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游戲理論學前兒童游戲分類PPT課件這個PPT共34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學前游戲的分類,學前兒童游戲的發展等,歡迎點擊下載。學前兒童游戲分類與發展
第一節 學前游戲的分類
2.象征性游戲(符號游戲)(Symbolic Play)
學前兒童典型的游戲形式,帶有“好像”、“假裝”的特點。
象征性游戲是兒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人代人、以物代物為表現形式的象征過程,反應周圍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形式。
3.結構性游戲(Constructive Play)
就是兒童利用各種不同的結構材料(如積木、積塑、泥沙、雪等)來建構物體的游戲。
4、規則性游戲(Games with Rules)
兩個以上孩子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的,往往具有競賽性質的游戲。如:下棋、打牌、拔河等。
這是一種在相互交往中以規則為目標的社會性的游戲。
培養幼兒最基本的規則意識。
(二)從游戲社會性的角度分類
美國 帕頓(Parten,1932)
通過關于兒童游戲的社會性發展的研究,將兒童(2-6歲)的游戲行為按照兒童在游戲中社會行為的不同表現及參與游戲的兒童之間的相互交往關系,劃分為以下幾種:
1、無所用心的行為或偶然的行為(Accidental Behavior)
2、袖手旁觀的行為(sit out Behavior)
3、單獨的游戲(solitary play)
4、平行的游戲(parallel play)
5、聯合游戲(associative play )
6、合作游戲(cooperative play )
(三)情緒體驗的分類 美國 比勒 : 機能游戲 想象游戲 制作游戲 接受游戲
二、根據兒童游戲與教育教學結合度的分類
本體性游戲
工具性游戲
三、幼兒園游戲分類
(一)在我國幼兒園,通常采用下面的游戲分類方法
(二)幼兒園游戲分類存在的問題
1.對創造性游戲和有規則游戲的本質特征認識不清
2.把教學游戲等同于有規則游戲
3.從字面意思來解釋游戲的功能
創造性游戲:較多體現兒童主動地、創造性的主體特征,突出游戲是兒童自主自愿的、創造的活動。
有規則游戲:具有明確的規則要求兒童去遵循,以確保游戲目的的達成。
(三)游戲分類在幼兒園游戲中的運用
幼兒園各年齡班游戲的類型是不同的
游戲的材料是全面的
幼兒園教學游戲是為教學服務的手段
四、按照兒童游戲中交往關系的不同分類
根據兒童游戲中交往對象的不同,游戲主要分為親子游戲、師幼游戲、同伴游戲。
第二節 學前兒童游戲的發展
一、以認識為主線的學前游戲的發展
1、學前兒童游戲的最初發展——感覺運動水平
感覺游戲:2、3個月開始,1歲前最多
嬰兒的感覺運動游戲在感知覺器官和運動系統的發展、成熟過程中不斷發展,同時也不斷地促進著感知覺和運動機能的成熟和完善,促進著以感知覺和實際動作為基礎的感知行動性思維即嬰兒認識的發展,繼而促進身心的整體的發展。
2、學前兒童游戲的典型發展——象征性水平
兩歲以后游戲開始達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象征性游戲以及結構游戲成為幼兒游戲的主要形式,也就是進入學前兒童游戲的象征性階段,象征性游戲是嬰幼兒典型的游戲形式。2-4歲左右是象征性游戲的多發期即發展高峰期。
(1)象征性游戲的發展
情景轉變,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是象征性游戲的基本構成要素。
象征性游戲在4歲后呈衰減趨勢,這
表明孩子越使自己適應自然和社會世界,就越少迷戀于象征的歪曲和轉換,因為兒童逐漸使自我服從于現實,而不是使外部世界服從于自我。
①關于情景轉變。情景轉換是使行為脫離它原有的真實生活情景即動作脫離真實背景。
②關于以物代物。以物代物是用一種東西代替另一種不在眼前的物體,并且能夠用被代替物的名稱命名當前的物體。
③關于以人代人(即角色扮演)。以人代人是指兒童在游戲中通過自己的形體動作、表情、言語等來模仿或假裝他人或某一非屬于自己真實身份的角色的行為及其特征,即角色扮演。
(2)結構游戲的發展
我國幼兒園、托兒所最常見的一種游戲形式。這種游戲占3-5歲兒童全部活動的40%,4-6歲兒童的51%。
象征性游戲與結構游戲在學前兒童個體身心發展過程中,既交叉又融合,游戲發展由感覺運動水平向象征性水平的轉化和升華,使象征性成為在幼兒階段游戲的典型特征。
3、學前兒童末期的游戲新發展 ——規則性水平
規則游戲的大量出現發生在學前末期,當然,帶有感知運動特點的簡單的規則游戲在幼兒初期就出現了。兒童在規則游戲的發展中,對規則理解的認知水平和規則遵守的行為水平隨兒童年齡
的增長表現出由低到高的增長趨勢。
二、以社會性為主線的學前游戲的發展
1、獨自游戲階段
學步期及其前后的嬰兒通常是以這種方式進行游戲。該階段兒童的游戲并沒有表現明顯的社會性特征。嬰幼兒以自我為中心,不太容
易察覺別人的存在。
2、平行游戲階段
三歲左右的幼兒會在一起玩,一般各玩各的,彼此之間交流很少,他們會察覺到其他幼兒的存在,幼兒之間會相互模仿,形成了初步的玩伴關系。
3、聯合游戲階段
四歲以后,幼兒會留心別人的游戲,會
互借玩具,有時會加入對方的游戲中,并
且相互交談,但沒有建立大家一致的共同
目標,沒有真正的組織者或領導者。
兒童在聯合游戲中開始表現出明顯的社
交行為,但每個兒童在游戲中仍以自己的
興趣為中心。
4、合作游戲階段
五歲以后開始出現較多的合作游戲,
合作游戲是社會性程度最高的游戲。
五歲以后的幼兒已有較豐富的社會交
往經驗,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他們可
以一起商討,確定游戲的主題,角色的
分配,材料的選擇等,有了集體活動的
共同目標。
三、學前游戲總體發展的一般趨勢
(一)游戲內容的發展
(二)游戲形式的發展
1.動作漸次連貫
2.游戲語言的發展
3.持續時間的推延
4.規則的明朗化
5.游戲活動的社會化
實 踐 練 習
到幼兒園見習,任選一年齡班觀察幼兒的游戲,試分析幼兒的游戲發展狀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