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30
這是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學設計,是優秀的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純真,使學生珍惜童年,熱愛生活。
2.指導學生具體有序地說出自己了解的大人們童年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表現出學生自己的真情實感。
3.引導學生以自己的耳聞目睹為基礎,做到把內容講清楚,講具體。
4.在學生精彩的交流中,進行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收集反映大人們童年難忘生活的片斷,講述大人們的童年故事,使學生感到童年的純真、美好,激發學生珍惜童年,熱愛生活的情懷。
教學難點
把故事講述清楚,講具體,并能注意表達方式,使其能引起聽眾的興趣。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交際與習作的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童年,一首歡樂的歌,一個美好的夢,讓人親身經歷,永不忘記。那么,在本單元的學習中,童年的趣事、樂事又給你留下哪些印象呢?
2.小組交流,代表發言,教師小結:
3.談話揭題:人不知不覺就長大了,童年的記憶卻伴隨著人的一生。讓我們走進大人們的童年歲月,了解他們小時候的故事。(板書:口語交際——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學生齊讀課題。
二、明確交際要求。
(一)閱讀課本,了解交際要求。
1. 讀教材13頁,說說這次口語交際給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小組長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整理。)
2.小組派代表參與全班交流,教師評議相機小結。
【出示課件3】交際要求
(1)根據提問對象提出恰當的問題。
(2)認真傾聽,在交流時能邊聽邊記錄。
3.互相交流,說說這次口語交際可以選擇哪些方面的內容來講?(全班交流,教師評議并小結。)
【出示課件4】交際內容
先想一想可以了解誰的童年,如祖父母、父母、鄰居,在針對不同的對象,提出恰當的問題。問之前,先列一個提綱,把提問對象和問題寫下來。下面的表格僅供參考。
提問對象 | 問題一 | 問題二 | …… |
鄰居阿姨 | 還記得小時候學過的那幾篇課文? | 干過什么傻事?說過什么傻話? | |
爸爸 | 做過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 下課后最喜歡玩什么游戲? | |
…… |
3.小組交流:本次口語交際中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1)可以從這些方面提問:他們小時候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難忘的事情……
(2)提問的時候,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3)認真、耐心地聽別人講話,一邊聽一邊做簡單的記錄,不要隨意打斷別人。
(4)整理記錄。
三、互相交流,匯報交際。
1.小組合作交流。
交流要求:交流時,可以談整理后的結果,也可以談提問過程中印象深刻的事,還可以談你的感受。
2.組內推選代表,參加全班的口語交際活動。
(1)匯報要求:發言的同學要發揮自己的最高水平,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不要中途打斷;有疑問或者要提意見的,等聽完之后再舉手發言;發問和提意見要有禮貌,注意禮貌用語。
(2)各小組推舉代表輪流展示,本組的同學可以補充,其他小組可以提問(教師相機指導點撥,重點從語言表達是否完整和內容是否有條理兩方面來指導,啟發引導學生相互補充,學生相互評價,發現優點和不足)。
3.評議誰最棒。
(1)全班評議,看講的同學內容是否符合要求、語言是否流暢、重點是否突出。
(2)評選出“最自然大方獎”“最佳口才獎”,并宣布評選結果。
(3)教師小結。
四、欣賞范例。
爸爸的童年趣事
爸爸的童年是充滿快樂的、豐富多彩的,他給我講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什么下河摸魚啊、上樹掏鳥窩呀、和小伙伴們一起捉迷藏等等。其中的一件事令我印象特別深刻。
爸爸十歲左右的時候,快過春節了,奶奶叫爸爸和他哥哥,也就是我大伯出去買白糖,他們都高興得跳了起來,因為爸爸最喜歡跑腿了,這樣,他們就可以逃出奶奶的視線,無拘無束地玩耍了。那時買東西都用供應票,買油用油票,買布用布票,買糖用糖票,并且那時候沒有商店,買東西只能去幾公里外的供銷社。
于是爸爸和大伯就出發了,爸爸習慣性的把糖票放在帽子里戴上。在路上,他們倆興奮地玩著滾鐵環,一路上都灑下了他們的歡歌笑語,早把糖票放在帽子里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凈。
這時,他們來到了供銷社。售貨員說:“你們要買什么?”爸爸和大伯異口同聲地答道:“我們要買白糖。”售貨員又問:“那你們的糖票呢?”他摸了身上所有的衣兜,也沒找著。 “呀!”“怎么了?”大伯問。“我們的糖票不見了!”爸爸回答。大伯也焦急地找起來,把全身都摸了個遍。爸爸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轉來轉去急得汗水都出來了。熱的爸爸摘下帽子,糖票掉出來了,“啊!在這里!”爸爸興奮的叫了起來,大伯甚至跳了起來,就像打完勝仗后的喜悅。
售貨員稱好糖,用報紙包好( 那時候沒塑料袋)系上繩子。他他倆提著往家趕,又在那兒滾著鐵環回家。突然,報紙破了個小洞,可憐的白糖一路走,一路撒,而爸爸和大伯并未發覺到。這時,一個老爺爺路過,看到到這情形,立刻喊道:“你們倆小兔崽子,糖都漏了,回家還不得挨罵!”爸爸扭頭一看,哎呀!這都已經鋪成了一條長長的“糖路”!這該怎么辦?爸爸靈機一動,他把身上的外套脫下來把糖包好,抱著回家了。
爸爸的童年是多么有趣,像一幅畫卷令我難以忘懷!
1.小組交流對以上交際范例的評價。
2.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五、教師小結,鼓勵積累。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上了一節生動、有趣的口語交際課,通過交際,我們了解了大人們的童年,感受到了童年的豐富多彩。如果讓我形容童年中的趣事的話,我會把它比喻一朵花,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一個盒子,一個裝著許多秘密的盒子;一個葡萄架,一個長滿了數不清葡萄的葡萄架……就讓我們一起來享受這童話般的故事吧!(播放歌曲《童年》。)
2.課后作業:
(1)利用課余時間,和自己周圍的人進行交流,了解更多人的童年生活。
(2)搜集和閱讀名家描寫童年的作品,利用課余時間說給自己的同學或家人聽。
推薦閱讀:《筆墨童年》余秋雨
板書內容
口語交際——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有兩個地方處理的比較好:
1.因為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與課文結合得非常緊密,所以在導入中回扣課文,既復習了前面的內容,又為本活動作了鋪墊。
2.小組合作交流。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同學們在熱烈的討論中掌握本次口語交際的要點。
有一個地方處理的不到位:
有些孩子注意力好分散,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不注意傾聽。因為小組較多,所以我并沒有及時發現并加以引導。
口語交際: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
【教學目標】
1.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培養口語交際的能力。
2.通過相互交流感受大人們的童年生活樂趣,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3.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習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談話導入: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每個人都有有自己點童年,你知道大人的童年是什么樣的嗎?讓我們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了解他們小時候的故事。
二、明確交際要求
讀教材13頁,說說這次口語交際給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這次口語交際要求我們走進大人們的童年歲月,了解他們小時候的故事。提問之后,整理好記錄,與同學交流了解到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
三、溫馨提示
本次口語交際中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1.提問的時候,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2.認真傾聽,在交流時能邊聽邊記錄。
四、交際方法
1.選擇對象,提出恰當的問題。
首先確定自己要選擇的對象,然后根據不同的對象,提出恰當合理的問題。選擇的對象要是大人,問題必須圍繞“大人的童年生活”展開,不能偏離主題。
2.做好記錄,選擇有趣的事例。
大人回答問題的時候,我們要認真傾聽,做好記錄。整理記錄時,要選出大人童年生活中讓你感興趣的典型事例。
3.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感悟。
和同學交流整理的記錄時,要有條理地表達,可以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還可以談自己的深刻感悟。
4.欣賞范例:
(1)樂樂:爺爺,您小時候在什么地方上學呢?請您給我講一講您的童年生活吧!
爺爺:我小時候在離我們村有10里地遠的鄰村小學讀書,每天都是早早起床走著上學。
樂樂:爺爺,學校的桌椅板凳是什么樣的啊?
爺爺:學校里的桌子是用水泥板做的,從家里帶去自制的木凳。晚上上夜校時,也是用自制的煤油燈照明。
樂樂:爺爺,您們在學校主要學習什么東西呢?
爺爺:在學校里,我們主要學習數學、語文、自然常識、書法、勞動技術等一些課程。一些手工課上,我們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東西。女孩子做毽子,男孩子做手槍等。
樂樂:爺爺,你們下課后玩什么游戲呢?
爺爺:我們的玩具都是自己動手制作的。下課我們可以玩踢毽子、挑棍、跳繩、玩石頭等等,這些游戲挺有趣的。現在還忘不掉呢!
(2)和同學談感受:
樂樂:我了解到爺爺童年時期的學習生活,生活學習條件很艱苦,可是他們依然克服困難學習。向和爺爺比起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多么優越。寬敞明亮的教室,漂亮美觀的桌椅,還有白熾燈照明,冬天有暖氣,夏天有電扇。所以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努力進取。
(3)瑩瑩:阿姨,您小時候看電影嗎?講給我聽好嗎?
阿姨:看過,我們都是在晚上看露天電影,有時還到鄰村去看電影。
瑩瑩:那您們看電視嗎?
阿姨:我們小時候看的電視是黑白電視,全村就大隊有一臺。
瑩瑩:你們那時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什么呢?
阿姨:我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西游記》《霍元甲》,經常跑到村里大隊看電視,有時停電了,還跑到鄰村去看。
(4)和同學談感受:
瑩瑩:我向阿姨了解到她們小時候看電影電視的情景。那時看電影、電視還要出門或者出村,真是不容易。阿姨小時候看的《西游記》現在暑假也播放,我也喜歡看。今天的電視發展得更加先進,超薄高清網絡電視等等,能夠看到更多的電視節目。可我總覺得沒有阿姨他們小時候的樂趣了。
(5)評析:這兩個范例從不同角度向長輩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能恰當使用禮貌用語,并能寫出自己的深刻感悟。
口語交際: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
活動分析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與課文結合得非常緊密。剛讀了關于童年的詩和故事,轉而講自己了解的大人們小時候的故事,既有利于激發學生講述的興趣,又把學生的目光從書本引向了生活。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回顧往日的樂趣,獲得美的感受,并將口語交際延伸到生活中,讓孩子們幫大人們找“童年”,豐富學生積累。
教學目標
1.培養良好的聽說習慣,學會傾聽、交流、互動。
2.向生活中拓展,聽大人們講講他們童年的故事,豐富學生的積累。
3.通過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純真,使學生珍惜童年,熱愛生活。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把故事講具體、清楚,并能注意表達方式,使其能引起聽眾的興趣,并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2.在交流中表現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進一步感受童年的美好、純真,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珍惜童年的情懷。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采訪大人們,記錄他們的童年趣事。
課時安排
1課時
(參見《英才教程/同步作文期末考場滿分作文》《英才作文課堂》)
一、激趣導入,揭示話題
1.播放歌曲《童年》,在優美的旋律中導入話題。
導語:同學們,這首歌你們聽過嗎?知道是什么歌嗎?(生答:《童年》。)是的,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們的幸福和歡樂;童年是一幅畫,畫里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個夢,夢里有我們的想象和憧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那么,你知道大人們的童年是什么樣的嗎?今天,就讓我們把了解到的大人們小時候的故事說出來,和同學們共享。(板書: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
2.回顧本單元所學的課文,引導學生交流感受。
預設:
師:同學們,這個單元的四篇課文,都講述了童年的故事,有的講古代兒童的童年生活,有的是作者回憶自己的童年往事。在這些課文中,哪些場景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為什么?
生1:《古詩三首》中的童孫“學種瓜”、稚子“弄冰作鉦”、牧童“橫牛背吹笛”,這些場景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為從這些詩句中,我感受到了古代鄉村孩子們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與快樂,這樣的生活不僅讓詩人向往,我也很羨慕。
生2:《祖父的園子》中“我”跟著祖父鏟地的情節讓我印象深刻。“我”把韭菜割掉了,卻把狗尾草留著,真是太好玩了。
生3:《月是故鄉明》中“我”在夏夜黃昏數星星、搖落知了的場景,充滿著童真童趣,這也讓我想起了自己以前和小伙伴在樹林里找知了的情景。因此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4:《梅花魂》中外祖父抱著“我”背唐詩宋詞時,因感于詩中的思鄉情而落淚的場景,讓我難以忘懷。
小結:是啊,這些文章或以鮮活的筆觸,或以精練的語言,或以濃郁的情感,向我們展示了一組輕松、愉悅、和諧、悠閑的童年趣味圖。讀著這樣優美的文字,看著這些可愛的孩童,那難忘的童年往事是否浮上你我的心頭呢?
二、明確要求,指導交際
1.課件出示口語交際要求,教師點撥。
(課件出示)
先想一想可以了解誰的童年,如祖父母、父母、鄰居,再針對不同的對象,列出問題清單。
預設:
生1:我知道了首先要確定了解的對象,這個對象是自己身邊的大人們。
生2:我明白了在確定了解對象后,要針對不同的對象,列出問題清單。
生3:在列問題清單時,可以從不同方面提問,也可以圍繞一個話題提出多個問題。
……
師總結:同學們都講得非常好。我們先確定了解的對象,然后列好問題清單,這樣提問和記錄起來才更方便。
2.結合問題清單,指導方法。
(課件出示問題清單。)
問題清單一
◇還記得小時候學過的哪幾篇課文?
◇做過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課后最喜歡玩什么游戲?
……
問題清單二
◇小時候玩過哪些玩具?
◇最喜歡哪個玩具?為什么最喜歡它?
◇這個玩具是怎么玩的?
……
明確:問題清單一從不同方面提問,要求介紹清楚學過的課文的具體內容以及自己印象深刻的原因,做過的最勇敢的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最喜歡玩的游戲的玩法,等等。
問題清單二圍繞小時候玩過的玩具這個話題提問,要講清楚玩具的類別、喜歡的原因、玩具的玩法等。
此外,講故事時,要講清故事的細節,語氣和表情要跟隨情節的變化而變化,可以加入肢體動作增強吸引力,如有需要還可以與觀眾進行互動。講完后,與觀眾交流聽后感受。
三、練習講述,初試身手
1.講述故事,回味童年。
過渡:講故事的方法大家都能說出一二,正所謂“光說不練假把式”,我們就以這兩個問題清單來練一練,試試大家的真本事。
預設:教師點名兩三位學生試講,應給予一定的準備時間。其他同學指出講述者的優缺點,作為借鑒。
(1)出示課件,點名學生結合“問題清單一”講述故事。
示例:
生1:我的爸爸小時候是在村里的小學讀書的,雖然學習條件艱苦,但他刻苦讀書,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至今他對學過的一些課文仍然記憶深刻,如《少年閏土》《賣火柴的小女孩》《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尤其是魯迅先生的《少年閏土》一文,那月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潮汛看跳魚兒的場景至今仍讓他回味無窮。
生2:我的伯父小時候可調皮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常常帶領小伙伴們做些冒險的事情。伯父還記得小時候做過的最勇敢的事是捅馬蜂窩。他看到屋檐下有個馬蜂窩,就拿著竹竿用力一捅,受驚的馬蜂“轟”地朝他飛過來。幸虧爺爺及時把伯父拽進了屋里,不然非被蜇得滿身包不可。
生3:我的爺爺小時候生活艱苦,每天放學后還要做家務,很少有時間玩游戲。難得空閑時,他會和伙伴們彈玻璃珠。他們找到一塊空地,在地上挖個小坑,在離坑二米遠的地方畫條橫線,大家都從橫線處把自己的玻璃珠往坑里彈,誰先彈進去誰就贏了。
(2)出示課件,點名學生結合“問題清單二”講述故事。
示例:
生1:我的外公出生在鄉下,那時生活艱苦,買玩具可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但他也玩得不亦樂乎,有什么妙招嗎?奧,對了!他會自己制作玩具。天上爭奇斗艷的風箏、空中劃著弧線飛翔的紙飛機、水中乘風破浪的蘆葉船……,這可都是他的杰作!其中他最拿手、最喜歡的玩具就是陀螺。那削陀螺的滿滿激情、那抽陀螺的聲聲鞭響、那賽陀螺的陣陣歡呼,外公至今回味起來還熱血沸騰。
生2:爸爸從小生活在胡同里,他們那時的生活條件沒我們這么優越,但他的童年也是趣味盎然。斗“竹節人”、打陀螺、拍洋畫……這可是他放學后最歡樂的時光呢!其中他最喜歡玩滾鐵環了。“鐵環”大多是家里廢棄不用的木桶箍,再加上一個用粗鐵絲彎成的“U”形鉤子,就可以推著鐵環在地上飛跑。當然地要比較平整,推的時候也講究技巧,關鍵是推的位置要適中,太上太下都不成。
生3:我的媽媽出生在城里,小時候有過很多玩具,形態各異的布娃娃、小巧別致的存錢罐、內容精彩豐富的小人書……,都曾讓她愛不釋手。但她最愛的玩具還是外婆親手為她制作的雞毛毽子。一有空閑的時間,她就帶著雞毛毽子來到大院和小伙伴們一決高下。看,她用腳一踢,毽子飛向高空,她再靈巧地在毽子落地前接住,便贏得了陣陣喝彩。
2.小組內互講,組員互相評議,教師巡視,適時點撥、指導。
預設:分小組進行小組內部的講故事訓練,每位成員輪流講述自己準備的故事,其余成員在故事結束后聯系前面總結的講述技巧,提出改進意見,也可以針對故事中講述不準確或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問,講述者做好修正工作。
3.小組交流討論,獲得啟迪。
預設:組員交流聽故事的收獲和講故事的心得體會。組內討論:哪一位同學講得最生動、最吸引人?哪一位同學的故事最新奇、有趣?哪一位同學的故事最讓人心潮澎湃?這些故事分別給了大家什么啟迪?作為講述者,你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你對其他講故事的同學有什么好的建議?
四、講述比賽,展示才能
1.教師創設情境,組織比賽。
過渡:剛剛老師在巡視時,發現不少同學的故事都講得十分精彩。為了不讓這些故事埋沒在小組內,我們不妨組織一場“故事大會”的比賽。每個小組各推薦一位組員,上臺講述自己收集的大人們小時候的故事。其余的同學認真聽,給他們打打分,看看誰才是我們班上的“故事大王”!
(出示評分標準:A.故事講述完整;B.故事生動、有趣;C.態度大方得體;D.聲音洪亮清晰。)
2.小組討論并推薦參賽代表。
預設:通過表決,選擇小組內大家覺得表現最好的一位成員為代表,如故事講得最感人、最能活躍氣氛、態度最大方等。
3.小組代表輪流上臺講述。
4.學生評議自己最喜歡的“故事大王”并說明理由,最后集體投票評選。
5.教師予以表揚、獎勵。
五、回顧總結,提升思想
總結:同學們,童年是一段難忘的歲月,其中有笑有淚,有喜有憂。今天的口語交際課,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清楚、具體地講述了自己了解到的大人們的童年故事,在交流中感受了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體會了童年的美好、純真。我們也有自己斑斕的童年,讓我們珍惜這一段童年時光,珍藏我們美好的童年生活吧!最后,讓我們再次和著那舒緩的音樂,一起唱響《童年》。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小學階段應“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因此,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符合小學語文的學科發展要求的,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依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充分利用教材的優勢,抓住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設計出面向全體學生、能激發全員參與熱情的訓練方法,扎扎實實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本次口語交際活動旨在讓學生通過講自己了解到的大人們的童年故事,達到訓練口語表達、培養交際能力的目的。在教學設計中,我著重在講故事的技巧方面下功夫,通過調動學生的回憶、小組交流討論、學生試講、小組互講、組織比賽等方式,讓學生逐步放開,不斷改進,最終達到把故事講精彩的目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