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29
這是走進他們的童年,是優秀的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學會記事,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
2、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事,通過事情表達童年的美好,突出“趣”字,體現個性化。
3、記事的內容具體,要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中心突出。
教學重點:能正確地理解題意,明確《童年趣事》的選材范圍。
教學難點:把所選擇的材料加工整理,按一定的順序表達出來,做到言之有序,內容要具體,中心要突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同學們都會唱童年這首歌吧,老師是聽著這首歌長大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盡管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經歷,人的童年是不盡相同的,但有一點是一樣的,童年的故事都讓人難以忘懷的,因為童真,因為有趣,因為幼稚,故事就多了幾分色彩。生活中的每一天,你們身上都發生著不一樣的故事,今天,老師讓同學回憶一下童年那充滿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表達出來。
二、明確范圍,簡要指導
1、指明讀作文提示,思考,這次習作有什么要求?
2、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老照片,圍繞老照片或珍藏的有關引起童年回憶的前前后后法身了那些有趣的事,有文字把它表達出來。
3、教師指導解題
《童年趣事》這個題目,選取什么材料,怎樣寫法? 讓學生討論后總結出:
(1)、要寫出童年時代的生活。
(2)、要寫出“趣”來。
(3)、要寫出童年的特點。
(4)、從題目看,不限寫一件事。但《童年趣事》老師要求寫一件事。
三、出示范文,啟發點撥,指導選材。
出示《童年趣事》與《童年記事》兩篇范文,進行比較,他們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共同點。根據學生的回答,
教師小結:相同點是都寫童年時代回憶的事,都是既可寫一件事,也可寫幾件事,的題目。不同的是《童年趣事》突出一個“趣”字,不應該是有意的',難忘的事或值得回憶的事,《童年記事》不應是有趣的,應該是有意的,難忘的或值得回憶的事。
教師出示討論題:
1、《童年趣事》文章給人的感覺是真實的嗎?有意思的嗎?有趣嗎?
2、范文中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理活動的描寫怎樣?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鑒?
3、你能把這篇文章換個題目嗎?
4、回顧生活,啟發選材。
我們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的趣事就如同一顆顆珍珠,你能采一顆與大家分享嗎?把你的趣事用一兩句話告訴大家。學生交流,師生評價是否符合寫作要求。若學生談了`有趣的并積極向上的,應該給予表揚,如果說得有趣、但卻是低級的、庸俗的、沒有積極意義的事,不值得去寫。拿出你的筆,把你經歷的趣事寫出來吧。
四、快速習作,教師巡視
1、再次明確寫作范圍,要求在三十分鐘內完成450字的文章。
2、在教師的巡視中,對少數寫作文有困難的同學適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寫出自己的感受就行。
五、學生自改、互改二次作文
1、學生自改、互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重新感受寫作的過程,在查缺補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習作過后的愉悅感。
2、二次作文,選擇兩篇習作讀一讀,簡單評改。
教師總結:
《童年趣事》與《童年記事》兩篇范文
板書: 童年趣事
(1)、要寫出童年時代的生活。
(2)、要寫出“趣”來。
(3)、要寫出童年的特點。
(4)、從題目看,不限寫一件事
教學內容:
一、表演《搖啊搖》《小酒窩》
二、聆聽《捉迷藏》《我們多么幸福》
教學目標:
一、情感目標:《捉迷藏》、《我們多么幸福》、《搖啊搖》、《小酒窩》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畫面,它表達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熱愛。我們從音樂聲中感受并體驗這種人間的真摯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認知目標:聆聽《捉迷藏》時,邊聽邊看圖形譜,從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體會樂曲的節奏和情緒是怎樣變化的;認識音名,并能在鋼琴上找出所有的C音;
三、技能目標:1.進一步熟悉歌曲,通暢地唱好《搖啊搖》《小酒窩》曲調。有感情的背唱這兩首歌曲,并進行即興表演。 2.聽辨音的高低并進行模唱,能基本唱準。
教學重點、難點: 1、聆聽、欣賞。聽辨音的高低并進行模唱,能基本唱準。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鋼琴、錄音機 、磁帶。
課時劃分:共三課時
1、表演《搖啊搖》
2、聆聽《捉迷藏》,音樂知識:速度標記,情緒詞語。
3、表演《小酒窩》,聆聽《我們我么幸福》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和學生就暑假見聞進行一番探討,可以請幾名同學表演在暑假里學到的一個節目,老師也為學生演唱一首歌曲,激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發聲練習:
1 - 3 │ 2— 6│ 1-- │ 1 — - ‖
三、歌曲教學
1.請一名同學到臺上,將老師演唱的旋律音符書寫在黑板上;老師逐句演唱;
2.老師完整地再演唱一遍旋律,學生感受:這段音樂適合用來做什么呢?
3.學生練唱旋律
4.聆聽歌曲范唱,仔細聽清歌詞內容并復述;
歌曲中有一個樂句
老師重復了一遍,誰聽清了是哪一句?(復習反復記號)
5.學生聽琴學唱歌曲,老師及時做糾正;
6.出示打擊樂器碰鈴,請學生嘗試用碰鈴為歌曲伴奏;
7.一部分同學用身體律動表現歌曲,一部分同學用碰鈴為歌曲伴奏完整表演歌曲。
四、課堂小結
第 二課 時
一、組織教學
1.師生用歌聲問好
2.復習歌曲“搖啊搖”
二、聆聽“捉迷藏”
1.教師引導學生初步聆聽樂曲,感受音樂的基本情緒,并從音樂的體驗中聯想捉迷藏的情景,聽完后簡單交流。
設問:聽了這首樂曲,你想到了什么?樂曲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2.提示學生將聽覺和視覺合二為一,結合圖形譜了解旋律和節奏的變化。邊聽音樂邊用手勢根據音樂特點按圖形譜的圖示劃動,從中感受兩段音樂的旋律和節奏的不同特點,并說出它們的情緒分別是怎樣的?
3.再聽音樂時請學生根據音樂聯想一下:樂曲中AB兩段旋律分別表現了捉迷藏時怎樣的情景?
4.復聽音樂時根據AB兩段音樂旋律和節奏的特點用不同的身體動作表現出來。
三、課堂小結
從音樂的體驗中聯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憶的一幕,向大家說說。
第 三 課 時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拍手進教室。
2.確立良好坐姿,明確課堂紀律,師生問好。
3.實踐模唱,復習歌曲《搖啊搖》。 導入
師:世界真大,有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比如:鮮花、綠草、蝴蝶、小溪、高山…
到處充滿美麗、和平、歡樂。最近老師也在同學們的臉上發現了美麗的東西,同學們
互相觀察觀察到底老師發現了什么?
生:各抒己見!
師:老師最喜歡的是每個同學的微笑,因為我會看到你們每個人臉上可愛的小酒窩!
四、學習歌曲《小酒窩》
1、初聽歌曲《小酒窩》,感受音樂的歡快的情緒。
2、按節奏朗誦歌詞。
3、再次聆聽歌曲,學生可以小聲跟著錄音學唱歌曲。
4、重點難點句教唱:“左邊一個,右邊一個,成天價笑呵呵咿呀咿子喂。”
5、跟著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6、制作彩色小酒窩,利用剪刀剪出兩個圓形酒窩貼到臉上,教師給學生配備即時貼紙。
7、休止符游戲。
× × ○ × ○ × × × × ○ × × × × × ○ 五、聆聽《我們多么幸福》
1、導入
師:看到每個同學的臉上都有兩個笑起來的小酒窩,老師真開心,那么
老師問一問大家你們在微笑的時候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高興!幸福!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我們的生活是快樂、幸福的!有一首歌曲就是唱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快樂,我想同學們一定很想聽一聽!
2、欣賞《我們多么幸福》,可以隨著音樂拍手或做動作。
3、播放flash,結束本課!
六、課堂小結,聽音樂走出教室。
小草的母親是誰?小草的母親是大地,是她給了小草蓬勃的生命。鳥兒的母親是誰?鳥兒的母親是藍天,是她給了鳥兒奮飛的空間。魚兒的母親是誰?魚兒的母親是江河,是她給了魚兒暢游的場所。我們的母親是誰?我們的母親是祖國,是她給了我們幸福的生活。
教學目標:
《童年》教案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各自的特點,培養學生珍惜現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1、通過欣賞,感悟不同歷史時期童年生活的差異性。
2、認識中國畫、油畫、木雕、攝影等不同藝術表現形式,體會不同表現形式帶
給人的不同美感。
3、描述童年的生活內容以及自己對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童年的思想內涵。
教學難點:
不同種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及對藝術作品相關歷史背景的了解。
課前準備:
童年圖片資料、色筆、彩色紙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穩定學生情緒。
二、教授新課:
1、導入,播放課件(全班同學的照片)
2、感受不同時代孩子的童年生活,引導學生分析現在的童年生活。簡單介
紹《流民圖》這幅畫的創作背景。欣賞戰爭時期的作品。
3、分析繪畫中的構圖,展示《翻身奴隸的兒女》(演示課件)“S”形構
圖。
4、分析畫中的人物動態,了解不同創作材料的特性,指導學生看書分析自
己喜歡的作品。
5、評價不同表現形式的作品,出示課件,展示其他繪圖畫形式。
6、嘗試一重表現形式,知道學生繪畫、制作。
三、布置作業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堂指導。
五、作業展評。
活動目標
教師通過研討,分析現在的學習壓力給孩子帶來什么樣的壓力。或者給孩子帶來了怎么的生活變化。
重點難點
1,以一種座談的形式進行童年的對比活動。
2,讓孩子的童年和現在的生活對對比。
活動準備
1,畫紙三人一張,畫筆,讓孩子通過研討把自己的童年用繪畫的形式展現出來。
2,三人一組每人都有發言。
活動過程
首先,通過教師的引導語,進行討論。分析現在的兒童的童年和我們的童年有什么
不一樣的地方。讓孩子說說他們現在的學習生活又給他們的童年帶來了怎么無形的壓力。
其次,要求家長也談論一下現在的生活給孩子的童年是否帶來了趣味性。
現在的學習內容雖然有很多趣味性,成人為他們設計好了生活的點滴,是否在這一點上剝奪了孩子們充滿趣味的童年呢?
讓孩子說說現在的生活的利與弊,讓家長同時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
最后,老師提出問題“如果你是一個5歲的孩子你將如何安排你的童年生活?
最后放一首《快樂的童年》結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