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學前教育兒歌、幼兒詩PPT課件這個PPT共81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關于兒歌的概念,兒歌的起源和發展,兒歌的主要類型,兒歌的藝術特征,兒歌教學活動的基本方法,圖片動作體態輔助法,兒歌教學范例,兒歌教學模擬練習,幼兒詩與兒歌的比較,幼兒詩的藝術特征等,歡迎點擊下載。關于兒歌的概念
1.民間流傳或創作的適合低幼兒童聆聽、吟唱、欣賞的短小歌謠。
2.適合嬰幼兒聽賞念唱的順口易懂的短小詩歌。
3.采用韻語形式,以低幼兒童為主要接受對象的歌謠。
兒歌的起源和發展
兒歌起源于民間,是民間歌謠的重要組成部分。
童謠、兒謠、小兒語、孺子歌等。
是兒童文學最古老、最基本的體裁形式之一。
明代之前,多為“時政歌”。
我國第一部兒歌集:明代的《演小兒語》。
“五四”時期,“兒歌”一詞出現在北京大學。
兒歌的主要類型
1.搖籃歌:母親或其他親人哄嬰幼兒睡覺時吟唱的歌曲(搖籃曲、催眠曲) 。
幼兒最早接觸的文學樣式,也是最古老的兒童文學形式。
特點:詞句簡短、節奏舒緩、韻律優美,營造溫馨、靜謐的氛圍,傳遞長輩的溫暖呵護、體貼關愛。
作用:給孩子安全感和滿足感,不知不覺進入夢鄉。
搖籃歌
來源之一:民間流傳(在“聲”不在“語”)。
四川兒歌《覺覺嘍》
啊哦……
啊哦……
乖乖喲……
覺覺嘍……
狗不咬喲……
貓不叫喲……
乖乖睡覺覺嘍……
搖籃歌
來源之二:作家創作(注重運用文學手段使作品表情達意更加細膩、優美,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親情的感染和美的陶冶)。
莫扎特《搖籃曲》
快睡吧,我的寶貝,
小鳥兒早已回去,
花園里多么安靜,
小羊和蜜蜂已休息,
天上月亮在笑瞇瞇,
銀色光輝照耀著大地,
你安睡在月光里,
快睡吧,我的寶貝,
快睡,快睡!
《搖籃》黃慶云
藍天是搖籃,
搖著星寶寶,
白云輕輕飄,
星寶寶睡著了。
大海是搖籃,
搖著魚寶寶,
浪花輕輕翻,
魚寶寶睡著了。
花園是搖籃,
搖著花寶寶,
風兒輕輕吹,
花寶寶睡著了。
媽媽的手是搖籃,
搖著小寶寶,
歌兒輕輕唱,
寶寶睡著了。
兒歌的主要類型
2.數數歌:巧妙地培養和訓練幼兒識數能力的兒歌 。
文學與數學的巧妙結合,融趣味性與思維型于一體,是適應幼兒形象思維特點和認知水平的算數啟蒙教材。
第一類:教幼兒掌握數序的:《五指歌》。
第二類:訓練幼兒運算能力的:《數蛤蟆》。
第三類:融入一些生活、自然方面知識。
一條蟲,兩條蟲,
小蟲喜歡鉆洞洞。
三頭豬,四頭豬,
肥豬睡覺打呼嚕。
五匹馬,六匹馬,
馬兒一跑呱噠噠。
七只雞,八只雞,
公雞打鳴喔喔啼。
九朵花,十朵花,
桃花樹下是我家。
——《數一數》
兒歌的主要類型
3.連鎖調:用“頂真”的修辭手法結構全篇,逐句相連,易念易記,頗具趣味性 (連珠體)。
作用:鍛煉兒童語言和思維能力。
誰跟我玩兒,打火鐮兒 。火鐮花兒,賣甜瓜。 甜瓜苦,賣豆腐。 豆腐爛,攤雞蛋。 雞蛋雞蛋磕磕,里面坐個哥哥。 哥哥出來買菜,里面坐個奶奶。 奶奶出來燒香,里面坐個姑娘。 姑娘出來點燈,燒了鼻子眼睛。 ——北京兒歌《誰和我玩兒》
作家創作:《孫悟空打妖怪》。
兒歌的主要類型
4.顛倒歌:故意顛倒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和各自特征,來揭示事物本質(古怪歌、錯了歌、反唱歌)。
作用:引人發笑的同時,啟發幼兒思索,引導他們從違背常理的現象中去辨別正反、是非、真假、善惡,最后悟出正確的事理。
東西街,南北走, 出門遇到人咬狗。 拿起狗來砸磚頭, 手被磚頭咬一口。老鼠叼著貍貓跑,口袋馱著驢子走。 ——山東兒歌《東西街》
兒歌的主要類型
5.問答歌:通過設問作答的形式結構全篇(問答調、對歌、盤歌)。
作用:啟迪孩子心智,引導孩子認識事物特征,培養他們觀察和分辨事物的能力。
什么彎彎在天上?月亮彎彎在天上。什么彎彎在兩邊?牛角彎彎在兩邊。什么彎彎在臉上?眉毛彎彎在臉上。什么彎彎頭上過?木梳彎彎頭上過。什么彎彎在水邊?小船彎彎在水邊。
——兒歌《什么彎彎》
什么花春天最早開
什么花春天最早開?
什么鳥春天最早飛到我家來?
迎春花春天最早開;
小燕子春天飛到我家來。
什么鳥夏天水中住?
什么花夏天開滿樹?
水翠鳥夏天水中住;
石榴花夏天開滿樹。
什么花秋天第一香?
什么鳥秋天排成一字長。
桂花秋天第一香;
鴻雁鳥秋天排成一字長。
什么花冬天滿樹黃?
什么鳥屋檐底下藏?
臘梅花冬天滿樹黃;
麻雀鳥冬天屋檐底下藏。
兒歌的主要類型
6.繞口令:由一些雙聲疊韻的或讀音相近的詞語組合而成的有趣兒歌形式(拗口令、急口令)。
作用:矯正幼兒的發音部位,訓練他們發音的準確性,鍛煉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思維敏捷性。
天上七顆星,地下七塊冰,樹上七只鷹,梁上七根釘,臺上七盞燈。呼嚕呼嚕扇滅七盞燈,噯唷噯唷拔掉七根釘,呀噓呀噓趕走七只鷹,抬起一腳踢碎七塊冰,飛來烏云蓋沒七顆星。連念七遍就聰明。
——繞口令《連念七遍就聰明》
路東住著劉小柳,
路南住著牛小妞。
劉小柳拿著九個紅皮球,
牛小妞抱著六個大石榴。
劉小柳把九個紅皮球送給牛小妞,
牛小妞把六個大石榴送給劉小柳。
牛小妞臉兒樂得像紅皮球,
劉小柳笑得像開花的大石榴。
——《劉小柳和牛小妞》
東洞庭,
西洞庭,
洞庭山上一條藤,
藤條頭上掛銅鈴。
風吹藤動銅鈴動,
風定藤停銅鈴停。
兒歌的主要類型
7.謎語歌:以兒歌形式做謎面的謎語。謎面以隱語形式描述猜測事物的外觀、性質、功能等特征,啟示猜測者的思路,謎底則是所猜測的對象。
作用:是一種頗具趣味性的啟智兒歌,其中隱含著豐富的知識,能啟迪幼兒開動腦筋,鍛煉他們識別事物的能力。
紅眼睛,白皮襖,長耳朵,真靈巧,愛吃蘿卜愛吃草,走起路來跳啊跳。
白天出現,晚上不見又紅又圓,照亮地面。
有面沒有口,有腳沒有手,雖有四只腳,自己不會走。
兒歌的主要類型
8.游戲歌:幼兒游戲過程中配合動作所唱的兒歌。
作用:動感強烈,節奏歡快,可以協調游戲的動作,提高游戲的興趣,增添游戲的快感。
例:《拍手歌》、《丟手絹》、《跳皮筋》。
兒歌的主要類型
9.字頭歌:每句最后一個字都相同,常用“子”、“兒”、“頭”做韻腳,一韻到底。
穿著新裙子,扎著小辮子,對著大鏡子,親著小鼻子。 ——《照鏡子》
天上日頭,地下石頭,嘴里舌頭,手上指頭,桌上筆頭,床上枕頭,背上斧頭,爬上山頭,樂在心頭。 ——《頭字歌》
兒歌的藝術特征之一——音樂性
兒歌是幼兒口頭吟唱的歌謠體詩歌,語言具有突出的音樂性。
嬰幼兒對音樂具有一種本能的反應。
兒歌的音樂性主要體現在語言的節奏感和音韻美上。
兒歌的藝術特征之一——音樂性
兒歌的節奏反映在由語句停頓而構成的節拍上。
四、六字兩個音節一停頓:荷葉/圓圓,像個/搖籃。
五、七句式節拍: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小兔/小兔/輕輕跳,小狗/小狗/慢慢跑。
三三七句式: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
兒歌的藝術特征之一——音樂性
兒歌押韻的主要方式有四種:
1.句句押韻:每一句都押韻。
一只蛤蟆一張嘴, 兩只眼睛四條腿, 撲通一聲跳下水。 兩只蛤蟆兩張嘴, 四只眼睛八條腿, 撲通、撲通跳下水 。
2.隔句押韻:每逢雙句押韻。
小陀螺,乖娃娃, 像個小小舞蹈家。 身兒圓,足兒尖, 轉起圈來像朵花。 呼嚕嚕,呼嚕嚕, 芭蕾舞跳得頂呱呱!
兒歌的藝術特征之一——音樂性
兒歌押韻的主要方式有四種:
3.中途換韻:在兒歌的表述中不斷變換韻腳。
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七八九,拍皮球。伸出兩只手,十個手指頭 。
4.用同一個字押韻:也叫“一字韻”。
傳統兒歌中的“子”、“兒”、“頭”字歌。
兒歌的藝術特征之二——單純性
幼兒的心理和思維特點決定了他們“無意注意”占主要地位,靠意志力控制的有意注意的持久性有限;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和記憶是形象、簡單的。
兒歌作為聽覺的藝術,不能留給小聽眾更多的思考時間。
因此,兒歌一般在形式上篇幅短小、結構單純;在主題、內容上除了淺顯易懂,還要力求做到單一。
兒歌的藝術特征之二——單純性
一首兒歌往往集中地描繪一個事物、一個現象,清晰地說明一個意思或道理。
《水仙》:水仙娃,頂呱呱。大冷天,光腳丫。喝清水,開白花。(季節、習性、顏色)
《紅綠燈》:哥哥走,我也走,我和哥哥手拉手。手拉手,慢慢走,一走走到馬路口。看見紅燈停一停,看見綠燈開步走。(教育性)
《小板凳》:小板凳,你莫歪,讓我爺爺坐下來。我幫爺爺捶捶背,爺爺夸我好乖乖。
兒歌的藝術特征之三——趣味性
低幼兒童,天性好動,向往快樂,追求新奇動感充滿趣味的生活。
民間兒歌來自于山野街巷,充滿了風趣、詼諧的趣味。
《小辮兒劉》:小辮兒劉,蒸窩頭,半拉生,半拉熟,熬白菜,不擱油,吐口唾沫當香油,爸爸給他兩磚頭。
創作兒歌側重對幼兒生活、心理的描摩,更是活躍著童心、童事、童情、童趣。
《大皮鞋》:小弟弟,真好笑,爸爸的大皮鞋腳上套。皮鞋大,腳板小,走起路來像姥姥。
兒歌的藝術特征之四——游戲性
幼兒在游戲中認識和理解世界,在游戲中獲得快樂與滿足。
兒歌最早就是在游戲中發展起來的,如拍手歌、踢毽歌、跳繩歌等,都是為了配合身體游戲而產生,并起到指揮、協調游戲動作和使得游戲更有趣味的作用。
《一網不撈魚》:一網不撈魚,二網不撈魚,三網撈個小尾巴……尾巴……尾巴……魚。
《小司機》:嘀嘀嘀!嘀嘀嘀!我是快樂的小司機!爸爸媽媽上車吧,我送你們上班去。
對兒歌的總體印象
在所有兒童文學體例中,兒歌或許是最具有兒童語言本色的文體,它純真而淺顯,美妙而稚趣,古人稱之為“天籟之聲”。
兒歌的口語化、口傳性為幼童帶來了閱讀上的無限樂趣,使他們樂意讀、樂意誦,鑒賞兒歌可以引領兒童走進一個嶄新的文學課堂。
兒歌雖然簡單,但卻觸及了人類生存最永恒的東西——快樂、友愛、誠實、勇敢。
兒歌教學活動的基本方法
1.規范性的示范。
首先,教師的語言要準確,示范要到位。
面對全體兒童,發音正確,聲音悅耳動聽,富有感情和表現力,讀出兒歌的韻味以引起孩子的興趣,必要時帶著手勢與動作,幫助兒童理解與掌握。
兒歌教學活動的基本方法
1.規范性的示范。
其次,教師的示范必須適時適量,在什么時間示范和示范多少遍都要把握好。
在兒童的言語活動之前進行完整的言語示范以及重難點的示范。
在活動過程中可以根據孩子的掌握情況來進行反復、重點示范。
教師示范的同時可以讓能力發展較好的兒童來做示范,激發其他兒童的興趣。
兒歌教學活動的基本方法
2.多種感官器官的參與性。
視覺讓孩子通過充分地觀察具體的材料,幫助兒童去理解兒歌,獲得對兒歌材料的感知。
兒童通過教師對兒歌的描述、示范和啟發,通過聲音去感知和體會。
教師應該讓兒童通過大膽地說來深刻地理解兒歌,熟記兒歌。
兒歌教學活動的基本方法
3.練習吟唱的明確性與形式多樣性。
一定要在兒童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有創造性的練習,而不是簡單、乏味的重復。
孩子的注意力短暫,多樣的形式可以調動孩子練習的興趣,取得好的效果。
練習形式可采取問答、接龍、比賽等。
兒歌教學活動的基本方法
4.圖片動作體態輔助法。
圖片的應用可以帶給孩子視覺的新鮮,可以幫助孩子理解兒歌的內容和順序。
動作的應用正好符合孩子愛動的天性,讓他們更好地記憶兒歌。
教師的體態語言結合幼兒的動作體驗可以加強兒童對兒歌的記憶。
想一想:兒歌《漱口歌》的教學方法?
《漱口歌》
手拿花花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頭、閉著嘴,
咕嚕咕嚕吐出水。
圖片動作體態輔助法
1.教師出示小白兔的布偶玩具講述:這是一只講衛生的小白兔,它的牙齒又白又整齊,可好看了。你們知道她每天吃完點心后、吃飯后都做了什么嗎?
2.老師知道,你們都是能干的小朋友,誰來告訴老師你們會干什么?你們會漱口嗎?在什么時候漱口呢?(吃完東西要漱口)。
今天你們吃完東西漱口了沒有?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小花杯,清清水,我們一起來漱漱口吧。(幼兒用小花杯漱口,老師提示幼兒用正確的漱口方法)。
圖片動作體態輔助法
3.結合圖片,討論漱口的方法。
誰來告訴老師,剛才我們漱口的時候,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邊討論邊出示圖片)看著圖一起來說一說我們是怎樣漱口的!(結合圖片采用不同的形式,師幼一起說漱口的兒歌)。
4.教師按歌詞的順序表演漱口的動作,引導幼兒認真觀察。
5.逐一出示掛圖,與幼兒共同理解各掛圖的意義,教師用歌詞進行講解。出示及講解掛圖時應注意打亂順序。
圖片動作體態輔助法
6.教師邊朗誦邊表演,要求幼兒認真觀察后將掛圖按順序排好。
7.老師指圖讓孩子跟著唱。老師收圖片讓孩子唱。老師帶上動作唱歌。
8.采取師幼同唱、聽錄音唱、表演唱等不同形式學唱歌曲。
兒歌教學活動的基本方法
5.游戲法。
教師用有規則的游戲幫助兒童來更快地理解和掌握兒歌。
游戲可以讓所有的孩子都參與其中,讓所有孩子都學會兒歌。
《耗子娶親》:嘟嘟哇,嘟嘟哇,耗子娶親來到啦。八個耗子抬花轎,倆個耗子放鞭炮。四個耗子吹鼓手,嘟嘟哇哇真熱鬧。耗子姐姐去送親,耗子大媽迎花轎。老貓聞聽來賀喜,一口一個都吃掉。
兒歌教學活動的基本方法
6.表演法。
展示自己是每個人都喜歡做的事情,孩子們的渴望更加強烈。
利用孩子的這個喜好讓他們根據兒歌里表現的形象,進行即興或有準備的表演,使兒歌里的形象活起來,加深記憶,使兒童自然地喜歡兒歌、記憶兒歌。
兒歌教學活動的基本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兒童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作品自身的特點,采用觀察法、猜測法、游戲法、直觀演示法等。
多種教學方法還可與語言、游戲、操作探索等活動結合,使兒歌教學變得生動、活潑,讓兒童快快樂樂地學兒歌。
兒歌教學范例
家
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秘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魚的家,
紅紅的花朵是蝴蝶的家,
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
兒歌教學范例
教學目標
1.通過參加兒歌教學活動,感受兒歌語言的疊詞美和意境美。
2.學會有感情地朗誦兒歌,豐富疊音詞“藍藍、密密、綠綠、清清、紅紅”。
3.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提高大膽表達、表現的能力。
兒歌教學范例
教學準備
1.可操作性掛圖一幅(畫有天空、樹林、草地、河水、花朵、幼兒園);
2.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圖片。
3.配樂兒歌朗誦磁帶與播放設備。
兒歌教學范例
教學流程
1.以談話活動導入,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
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小朋友們喜歡自己的家嗎?
小朋友們來說一說自己的家。
今天我們學一首兒歌,名字叫做《家》,讓我們來看一看,兒歌中的家是怎樣的吧。
兒歌教學范例
教學流程
2.多種方式欣賞兒歌。
幫助幼兒自主感知理解兒歌內容,重點啟發幼兒進行觀察想象,并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通過范誦、配樂朗誦、欣賞圖片等形式,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多次欣賞兒歌,初步感受兒歌優美的意境。
(1)教師用較慢的速度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幼兒初步熟悉兒歌內容。(朗誦時突出“家、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這幾個詞。)
師:這首兒歌里面都有誰?
兒歌教學范例
教學流程
2.多種方式欣賞兒歌。
師:現在老師再把兒歌朗讀一遍,小朋友仔細聽一聽,他們的家分別在哪里?
(2)教師配樂朗誦兒歌第二遍,幼兒進一步感知兒歌內容。(朗誦時突出“天空、樹林、草地、河水、花朵、幼兒園”這幾個詞。)
兒歌教學范例
教學流程
2.多種方式欣賞兒歌。
(3)教師結合掛圖朗誦兒歌第三遍,幼兒進一步感知兒歌內容。(朗誦時突出“藍藍、密密、綠綠、清清、紅紅”這幾個詞。)
師:現在請你們看著掛圖邊聽邊想,他們的家是什么樣子的?
兒歌教學范例
教學流程
2.多種方式欣賞兒歌。
(4)集體討論。
師:白云(小鳥、小羊、小魚)的家在哪里?為什么?
為什么說“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
(5)幼兒交流,教師梳理并貼上相應的梳理圖譜。
兒歌教學范例
教學流程
3.多種形式支持幼兒學習兒歌。
(1)引導幼兒根據圖譜完整地朗誦兒歌,感受兒歌中優美的意境。
(2)幼兒兩兩朗誦兒歌,進一步鞏固對兒歌內容的理解。
師:每個小朋友看著圖譜,把兒歌念給旁邊的小朋友聽,看誰記得又快又準。
兒歌教學范例
教學流程
3.多種形式支持幼兒學習兒歌。
(3)結合圖片,全班完整地朗誦兒歌,加深對兒歌的理解。
師:說一說你最喜歡兒歌中的哪一句?
(4)分成男女兩組進行朗誦,引導幼兒有表情地朗誦,進一步強化幼兒對兒歌的理解。
師:現在我們分成兩組,看看哪一組念得好。
兒歌教學范例
教學流程
4.仿編兒歌。
師:今天我們學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它的名字是什么?
師:再想想,藍藍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密密的、綠綠的以此類推)
師:我們把自己編的兒歌念一念好嗎?
教學延伸:有表情地念給來園的爸爸媽媽聽。
兒歌教學模擬練習
我們都是好朋友
小鳥兒,成群飛。
小魚兒,成群游。
小朋友,手拉手,
排成隊伍向前走。
唱著歌,拍著手,
我們都是好朋友。
關于幼兒詩的概念
幼兒詩:以幼兒為接受對象,適合幼兒聽賞、吟誦、閱讀的自由體短詩。
“詩歌”關鍵詞:感情;想象;意境;語言。
幼兒詩的內容:不是對社會生活全面、具體的描繪,而是選取生活中最有特征的片段,來表現詩人的思想感情。
古體詩:《靜夜思》、《憫農》、《春曉》、《詠鵝》等。
《洗手》
嘩嘩流水清又清,
洗洗小手講衛生。
大家伸手比一比,
看看誰的最干凈。
小弟和小貓
我家有個小弟弟,
聰明又淘氣,
每天爬高又爬低,
滿頭滿臉都是泥。
媽媽叫他來洗臉,
裝沒聽見他就跑;
爸爸拿鏡子把他照,
他閉上眼睛格格地笑。
姐姐抱來個小花貓,
拍拍爪子舔舔毛,
兩眼一瞇“妙,妙,妙,
誰跟我玩,誰把我抱?”
弟弟伸出小黑手,
小貓連忙往后跳,
胡子一撅頭一搖,
“不妙不妙!太臟太臟我不要!”
姐姐聽見哈哈笑,
爸爸媽媽皺眉毛,
小弟聽了真害臊:
“媽!媽!快給我洗個澡!”
幼兒詩與兒歌的比較
相同之處:同屬于兒童詩歌,具有詩歌的共性特征。
不同之處:
1.思想內容上:兒歌單純、直白,朗朗上口;幼兒
詩較含蓄。兒歌適宜于歌唱、游戲;幼兒詩更適合
吟誦聽賞,講求形象和意境。
2.題材上:兒歌多從日常生活中取材,有較強的實
用性;幼兒詩題材廣泛,內容更豐富深厚。
幼兒詩與兒歌的比較
3.寫法上:兒歌往往以敘述、白描、說明等方式描述事物現象,偏重于明白的展示,追求生動幽默,機智的詼諧,有“俗味”;幼兒詩更注重情感的抒發、意境的創設和表達的含蓄,多一些“雅趣”。
4.篇幅上:兒歌短小,結構簡單;幼兒詩可長可短,結構較復雜。
5.韻律上:兒歌在語言上講求順口、音韻和諧,注重音樂感,靠聽覺的成分多;幼兒詩格式、韻律更靈活自由,靠聯想思考的成分多。
幼兒詩與兒歌的比較
語言上:兒歌比幼兒詩更講究順口自然,追求口語化的淺白通俗。
聲韻上:兒歌比幼兒詩更講究韻律節奏的鮮明整齊。
藝術風格上:兒歌比幼兒詩更具有幽默風趣的特色。
功能上:兒歌更具有娛樂性。
幼兒詩的藝術特征
一、純真明朗的情感。
詩歌是抒情的藝術。
幼兒詩是為幼兒所寫的,要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抒發的應該是他們的強烈情感。
幼兒時正是以抒發這種來自幼兒的,同時又滲透著詩人審美評價的天真、純潔、直率、明朗的情感,從而引起幼兒讀者的共鳴,給他們稚嫩的心靈帶來快樂、溫暖、力量。
《小雨點》(樊發稼)
小雨點,
你真勇敢!
從那么高的天上跳下來,
一點也不疼嗎?
(關愛生命的純潔、真摯情感)
小樹(臺灣 林武憲)
院子里新種的小樹,
葉子一片片地掉落。
也許他是想家吧,
才忍不住地哭啦。
我天天請小樹喝水,
蝴蝶為他飛舞,
麻雀為他歌唱,
微風也輕輕地安撫他。
有這么多朋友關心他,
小樹漸漸喜歡這新家。
悄悄地伸出嫩綠的小芽,
笑了,在暖暖的陽光下。
貓頭鷹(常福生)
睜一只眼
——放哨
閉一只眼
——睡覺
我要是只貓頭鷹
該有多妙!
一只眼睜著
——看電視
一只眼閉著
——睡覺
幼兒詩的藝術特征
二、飽含童趣的想象。
孩子的世界是單純而豐富的,單純的生活環境恰恰給他們馳騁想象帶來了無限的契機。
兒童的想象和他們的“自我中心思維”聯系在一起。
幼兒詩必須從幼兒熟悉的日常生活出發,用孩子的方式去觀察世界,捕捉孩子們一瞬間的感受,展現那新鮮活潑的飽含童趣的幻想。
花蛤(滕毓旭)
花蛤娃娃,
穿一身漂亮的花褂,
和趕海的孩子捉迷藏,
悄悄地躲進泥沙。
它吐出串串泡泡,
大聲喊:喂!我在這里呢!
孩子一下把它捉住,
它想笑,卻又故意閉緊嘴巴。
幼兒詩的藝術特征
三、純凈清新的意境。
意境,指作者主觀思想感情與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幼兒詩力求通過形象化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情感濃郁、意境優美的氛圍,去喚起幼兒豐富的聯想和情感共鳴。
取材于幼兒生活,形成了不同于成人詩歌的“純凈”
歡迎小雨點(圣野)
來一點,不要太多。
來一點,不要太少。
來一點,泥土裂開了嘴巴等。
來一點,小菌們撐著小傘等。
來一點,小荷葉站出水面來等。
小水塘笑了,一點一個笑窩。
小野菊笑了,一點敬一個禮。
秋風娃娃(王宜振)
秋風娃娃可真淘氣,
悄悄地鉆進小樹林里;
它跟那綠葉兒親一親嘴,
那綠葉兒變了,變成一枚枚金幣。
它把那金幣搖落一地,
然后又輕輕地把它們拋起;
瞧,滿天飛起了金色的蝴蝶,
一只一只,多么美麗!
幼兒詩的藝術特征
四、淺顯明快的語言。
詩是語言的藝術,詩的語言更凝練、更生動、更富表現力。
幼兒詩的語言更多了一分淺顯、質樸、親切、自然、明快、流麗的音樂美感。
春雨(劉饒民)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種子說:“下吧,下吧,我要發芽。”
梨樹說:“下吧,下吧,我要開花。”
麥苗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
小朋友說:“下吧,下吧,我要種瓜。”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浪花娃娃
大海媽媽有一群可愛、淘氣的孩子——浪花娃娃。
白天,浪花娃娃悄悄地爬上沙灘,
輕輕地舔著孩子的小腳丫,撓得孩子們咯咯地笑。
夜晚,浪花娃娃乖乖地躺在媽媽的搖籃里,
靜靜地聽著月亮婆婆講的童話。
浪花娃娃喜歡跟魚兒捉迷藏,常常逗得魚兒直吹水泡泡。
有時候,浪花娃娃也會發脾氣,
故意把跟斗翻得很高很高,把魚兒推向浪尖。
幼兒詩教學范例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孩子們了解大海的特點,體驗大海的情趣,激發他們熱愛自然的情感。
2.通過幼兒詩的學習,培養他們體驗美、感受美的能力,培養美的情操。
教學準備
教學磁帶、課件。
幼兒詩教學范例
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感受美。
師:你是怎樣知道的?
兒:我和爸爸媽媽去過大海。
兒:我從書上看到的。
兒:我在電視里看到的。
師:你們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大海?
兒:“蔚藍的”、“廣闊的”、“神秘的”、“神奇的”、“富饒的”、“瘋狂的”、“一望無際的”、“美麗的”、“波浪滔天的”……
幼兒詩教學范例
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感受美。
師:請你們閉上眼睛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大海波濤的聲音)
兒:大海的聲音。
師:你們看見過大海嗎?大海是什么樣的?
兒:大海是藍藍的。
兒:太陽光照射在大海上,海面會閃閃發光。
兒:有風的時候,大海上會有許多的浪花。
幼兒詩教學范例
教學流程
2.模擬想象,體驗美。
請幼兒欣賞動畫:海邊,浪花娃娃在舔小朋友的小腳丫;夜晚,浪花娃娃安靜地聽月亮婆婆講故事;浪花娃娃愉快地和小魚兒們一起唱歌、跳舞;浪花娃娃故意淘氣,把跟頭翻得很高很高。
孩子們完全被這動人的畫面吸引了,他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激發的幼兒對大海的熱愛。
師:你們看到浪花娃娃在做什么?
幼兒詩教學范例
教學流程
2.模擬想象,體驗美。
兒:浪花娃娃在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游戲。
兒:浪花娃娃輕輕爬上沙灘,浸濕了小朋友的腳丫。
兒:浪花娃娃和小朋友們一起捉迷藏。
兒:浪花娃娃躺在大海媽媽的懷里數星星,數著數著睡著了。
幼兒詩教學范例
教學流程
3.整體感知,再現美。
接下來,請幼兒完整欣賞配樂散文詩《浪花娃娃》。伴隨著輕柔的音樂,孩子們邊聽詩邊看動畫。他們有的幾個靠在一起,有的邊聽邊搖晃著身體,展現出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
師:聽了這首詩以后,你有什么感覺?
兒:我覺得這篇散文詩很美,聽后感覺很舒服。
兒:我有一種很幸福的感覺,聽了以后很高興。
幼兒詩教學范例
教學流程
3.整體感知,再現美。
緊接著,請孩子們找一找、說一說詩中最好聽的句子和最有趣的詞。
兒:我喜歡第一句“大海媽媽有一群可愛、淘氣的孩子——浪花娃娃。”
兒:我覺得“白天,浪花娃娃悄悄地爬上沙灘,輕輕地舔著孩子的小腳丫”這一句很好聽。
兒:我覺得“逗得魚兒直吹水泡泡”中的“逗”字很有趣。
幼兒詩教學范例
教學流程
4.創造感悟,表現美。
此時,孩子們一邊朗讀著散文詩《浪花娃娃》,一邊用自己的動作表現詩歌中的內容。
對于孩子們各種富有創意的表現應該及時給與贊賞。
四個步驟:創設情境(感受美)——模擬想象(體驗美)——整體感知(再現美)——創造感悟(表現美)。
第二章知識點歸納總結
一、兒歌的主要類型都有哪些?
二、我們可以從哪幾個方面認識兒歌的藝術特征?
三、在進行兒歌教學時,我們可應用的幾種基本方法是什么?
四、幼兒詩與兒歌相比較,相同和不同之處是什么?
五、幼兒詩的藝術特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