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4
這是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2課寓言二則,是優(yōu)秀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田字格要求寫的字
教學目標
1.會認“寓、焦”等10個生字,會寫“守、丟”等9個字。
2.學習默讀課文,讀懂課文。
3.初步認識寓言,感悟寓言的寓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揠苗助長)
環(huán)節(jié)
師生活動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
出示“寓”字:小朋友,請記住“寓言”的“寓”字!
2.哪位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寓言?
3.這個小故事里邊有深刻的道理。讀懂了,我們都會從中受到啟發(fā)。簡單地說,就是小故事大道理。
4.二則是什么意思呢?誰知道?
5.對。那寓言二則就是——
6.好的,真聰明。下面咱們先看第一則寓言。請小朋友們自己默讀課文,看看能讀懂嗎。如果有不懂的問題,可以互相請教。(有的小朋友在默讀時嘴還在動,這可不行。默讀時,嘴也不能動,要用心讀課文,你們可也要記住啊!)
7.誰能讀讀課文第一段?
8.(讀中引導)什么叫自言自語?
9.自己對自己說話聲音還要這么大么?能再讀讀嗎?
小朋友們,一起讀讀自言自語的話吧!
10.請看屏幕。這兒有兩句話。誰來讀讀?
11.如果把句子中紅色的詞語去掉,意思還一樣嗎?這樣吧,你們讀原句,我讀去掉紅色詞語的句子。發(fā)現(xiàn)哪兒不同了嗎?
12.(出示“焦”字)看這個焦急的焦字,大家說怎么記住它呢?(貼出該字)
13.真聰明。那說說該怎樣寫好它呢?
14.大家就寫一個吧。
15.下面,請大家看書下的圖,再讀讀書,誰知道課文哪一段是描述這幅圖的?你能讀讀嗎?
請接著讀第三段。指學生讀。
16.小朋友們,你們能根據(jù)剛才這位同學讀的和書上的圖,談談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嗎?請和你的伙伴交流一下吧!同學們,你們也討論一下,一會兒說說吧!。
因此,揠在這就是——
17.多聰明的孩子啊,這么難的問題能說得這么清楚。這兩個字也一定難不倒你們。
18.(出示字卡)喘,截,請讀。誰能組詞?(貼于黑板)
19.大家齊讀最后一段。
20.大家想一想,如果這個種田人來到田里,看到這種情景,會怎么想怎么說?
21.如果你在場,你會對這個人說什么呢?
22.說的多好啊!禾苗有它自己的生長規(guī)律。如果違反了這個規(guī)律,就會做錯...
一、目標導學
1.借助注釋及工具書讀懂《鄭人買履》的大意,掌握一些重要的詞句。(重點)
2.理解《鄭人買履》蘊含的道理。(難點)
二、自主預學 1.幫你了解“寓言”。
“寓”:寄托,“言”:講道理,寓言是一種具有深厚群眾基礎(chǔ)和悠久歷史的文學樣式,它通常是通過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風趣的動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擬人等修辭手法寄寓一種思想、哲理或經(jīng)驗教訓。優(yōu)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給人美的享受的同時,也給人以深刻的思想教育,增長人們的智慧和才干。
2.一讀《鄭人買履》,完成下列各題。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買履者()自度其足() 持度( ) 寧信度() 遂不得履()
(2)文學常識積累: 《鄭人買履》選自《 》,作者韓非,________時期哲學家, ________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3.二讀《鄭人買履》,解釋下列重點字詞。 寧信度 ( )無自信也 ( )
有欲買履者 ( ) 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 而忘操之( )
何不試之以足?( ) 及反 ( ) 市罷 ( ) 遂不得履( )
三、互動探究
(一)基礎(chǔ)訓練 1.通假字。
而置之其坐 通 義: 反歸取之 通 義:
2.一詞多義。
度: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
之:而置之其坐 ( ) 至之市 ( ) 何不試之以足( )
而: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 ) 至之市,而忘操之 ( )
(二) 1.翻譯下列特殊句式:
(1)鄭人有欲買履者。(提示:定語后置)
(2)何不試之以足?(提示:狀語后置)
(3)無自信也 。 (提示:賓語前置)
2.翻譯全文,譯文寫在下列橫線上。
(五)理清文qinzibuy.com章結(jié)構(gòu)層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內(nèi)容。
第一層: 第一層:
(六)深入研讀課文。
1.《鄭人買履》中的買鞋者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寓言是怎樣刻畫這一形象的?
2.說說《鄭人買履》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談談它的現(xiàn)實意義。
四、課堂練習
(一)同步反饋訓練
1.鄭人最可笑的“言”是: (用課文原句填寫)
2.下列加點字的用法不同類的一項是:( )
A.而置之其坐 B.而忘操之 C.反歸取之 D.至之市
(二)課內(nèi)閱讀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 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1.《鄭人買履》選自_____ ___,作者____ ,_______ (朝代)人。
2.給下列字注音。 履( ) 寧( )
...
教學目標1、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本課8個生字。積累詞語9個。理解成語“自相矛盾、掩耳盜鈴”的意思。
《寓言二則》教案
2、能流利地朗讀課文。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
3、明白做事要求實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詞,更不應自欺欺人。
教學重、難點重點:能讀懂課文內(nèi)容,識記本課的生字,理解課文中相關(guān)詞語的意思。
難點:能理解寓言故事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
教學媒體生字卡片
課前學生準備充分預習課文
教學流程備注
一、學習《自相矛盾》
1、媒體演示,出示矛和盾的圖片。
(1)師簡介:小朋友,你們見過這兩樣東西嗎?這是兩個古代戰(zhàn)場上兵器的名字。(出示生字:矛、盾)
學生字矛、盾(指名讀,齊讀。)
2、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把課文讀正確。
就這兩樣普通的古代兵器,課文要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輕聲讀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學習課文
(1)媒體演示:課文內(nèi)容。
(2)那個人是怎樣吹噓自己的貨物的.呢?
出示句子:他舉起矛,向人夸口說:“我的矛銳利得很,不論什么盾都戳得穿!”接著又舉起盾,向人夸口說:“我的盾堅固得很,不論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學生自由讀。
(3)理解“夸口”
這個賣矛和盾的人在叫賣自己的矛和盾時,課文中都用了一個詞——夸口(板書:夸口)什么叫夸口?
(4)誰能學著這樣的口氣,來介紹他手中舉著的矛和盾。
(5)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讀,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6)理解“啞口無言”
師生合作讀最后兩句:面對大伙的質(zhì)問,他怎么樣?(板書:啞口無言)
什么是啞口無言?他為什么會啞口無言?
4、老師總結(jié)
這個賣矛和盾的人不顧實際情況地隨便夸口,說大話,讓自己的話自行矛盾(板書:自相矛盾),最后被人們質(zhì)問得啞口無言。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詞,否則只會互相矛盾。
二、揭示課題
1、剛才我們通過一個小故事懂得了一個道理,我們把通過一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的小文章成為寓言,板書:(寓言)
2、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第24課――寓言二則,齊讀課題。
學習《掩耳盜鈴》
1、出示“掩耳盜鈴”,師:我們再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
2、學習生字:這里的兩個生字:“掩”和“盜”分別是
什么意思,聽聽課文錄音,動腦筋想一想。
3、自由讀課文:讀正確,思考詞義。
4、用動作來表示這兩個生字的意思并想好辦法記住這兩個字。
讀寓言故事,理解寓意。
(1)那個掩耳盜鈴人想象中捂住自己的耳朵,然后偷鈴會有怎么樣?
(2)實際結(jié)果怎么樣?邊讀課文,邊劃出有關(guān)的句子。
(板書:被人發(fā)覺)
如果當時你也在旁邊,你想對那個掩耳盜鈴的人說些什么?
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板書:自欺欺人)
(4)小結(jié):小朋友說得真不錯,其實,你們對偷鈴人說的話就是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做人、做事都不能自己欺騙自己
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識字游戲:看誰認得快
寫字指導:銳、啞、鐺,這三個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注意書寫時要左窄右寬
《寓言兩則》是蘇教版第六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古時候有個人盼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就將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結(jié)果禾苗都枯死了。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比較淺顯,主要通過指導學生朗讀來領(lǐng)會課文內(nèi)容,把握故事內(nèi)容,結(jié)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做,不可急于求成。
一、導入
寓言是三年級的學生首次遇到的新的體裁,所以一上來,我覺得有必要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寓言,讓學生知道在這則小故事中包含著一個道理。并讓學生說說平時看過或聽過的寓言故事,讓學生從現(xiàn)實的例子中真正理解寓言二字的含義。即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結(jié)合。然后通過學生說的例子中導入我們要學習的一則寓言《揠苗助長》。學貴有疑,我大膽地讓學生針對題目去質(zhì)疑,然后幫助學生歸納出要解決的問題,并打上問好,讓學生做到心里有數(shù)。
二、以讀感知,以演促演
這則故事很精彩,通過演的方式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讓學生通過真實的演來掌握道理。但是要能演好卻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為只有讓學生掌握了文中人物的心情,語氣,動作,把自己當做文中的農(nóng)夫,才能很好的通過演出再現(xiàn)課文的內(nèi)容。所以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反復讓學生進行朗讀,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課文。在閱讀中與文本對話,在對話中師生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成長。
例如:"宋國有個農(nóng)夫,他巴望著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就天天到田邊去看。可他總覺得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心里十分焦急。"在這一小節(jié)中我主要想通過反復的讀讓學生自己理解農(nóng)夫那時候的心情,然后讓學生自己通過自己的朗讀來想象農(nóng)夫會怎么看,會怎么想,會怎么說,為最后的表演做一個鋪墊,讓學生在表演中有話說。每一小節(jié)都能這樣讀演結(jié)合,以讀促演。
這樣一次一次的閱讀與小表演的結(jié)合,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學生真正地成了學習的主人。《大綱》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學生自主學習,既避免了教師的煩瑣講解,又培養(yǎng)了他們獨自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活動,自主探索的基礎(chǔ)上。
三、重視字詞教學
這是一課時的教學,所以識字,寫字也十分重要。這堂課,我充分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來豐富識字教學。讓學生自己來為生字找"朋友",真正的把生字運用到生活中去。
四、不足之處
課堂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比如對于學生的回答評價語言少,總感覺到只有那么幾句可可以表揚的話,還有在讀的層次設計上要有所把握。
整堂課我就是從以上幾方面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讓學生真正地做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