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0
這是四年級我的奇思妙想教案,是優秀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四年級我的奇思妙想教案第 1 篇
教學目標:
1.認識藏、呈等11個生字,學寫寸、呈、幻等13個生字。指導寫好蠟、燭、幼等左右結構的字,幻書寫時注意“幺”和“纟”的區別。
2.能讀準字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世界的奇妙。
3.了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世界的奇妙。
4.初步學習整合信息,學習怎樣介紹奇妙的世界。
教學重點:
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世界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感悟世界的奇妙,學習把事物寫具體。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課件。學生:課前觀察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可以是玩具、花草、石頭、玻璃等等),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導入,引起興趣。
1.課件播放地球,蔚藍的天空、各種形狀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圖片,觀看圖片后,大家用詞語來形容你看到的世界吧。
課件出示()的世界
同學們自由說出自己的引起答案。世界是多彩的,世界是神奇的,世界上有各種顏色,各種形狀,有無數的寶藏和財富。
2.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奇妙的世界,看看奇妙的世界有哪些吸引你的美麗。
(板書:22、我們奇妙的世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運用色彩豐富的視頻讓學生對世界有直觀認識,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情緒。】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你打開課本,結合注音,借助課后生字表,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請9位同學接讀課文,每人兩段,隨機正音。
3.小組內互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4.默讀課文,圈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并思考作者從那兩方面寫出了世界的奇妙?
預設:學生答案會包括天空、清晨、云彩、水洼、雨后、黑夜、地球、夏日、秋天、冬天等。把學生的答案引導分析總結,得出是從“天空”“地球”兩方面寫了世界的奇妙。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有了初步概括課文的能力,但大部分孩子對于課文所描述的事物的從屬關系不太明確,在孩子們找出所有的有趣奇妙的事物后引導學生總結出來天空和地球兩方面。】
三、復習生字,指導寫字。
4.課件出示生字,自由練讀。
5.生字組詞,鞏固識字。
6.指導書寫“燭”。提示火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筆捺變為點,書寫時左窄右寬;提示“幻、蠟、誘、潤、模”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劍”書寫時左寬右窄。指導書寫“乘”要注意筆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鞏固識字
1.聽寫生詞。
2.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世界的奇妙?
(板書:天空地球)
二、品讀感悟,體會感情
1.自由讀課文,思考:
(1)全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全文按總——分——總的順序寫。
(2)找出文中概括寫世界奇妙的句子。文章開頭一段概括寫世界奇妙。
(3)讀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看看二者有什么關系?文章開頭和結尾呼應。
2.自由讀課文第2—8自然段,思考:
(1)2—8自然段是圍繞哪個自然段來寫的?
(2)天空展示的哪些寶藏讓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畫出相關的語句。
(3)作者從哪幾方面寫的這些寶藏?(顏色形狀)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熱愛之情。
(5)說話練習
有時,云彩在藍色的天空中飛行,如同經過雕飾一樣,呈現出個只能夠奇妙的形狀,告訴我們許多奇妙的故事……
你能想象出哪些形狀?它們會有什么故事呢?
【設計意圖:通過反復朗讀來理解天空的奇妙,以學生的批注閱讀為主,反復朗讀,讀出世界的奇妙之美。說話練習啟發學生豐富的想象,更能體會出天空的奇妙。】
3.自由讀課文第9—16自然段,思考:
(1)找出這部分圍繞那個自然段來寫的?(第9自然段)
(2)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讓你覺得奇妙有趣?劃出相關語句并簡單寫一寫你的感受。
(3)仔細讀讀這些語句,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練習。
讀下列句子,說說從中體會到什么。
冬天,我們看到了冰雪,它們有時像一把把鋒利的刀劍,在陽光下閃耀。雪融化時,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個閃光的水晶球。
預設:從極普通的事物中發現美。
3.學習17、18自然段。
(1)指導朗讀
(2)讀這兩段你有什么想法?(生活處處都有美,我們要善于發現)
三、小練筆
作者寫的天空和地球都是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寫出了奇妙之美,你能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一個片段,把你課前觀察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具體嗎?試著在其中表達出自己的感情。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后再去發現大自然中奇妙的事物。
板書設計:
這個奇妙的世界
天空
奇妙 總—分—總
地球
四年級我的奇思妙想教案第 2 篇【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事物特點把事物寫具體的寫作方法,進行小練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世界的奇妙的?
板書:天空大地
設計意圖:
通過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引出新授內容。
二、研讀寫天空的語句,感受奇妙。
自由朗讀課文第2~8自然段,思考:你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我們這個世界是奇妙的?
1、出示旭日東升圖和課文第3自然段。
(1)學生讀句子,描述圖中的景象。
(2)你是怎樣體會到作者描寫的景物的奇妙的?(作者按時間順序寫出了天空的顏色,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太陽的形狀)
(3)這個自然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
(4)朗讀這個自然段,讀出你對景色的贊美,讀出你對新的一天的期望。
2、學生在小組內共同探究課文第4~8自然段。
3、小組選代表匯報交流學習體會。
4、教師出示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指導學生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5、拓展練習,理解內容。
(1)找出描寫想象的句子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2)找出比喻句讀一讀,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6、這幾個自然段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時間)
7、讀第2自然段,這個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提示下文)板書:初升的太陽空中的云彩雨后的水洼落日的余暉閃爍的群星
設計意圖:
運用課件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句子。品詞析句,理解內容,體會表達方法,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研讀寫大地的語句,感受奇妙。
默讀課文第9~16自然段,根據閱讀提示理解內容,體會感情。
1、出示閱讀提示。
(1)這幾個自然段是按什么順序進行敘述的?
(2)哪些句子讓你感到這個世界是奇妙的?畫出來并說明理由。
(3)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把事物寫具體的?
2、交流匯報學習所得。
(1)這幾個自然段是按時間順序進行敘述的,表示時間的詞語有:夏日、秋天、冬天。
(2)①我們能看到植物生長的奇跡——極小的一粒種子種到地里,生根、發芽,不久就開花了,花很漂亮。(春天,萬物復蘇,地里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植物的生長真是神奇)
②我們能看到各種水果誘人的顏色,圓潤的鮮紅色的櫻桃,深紫色的李子,淺黃色的梨。(各種水果顏色鮮艷、誘人)
③冬天,我們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們好像一把把鋒利的刀劍在陽光下閃耀。等到積雪融化時,從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顆顆珍珠。(這兩句話把“房檐上垂下的冰柱”比喻成鋒利的刀劍,把“從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比喻成珍珠,使我們體會到景色的美麗和作者對景色的喜愛之情)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小結。作者用一雙慧眼發現了世界的美麗。看來,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那么,我們怎樣發現現實生活中的美呢?
板書:植物的生長夏日的樹蔭秋天的落葉冬天的冰雪
5、齊讀課文第17自然段,談談自己的體會。
只要我們仔細地觀察、尋找,就能從極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所以,我們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設計意圖:
學生根據閱讀提示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然后匯報交流學習心得。在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1、這篇課文描寫了天空的顏色、云彩的形狀、落日余暉的色彩和群星閃爍的樣子,敘述了植物的生長過程,四季的美麗景色,說明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無窮的,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探索,就能發現美,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板書:熱愛
2、通過學習課文,你學到了本課的哪些表達方法?
3、課文給我們介紹了這么多日常生活中的美,作者通過描寫顏色、形狀把事物寫得具體生動。請你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一個片段,把你觀察到的一個事物或一處景色寫下來。
四年級我的奇思妙想教案第 3 篇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余暉、翩翩起舞”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描寫事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安排學生朗讀課文,預習字詞,疏通文意。
2.利用課件,通過圖片和文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3.通過閱讀、感悟、模仿來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描寫事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世界的奇妙,懂得留心觀察身邊的世界,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余暉、翩翩起舞”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世界的奇妙。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描寫事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
我們住在這樣一個奇妙的世界里:這里的溫度和空氣正好適合生命的需要;這里四季循環,生命周而復始;這里,每一天都有不計其數的美向我們展示出來;這里的事物盡情釋放自己的美麗,然后消失……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我們奇妙的世界》,去用心體會世界的美好吧。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生字。重點指導生字中的翹舌音“燭”,前鼻音“幻、劍”,后鼻音“呈、乘、芒、型”,多音字“鮮、模”。
2.學生在文中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呈、蠟、誘、潤、劍、通、模”字時,可以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學習“幻、普”字時,可以用猜謎語的方法。學習“型”字時,可以用同音字對比的方法。
同音字歌示例:
型:老板本姓邢,想要當刑警,努力改形象,變得很有型。
形近字歌示例:
呈:吳兄呆頭呆腦,整日形影相吊,面容呈現菜色,街頭日夜呼號。
蠟:臘月天地白,獵人借蠟臺,忙中走錯路,懊喪走回來。
字謎示例:
撇折撇折點,殘刀立右邊,要問是何意,不實或奇變。(謎底:幻)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呈”“口”宜扁,“王”三橫間距均勻,下橫宜長。
“幻”“幺”略偏上,““稍向左傾斜。
“蠟”左右結構,寫時注意左邊略窄,右邊略寬。
“燭”左右基本平齊,“蟲”的“口”呈扁形。
“誘”左部偏窄,右部最后一筆伸到言字旁下。
“潤”“門”寫得寬大一些。
“乘”“北”字拆分在兩邊,宜寫小些。
“芒”上小下大,“亡”上橫要寫長。
“劍”橫短提短,撇展捺收,立刀旁垂直端正。
“普”上部寬扁,“日”與上部對正。
“通”“甬”字起筆稍高,大小適當。
“模”右部的“曰”要扁,“大”的撇捺要舒展。
“型”上部略扁,“土”兩橫間距緊湊。
易錯提示:
“幻”右部是““,不是”力“,與”幼“區分開。
“乘”第四筆是豎,第五筆是橫,第七筆是撇。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昔-蠟(蠟燭)-錯(錯誤)-臘(臘月)
蟲-燭(燭臺)-蝕(腐蝕)-濁(渾濁)
秀-誘(誘人)-繡(刺繡)-透(透支)
亡-芒(芒果)-忙(忙亂)-盲(盲目)
甬-通(溝通)-涌(涌現)-桶(木桶)
莫-模(模型)-漠(沙漠)-寞(寂寞)
(4)多音字。
種
zhǒng:種子種類
zhòng:種地種瓜得瓜
(5)重點詞語釋義。
奇妙:稀奇巧妙(多形容令人感興趣的新奇事物)。
雕飾:雕刻并裝飾。
映射:照射。
余暉:傍晚的陽光。
奇跡: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圓潤:(多義詞)
①指飽滿而潤澤。
②書、畫技法圓熟流利。
感嘆:有所感觸而嘆息。
光芒:向四面放射的強烈光線。
領略:了解事物的情況,進而認識它的意義,或者辨別它的滋味。
鋒利:(工具、武器等)頭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體。
閃耀:閃爍;光彩耀眼。
普通:平常的;一般的。
卵石:巖石經自然風化、水流沖擊和摩擦所形成的卵形或接近卵形的石塊,表面光滑。是天然建筑材料,用于鋪路、制混凝土等。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課前通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2.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1)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明確:
課文是按照“總-分-總”的順序寫的。
(2)全文可劃分為幾個部分?分別講了什么內容?
明確:
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總說“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
第二部分(2~8):展示“天空”的寶藏。
第三部分(9~16):展示“大地”的財富。
第四部分(17、18):寫這個世界有無盡的奇妙的事,我們要仔細觀察、尋找。
(3)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了世界的奇妙?分別按什么順序進行描寫的?
明確:
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
從“天空”和“大地”兩方面介紹世界的奇妙。
天空:從早到晚的順序大地: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
(4)找出文中概括寫世界奇妙的句子。
明確:
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5)課文的開頭和結尾之間有什么關系?
明確:
開頭和結尾呼應,更加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這節課,我們初步感受了作者筆下的世界是多么的奇妙,課后,大家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呈現幻影蠟燭誘人圓潤
乘涼光芒普通模型
2.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作者筆下的世界是奇妙的,那這節課,我們將一起細細去品味這世界到底奇妙在哪兒。
二、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學習第1自然段,思考問題。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
明確:
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看上去是有生命的。
2.學習第2~8自然段,思考問題。
(1)這部分哪句話是總起句?
明確:
“你看天空--”
(2)天空展示了它的哪些財富讓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呢?
明確:
日出、云彩、雨、落日、群星。
(3)為什么說水洼像鏡子?有什么作用?
明確:
因為水洼的形狀和鏡子的形狀相似,又可以如鏡子一樣“映射”“我們的臉”,所以說水洼像鏡子。
把水洼比作鏡子,突出世界的奇妙和神奇。
(4)試著模仿第6自然段的描寫,寫出水洼的奇妙。
明確:
雨后,我們會看到地上有許多水洼,就像透明的玻璃,映射著我們的臉。
(5)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天空的奇妙?是怎樣把事物寫生動、具體的?
明確:
從清晨的景色、云彩的顏色和形狀、雨點的聲音、雨后的美景、傍晚的落日余暉、黑夜里群星閃爍等方面寫出了天空的奇妙。
抓住了事物的顏色、形狀來寫,讓描寫更生動、具體。
3.學習第9~16段自然段,思考問題。
(1)這部分的總起句是哪句?
明確:
“再看大地--”
(2)大地展示了它的哪些財富讓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呢?
明確:
春天的植物生長;夏日的綠蔭;秋天的風、落葉、蝴蝶和鳥;冬天的冰雪。
(3)這部分哪些地方讓你覺得奇妙有趣?
明確:
我覺得“秋天帶著金黃色的光輝神奇地來到了,那時,道路上好像灑滿了光芒。蝴蝶張開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這一部分十分奇妙有趣,因為這一段讓我想到了秋天仿佛有五彩繽紛的顏料,所到之處,層林盡染,美不勝收,一片片飄落的葉子仿佛是張開翅膀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4)“冬天,我們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們好像一把把鋒利的刀劍在陽光下閃耀。等到積雪融化時,從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顆顆珍珠。”品味加點的字。
明確:
這兩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冰柱”的形狀和“鋒利的刀劍”相似;“小水滴”晶瑩剔透,仿佛是“一顆顆珍珠”,描寫形象、貼切。
4.學習第17、18自然段,思考問題。
這兩個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與第1自然段有什么關系?
明確:
第17、18自然段,總結全文,升華主題,點出了世界的奇妙。
這兩個自然段與第1自然段互相照應。
5.回顧整篇課文,思考問題。
(1)在你的眼中,這個世界還有哪些奇妙的事情?
明確:
柔弱的蒲公英種子,能乘風飄浮幾公里的路程。
(2)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明確:
全文按“總-分-總”的順序寫作;圍繞總起句把內容寫具體,抓住事物的形狀、顏色、形態等方面把事物寫形象、生動,這樣的寫作手法值得學習。
三、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氣溫下降,綠色的樹葉會變成金黃色的,陽光照射到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出現彩虹;水果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會有不同的顏色;太陽光透過三棱鏡可以散射出紅、橙、黃、綠、青、藍、紫等七種顏色。其實,只要我們多注意周圍的環境,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我們生活的世界多么美妙,多么奇妙。
四、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五、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我們奇妙的世界
四年級我的奇思妙想教案第 4 篇本課是英國作家彼得•西摩的一篇寫景的文章,文章通過具體描寫天空的繽紛色彩,奇妙形狀和大地上豐富的財富,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文章篇幅不長,但文質兼美,條理清楚,結構完整,描寫的細致生動,語言生動有趣,充滿了童真童趣,感情真摯深厚,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對美妙世界的熱愛。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
1.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世界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事物特點把事物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先讓學生搜集自然界的圖片,欣賞圖片,然后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的段落、詞句、感悟世界的奇妙。比如: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讓學生依據作者描述的云彩形狀展開相像,學生說的很多,而且相像豐富,有的說像兇惡的老虎,有的說像一對深情相擁的母子......在這樣的想象中,學生不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而且對作者的寫作方法掌握的較好,并從中感受到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課教學時主要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去體會、去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進行了拓展練習,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發現的奇妙事物,努力創設愉悅輕松的學校氛圍,讓學生升華對課文的理解,并引導學生去了解這個奇妙的世界,除了親自去觀察、去發現,更方便的途徑是閱讀別人寫下的書籍去獲得經驗知識。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的成功之處是:在指導學生朗讀時采用觀看大自然的畫面將學生帶入意境,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再采用學生自讀添空,教師引讀的方法練習朗讀的同時指導背誦積累詞匯,進行語言積累。采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入情入境配樂達到與作者情感的共鳴。
三、不足之處
上這節課時,由于給學生朗讀的時間、思考的時間、討論的時間不夠充分,學生很可能思考的少,沒有真正讀出作者所寫的美,沒有真正理解文章內容。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也使學生的想象空間不足:朗讀時體驗感情不足:所顯示的美圖與學生朗讀配合不上。學生探索自然、尋找大自然的其他奇妙、美妙的事物激情不足。今后,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讀、說、聽的能力。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1激發興趣,指導預習:(1)讓學生提前對自然界進行觀察,并且和家長進行交流觀察體會。(2)提前指導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查閱工具書,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3)搜集一些世界奇妙的圖片和相關文字。2.談話導入,展示成果。首先和同學平等對話,對學生的預習情況表示信任和期待,請他們談談對大自然的觀察和發現,說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也可以結合展示資料加以說明。3。指導朗讀、初步感知
和學生探討以怎樣的形式讀課文,引導學生明白不同的文章可以選擇不同的朗讀方式,有不同的語氣,這一環節,教師須有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放而有度,有層次的讀,讀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4。合作探究、了解寫法。學生經認真聽——自讀——自悟——討論,完全能夠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作者從兩個方面天空和大地分別展示了哪些財富,是怎樣抓住事物或景色特點來把事物寫生動、寫具體的。通過給課文中的“……”補白練習,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說出自己的想法和體會,學會和別人分享快樂。5。練習鞏固課外延伸。關于作業設計,立足以讀到寫,以寫到用,首先組織學生采取多種形式讀,默讀到背誦最后到積累下來,引導學生繼續探尋生活中的發現。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