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28
這是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學目標,是優秀的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培養口語交際的能力。
2.通過相互交流感受大人們的童年生活樂趣,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3.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習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談話導入: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每個人都有有自己點童年,你知道大人的童年是什么樣的嗎?讓我們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了解他們小時候的故事。
二、明確交際要求
讀教材13頁,說說這次口語交際給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這次口語交際要求我們走進大人們的童年歲月,了解他們小時候的故事。提問之后,整理好記錄,與同學交流了解到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
三、溫馨提示
本次口語交際中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1.提問的時候,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2.認真傾聽,在交流時能邊聽邊記錄。
四、交際方法
1.選擇對象,提出恰當的問題。
首先確定自己要選擇的對象,然后根據不同的對象,提出恰當合理的問題。選擇的對象要是大人,問題必須圍繞“大人的童年生活”展開,不能偏離主題。
2.做好記錄,選擇有趣的事例。
大人回答問題的時候,我們要認真傾聽,做好記錄。整理記錄時,要選出大人童年生活中讓你感興趣的典型事例。
3.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感悟。
和同學交流整理的記錄時,要有條理地表達,可以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還可以談自己的深刻感悟。
4.欣賞范例:
(1)樂樂:爺爺,您小時候在什么地方上學呢?請您給我講一講您的童年生活吧!
爺爺:我小時候在離我們村有10里地遠的鄰村小學讀書,每天都是早早起床走著上學。
樂樂:爺爺,學校的桌椅板凳是什么樣的啊?
爺爺:學校里的桌子是用水泥板做的,從家里帶去自制的木凳。晚上上夜校時,也是用自制的煤油燈照明。
樂樂:爺爺,您們在學校主要學習什么東西呢?
爺爺:在學校里,我們主要學習數學、語文、自然常識、書法、勞動技術等一些課程。一些手工課上,我們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東西。女孩子做毽子,男孩子做手槍等。
樂樂:爺爺,你們下課后玩什么游戲呢?
爺爺:我們的玩具都是自己動手制作的。下課我們可以玩踢毽子、挑棍、跳繩、玩石頭等等,這些游戲挺有趣的。現在還忘不掉呢!
(2)和同學談感受:
樂樂:我了解到爺爺童年時期的學習生活,生活學習條件很艱苦,可是他們依然克服困難學習。向和爺爺比起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多么優越。寬敞明亮的教室,漂亮美觀的桌椅,還有白熾燈照明,冬天有暖氣,夏天有電扇。所以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努力進取。
(3)瑩瑩:阿姨,您小時候看電影嗎?講給我聽好嗎?
阿姨:看過,我們都是在晚上看露天電影,有時還到鄰村去看電影。
瑩瑩:那您們看電視嗎?
阿姨:我們小時候看的電視是黑白電視,全村就大隊有一臺。
瑩瑩:你們那時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什么呢?
阿姨:我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西游記》《霍元甲》,經常跑到村里大隊看電視,有時停電了,還跑到鄰村去看。
(4)和同學談感受:
瑩瑩:我向阿姨了解到她們小時候看電影電視的情景。那時看電影、電視還要出門或者出村,真是不容易。阿姨小時候看的《西游記》現在暑假也播放,我也喜歡看。今天的電視發展得更加先進,超薄高清網絡電視等等,能夠看到更多的電視節目。可我總覺得沒有阿姨他們小時候的樂趣了。
(5)評析:這兩個范例從不同角度向長輩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能恰當使用禮貌用語,并能寫出自己的深刻感悟。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純真,使學生珍惜童年,熱愛生活。
2.指導學生具體有序地說出自己了解的大人們童年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表現出學生自己的真情實感。
3.引導學生以自己的耳聞目睹為基礎,做到把內容講清楚,講具體。
4.在學生精彩的交流中,進行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所說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收集反映大人們童年難忘生活的片斷,講述大人們的童年故事,使學生感到童年的純真、美好,激發學生珍惜童年,熱愛生活的情懷。
教學難點
把故事講述清楚,講具體,并能注意表達方式,使其能引起聽眾的興趣。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交際與習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童年,一首歡樂的歌,一個美好的夢,讓人親身經歷,永不忘記。那么,在本單元的學習中,童年的趣事、樂事又給你留下哪些印象呢?
2.小組交流,代表發言,教師小結。
3.談話揭題:人不知不覺就長大了,童年的記憶卻伴隨著人的一生。讓我們走進大人們的童年歲月,了解他們小時候的故事。(板書:口語交際——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學生齊讀課題。
二、明確交際要求。
(一)閱讀課本,了解交際要求。
1. 讀教材13頁,說說這次口語交際給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小組長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整理。)
2.小組派代表參與全班交流,教師評議相機小結。
交際要求:(1)根據提問對象提出恰當的問題。(2)認真傾聽,在交流時能邊聽邊記錄。
3.互相交流,說說這次口語交際可以選擇哪些方面的內容來講?(全班交流,教師評議并小結。)
交際要求
先想一想可以了解誰的童年,如祖父母、父母、鄰居,在針對不同的對象,提出恰當的問題。問之前,先列一個提綱,把提問對象和問題寫下來。下面的表格僅供參考。
提問對象
問題一
問題二
……
鄰居阿姨
還記得小時候學過的那幾篇課文?
干過什么傻事?說過什么傻話?
爸爸
做過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下課后最喜歡玩什么游戲?
……
小組交流:本次口語交際中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1)可以從這些方面提問:他們小時候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難忘的事情……
(2)提問的時候,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3)認真、耐心地聽別人講話,一邊聽一邊做簡單的記錄,不要隨意打斷別人。
(4)整理記錄。
三、互相交流,匯報交際。
1.小組合作交流。
交流要求:交流時,可以談整理后的結果,也可以談提問過程中印象深刻的事,還可以談你的感受。
2.組內推選代表,參加全班的口語交際活動。
(1)匯報要求:發言的同學要發揮自己的最高水平,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不要中途打斷;有疑問或者要提意見的,等聽完之后再舉手發言;發問和提意見要有禮貌,注意禮貌用語。
(2)各小組推舉代表輪流展示,本組的同學可以補充,其他小組可以提問(教師相機指導點撥,重點從語言表達是否完整和內容是否有條理兩方面來指導,啟發引導學生相互補充,學生相互評價,發現優點和不足)。
3.評議誰最棒。
(1)全班評議,看講的同學內容是否符合要求、語言是否流暢、重點是否突出。
(2)評選出“最自然大方獎”“最佳口才獎”,并宣布評選結果。
(3)教師小結。
四、欣賞范例。
爸爸的童年趣事
爸爸的童年是充滿快樂的、豐富多彩的,他給我講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什么下河摸魚啊、上樹掏鳥窩呀、和小伙伴們一起捉迷藏等等。其中的一件事令我印象特別深刻。
爸爸十歲左右的時候,快過春節了,奶奶叫爸爸和他哥哥,也就是我大伯出去買白糖,他們都高興得跳了起來,因為爸爸最喜歡跑腿了,這樣,他們就可以逃出奶奶的視線,無拘無束地玩耍了。那時買東西都用供應票,買油用油票,買布用布票,買糖用糖票,并且那時候沒有商店,買東西只能去幾公里外的供銷社。
于是爸爸和大伯就出發了,爸爸習慣性的把糖票放在帽子里戴上。在路上,他們倆興奮地玩著滾鐵環,一路上都灑下了他們的歡歌笑語,早把糖票放在帽子里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凈。
這時,他們來到了供銷社。售貨員說:“你們要買什么?”爸爸和大伯異口同聲地答道:“我們要買白糖。”售貨員又問:“那你們的糖票呢?”他摸了身上所有的衣兜,也沒找著。 “呀!”“怎么了?”大伯問。“我們的糖票不見了!”爸爸回答。大伯也焦急地找起來,把全身都摸了個遍。爸爸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轉來轉去急得汗水都出來了。熱的爸爸摘下帽子,糖票掉出來了,“啊!在這里”爸爸興奮的叫了起來,大伯甚至跳了起來,就像打完勝仗后的喜悅。
售貨員稱好糖,用報紙包好( 那時候沒塑料袋)系上繩子。他他倆提著往家趕,又在那兒滾著鐵環回家。突然,報紙破了個小洞,可憐的白糖一路走,一路撒,而爸爸和大伯并未發覺到。這時,一個老爺爺路過,看到到這情形,立刻喊道:“你們倆小兔崽子,糖都漏了,回家還不得挨罵!”爸爸扭頭一看,哎呀!這都已經鋪成了一條長長的“糖路”!這該怎么辦?爸爸靈機一動,他把身上的外套脫下來把糖包好,抱著回家了。
爸爸的童年是多么有趣,像一幅畫卷令我難以忘懷!
1.小組交流對以上交際范例的評價。
2.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五、教師小結,鼓勵積累。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上了一節生動、有趣的口語交際課,通過交際,我們了解了大人們的童年,感受到了童年的豐富多彩。如果讓我形容童年中的趣事的話,我會把它比喻一朵花,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一個盒子,一個裝著許多秘密的盒子;一個葡萄架,一個長滿了數不清葡萄的葡萄架……就讓我們一起來享受這童話般的故事吧!(播放歌曲《童年》。)
2.課后作業:
(1)利用課余時間,和自己周圍的人進行交流,了解更多人的童年生活。
(2)搜集和閱讀名家描寫童年的作品,利用課余時間說給自己的同學或家人聽。
口語交際: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有兩個地方處理的比較好:
1.因為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與課文結合得非常緊密,所以在導入中回扣課文,既復習了前面的內容,又為本活動作了鋪墊。
2.小組合作交流。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同學們在熱烈的討論中掌握本次口語交際的要點。
有一個地方處理的不到位:
有些孩子注意力好分散,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不注意傾聽。因為小組較多,所以我并沒有及時發現并加以引導。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