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的意義PPT課件這個PPT共14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的含義,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的意義等,歡迎點擊下載。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不少教師有過這樣經歷:起初認為數學是很容易教的,以為數學知識通過教師的口耳相傳和幼兒的吟誦練習,就能夠從教師那里“轉移”到幼兒的頭腦中。
然而在實踐中卻遭遇碰壁:幼兒要么是記不住,要么是記住了卻不能理解和應用。于是教師又開始慨嘆數學之難教,不知道是自己的教學出了什么問題,還是那些落后的幼兒真的缺少數學“天賦”。
“會的孩子好像并不是我教會的,而不會的孩子卻怎么也教不會他”。
――來自教師的感受
這句話至少表達了兩個信息:
第一,我們對于“幼兒是怎樣學習數學的”這一問題知之甚少,幼兒學習數學似乎是一個自發的過程。
第二,對于“教師在幼兒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可能起什么作用、應該起什么作用以及怎樣起作用”,也是認識不清甚至表示懷疑。
第一節 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的意義
一、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的含義
是指學齡前兒童在成人或教師的指導下,通
過孩子自身活動對客觀世界中的數量關系及
空間形式進行感知、觀察、操作、發現,主
動建構數學概念,形成數學能力的過程。
二、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的意義
(一)數學是普通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是每個人應具備的科學文化素養之一
數學歷來是小學和中學的一門主要基礎課程,也是一門工具課程。數學是學生學習其他文化科學知識、從事各種實踐活動的必要基礎知識和工具。
恩格斯說,要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就必須研究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而要深入地研究物理、化學,數學又是必備的知識。
(二)學前期是數學能力發展的敏感期,是數學啟蒙教育的關鍵期
蒙臺梭利通過對兒童的大量觀察研究,發現了數學敏感期。
兒童數學邏輯能力的萌芽出現在秩序敏感期
(1~3)歲,此間兒童對事物之間的排列順序、分類和配對表現出特殊的興趣。
教育工作者如果抓住了這一數學教育的關鍵時期,并針對兒童在不同時期不同的學習特點給予適當的刺激,提供必要的教具及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兒童的數學能力就會得到快速發展,且將受益終身。
(三)數學啟蒙教育能滿足幼兒生活和正確認識周圍世界的需要
兒童是生活在社會和物質的世界中,周圍環境中的形形色色物體均表現為一定的數量,有一定的形狀,大小也各不相同,并以一定的空間形式存在著。因此,兒童自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的要和數學打交道。
教幼兒掌握一些簡單的數學初步知識和技能,能使他們更好地認識客觀事物,與人們交往,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有關問題。
所以向幼兒進行初步數學教育既是兒童生活的需要,又是認識事物的要求
(四)數學啟蒙教育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好奇心、探究欲及對數學的興趣
幼兒天生就有好奇心,好奇心驅使他們去注視、觀察、擺弄、發現、探索、了解周圍事物和環境。它是幼兒學習的內驅力,是幼兒學習獲得成功的先決條件。這種好奇心和探究欲往往需要通過某些活動方式,如觀察、操作、提問等表現出來。
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為幼兒提供了多種形式的數學活動,不僅保護了幼兒的好奇心,并促使其發展,同時也避免了從現實物質世界中抽象出來的“數學”知識枯燥化和模式化。這樣不僅可以使他們學得輕松愉快,感受到心理的滿足,對學習數學產生積極的態度。
(五)數學啟蒙教育有助于培養學前兒童思 維能力的發展
數學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邏輯性以及在實踐中廣泛的應用性的特點,決定了數學教育是促進幼兒思維發展的重要途徑。
蘇聯教育家加里寧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
其意義就是說數學能夠鍛煉人的思維。
大量科學研究和實踐也證明數學對于訓練和提高思維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
(五)數學啟蒙教育有助于培養學前兒童思 維能力的發展
數學對于訓練和提高思維能力具有哪些獨特的作用?
首先,數學教育能夠促進學前兒童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其次,數學教育能夠促進學前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發展。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指學前兒童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新的和不熟悉的情境中的問題。
(六)數學啟蒙教育能順利解決幼小銜接的 問題
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是相鄰的兩個教育階段,它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它們在環境設置、學習安排、學習內容和生活制度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在客觀上形成了幼小銜接中的坡度。
為了幫助學前兒童進入小學以后能夠較好地完成過渡和適應小學數學的學習,幼兒園數學教育應通過生動具體的教育方法,培養學前兒童學習數學的興趣,掌握淺顯的數學知識,學會解決生活中簡單的數學問題;到大班后數學教育的內容可以略有深入,面向小學,較好地實現銜接,但是教學仍然必須是通過日常生活、游戲、領域滲透、主題活動等形式來展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