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29
這是我的朋友容容好詞好句,是優秀的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在唱唱、說說、學學、做做中,體驗與好朋友一起活動的快樂。
2、樂意參與活動,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現自己。
活動重點:
唱唱、說說、學學、做做中,體驗與好朋友一起活動的快樂。
活動難點:
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歌曲《找朋友》、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1、歌曲《找朋友》
“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唱起來,動起來,去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
放兩遍音樂。
2、說說自己的好朋友
“剛才我們多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那誰愿意告訴老師,你的好朋友是誰呢?為什么要找他做你的好朋友呢?”
(1)幼兒交流自己的好朋友。
說出來之后,和好朋友抱抱、親親。
(2)小結:你們的好朋友本領真大,有的有愛心,有的自己會穿衣服,還有的上課很愛動腦筋的。老師也愿意和他們做好朋友。
3、游戲《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
(1)出示小鳥的頭飾
“聽到你們都找到了好朋友,小鳥也飛來和你們一起做好朋友了。”
(2)邊念兒歌,邊做游戲。
許多小鳥飛,小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前走。拍著手,唱著歌,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
(3)讓幼兒在此基礎上進行創編。
“除了小鳥,還有誰會來和我們做好朋友呢?”
(4)集體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并做游戲。
延伸活動:
“我們有好朋友,小動物也有好朋友,那我們去找找看,還有什么東西有好朋友呢?”
活動目標:
1、能在集體中大膽的描敘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和優點,懂得只有團結友愛,才會有許多朋友。
2、學會讓別人把話說完以后再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傾聽能力。
活動重點:
懂得只有團結友愛,才會有許多朋友。
活動難點:
能在集體中大膽的描敘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和優點
活動準備:
音樂錄音《找朋友》。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話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你們有好朋友嗎?請你把自己的好朋友長的什么、穿的什么樣子的衣服、有什么特征、你喜歡他她什么說給大家聽一聽,讓我們來猜猜他(她)是誰,好不好?”
2、猜朋友。
(1)請個別幼兒輪流在集體面前描述自己好朋友的外貌、衣著、發型等等特征,其他幼兒根據其描述的猜一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誰。
(2)分組讓幼兒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紹給大家猜。
(3)教師巡回參與各組幼兒的談話,并根據各組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問題。如你的好朋友長的胖還是瘦?是高個子還是矮個子、他她最喜歡什么?幫助幼兒打開思路講敘。如果幼兒還不等別人把話說完就插嘴或者搶著說話,要及時提醒他們耐心傾聽別人的說話,等別人說完了以后自己再說。
3、討論。
(1)你的好朋友有哪些優點?你為什么和他(她)做好朋友?
引導幼兒說出好朋友的優點,并能講述一個實例。
(2)如果一個小朋友經常欺負別人,經常做一些讓大家不高興的事情,你會選擇他做你的好朋友嗎?你應該怎樣幫助他呢?
(3)根據幼兒的討論進行總結。
4、玩音樂游戲《找朋友》結束。
活動設計背景
根據中班幼兒音樂教育的活動目標,及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個人覺得這是一首很適合培養幼兒感知和大膽表現自己情感和情緒的歌曲。特別是在歌曲創編表演的環節,不但可以激發幼兒的已有的經驗,滿足幼兒的需要,還可以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力。因而,設計了此活動,即以歌唱為主的活動和以歌表演為主的活動,以培養幼兒感知和表現歌曲變化的能力,及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情感。
2、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有表情地朗誦。
3、感受與好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朗誦詩歌
難點:理解兒歌,表現兒歌
活動準備
1、小狗,小鴨,娃娃的貼絨或磁性教具及相應的頭飾;
2、錄音機;磁性黑板一塊;
3、幻燈片、歌曲錄音
活動過程
師:小朋友們好!
幼:老師好!
一、激發幼兒活動興趣,談話導入主題。
1、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
2、你看到好朋友時會怎么說,怎么做?
3、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么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嗎,讓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教師先朗誦兒歌。提問:兒歌中誰和誰是好朋友?
1、兒歌中兩只小狗見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鴨見了面是怎么做的?
3、兩個娃娃見了面又是怎么做的?師:你覺得他們是好朋友嗎?你聽到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樣互相幫忙?從哪里看出來他們是好朋友呢?
三、學習兒歌(給幼兒播放歌曲,聽一聽)師:“這首兒歌好不好聽呀?那么,現在們一起來學一學這首兒歌,好嗎?。”那先跟著讀一遍吧。好,都學會了吧。們現在來加上一些簡單的動作,一起演唱歌曲吧。
請幼兒進行集體郎誦個別朗誦、男女分組朗誦,最后老師彈琴,你們按節奏來演唱好嗎?真好聽,小朋友們唱的很棒。
四、表演
分別請幼兒分別戴上小狗、小鴨、娃娃頭飾個好朋友表演兒歌。
附:兒歌
好朋友
兩只小狗見了面,
互相親親鼻子尖;
兩只小鴨見了面,
尾巴搖搖頭點點;
兩個娃娃見了面,
親親熱熱把手牽
教學反思
這不僅僅是一次音樂活動,通過孩子對歌詞的深入理解,讓孩子意識到: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的快樂。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社會性教育素材,讓孩子在唱一唱、跳一跳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情感體驗,萌發和同伴積極交往的.良好社會性。在教學時還可以配上一定的肢體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如還是沒有掌握,那么在平時的安靜時間,老師帶著多唱幾遍。或者在平時吃飯、游戲時打開錄音,讓幼兒多聽聽。
活動目標:
1、在對應、匹配、尋找的過程中,了解事物間簡單的關系,嘗試用兒歌的語言進行表達。
2、喜歡自己的朋友,體驗與老師、同伴一起交流分享的快樂。
3、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牙刷、牙杯、鍋子、鍋蓋、鞋子、襪子、花和華盆等一些能相互匹配的實物
活動過程:
1、兒歌欣賞《朋友》
——提問:誰和誰是好朋友?為什么他們是好朋友?
——學念兒歌《朋友》兩遍
2、找朋友
——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東西,但它一個人孤孤單單的,請你為它找一個朋友。(請一幼兒在準備的材料中找出一樣東西和它匹配做朋友。)
——提問:為什么他們是好朋友?
——師:老師這里還有許多東西都是很孤單的,現在要請小朋友們幫忙,為它們找朋友。
——幼兒各自挑選實物,并為它匹配找朋友。
——交流匹配情況,并說出理由。
3、為“杯子”找朋友
——出示“杯子”,請幼兒根據事物間的簡單關系,為“杯子”找朋友。
——師:杯子的朋友是誰呢?為什么?
——教師根據幼兒說的情況用畫筆及時在黑板上進行展現。
4、為自己找朋友
——師:皮球有自己的朋友,你們也有好朋友,在我們班里誰是你的好朋友?為什么?
——(幼兒自己在班里找朋友,并說出理由)
——延伸:請你們回家找找還有誰是你的好朋友。
活動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讓幼兒感受《朋友》這首簡短的兒歌,從兒歌中了解誰和誰是離不開,最匹配的,它們是好朋友。兒歌雖然非常地簡短,但小朋友的興趣比較高。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欣賞,并注重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來講述“誰和誰是好朋友”,初步感知匹配。緊接著再拿出實物,引導幼兒觀察,找出相匹配的物體,讓幼兒了解了只有有關聯的物體才能匹配在一起,才是好朋友,進一步感知了匹配的概念。隨后通過實物匹配操作加深鞏固,要求他們將兩個有關聯的物品放在一起。在這一環節中,有的孩子能正確配對,懂得了匹配,操作正確,找到和自己實物相匹配的物品,有效達到教學目標。但有的孩子顯得比較盲目,不知道如何去找出與之匹配的實物。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