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0
這是部編版五下人物描寫一組教案,是優秀的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部編版五下人物描寫一組教案第 1 篇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特別是描寫王熙鳳外貌的一段,讀通順、掌握朗讀技巧,理解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朗讀、探究、交流、自主學習中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小嘎子、嚴監生、王熙鳳三個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去親近名著,閱讀名著的興趣。
二、重點與難點
1、重點:感受三個人物形象,重點體會王熙鳳這一人物形象。
2、難點: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三、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掃清生字障礙。
四、教學設計
(一) 畫面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學生運動會中跳高比賽的圖片。這樣熟悉的畫面、動作,應該怎樣用文字生動形象地描寫人物的特點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人物描寫一組,學習作者是怎樣寫人物的。板書課題。
(二) 初讀課文,切入重點片段
請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前藍色文本框里的閱讀提示,看哪一個同學最先理清人物描寫一組中描寫了哪幾個人物形象。(小嘎子、嚴監生、王熙鳳)
師:這些人物形象都很吸引眼球,但這個“鳳辣子”已經等不及了,迫不及待的要出來和大家見面,就讓我們先去會會她吧,看看她到底辣不辣?
(三) 品讀片段《“鳳辣子”初見林黛玉》
1、請同學們借助文中拼音和課文下的注釋自由地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思考王熙鳳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課文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將這地方做上記號。
2、師:這個片斷是古白話文讀起來有點繞口,同學們在讀書時有沒有碰到不好讀的地方,讓我們來相互提醒一下吧!(第一段中間部分)
師:這一段都是在寫王熙鳳的穿著打扮,指導學生先讀頭上戴了攢珠髻,綰著掛珠釵,項下戴著瓔珞圈,裙邊系著玫瑰佩,身上穿著窄裉襖,外罩銀鼠褂,下罩洋縐裙。引導學生讀懂課文自上而下描寫了王熙鳳的穿戴。再讀中間修飾這些服飾顏色、材質等的詞語,最后連起來讀,在修飾詞前后注意停頓。
3、這段華麗的衣著打扮描寫,可以看出王熙鳳是個怎樣的人?
4、剛才我們是從王熙鳳的衣著描寫上體會她是個怎么樣的人,現在同學們來看看她出場時說了哪些話,看視頻,注意聽她說話的聲音和語氣,然后評價一下。授課時學生說出哪句就品讀哪句。
(1)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著:“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
師:她來遲了,還未露面就放聲大笑,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她生怕別人不知道嗎?體現她什么性格。
(2)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的打量一回,便仍送...
部編版五下人物描寫一組教案第 2 篇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12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破綻、咕咕、侄子„„”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嚴監生、王熙鳳這三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動作、語言、肖像、心理活動等描寫的任務的方法
4.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學習通過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緊扣主題,談話導入
在燦爛的文學寶庫里,作家們用他們神奇的妙筆,為我們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顧全大局的藺相如,知錯能改的廉頗,勇武過人的武松„„在作家的筆下,這些人物特點鮮明,讓我們印象深刻,久久難忘。
今天開始,我們要走進一組新的課文,繼續認識和親近作家為我們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這些人物的特點。(板書課題:人物描寫一組)
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人物描一組》中的“第一個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去認識兩位很有特點的新的朋友。(板書: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讀題,注意“嘎”讀ɡā)。
二、初讀課文,感知形象
1、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順(學生自讀)2、指名讀,結合正文。
三、讀懂課文,再現形象
1、現在,老師想請大家,再次認真地讀課文,這一次,要把每個詞、每句話都讀懂、讀明白。然后同桌或者前后桌兩位同學,可以試著把小嘎子和胖墩兒的摔跤表演出來。(學生讀書、表演)
2、現在我們請一對同學當演員,上臺來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兒,把他們摔跤的動作過程演出來。其他的同學就當導演,在底下仔細觀看,對照課文的詞句,看看他們是不是準確地把兩個人物的每一個動作和摔跤的經過都表演出來。
3、演員演戲,導演說戲(“演員”表演結束,及時組織“導演”評價指導。指出表演準確和不準確的地方。如果有指導和評價不到位的地方,教師要提醒“導演”。)教師要特別注意下面這些地方,“演員”是否表演出來,是否遺漏,“導演”指導評價是否到位:
四、品讀課文,感悟形象
1、通過剛才兩位同學的表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現在,我們再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從課文的字里行間去感受這兩個人物,在大腦中浮現出他們的形象來。
2、自由朗讀,指名朗讀。
五、課后延伸
有條件的同學可以課外閱讀《小兵張嘎》或者觀看電影《小兵張嘎》。
篇二:人物描寫一組
一、談話導入
1、一個人,在臨死時,會說些什么?會做些什么呢?(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回答)今天,我們看看吳敬梓是怎樣...
部編版五下人物描寫一組教案第 3 篇教學目標:
人物描寫一組的教學設計
1、 掌握人物描寫類文章的閱讀方法。
2、 學習作者抓住人物外貌、動作、語言、心理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抓住人物外貌、動作、語言、心理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同學們,第五組課文中,我們一起開啟了古典名著之旅.哪些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這些人物會給我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因為這些文章的作者掌握了描寫人物的方法,今天我們就再來學習一組人物描寫的文章,一起來尋找作家們描寫人物的`金鑰匙.(板書課題)
2、學文悟法。
我們先來學習《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出示自學提示:
(1)默讀課文。
(2)邊讀邊畫出表現小嘎子性格特點的語句,并批注感受和描寫方式。
學生自學。全班交流。總結學法: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神態、外貌等描寫,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板書)
3、群文用法
用總結的學法來學習《臨死前的嚴監生》、《“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邊讀邊畫相關語句,同時填寫讀書單。小組內交流學習成果。以小組形式全班交流,其他同學適時補充。
4、讀寫結合
運用本課人物描寫的方法,寫一個人物描寫片段。寫完后在班內交流。
篇目
主要人物
性格特點
描寫方式
《臨死前的嚴監生》
《“鳳辣子”初見林黛玉》
部編版五下人物描寫一組教案第 4 篇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噶、絆”等12個生字,會寫“跤、摟”等1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和理解“手疾眼快、一叉一摟、公雞鹐架、冷絆子、挺脫、諸親六眷、監生、一聲不倒一聲、已后、登時”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小嘎子、車夫、嚴監生這三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學習表現人物某一方面特點的寫作方法。
4.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
重點 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小嘎子、車夫、嚴監生這三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教學
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學習表現人物某一方面特點的寫作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
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噶、絆”等5個生字,會寫“摟、仗”等8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和理解“手疾眼快、一叉一摟、公雞鹐架、冷絆子”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小嘎子的性格特點,感受小嘎子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刻畫人物時使用的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方法。
4.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具
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 5 )分鐘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談話激趣:在祖國燦爛的文學寶庫里,作家們用他們神奇的妙筆,為我們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前面的課文學習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個人物是誰?簡單說說理由。
(1)自我思考,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學生發言。
(2)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并小結:神通廣大的孫悟空,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意志堅強的劉伯承,勇武過人的武松,廉潔清正的方志敏…… 在作家的筆下,這些人物特點鮮明,讓我們印象深刻,久久難忘。
2.導入課題:從這節課開始,我們要學習一組新的課文,繼續認識和親近作家為我們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這些人物的特點,并試著了解作者是怎樣刻畫出這樣鮮明的人物形象的。(板書課題:13.人物描寫一組。)
3.整體介紹:《人物描寫一組》這篇課文是由三篇獨立的片段組成的,《摔跤》《他像一棵挺脫的樹》《兩莖燈草》,并且三篇短文都選自名著。這三個片段分別描寫了小嘎子、祥子、嚴監生三個人物形象,而每一個片段,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側重點又不盡相同。
4.揭示主題: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人物描寫一組》中的“第一個片段”──《摔跤》(板書:摔跤),去認識兩位很有特點的新朋友。
5.簡介《小兵張嘎》:
【出示課件2】
《小兵張嘎》1961年底發表,講述了抗日小英雄張嘎與敵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6.簡介作者:
【出示課件3】
徐光耀(1925—),筆名越風,河北雄縣人,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平原烈火》,中篇小說《少小災星》《四百生靈》,電影文學劇本《望日蓮》《鄉親們吶……》《小兵張嘎》,短篇小說集《望日蓮》《徐光耀小說選》,散文集《昨夜西風凋碧樹》《忘不死的河》等。
7.談話導入:
“小嘎子”是作家徐光耀的兒童小說《小兵張嘎》中的主人公。《小兵張嘎》講述了小嘎子在老鍾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八路軍戰士的過程。下面這個片段寫的是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
讓學生互相交流,了解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導入課題,激發了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簡介《小兵張嘎》和作者,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新課
教學
(30 )分鐘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出示課件4】:
(1)大聲流利地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2.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
3.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
【出示課件5】
(1)公雞鹐架:指公雞打架時,彼此試著用尖嘴啄對方的架勢。課文中是指小嘎子和胖墩兒已做好摔跤準備,就像兩只即將爭斗在一起的公雞一樣。
(2)精神抖擻:指表現出來的旺盛的活力。形容精神振奮。
(3)欺負:用蠻橫無理的手段侵犯、壓迫或侮辱。
(4)慣手:指慣于做某種事情的人。
(5)破綻:衣服的裂口,比喻說話做事時露出的漏洞。
(6)趁勢:利用有利的形勢(做某事);就勢。
(7)仰面朝天:臉朝上平臥或身向后摔倒的樣子。
三、再讀課文,感受形象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象小嘎子與胖墩兒摔跤的情景。
2.自由讀文:小嘎子和胖墩兒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自由讀課文,在課文中找一找,你是從課文的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把句子畫出來,圈出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的詞,反復讀,可以在旁邊寫一寫批注。
3.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小組同學的發言。
4.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出示課件6】
“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立刻退后兩步,一閃身脫了單褂兒,叉著腰說,“來吧,是一叉一摟的,還是隨便摔?”(語言描寫)
(1)這段話是從哪些方面描寫小胖墩兒的?(語言、動作。)
(2)你從這些描寫中感受到小胖墩兒的什么特點?
①爽快、無所謂懼——“是嗎?” “來吧,是一叉一摟的,還是隨便摔?”(板書:語言描寫)
【出示課件7】
語言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a.語言描寫能反映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品質,這樣有利于表現文章的中心思想。
b.語言的描寫與動作、神態結合起來,可以更好地刻畫人物的品德、性格。
c.語言描寫要反映人物的個性特點,要符合人物的年齡、身份、經歷等方面的特點,這樣才能使人物形象鮮明。②動作敏捷——跳、退、閃、脫、叉(板書:動作描寫)
(3)指導朗讀,在朗讀中表現出人物形象。
【出示課件9】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心理描寫)
(1)這段話是從哪些方面描寫小嘎子?(板書:心理描寫。)
(2)你從這些描寫中感受到小嘎子的什么特點?(從“一向”“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等詞語感受到小嘎子機智、靈活的特點。)
(3)教師小結:摔跤是由小嘎子提出來的,自然是他自認為能勝過胖墩兒的法寶,但他清楚兩人在體形上的差距,認識到“單憑力氣”是無法勝過“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的胖墩兒。于是,當胖墩兒提出“是一叉一摟的,還是隨便摔”的問題時,小嘎子很自然地選擇了“隨便摔”。表現了小嘎子的聰明而富有心計的性格特點。
(4)指導朗讀,在朗讀中表現出小嘎子的聰明而富有心計的性格特點。
【出示課件10】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字幕出示:
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打架似的對起陣來。(動作描寫)
(1)這段話是從哪些方面描寫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的?(動作。)
(2)你從這些描寫中感受到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的什么?(有氣勢,誰也不服誰,誰也不怕誰。)
(3)指導朗讀,在朗讀中表現出人物形象。
【出示課件11】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心理活動、神態、動作描寫。)
(1)這段話是從哪些方面描寫小嘎子的?(心理活動、神態、動作。)
【出示課件12】
心理描寫就是對人物內心的思想活動進行描寫。
它能表現人物豐富而復雜的思想感情。可以讓文章更生動、更充實。
心理描寫要求抓住人物的特征,使心理描寫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
(2)你從這些描寫中感受到小嘎子的什么?(小嘎子在和胖墩兒摔跤時有自己的戰術,他認為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認為自己在身體的靈活程度上勝過胖墩兒,想巧勝對手,結果在圍著胖墩兒“猴兒似的蹦來蹦去”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體力,從“仿佛”一詞不難看出他“很占了上風”只是暫時的、表面的,實際上這也是他摔跤失敗的原因之一。但是,從小嘎子摔跤時的“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又分明可以看出小嘎子的爭強好勝、機敏、富有心計的個性特點。)(板書:爭強好勝、機敏、富有心計)
(3)指導朗讀,在朗讀中表現出小嘎子的爭強好勝、機敏、富有心計的個性特點。。
【出示課件13】
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
(1)這段話是從哪些方面描寫小胖墩兒的?(動作。)
(2)你從這些描寫中感受到小胖墩兒的什么?(從“塌、合、鼓”這些動作描寫中感受到小胖墩兒的沉著穩重,也能感受到他經驗豐富。)
(3)指導朗讀,在朗讀中表現出人物形象。
【出示課件14】
兩個人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1)這段話是從哪些方面描寫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的?(動作、心理活動。)
【出示課件15】
描寫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動作,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質、身份等的寫作手法,叫做動作描寫。
動作描寫同樣要求生動、具體、細致。要完整地描繪每一動作的前因和后果,表現動作發生、發展乃至結束的過程,使讀者獲得如臨其境,如見其人的印象。
(2)你從這些描寫中感受到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的什么特點?(小嘎子的機靈、敏捷、有智謀;小胖墩兒的沉穩、憨厚老實、以實力勝對手。)(板書:沉穩、憨厚老實)
(3)指導朗讀,在朗讀中表現出人物形象,表現出當時場面激烈。
5.朗讀全文,在朗讀中表現出人物形象。
四、了解寫法,學以致用
1.小組交流,總結本文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小組長整理記錄小組同學的發言。
2.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教師引導相機小結:
(1)準確、細致的動作描寫:【出示課件16】
“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了。立刻(退)后兩步,一(閃)身(脫)了單褂兒,(叉)著腰說……兩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圍)著他猴兒似地(蹦來蹦去)……
(2)動作中穿插心理活動描寫:【出示課件17】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起初,小嘎子抖擻精神,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
(3)恰如其分的神態描寫:【出示課件18】
起初,小嘎子抖擻精神……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
(4)語言描寫:【出示課件16】
“要不――摔跤。”“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了。立刻退后兩步,一閃身脫了單褂兒,叉著腰說,“來吧,是一叉一摟的,還是隨便摔?”
(5)巧用修辭方法:【出示課件20】
……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鹐架似的對起陣來。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圍著胖墩兒猴兒似的蹦來蹦去。
(用了比喻詞形容動作,使動作更加生動、形象。)
3.同學們,老師也準備了一段描寫小嘎子和小胖墩兒摔跤的話。你們想一想,課文和這一段相比,好在哪里呢?
【出示課件21】
4.教師小結:文中對小嘎子摔跤時的動作描寫極為細致。作者用了“站、圍、蹦、轉、揪、推、拉、拽、頂、扳”等表示動作的詞語,從不同的方面對小嘎子的摔跤動作進行了細致描繪。在這當中,還夾雜著對嘎子心理活動的描寫,比如,“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這些描寫從另一個側面豐富了人物性格。動詞的準確運用和心理活動的細致刻畫,塑造了小嘎子這個兒童形象,顯示出作者在人物刻畫上的功力。
5.播放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視頻片段。
6.運用寫法,以評促寫。
通過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寫一次比賽或游戲的一個片段。如,扳手腕、打籃球等。
放手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識記生字、理解詞語,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自覺性。
引導學生借助原有學習經驗,互相交流,了解課文表現人物的方法。
播放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視頻片段,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人物形象,感受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巧妙。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5)分鐘 五、課堂總結,互相交流,深化認識
1. 這個片段主要寫了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議摔跤,在摔跤的過程中,他時時處處想使巧招,結果反被胖墩兒摔了個仰面朝天,反映了小嘎子頑皮、機敏、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個性特點。
2.互相交流,深化認識
(1)通過這節課的閱讀,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的形象一定活在同學們的心中。那么,在同學們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胖墩兒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請同學們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你認為合適的詞語:【出示課件22】
的小嘎子
的小胖墩兒
(小嘎子:聰明、活潑、調皮、頑皮、靈活等等;小胖墩兒:沉穩、憨厚、誠實、老實等等。)
(2)你喜歡小嘎子,還是喜歡小胖墩兒?(喜歡小嘎子,因為他聰明、活潑、調皮、頑皮、靈活;學會小胖墩兒,因為他沉穩、憨厚、誠實、老實。)
(3)在課文中作者塑造了兩個特點鮮明、天真可愛的人物。小嘎子活潑,調皮,小胖墩兒沉穩,憨厚。誰能回憶一下,作者刻畫這兩個人物形象是用了什么方法呢?
學生回憶,教師評議相機引導。【出示課件23】
六、課后拓展。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節選自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電影編劇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篇小說《小兵張嘎》。這部小說在上個世紀60年代曾經改編成同名電影,影響了幾代人。1980年小說和電影分別獲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最近又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同學可以課外閱讀《小兵張嘎》,也可以觀看有關的影視作品。
板書
設計 小嘎子:爭強好勝、機敏、富有心計
摔跤 語言 心理 動作
小胖墩兒:沉穩、憨厚老實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讀拼音,寫漢字。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zhàng( )著手疾眼快,不愿意和小胖墩兒一叉一lǒu( )。起初,小嘎子圍著小胖墩兒hóu( )兒似地蹦來蹦去,仿佛很占了上風。終于三抓兩náo( ),jiū( )在了一起,任憑小嘎子推拉拽頂,硬是bān( )不動小胖墩兒,小嘎子剛想用腳wàn( )子去勾小胖墩兒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二、比一比,組詞語。
樓( ) 伴( ) 揪( ) 碗( )
摟( ) 絆( ) 鍬( ) 腕( )
三、想一想,填一填。
“小嘎子”是作家 的兒童小說 《小兵張嘎》中的主人公。這部小說講述了小嘎子在老鍾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八路軍戰士的過程。摔跤這個片段通過對人物 、 、 的描寫,表現了小嘎子的 、 、 、 的個性特點,表現了胖墩兒
__________的特點。
四、閱讀選段,完成練習。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鹐架似的對起陣來。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相,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兩個人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揪在了一起,這一來,小嘎子可上了當,當胖墩我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扳不動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胖墩兒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1.給加點字注音。
兩個人走馬燈似( )的轉了三圈
2.小嘎子與人摔跤的特點是: 。
3.文中的“槍”和“鞭”加引號是說明: 。
4.從文中找出詞語來描繪小嘎子的摔跤過程。
起初 ,后來 。
5.在這里,作者是通過 描寫和 描寫來展現人物形象的。
6.讀畫“ ”的句子,從中你體會到的人物什么特點。
【答案】
一、仗 摟 猴 撓 揪 扳 腕
二、樓(樓房) 伴(伙伴) 揪(揪著) 碗(碗筷)
摟(摟著) 絆(絆倒) 鍬(鐵鍬) 腕(手腕)
三、徐光耀 《小兵張嘎》 語言、動作、心理 頑皮 機敏 爭強好勝 富有心計 沉穩 憨厚老實
四、1. shì
2.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而是不斷變換摔跤動作與方式。
3.不是真正的武器槍與鞭,在這里表示特殊的含義
4.精神抖擻 沉不住氣
5.動作 心理
6.頑皮、機敏、爭強好勝、富有心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