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中國畫教案設(shè)計:吹泡泡
◆活動目標(biāo) 1.通過欣賞,嘗試用海綿印章在宣紙上印出泡泡。 2.進一步了解國畫材料及特性。 3.積極參與集體討論,愿意大膽嘗試。
◆活動準(zhǔn)備 1.幼兒已玩過吹泡泡的游戲。 2.宣紙,顏料(黃、咖啡、綠),顏料盤,棉簽,海綿印章。 3.事先繪制小動物吹泡泡為背景的作業(yè)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教師以回憶吹泡泡游戲?qū)牖顒樱瑔酒鹩變旱囊延薪?jīng)驗。 (1)引導(dǎo)幼兒回憶玩吹泡泡的游戲。 教師:你們玩過吹泡泡的游戲嗎?泡泡是什么樣子的?都有哪些顏色?(圓圓的,有紅色、藍色、綠色……) (2)出示畫有小動物吹泡泡的作業(yè)紙。 教師:小動物也想吹泡泡,但它們不是用泡泡器,而是用海綿寶寶。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師幼歲同探索、討論泡泡的畫法。 (1)教師出示海綿印章,介紹作畫工具。 (2)引導(dǎo)幼兒用海綿印章印泡泡,并利用兒歌幫助幼兒掌握海綿印章的用法。 教師:海綿寶寶圓又圓,顏料盒里蘸一蘸,放在紙上不要動,吹出的泡泡真好看! 教師:先把海綿印章輕輕蘸上顏色,然后把它印到紙上去,小手不能動,動了顏色就跑掉了。哪位小朋友愿意來試一試? l兒歌策略的運動對幫助小班幼兒理解操作方法以及培養(yǎng)作畫常規(guī)都有很好的效果。
3.教師交代作畫常規(guī),指導(dǎo)幼兒創(chuàng)作。 (l)教師逐一介紹作畫材料,提醒幼兒用完后放回原處。 (2)在幼兒創(chuàng)作過程中,教師可念兒歌幫助幼兒強化海綿印章的用法。
4.集體欣賞作品,教師評價、總結(jié)。 教師:你畫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有哪些顏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