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27
這是跳水 優秀教學設計,是優秀的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人教部編版語文公開課優秀教案《跳水》教學設計與反思
17.跳水
課題 跳水 課型 講讀課文 授課
時間 2課時
教學
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學會“肆、桅”等7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書寫“艘、航”等14個會寫字;正確讀寫“風平浪靜、顯然、放肆、齜牙咧嘴、桅桿、心驚膽戰”等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和結局。
3.結合課文內容和人們當時的神態、動作、語言等體會孩子當時的危險處境,了解船長用槍逼孩子跳水的原因。
4.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教學
重點 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和結局。
結合課文內容和人們當時的神態、動作、語言等體會孩子當時的危險處境,了解船長用槍逼孩子跳水的原因。
教學
難點 體會船長在危急時刻急中生智、沉著果斷處理問題的人格魅力。
第一課時
教學
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學會“肆、桅”等7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書寫“艘、航”等14個會寫字;正確讀寫“風平浪靜、顯然、放肆、齜牙咧嘴、桅桿、心驚膽戰”等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和結局,理清課文的層次。
教具
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 4 )分鐘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出示課件2】跳水運動員跳水比賽的視頻或圖片。
2.鼓勵學生說一說:圖片(視頻)中的人物在干什么?(跳水)你喜歡跳水這項比賽嗎?(學生自由發言。)
3.談話激趣:同學們,奧運會上,我國的體育健兒在跳水項目上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無比自豪。今天我們要欣賞的不是體育比賽,而是一個驚險的故事。(板書:跳水。)學生齊讀課題。
4.質疑課題: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出來和大家交流嗎?(學生自由發言)
問題預設:
(1)《跳水》這篇課文是誰寫的?
(2)課文中寫的是誰跳水?
(3)這個人為什么跳水?
(4)他在什么情況下跳水的?
(5)跳水的經過怎樣?結果又如何?……
2. 簡介作者【出示課件3】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十九世紀后半期俄國偉大作家。代表作是《戰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列寧稱他的作品是“俄國革命的鏡子”。
為激發學習興趣中,上課伊始,利用多媒體播放與課文內容相符的圖片或視頻,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新課
教學
(34)分鐘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學生默讀課文,要求:
(1)大聲流利地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2.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
3.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境鍪菊n件4】
三、再讀感知,理清結構
1.學生默讀課文,想想: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事情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這件事情是怎樣引起的?其發展、高潮和結局又是怎樣的?
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意見。
3.互相交流,根據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和結局理清課文層次,教師小結【出示課件5】:
(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帆船上由于水手們拿猴子取樂,一只猴子十分放肆。(板書:起因——水手戲猴、猴子放肆)
(2)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講猴子戲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桿追猴子。(板書:發展——猴戲孩子、孩子追猴)
(3)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講孩子走上最高橫木,遇到生命危險。(板書:高潮——孩子追猴、走上橫木)
(4)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講船長命令孩子跳水,水手們把孩子救上船。(板書:結局——船長舉槍、孩子得救)
四、細讀課文,了解聯系
1.檢查朗讀課文情況:指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讀后師生進行評議。
2.學生讀書后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并提出不懂的問題。
3.在書中標畫出課文中都有誰?用幾個字說明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出示課件6】
(水手們拿猴子取樂 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發生了危險 船長要孩子跳水,水手們把孩子救上船。)
多種方法自主識記生字、理解詞語,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
整體感知后,引導學生按事物的發展順序去把握課文中本質。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2 )分鐘 五、課堂總結,布置背誦
1.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并根據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和結局理清課文層次。
2.熟讀課文。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正確選擇讀音。(用橫線標出正確的讀音)
桅桿 (wéi wěi) 一艘 (shōu sōu) 放肆 (shì sì)
嚇唬 (hǔ hu ) 齜牙 (zī cī) 模仿(mó mú)
二、讀一讀,看拼音,寫字詞。
狂風sī( )扯著巨大的海面,海面上波濤洶涌,巨浪此起彼伏猶如萬馬奔騰,巨大的海嘯聲音又如萬馬sī( )鳴。一sōu( )巨大的軍艦在緩緩前進,他們在sōu( )救陷入危險的漁船。
三、填空。
1.選擇合適的量詞填在括號里。
一( )帽子 一( )帆船 一( )早飯 一( )爪子
一( )橫木 一( )繩子 一( )猴子 一( )步槍
2.因為 因而
(1)( )猴子顯然知道水手們拿它取樂,所以它就更加放肆起來。
(2)猴子的放肆和水手的哄笑激怒了孩子,( )引得孩子爬上了桅桿去追猴子。
只要……就…… 即使……也……
(3)( )他走到橫木頭上拿到了帽子,( )很難回轉身來。
四、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這篇課文敘述了在一艘外國輪船上發生的故事:一只 把船長 戴的帽子掛到了桅桿最高的橫木的一頭, 為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在萬分危急的時刻, 急中生智,命令兒子 ,水手及時下水搶救,終于使
轉危為安。
【答案】
一、桅桿 (wéi wěi) 一艘 (shōu sōu) 放肆 (shì sì)
嚇唬 (hǔ hu ) 齜牙 (zī cī) 模仿(mó mú)
二、撕 嘶 艘 搜
三、1.頂 艘 頓 只 根 條 只 支
2.(1)因為 (2)因而 (3)即使……也……
四、1.猴子 孩子 船長 跳水 孩子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孩子為了取回被奪走的帽子,爬上了船的桅桿的頂端,正面臨著生命的危險。這是怎么回事呢?結果會怎樣呢?今天,我們就一塊來學習這個故事———《跳水》
二、交流預習,以學定教
1、課前同學們已經讀了這個故事,誰能說一說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故事是怎樣引起的?
2、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你遇到了哪些不明白的問題或者想進一步理解的地方?﹙梳理問題,以學定教。視學生問題的多少決定是否需要小組交流。﹚
三、自主學習,讀書感悟
1、剛才,同學們已經說了故事是由于水手拿猴子取樂引起的,課文的第幾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2、那事情發生的經過怎樣?下面請同學繼續讀課文二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找出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多讀幾遍,試一試從這些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什么原因促使孩子不顧生命危險爬到了桅桿的頂端?此時處境怎樣?你是從什么地方體會到的?試一試,能把你的體會讀出來嗎?
3、如果當時你就站在甲板上,看到這樣危險的情景,你會怎樣做呢?面對這樣危險的情景,那船長----孩子的.父親是怎樣做得呢?自讀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看一看船長是怎樣做得?剛才同學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船長為什么用槍逼著孩子跳入水中?請同學們再把這幾個自然段讀一讀,想一想:船長當時會怎樣想?把自己想到的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提示:你可以這樣說:船長當時會這樣想或船長還可能這樣想…﹚
4、感情朗讀:這是一位機智、勇敢、果斷的船長。你能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嗎?
5、說到這里,老師不由得想起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是一個秋天,一家三口去爬山游玩,坐索道時,繩索突然斷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父母同時想到要救自己的孩子。在繩索快要落地的一瞬間,發生了什么事?父母雙雙用手把孩子舉了起來,孩子幸存活了下來,而她的父母卻永遠離開了她。
6、小結:
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你們內心一定受到很大的震撼吧!當孩子在最危險的時候,父母都會想方設法救他們,能夠使本無希望的事情發生轉機,出現奇跡。
四、全文回顧,加深認識請同學們再來讀一讀全文,想一想,《跳水》這個故事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五、總結拓展
同學們,孩子得救了。那孩子被救上來以后,船長、水手、孩子都會說些什么呢?大家可以想一想,說一說,也可以分小組演一演。
教學目標
1、.能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能說出讀后受到的啟發,學習船長遇事沉著鎮定,機智果斷的品質,并練習歸納。
3、能體會課文情境的發展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船長是怎樣一個人。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物品質,并學會正確表達。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跳水》一課,大家齊讀課題。
二、回顧內容
1、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課文,想一想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我們怎樣才能把主要內容說清楚呢?(引導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1)我們想一想這篇課文里都有哪些角色?學生回答
(2)按角色的出場順序說說?(生回答,生板書:水手 猴子 孩子 船長)
(3)這些角色與角色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師生交流板書。
2、現在誰能根據這些提示把課文的主要內容再說一說?
3、我們都來試著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師出示主要內容。
三、默讀自學
過渡:水手是怎樣逗猴子?猴子是怎樣氣孩子?孩子又是怎樣追猴子的?
1、出示自學提示:
默讀課文1-8自然段,邊讀邊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描寫水手、猴子和孩子的動作、神態、心情的變化的句子。(注:水手 ,猴子 , 孩子 )
讀讀這些句子,用簡單的詞語進行概括,然后批注在旁邊。
讀讀自學提示,看看主要讓我們干什么?
(簡化自學提示明確自學任務:畫句子——讀句子——概括批注)
2、通過1自然段教學生批注方法
我們先來看看課文1自然段。(默讀)按著自學提示先畫句子,你想畫哪些句子?用什么符號?讀讀這些句子,想象用哪些詞語進行概括?(板書:逗 鉆、做鬼臉)現在你把這些概括的詞語批注在旁邊。(學生批注)
3現在大家就用這種方法默讀2-8自然段 ,畫句子——讀句子——概括批注
4、學生自學課文。
四、細讀課文
(一)了解事情的經過,感受孩子一步一步陷入絕境的。
我們按課文順序說說,你花了哪些句子?怎么批注的?
1、水手逗猴子,猴子怎么做的?(板書:摘帽爬桿)誰來補充,猴子把帽子摘走了,面對這么一個調皮的猴子,水手們、孩子又是什么反應呢?聯系批注說(板書:都笑)這時孩子怎么樣?(板書:哭笑不得)
接著問:什么是哭笑不得?孩子為什么哭笑不得?(猴子和水手)
2、我們繼續看這時候子又是怎么氣孩子的?(板書:撕帽做鬼臉)水手們?(板書:笑聲大、孩子臉紅了,去追猴子。)可是猴子怎么樣?(板書:上爬更快 孩子氣急了),可是猴子呢?(板書:掛帽做怪樣)孩子沒有別的辦法了,(板書:氣極了)
對比理解:氣急了
氣極了
(1)說說你的理解?
(2)它們在文中的位置可不可以互換?
3、孩子氣到極點了,只見他放開繩子,兩只手搖搖擺擺地走上最高的橫木,這時水手們?(板書:嚇呆)
水手 猴子 孩子
逗鉆、做鬼臉
都笑摘帽爬桿哭笑不得
笑聲大撕帽做鬼臉、臉紅了、追
上爬更快氣急了、追、喊
嚇呆,叫掛帽做怪樣氣極了、走橫木
4、出示課件:
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會跌到甲板上,摔個粉碎。即使他不會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難以轉身走回來。
(1)讀讀這段話,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2)失足不行,不失足也不行,你感受到什么?你能用一個詞形容孩子處境的危險或情況的緊急?(千鈞一發、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十萬火急、萬分危急……)
(3)處境太危險了,情況太緊急了,誰能讀出你的感受。(指名讀)
5、現在我們把1-8自然段連起來讀讀,結合板書想一想,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孩子的情緒從哭笑不得、臉紅了、氣急了、氣極了走上橫木,一步一步陷入絕境的呢?
小結:水手們不冷靜,只顧尋開心,沒考慮后果
猴子太頑皮
孩子太愛面子被強烈的好勝心沖昏了頭腦只顧那帽子,沒想后果。
(二)了解事情的結果,感受船長的機智果斷。
過度:就在這個萬分危急的'時候,誰出現了?
1、 出示課件:
正在這時侯,船長從船艙里出來,手里拿著一支槍。他本來是想打海鷗的,他看見兒子在桅桿頂端的橫木上,就立刻向他瞄準,同時喊:“跳到水里,趕快跳到水里,不跳我就開槍了!”孩子在上面搖晃著,沒有聽明白爸爸的話。“跳到水里,不然我就開槍了!一!二!”在父親剛喊出“三”時,孩子把頭往下一低就跳了下來。
指導朗讀:誰來讀?
出示“從船艙里出來” “本來” “ 立刻” ,從這些提示你又體會到什么?引導:結合其他人的表現體會船長是個怎樣的人?
誰來當船長讀讀這段話。
誰還想當船長,直接下命。(直接讀船長的話。)
引導:船長那么機智果斷,是像你這樣喊的嗎?
都試試讀讀這段話。
4、“撲通一聲!孩子跳下了水。” 我們一起讀最后一段。
四、總結全文
1、孩子又開始呼吸了,終于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了?,F在大家瀏覽一下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段落是寫跳水的?可是課文的題目是“跳水” ,你有問題嗎?
2、我們看看前面那么多筆墨都是寫什么的?文章為什么用這么大篇幅寫原因?
由于水手逗猴子,猴子氣孩子,孩子追猴子,追到桅桿頂端陷入了絕境,這些描寫都是跳水的?對,正是由這些原因才有跳水這個結果。
水手們從始至終都在場,可當孩子陷入了絕境,竟然不知所措。是船長命令孩子跳水解決了問題。有了前邊的鋪墊,才顯船長的機智果斷??梢娞墙鉀Q問題的關鍵。這種命題方法和以往寫事的文章不一樣,它采取的是抓住關鍵內容,抓住關鍵情節命題的方法。
五、課后作業:寫讀后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