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6
這是中國美食教學過程,是優秀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課時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觀察圖片,說出各種美食的名稱。
3.讀漢字,說說制作食物時會用到哪些方法。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5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說出各種美食的'名稱。
難點
讀漢字,說說制作食物時會用到哪些方法。
三、視頻導入
1.課前播放《舌尖上的中國》,讓學生欣賞。
2.聯系生活,導入話題。
同學們,看著這些美味的美食,你有什么感受?想要吃美食,我們首先要了解美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中國美食》,認識美食。(板書課題:中國美食)
四、隨圖識字
1.出示"涼拌菠菜"圖片。
(1)同學們,你們認識這道菜嗎?你們吃過這道菜嗎?
(2)呈現生字"菠",指引學生認識。
(3)齊讀"菠",發現其中的規律:草字頭,下面是"波浪"的"波"。
2.出示豆腐、茄子圖片。
(1)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兩種食材嗎?
(2)學習"腐、茄"兩個生字。
(3)你們知道這兩種食材能做什么美食嗎?
(4)出示"香煎豆腐""紅燒茄子"圖片。
(5)同學們,你們吃過這兩道菜嗎?
(6)認識"煎"這個生字。
(7)你們知道"煎"和"燒"是怎樣的兩種做菜方式嗎?誰來說一說?(學生自由說)
3.用以上方法依次學習"烤鴨、水煮魚、蔥爆羊肉、小雞燉蘑菇"這幾組美食及其中的漢字。
4.請"小廚師"向大家介紹以下四種美食:
蒸餃炸醬面小米粥蛋炒飯
(1)請出今天的"小廚師"。
(2)由"小廚師"向大家介紹他的拿手菜。
(3)出示課件:蒸餃圖片。
(4)由"小廚師"說說蒸餃的制作過程,并引導其他學生認識生字"蒸"。
(5)由另外3名"小廚師"介紹其他三種美食,并引導學生認識其中的生字,教師特別指出"炸"這個字是個多音字,在黑板上標注這個字的兩種讀音,并組詞。
五、了解中國美食
1.出示課本上的美食名稱:
涼拌菠菜香煎豆腐紅燒茄子
烤鴨水煮魚蔥爆羊肉小雞燉蘑菇
蒸餃炸醬面小米粥蛋炒飯
2.齊讀上述美食名稱。
3.你還知道哪些中國美食?請說一說。
4.觀看視頻,了解中國四大菜系。
5.教師小結。
六、梳理板書
中國美食
炸zh (炸魚)(炸醬面)zh (爆炸)(炸開)
學習目的: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有一個總體了解,掌握各地方風味的形成、特點、分支、名菜,掌握中國著名面點及風味小吃。
重點: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
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
難點:記憶各地方風味的形成、特點、分支、名菜
記憶掌握中國著名面點及風味小吃
第一節 概述
一、中國飲食文化發展
1.最早的是有巢氏(舊石器時代):貢獻:a造巢 b積鳥獸之肉聚草木之實,但當時人們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飲食狀況是茹毛飲血,不屬于飲食文化。
2.燧人氏:鉆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脫離了動物,主要烹調方法:①炮,即鉆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后燒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燒紅的石子燙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燒熱,再把植物種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飲食上,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
4.神農氏:"耕而陶",是中國農業的開創者,嘗白草,開創古醫藥學,發明耒耜,教民稼穡,是最早的農具,陶具使人們第一次擁有了炊具和容器,為制作發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兒因為當時沒灶,還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來煮酒的。
5.黃帝:中華民族的飲食狀況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為灶神,集中火力節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廣泛使用在秦漢時期,當時是釜,高腳灶具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蒸谷為飲,烹谷為粥"首次因烹調方法區別食品,蒸鍋發明了,叫甑,蒸鹽業是黃帝臣子宿沙氏發明,從此不僅懂得了烹還懂得調,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時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谷物蔬菜為主食,春秋戰國時期,自產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結構與現在不同。
7.漢 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于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還傳入一些烹調方法。
8.唐宋:飲食文化的高峰,過分講究。如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最代表唐代的是燒尾宴。
9.明清:飲食文化的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滿漢全席最能代表清代飲食高峰。
二、吃的十種境界
1、境界一“果腹”
吃的第一大境界當然是“果腹”,俗話說就是填飽肚子,就是一個“吃”字。形式比較原始,只解決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2、境界二“饕餮”
吃的第二大境界應該是“饕餮”。吃的是一個“爽”字。呼三五好友去一家稍大眾的館子,稀里嘩啦點上滿滿的一大桌菜,價錢卻不貴,胡吃海塞一通,興致所致,還能吆喝兩聲,劃幾下拳,甚至還可以赤膊上陣。適合這種吃法的有涮肉、大眾菜等。但免不了一個“俗”字,有不雅之嫌疑,同時也有浪費之嫌疑。
3、境界三“聚會”
吃的第三大境界應該是“聚會”。此境界重在這個“聚”字。家人、朋友、加班聚餐等都屬于這一類。這種吃不需要太多的講究,“吃”是個形式,關鍵在“聚”背后的引申含義。逢年過節、生日聚會、升遷發獎,友人來訪,隨便找個理由都可以去趟館子,這是一種禮節上的習慣。這種吃講究個熱鬧。不需要太豪華和奢侈。
4、境界四“宴請”
吃的第四大境界應該是“宴請”。多以招待為主。商場招待、官場招待、公務招待、上下級招待、危機處理招待、重大事情招待等都屬于這一范疇。這種吃不以“吃”的本質為主旨,關鍵在于這個招待背后的目的。所以,這種吃重在講究一個排場,價錢昂貴,因此也多以公款招待為主。這種吃都有一個共同點,大多都是在“包間”進行,所以,對館子的要求要嚴格一點。但這個境界的吃難免給人一種有暴殄天物之嘆,吃后回來,卻又發現沒有吃飽。
5、境界五“養生”
吃的第五大境界應該是“養生”。它比較講究“食補”, 是大吃大喝在認識觀念上的一種理性升華。
6、境界六“解饞”
吃的第六大境界應該是“解饞”,吃的東西一定要“鮮”。這個境界有兩個層次:一是吃“物”,如那些只常聽說卻鮮見的鮮物鮑魚、龍蝦、法式大餐之類;二是吃“名”、吃“文化”:如大董和全聚德的烤鴨,順峰、黎昌的海鮮以及淮揚菜、杭州菜、本幫菜、譚魚頭火鍋、皇城老媽、孔乙己酒店等。
7、境界七“覓食”
吃的第七大境界應該是“覓食”,那就得四處去“找”。在尋找中獲得“吃”的樂趣,是本境界的一大妙處。這個“找”又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有目的地去找口頭盛傳的流行館子;一個是漫無目的地找尋意中的吃處。這個“找”字重在一個偶然發現,豁然開朗,一下子就對上了當時的心情和感覺。
8、境界八“獵艷”
吃的第八大境界應該是“獵艷”,所以館子要“奇”。這樣的館子都是比較稀罕的特色店,如:非洲來的、越南來的等都在這一范疇。“新”、“奇”、“特”是主要特征。適合這類館子的人群一般是時尚人士、有品位的少夫少妻、白領人群等。價錢中檔,不用擔心被宰。
9、境界九“約會”
10、境界十“獨酌”
吃的最后一個境界應該是“獨酌”,在于一個“品”字,吃什么不太重要,關鍵是一個寥落的心情,要么傷感、要么閑適。這種館子一定要是隱匿在很深的巷子里,店面古樸,又十分寧靜。這個時候還應該有一瓶古典的酒,最好屋外再飄著零星的雨絲或雪花。一個人淺斟低酌,物我兩忘。惟一的遺憾是,這種店已經很少有,恐怕只有在夢里才可以見得著。
一、教材分析 :
《中國美食》教學設計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11種中國美食,讓學生了解中國美食,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同時了解制作食物時需要用到的方法,拓寬眼界,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
二、學情分析 :
民以食為天,學生接觸這一課時,應該都特別興奮,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愛吃美味的食物。所以,在教學這一課時,教師只需適時地點撥和引導就可以了。
教學本課時要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同時還可以從網上下載各類美食的精美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順勢引導他們識字、讀詞;圖文對照,總結漢字規律,從而認識更多的漢字。
三、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5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會寫9個生字。
2.觀察圖片,說出各種美食的名稱。
3.了解制作食物時需要用到的方法,從中認識生字。
4.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并說說自己的發現。
【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培養學生歸納總結漢字規律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介紹中國美食,使學生養成熱愛家鄉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2.通過對美食文化的了解,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
四、教為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5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會寫9個生字。
2.認識中國美食,能說出美食的名稱,能說出制作食物時需要用到的方法。
難點
1.能從漢字中發現規律。
2.通過介紹中國美食,使學生養成熱愛家鄉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卡,多媒體課件,廚師帽。
學生:了解中國的美食。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目標
1.會寫9個生字。
2.運用部首查字法,說說自己的發現。
二、重點難點
重點
會寫9個生字。
運用部首查字法,說說自己的發現。
三、觀看《天天向上》美食季,導入課文
1.播放視頻。
2.提問:剛才視頻中哪道美食讓你垂涎三尺?想知道這些美食是怎么做出來的嗎?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回顧幾種制作食物的方式吧!(齊讀課文)
四、查字典,說發現
1.出示三組漢字:
灶焰燙煲焦烹
2.學生認一認。
3.請你說一說這三組漢字的部首分別是什么。(火火灬)
4.學生先用部首查字法查第一組字。
5.匯報交流。
灶:用磚石砌成的生火做飯的設備。
焰:火光,火苗。
小結:這兩個字都與"火"有關。
6.再用同樣的方法查后兩組字,總結規律。
燙、煲:都要用到火。
焦、烹:都要用到火。
總結:這三組漢字都與"火"有關,可見制作食物時離不開火。
五、重溫字詞,感悟漢字之美
1."摘星星"游戲識字。
2."奪紅旗"讀詞。
六、指導寫字,體會漢字之巧
1.出示漢字"燒、烤。
(1)引導學生發現這三個字的共同點:都是火字旁。
(2)運用所學的知識,想一想,這三個字都屬于我們學過的哪一類字?(形聲字)
(3)請你為這三個字組詞。(指名說)
(4)教師正音,學生齊讀這三個字。
(5)觀看"電腦小博士"的漢字書寫動畫。
(6)全體學生跟隨"電腦小博士"書空。
(7)學生在田字格中描紅、臨摹、書寫。
(8)教師巡視、指導。
2.出示漢字"雞、鴨"。
(1)請學生說說這兩個字的共同點:都帶有"鳥"字,與家禽有關。
(2)指名讀,教師正音。
(3)指導學生寫好"雞、鴨"。
3.依次呈現"茄、肉、蛋、飯",按"讀音 組詞 講筆順 觀察 臨摹"的步驟指導學生寫字。
(1)學生在田字格中描紅、臨寫。
(2)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書寫規范的學生作品。
七、梳理板書
中國美食
灶焰燙煲焦烹
火火灬
燒 茄 烤 鴨 肉
雞 蛋 炒 飯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