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家長說明會PPT課件這個PPT共54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嬰幼兒大腦發育特點,蒙特梭利全腦發育,蒙特梭利帶給孩子白天的家,總結與分析等,歡迎點擊下載。目 錄
第一章 嬰幼兒大腦發育特點
第二章 蒙特梭利全腦發育
第三章 蒙特梭利帶給孩子白天的家
第四章 總結與分析
第一章 嬰幼兒大腦發育特點
1、大腦發育的特點
2、蓋塞爾發展順序量表
3、右腦的神奇
4、0-2歲運動感覺思維發育
5、2-5歲想象思維發育
大腦是人身體的控制中樞,也是人智慧的所在。大腦的發育是否正常,直接關系到嬰幼兒的智力。因此作為父母的你,有必要了解大腦的發育過程。嬰兒剛出生時,大腦的重量僅有350~400克,大約是成人大腦重量的1/4。
1、人體腦部發育增長表
年齡 腦重量
出生 350克
1歲 950克
2歲 1200克
6歲 1400克
成人 1500~1600克
2、美國心理學家蓋塞爾于1940年發表的蓋塞爾發展順序量表
0-6歲階段,兒童的大腦大部分幾乎成熟了,以后人的腦力、性格和心靈將永遠不會再如此迅速地發展,人們將永遠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去奠定智力健康的基礎了。
——蓋塞爾
蓋塞爾發展順序量表內容
1、 適應性行為
2、 大 運動行為
3、 精細動作行為
4、 語言行為
5、 個人—社交行為
3、右腦的神奇
愛因斯坦、達芬奇、居里夫人,這些世紀偉人有什么共同之處呢?美國權威研究顯示:他們無不例外,都有著超強發達的右腦,有著超群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左右腦功能圖
科學研究顯示,一個孩子3歲之前的生長發育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變化
美國芝加哥大學 皮亞杰教授的研究
4、[感覺-運動期]此為兒童思維的萌芽(0-2歲)期。這一階段主要指語言以前的階段。兒童主要通過感覺運動圖式和外界取得平衡,處理主客體的關系,這時期小兒行為的發展要經過三個層次:本能階段,習慣階段和智力活動出現階段,由此可分為六個小階段。
1. 生后1個月內,是反射階段。
2. 1-4月,是最初習慣形成階段。
3. 4~8月嬰兒能把動作的興趣從自已身體(吮手)轉移到體外客體。
4. 8~12個月,客體永存觀念的形成是認知發育的一次飛躍。(例如:嬰兒開始能尋找眼看被藏到枕下的玩具,知道不在眼前的東西并不消失。
5. 12~18月,喜歡反復試驗不同的動作模式并探索其結果。
6. 18~24個月,是從感覺-運動性行為向智能活動發展的過渡階段時期。(例如:如看見餅干盒時用手勢和口勢表示餅干好吃,這是非詞語性符號的應用,同時也開始了簡單的語言,此期出現與感覺刺激無關的思想。
5、[運籌前期] 2-6歲,這一時期是兒童表象和形象思維階段。在前一階段基礎上,各種感覺運動圖式開始內化(internalize)而為表象或形象圖式,特別是由于語言的出現和發展,促使小兒日益頻繁地用表象符號來代替外界事物,重視外部活動,這就是表象性思維。
特點:可以進行各種象征性活動或游戲(如過家家游戲,以某種東西作為食物),延緩性模仿(模仿自己想起來的過去的事情)以及繪畫活動等。由于表象和語言的出現,以及行走能力的發展,大大擴展了兒童空間和時間的范圍,他可以理解童話故事中關于過去的事情(“從前有個老公公”)和遠方的事情(“在很遠很遠的地方”……)。
瑪利婭•蒙特梭利
人出生后頭3年的發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過人整個一生中的任何階段。
——瑪利婭•蒙特梭利
第二章 早教世家課程
一、早教世家的測評
二、0-2歲運動感覺思維發育與我們的課程
1、NIDO(4~15個月)----嬰兒之家
三、2-5歲想象思維發育與我們的課程
2、音樂之旅(16~48個月)--天籟之家
3、藝術暢想(19~36個月)--彩虹之家
4、CASA(24~48個月)-兒童之家
5、NIDO(4~15個月)----幼兒之家
全腦開發圖
思維的形態可分為:
動作思維——以實際動作為中介認識事物
形象思維——以直觀形象和表象為中介認識事物
邏輯思維——以詞為中介進行判斷推理得出結論
一、瑪利婭•蒙特梭利的測評
特點:明確兒童智力發育程度,掌握寶寶發育特點,因材施教促進寶寶在各方面得到發展。倘若發現寶寶的智能發育存在問題,有的動作發育遲鈍,有的語言發育較晚,有的適應集體生活能力較差,可根據其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及早加強訓練和教育,以利于其盡快接近或達到正常的發育水平。如果發現寶寶智力超常,語言、動作、社會情感發育較突出,可及時加強培養,促進其進一步發揮優勢,便于以后在某些方面得到更大的發展。
二、0-2歲運動感覺思維發育與我們的課程
運動。剛出生時,寶寶的身體運動非常有限,但僅過15個月,寶寶就能獨立行走,想去哪就去哪,甚至還能在陡長的樓梯上爬上爬下。
手眼協調。呱呱墜地的新生兒基本上不能控制自己的手腳,不過僅一年功夫,他的手就可以隨意地伸向玩具,并緊緊抓起,拿到眼前仔細探究一番。
語言。至少有兩個月的時間,哭喊是寶寶唯一的口頭交流手段。在第一年里,寶寶從只會發咿呀之音進步到任意發出元音和輔音,乃至說出自己的第一個詞。當孩子成長到15個月時,他已經能說上六七個詞,并能聽懂幾百個詞。
學習。寶寶的學習能力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在他人生的剛開始階段,他就可以感知、理解這個世界。出生后1歲半時,寶寶已經從你身上、從他周圍的人或物學到了大量東西。并且,他孜孜好學的熱情將一直貫穿整個蹣跚學步時期。
社會行為和情感表現。你的小寶寶是一個敏感而獨特的小可愛,他的情感需要統統都與你緊密相系。在他人生最初15個月里,你將看到,雖然寶寶的自信心在日益高漲,但他還是那么的依戀你、需要你。不過,小家伙現在也開始向其他小伙伴們伸出友誼之手了。從這時起,對孩子來說,學習交流和改進社會技能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寶寶也由此走向獨立。
1、NIDO (4~15個月)---嬰兒之家
寶寶在10個月左右開始扶物站,為了行走開始做準備。天使之家的扶稈為寶寶們做好了準備。
NIDO課程的孩子
在我們的課程中,使用左眼、左耳、左手、左腳,發揮其功能,促進右腦的發育。多做一些由簡單到復雜、由被動到主動的運動;要有意識地激發嬰幼兒用手抓、握、捏、扔、接、拍及跑、跳等各種運動,尤其是要訓練其手腳的精細動作,促進小腦發育和平衡。
三、2-5歲想象思維發育與我們的課程
2歲以后:右腦的訓練重點是側重于豐富孩子的思維和創新的源泉,著重于孩子的想象思維能力。
此階段開發右腦的重點,在于不斷豐富思維和創新的源泉,訓練寶寶聯想、想象、記憶、直覺、分析、再現、對比、綜合和創造性思維能力,訓練動手、動腳、體驗、創造等綜合能力,使寶寶智力與非智力方面的素質得到更好的發展。
2、音樂之旅 (16~48個月)--天籟之家
享受音樂之旅的孩子們
潛能音樂能開發人體的α腦波,如果從零歲開始讓寶寶接觸α腦波音樂,并一直堅持下去,可以挖掘和啟發兒童的多種智力和各項潛能,是開啟人類智慧大門的金鑰匙。常聽α腦波音樂,寶寶不哭鬧、睡得香、胃口好;懂事早、學話早、性格好、情商高;智力發育好,開發孩子記憶力、專注力、創新思維能力等九大能力。
3、藝術暢想 (19~36個月)--彩虹之家
繪畫是開發右腦的最好方式之一,繪畫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訓練,它包括了許多項內容,如視覺感受、動手能力、聽覺描述、語言理解等。繪畫也是提高兒童觀察能力的好方法。孩子在學習將周圍事物表現在紙上的過程中,幫助右腦細胞激活,促進右腦思維,對于提高創造力有直接幫助。
藝術暢想中的孩子
請你欣賞孩子們的作品(一)
請你欣賞孩子們的作品(二)
對孩子的素質能力提高大有益處。使他們的觀察力更敏銳了,使他們的記憶力更靈活更牢固了,使他們的思維能力更敏捷活躍了,使他們更喜愛學習,使他們在遇到問題、遇到自己沒做過的事情時更加敢想、敢試、敢做了。
4、CASA (30~56個月)
科探:通過豐富、多元的視覺感官教具體驗,促進寶寶感官及神經系統的發育,使寶寶獲得感官經驗的提升及智力的發展。通過有趣的科學試驗及針對寶寶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溫覺、重量、體度、運動等進行全面系統的專業鍛煉,培養敏銳觀察力與利用環境創造世界的能力,激發寶寶的探索精神,為寶寶的邏輯思維與數學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數學:“針對寶寶數學學習”敏感期以及寶寶生活經驗的積累,透過系統、專業的數學教具將抽象的符號與教學原理充分的結合,幫助寶寶理解并輕松獲得數學知識。讓枯燥的數學更為生動、有趣、逐漸培養孩子數學心智和邏輯思維能力、并為未來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
在操作蒙氏教具的孩子
蒙特梭利深深了解人類的學習過程,是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所以在面對“數學”這種純抽象概念的知識時,唯一讓孩子覺的容易的學習方法,也只有以具體、簡單的實物為起始。讓孩子們在親自動手中,先由對實物的多與少、大和小,求得了解,在自然而然地聯想具體與抽象間的關系。
第三章 蒙特梭利帶給孩子白天的家
兒童之家——帶給孩子白天的家
區別于傳統教育——兒童之家的教室
蒙特梭利教育最大的價值,就是當孩子走進一個道地的蒙特梭利教室的第一天起,就要開始練習做決定,根據自己發展的內在驅力,選擇自己要做的工作,而教室中的蒙特梭利老師會保護并且捍衛孩子自我發展的權利,在這一個教室中,如果孩子所選擇的工作,是高于自己目前發展能力上的工作,那么老師會試著將其工作的難度降低,幫助孩子獲取選擇后的成功經驗,因為,這些一點一滴的成功經驗就是孩子未來替自己做決定的本錢;相對的,如果,孩子選擇較為簡單的工作,他/她自己便會因為太容易而覺得枯燥,因此,蒙特梭利教室就是孩子發展自我價值和能力的實驗場,也是培養一個社會化卻有主見的孩子的園地。
A “兒童之家”所使用的教育學方法
兒童心理學只有在外部觀察方法的基礎上才能建立。
環境和學校教室的設備。
B. 蒙特梭利寶貝教育方案
一、培養五項能力
專注力:是學習之根,應用蒙氏教具操作可以逐步達成。 記憶力:是學習之干,在蒙氏中也專門有一整套訓練方法。 創意力: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思考力:即解決問題的能力。 表達力: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人際關系的處理能力
案例:
最近有一個研究顯示,在1 到3 歲的幼兒,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愈長,在七歲被認定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癥的孩子的機率就越高。其它研究也證實了電視對于學前和學齡兒童注意力的影響是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根據我的臆測,電視和電玩讓人全神貫注,人的大腦沒有思考與運用的空間,而蒙特梭利的教具恰巧處于中庸,孩子會受到教具的吸引,而教具本身的操作又需要孩子調節其注意力,才能進行下去。這也說明了為什么孩子進入一個新的蒙特梭利教室,會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安頓下來,而電視電玩卻完全不需要時間轉換,孩子可以馬上進入其狀情境中。
案例分析結論
1.在蒙特梭利教室中,讓孩子練習靜默是重要的課程。2. 蒙特梭利教室中的專注,是孩子完整人格的前端,不論情緒、行為和學習,都必須透過專注能力來調節自我的感知。3. 再一次證實,注意力缺陷和過動癥和電視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而專注力的訓練有助于這些癥狀的改善。4. 相較于其他傳統教育的模式,蒙特梭利教育是有治療性及診斷性的特色,因材施教。
二、訓練十大素質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最根本的素質。
負責任:是獨立、成長的標志。
感恩: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人生才會快樂。 自省:不斷進步、自我超越的能力。 同理心:人與人溝通最重要的能力。
博愛:即寬廣的胸懷。 欣賞:學會欣賞,等于學會了學會別人。 理想:理想是人生指南針,對大人重要,對小孩同樣也重要。 承諾:說話算話,說到做到,誠信、誠實。 可能性:凡事都不會輕易放棄。
兒童之家的孩子
C. 如何上課
個別化教學的特征。
觀察方法是基本的指南。
所說明的科學方法和非科學方法之間的差異。
教育者的首要任務是激勵生命,然后任其自由發展。
重點培養五項知識技能,這是我們現有的特色
語言智能:漢語采用蒙氏識字閱讀法,都是先進的教學模式,三年之內學會漢語的聽、說、讀的能力,讓孩子盡早脫盲。
數學智能:這是蒙氏最大的特色,通過蒙氏教具可使6歲的小孩掌握小學一、二年級的數學水平。
音樂智能:利用專門針對幼兒的奧爾夫音樂教學,使孩子主動的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在潛移默化中掌握音樂的節奏,發現音樂與藝術的奧妙,感受音樂的樂趣,從而增強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興趣,開發兒童右腦,塑造健全的人格。
美術:本機構的生活美勞課程針對幼兒年齡小的特點,突出了手工制作、美術涂鴉等,可適用于2-6歲的幼兒。
體能:本機構的感覺統合訓練課程可通過專業的教具及器械,對寶寶的感覺神經、平衡感、前庭覺、本體感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蒙特梭利教育實證的八個原則(取自天才背后的科學)
• 動作和認知是唇齒相依的,動作強化了思考和學習(教具操作——手是腦的延伸) • 當學習者有控制權時,在學習和生理狀況會更增強(自由選擇教具——自己負責) • 當學習者對學習的事物有興趣,學習效果更好 (教具擺設、顏色形狀吸引) • 用外在增強物,例如為錢閱讀或考試分數時,當增強物消失,學習動機便受到明顯的影響。 (沒有獎賞、懲罰) • 合作模式會促進學習效果 (混齡工作à社會互動) • 在真實情境下學習,學習效果比抽象情境更深、更久 (真實但縮小適合孩子使用的器皿) • 成人若以合適于他/她的方式互動,其學習成效會更加卓著 (跟隨孩子學習步調,調整自己的互動內容與方式) • 環境的秩序對于孩子有很好的穩定作用 (教具定位、教室規則)
蒙氏教育的評鑒
教師應受過專業蒙氏教育的培訓,理解蒙氏教育中各種活動背后所蘊藏的理念。
教室中的教具應按照順序有序地擺放在較低的架子上。這樣孩子能自由選擇想要的教具。
兒童應被混齡編班。既要有個體活動,也要有團體活動。
兒童的表現應被持續評量,并且教師要時刻做好記錄。
第四章 分析與總結
科學的早期教育決定您的孩子
強健的體魄
聰明的頭腦
學習能力強
良好的行為習慣
優秀的性格特征
成功的父母未必有成功的孩子,但能夠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早期教育的父母,卻一定會有成功的孩子。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