙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
整體感知 7分鐘
1、投影顯示問題:本文圍繞“讀書”談了哪幾方面的問題?
2、對學生的回答及時評價、點撥。
3、投影顯示答案:讀書的目的。讀書的方法。讀書的作用。 個別同學回答問題其他同學作補充。 培養學生整體感知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四人小組討論,互相質疑,還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師生一起解答。 合作解疑 9
分鐘 1、投影顯示:在剛才的閱讀中有什么疑難問題嗎?先在小組討論。小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師生一起解答。
2、巡視、指導。
3、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概括。
分四人小組互相質疑,合作解疑 培養學生發問和團結合作的精神,體驗發現的快感。
學生自主對文中的語言進行“選──讀──品”。(選出文中自己喜歡的語言,反復朗讀并說說喜歡的原因。)
選讀品味 13分鐘
1、投影顯示:選出自己喜歡的語言,反復朗讀并說說喜歡的原因。
2、巡視并指導學生做好旁批。
3、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撥、并引導其他同學一起評價。
1、選出自己喜歡的語言,反復朗讀。
2、在自己喜歡的語句旁做好批注并闡述喜歡的理由。
3、個別學生說出自主品味語言美的成果。
4、其他同學在教師的引導下一起分享并評價同學的成果。 通過自賞析語言美,加深對句子的理解,提高賞析句子的能力,讓學生更多的感受讀書的樂趣,從而培養他們熱愛讀書的品質,陶冶高尚的情操。
引導學生歸納賞析文章的語言可以從哪些角度入手,再指導學生可根據以上角度,分組繼續賞析自己喜歡的語言。
知識鞏固 5分鐘
1、投影顯示:賞析文章的語言可以從哪些角度入手呢?
2、學生回答后概括并投影顯示:
藝術風格。(遣詞造句、句式、修辭等)
思想內涵。(給人啟示、引起共鳴)
1、學生回答問題。
2、分四人小組組繼續交流:每人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及喜歡的原因說給其他三個同學聽。
3、接力背誦: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以“坐火車”的形式背出來。 進一步提高賞析語言的能力,并讓學生形成了技能技巧。 布置作業:收集精警的語句到資料本上,并挑兩句進行仿寫。
課外拓展 1分鐘
投影顯示:收集精警的語句到資料本上,并挑兩句進行仿寫。 作好記錄 讓學生再次品味本文的語言美中得到積累。
教學目的:
1.能理解和背誦關于讀書的一些格言和警句,從中反思自己對讀書的目的、態度、方法和作用的認識。
2.學會圈點勾畫和做讀書卡片,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培養學生搜集、處理、運用信息和質疑問難的能力。
4.理解作者的主要觀點和主要內容,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概括和品鑒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作者的主要觀點和主要內容,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概括能力和品鑒能力。
教學難點:對作者富有哲理性語句的理解。
教學方法:談話式為主
教學過程:
一、故事鋪引
二、個性閱讀
1.師生互讀,并稍做點評。
2.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閱讀方式讀課文。
思考回答:本文主要論述了哪幾個方面的問題?
三、品讀深究:
再次瀏覽課文,要求學生:勾畫你最喜歡的富有哲理性的句子或者你不喜歡的句子,簡述理由。
同時通過談話、質疑,引領學生生成、完成所提出的.相關問題:(問題根據學生學習情況而定)
四、實力做證
1.給同學寫卡片
2. 朗讀:
男生:讀書足以怡情,我要讀好書;讀書足以傅彩,我要讀好書;讀書足以長才,我要讀好書。
女生:讀史使人明智,我要好讀書;讀詩使人靈秀,我要好讀書;數學使人周密,我要好讀書;……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