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活動爸爸,你真棒!PPT課件教案這個PPT共50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教案,音頻。PPT的教學目標萌發(fā)愛爸爸的真摯情感,大膽表達對爸爸的愛,通過觀察夸張、變形的圖畫,了解爸爸的優(yōu)點,知道理解、體諒、 關心爸爸。
教學重點:Teddy, Kitty, Puppy, Nicky
句型:Hi, Hello, Thank you, Goodbye!
歌曲:Hello, Teddy
教學步驟:
1、教師播放光盤歌曲Hello,帶領全班小朋友一起邊唱邊做律動。
2、教師可以請一些能流利地演唱歌曲的小朋友站在教室中間位大家來表演歌謠。一組請3——4名小朋友,可以做請幾組。
3、故事教學:
教師播放光盤故事,請小朋友看故事。對其中熟悉的句型,如“Hello”和“Hi.”教師可以帶領小朋友一起說。也可以帶著小朋友一起說“Goodbye!”并結(jié)合光盤內(nèi)容,做揮手再見的手勢,讓小朋友們明白goodbye的意思。
教師將四個主人公的手偶放在大包里,先露出Teddy的手,示意小朋友對Teddy說“Hello.”和“Hi.”只有小朋友們大聲說的說出來,教師才能從打包里拿出Teddy的手偶,然后引導小朋友們對Teddy說“Goodbye”并請一名小朋友將Teddy的手偶再放進大包里。
4、教學游戲:
游戲名稱:有趣的演唱家(Funny Singer)
教師帶領小朋友用很慢、正常和加快的速度唱三遍歌謠。如果有小朋友唱得很好,也可以單獨七請他們用不同的速度連唱三遍。
反思:
本次活動完成得不錯,幼兒的參與性也很好,不足之處是在課堂中缺少了四個小動物的頭飾,如果再游戲這個環(huán)節(jié)用上頭飾,效果會更好。
設計思路:
初次閱讀這個繪本時,覺得非常有趣;經(jīng)過反復閱讀,我悟出了這樣一個信息:快樂對于每個人非常重要,一個人在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會獲得快樂。現(xiàn)代社會競爭激烈,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大家忙于自己的事業(yè),身心越來越疲憊,很多時候大家都覺得不開心不快樂,孩子也經(jīng)常受到家長負面情緒的影響,中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有成長的煩惱,《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保持快樂的情緒,培養(yǎng)終身受用的情感品質(zhì),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和猜測,體驗小負鼠和媽媽相親相愛的情感以及參與表演的快樂。
2.讓幼兒明白快樂對于每個人都很重要,人人需要快樂。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故事名稱。
1 .孩子們,你們喜歡笑嗎?遇到什么事時會開心地笑?你笑的時候媽媽開心嗎?(開心,因為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在快樂的環(huán)境中成長。)可是有這樣一位媽媽看見它寶寶笑卻有些擔心,這是怎么回事呢?秘密就藏在這本書里。
(出示封面)快來看看是誰呢?他們是負鼠。哪位是媽媽呢?你怎么知道它是媽媽的?另一個呢?對,它就是負鼠寶寶,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裘裘。裘裘在干什么?媽媽的表情怎樣?
2、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不要再笑了,裘裘!》
二、播放課件,欣賞故事前半部分:
1.講故事第一頁至第三頁:
提問:裘裘要學的最重要的本領是什么?(裝死)
2.講故事第四頁到第六頁:
提問:他們開始練習了,媽媽假扮成了什么?(饑餓的狐貍)她在裘裘身上干什么?(用鼻子再它身上聞來聞去)裘裘是怎么做的呢?那它吃到餡餅了嗎?
3.第二次媽媽又假扮成什么動物來訓練裘裘呢?(可惡的狼)她是怎么做的?(用爪子在它身上戳啊戳啊)再說說裘裘又是什么反應呢?
4.第三次媽媽又假扮成了什么?(可怕的野貓)她又是怎么做的?(把它拎起來晃啊晃啊)裘裘又是什么反應呢?(一扭身掉到了地上)
小結(jié):這三次訓練裘裘吃到餡餅了嗎?為什么?
三、玩裝死的游戲:
孩子們都做負鼠,老師做媽媽,用上面的三種方法來訓練,誰裝的最像誰就可以得到小紅花。
四、繼續(xù)播放課件,欣賞故事后半部分:
師:小朋友學的本領很棒,那裘裘到底能不能學會本領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1、看到裘裘學不到本領媽媽會是什么心情?(擔心、嘆氣)小動物們又是什么表情?(哈哈大笑)
2、媽媽決定這次帶裘裘到哪里去?(野外)猜猜她這次又會扮誰呢?結(jié)果怎么樣了? 當真正大熊出現(xiàn)的時候,裘裘和媽媽是怎么做的?這次,裘裘為什么沒有笑呢?(因為他知道這次是真的危險到了,不是媽媽和它在練習。)
3、大熊突然怎么了?猜猜它為什么哭?裘裘是怎么做的呢?大熊要裘裘教它什么?后來大熊為什么要笑?裘裘為什么要笑?
4、裘裘讓大熊學會了什么?(笑)大熊讓裘裘學會了什么?(裝死)
小結(jié):最后裘裘可以吃蟲子餡餅了嗎?那為什么其他動物卻一個一個倒下了呢?(因為負鼠喜歡吃蟲子,可是其他的動物并不喜歡,他們的生活習慣不一樣。)
五、情感遷移,傳播快樂。
1.“你聽了這個故事感覺怎樣?”(快樂、高興)
2.裘裘也跟你們一樣快樂,因為大熊幫助它學會了裝死,它幫助大熊學會了笑,看來能讓別人快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那就讓我們把這種快樂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吧!
活動反思:
《不要再笑了,裘裘!》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繪本,它不僅是一本欣賞閱讀的好繪本,還是一個非常適合幼兒來表演的故事。第一眼看到繪本,幼兒便了解了兩只負鼠的關系以及他們的表情特點。當深入閱讀繪本時,他們都笑得合不攏嘴,他們天真得像裘裘一樣,能夠深刻感受到裘裘在面對媽媽時的調(diào)皮以及在面對真正的敵人時的勇敢、冷靜。尤其是再在做“裝死”游戲時幼兒更是投入,并且笑得前仰后合。不足之處:可以讓幼兒發(fā)散思維其他動物的生存本領是什么?只是準備不夠充分。應該讓幼兒提前了解一下負鼠的生活習性。在游戲時教師的動作可以更夸張一些,這樣更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在最后的圖片出示之后,大部分幼兒不明白所以然,有點朦朧,需要教師提醒。不過整節(jié)活動還是氣氛活躍的,打破了以往繪本課只是坐著不動看課件的常規(guī),邊思考邊游戲,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相互交替,真正做到了在游戲中體驗快樂!
活動內(nèi)容:大班科學活動《你猜,我猜,大家猜》
活動目的:
1、通過讓幼兒猜答案,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去思考問題。
2、在“競猜”中,豐富孩子的科學知識,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幻燈片四張。
2、《十萬個為什么》的碟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師:“森林里有許多有趣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二、基本過程:
1、(1)出示幻燈片:“你們猜猜看,大象怕老鼠嗎?為什么?”
幼兒自由競猜,并說出自己的理由,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2)出示三個答案標志,讓幼兒選擇,請幼兒想好自己的選擇合,等老師說:“1、2、3”后,就到各自的選擇的答案所代表位置坐好。如選“1”的坐在左邊的一排,選“2”的坐在中間一排,選“3”的坐右邊一排。
請幼兒說出自己選擇的理由。
(3)“到底誰的答案正確呢?請看……”師放碟片。
(4)幼兒再次回答,哪個答案正確,并說出理由。
師小結(jié):大象怕老鼠,因為老鼠會鉆到大象的鼻子里去。
2、按上面的方法讓幼兒猜:啄木鳥在找蟲子的時候,為什么樣要先用嘴敲敲樹皮?
(因為它通過用嘴敲可以聽出敲的地方是空心的,還是實的,空的疾里面就可能有蟲子)
3、熱天狗的舌頭為什么要伸出來?(為了散熱)
4、刺猬怕誰?(怕狐貍和黃鼠狼:因為狐貍很聰明,它會把刺猬扔到河里去淹死它再吃;黃鼠狼會放臭屁,小刺猬會把卷起來的身體伸展開來)
三、“森林還有很多小動物間的有趣的故事,你們還想聽嗎?”到室外去找(教師布置好動物園)小動物,給小動物編故事,結(jié)束。
"head,shoulders,knees,toe "
Head shoulders knees toes
·Teaching aims(教學目標):
1. Kids enjoy to join the English activity
2. Kids can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song and sing with teacher.
3. To lean: Head ,shoulders,knees, toes.
·Teaching aids(教學準備):
pictures, flashcards, hammer.
·Teaching ste(教學過程):
A. warm up :
1. Greeting .
2.T .P.R: touch your…
B. Present :
1. show the pictures : Head /houlders/knees /toes ,let the kids point to their Head ,shoulders,knees,toes.
2. read after teacher
C. drill:
1. follow teacher to sing the song “Head ,shoulders,knees,toes.”.
2. Game “touching game”
a. Listen to teacher carefully and touch the flashcards.with a hammer.
b. T : “Touch your Head,shoulders…
S : Use their fingers point to their head / shoulders/ knees/ toes.
sing the song together.
D.Review: Show the flashcards and review: Head ,shoulders,knees,toes.
目標:
1.在游戲中提高跑、跨和爬的能力,能根據(jù)指令做相應動作。
2.嘗試在游戲中控制自己的身體,體驗木頭人游戲的樂趣。
準備:
1.木塊若干。
2.歌曲《木頭人》,游戲背景音樂。
過程:
(一)熱身運動(5分鐘)師:今天天氣可真好呀,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出去運動一下吧!
1.播放兒歌《木頭人》,教師帶領幼兒在空場地做熱身運動。(當音樂行進到"木頭人"時,教師有意識地暫停自己的動作,給幼兒以隱形示范作用)
2.師:今天我們要一起玩玩木頭人的游戲,誰來說說木頭人的游戲是怎么做玩的?(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念到"1,2,3"就不能動,要定住)我們一起玩玩吧。
3.師:哇,我們都知道游戲規(guī)則--就是在念兒歌的時候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動作,當老師喊到"1,2,3"的時候,就要定住不能動。
二.木頭人贏木塊(15分鐘)
1.師:真是太棒了,接下來我們來玩一玩這個游戲吧!請仔細聽我的兒歌是怎么念的"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一不許動,二不許笑,三不許露出大門牙,請你變成小兔子,1,2,3!"
2.師:咦,我的兒歌里請小朋友們變成什么呀?(小兔子)對,當兒歌念到"1,2,3"的時候,我們就要變成小兔子,讓我瞧瞧,誰的小兔子做的比老師的還要漂亮。接下來我們再一起試試吧。
3.師:(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一不許動,二不許笑,三不許露出大門牙,請你變成一朵花,1,2,3!)這位小朋友和這位小朋友很厲害,當老師念兒歌的時候他們在跳自己喜歡的舞,當老師念到"1,2,3"的時候,他們就定住并且變成了一朵美麗的跟別人不一樣的花!
4.教師繼續(xù)游戲:(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一不許動,二不許笑,三不許露出大門牙,請你變成小貓咪,1,2,3!)哈哈,這回有很多小朋友都成功咯,有沒有小朋友沒有堅持住,動了的呀?那么沒有遵守規(guī)則,動了的小朋友你們覺得應該怎么辦?(回到起點游戲)是的,我們一定要遵守規(guī)則,在聽到"1,2,3"后一定要停住,不然就要回到起點咯。
5.今天我們的游戲可是有任務的哦,我們要一起為小白兔搭一個房子,而搭房子的木塊則需要我們河對岸取,可是大灰狼來搗蛋,在我們?nèi)∧緣K的路上設置了很多難關,我們必須越過這些難關去取木塊,請您仔細聽兒歌,念兒歌時木頭人需要快速前進,但是當"1,2,3"出現(xiàn)時,我們就要停住不能動。老師這兒有四條路,你可以自己選一條你覺得能最快到達河對岸的路,到達河對岸以后每個小朋友只能拿一塊積木,然后從外面返回起點,把積木放進籃子里,成功拿到積木回到起點的小朋友如果還想玩,可以再玩幾次。讓我們一起去挑戰(zhàn)一下吧。
6.師:剛才我們玩游戲的時候有沒有木頭人在我喊停之后還動的呀?(有)哦,那他沒有遵守規(guī)則應該怎么辦呢?(請他回到起點)請違反規(guī)則的幼兒回到起點。
7.小木頭人們可真棒!有這么多小木頭人都贏得了木塊。播放兒歌背景樂,幼兒進行游戲。
8.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發(fā)出指令,其他幼兒與教師共同游戲。
9.游戲繼續(xù),幼兒繼續(xù)行進,直到木塊全部拿空。
三、慶祝勝利(3分鐘)
1.慶祝勝利,放松運動。
2.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這個好玩的木頭人的游戲是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時候玩的游戲呢!他們小時候沒有手機沒有電腦,卻有很多像木頭人一樣好玩的游戲。今天回家以后,你們可以問問家里人,還有哪些好玩的游戲,再帶來跟我們一起分享。接下來我們就用這些木快去為小兔子搭房子吧!
教學反思:
從執(zhí)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jié)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活動目的:
1.知道“十月一日”是“國慶節(jié)”,是祖國媽媽的節(jié)日,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2.通過老師講解,看圖片、自己動手制作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感受節(jié)日的熱烈氣氛,培養(yǎng)幼兒熱愛祖國,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3.讓幼兒知道節(jié)日的時間。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節(jié)日前收集在班上展出家鄉(xiāng)和祖國建設成就的各種圖片2.通過散步組織幼兒觀察人們?yōu)橛訃鴳c節(jié)所進行的準備活動和環(huán)境布置3.材料:彩紙、白紙、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齊唱國歌。
2.介紹“十月一日”是“國慶節(jié)”,是祖國媽媽的生日。
3.通過圖片、故事講述,讓幼兒了解國慶節(jié)的來歷,教育幼兒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4.讓幼兒用自己方式“慶祝十月一日”。
創(chuàng)作畫《娃娃慶十月一日》。
畫煙花、tiananmen、國旗等。
5.師生共同裝飾教室。
6.齊唱歌曲《國旗國旗紅紅的哩》。
活動延伸:
1.請家長在節(jié)日晚上帶幼兒去看焰火。
2.組織幼兒節(jié)日后的談話。
教學反思:
祖國媽媽要過生日了,面對生活在“甜蜜生活”的幼兒來說,“ 十月一日”只是一個盛大的節(jié)日,可以休息7天,有好吃的、好玩的,到處都很熱鬧。但是對這一節(jié)日的實際意義還不能深入了解。對于大班幼兒,我們應該讓他們適時了解一些歷史,讓幼兒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旨通過此次活動,培養(yǎng)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目標:
1. 學習用多種不同材料通過畫、剪、貼等裝飾自己的相冊。
2. 體驗自己從出生到現(xiàn)在是個不斷成長的過程。
3. 積極參與成長過程中快樂往事的交流。
4.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 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的紙、筆若干,剪刀、膠水、照片等人手一份。
2.錄音兩段、錄音機一個,小本子每人一份。
3.向父母采訪過自己已記憶模糊的快樂成長往事。
活動過程:
1. 出示照片,引起幼兒興趣。
師:“你們認識這些照片嗎?猜猜是誰?這些都是什么時候的照片?”比一比,有那些變化?
2. 通過排序體驗自己的生長過程。
師:“.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叫什么?他有那些特點呢?想知道你們還是嬰兒的時候是怎樣慢慢長大的嗎?出示圖片,請幼兒排序。
3. 分享成長的快樂。
師:“在我們小朋友的成長過程中,有著許許多多快樂的事情,有一部分我們能自己回憶,記不得的我們也回去采訪過爸爸媽媽了,你們愿意把你們快樂的往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嗎?”我們再來聽一段錄音,通過父母的錄音分享快樂。
4. 提供多種不同材料通過畫、剪、貼等裝飾自己的相冊。
出示裝飾好的相冊,幼兒欣賞。
選擇不同材料為自己做《我成長,我快樂》相冊,過程中,可請客人老師幫助寫提示語。
活動反思:
選材主題是來自于生活,只要是貼近他們的生活,活動的開展必然會受到關注。而且主題確定在于老師平時對孩子的交談,喜好關注,及時抓住他們所關心的熱點,是大部分幼兒感興趣。興趣是所有活動的動機,我們應關注、尊重并追隨孩子的興趣,不斷創(chuàng)造、探索,感知的平臺,不斷拓展他們的經(jīng)驗和視野。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小鳥,你好!
時 間:4.18~5.13
班 級:中 一 班
教 師:徐薇 陳秋 胡艷玲
主題目標
1、喜歡小鳥,有觀察鳥的興趣,能比較不同鳥的形態(tài)和習性等特征,嘗試按鳥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
2、了解鳥與人類的關系,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能以各種方式積極參與愛鳥周的護鳥行動,有愛鳥、護鳥的情感和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3、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各種鳥類動物各有所長,學習用較連貫的語言描述故事情節(jié)。
4、會用自然物測量圖形或物體的邊長并用數(shù)字表示,能運用大于號、小于號表示兩個集合間的數(shù)量關系。
5、知道嗩吶是中國民樂樂器之一,百鳥朝鳳是中國民樂,感受民樂的音樂風格,萌發(fā)喜愛民樂的情感。
6、通過觀察整體范例和分步范例,鼓勵幼兒看圖示折啄木鳥,培養(yǎng)幼兒對折紙活動的興趣。
7、在游戲中,嘗試練習兩臂側(cè)平舉,單腳站立三秒鐘,發(fā)展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
主要活動安排
科學:
1、會飛的小鳥 2、鳥從哪里來
3、小鳥住哪里 4、不會飛的鳥
5、誰去南方過冬 6、丹頂鶴
7、鳥之最 8、鳥的分類
語言:
1、詩歌:鳥王請客 2、兒歌:大樹和小鳥
3、故事:大雁考上郵遞員
數(shù)學:
1、大于與少于 2、數(shù)序拼版
3、按序蓋點 4、數(shù)字連圖
音樂:
1、律動:喂小鳥 2、歌曲:有只小燕子
3、歌曲:大鴕鳥 4、欣賞:百鳥朝鳳
美術:
1、繪畫:快樂的小鳥 2、泥工:小鳥飛
3、折紙:啄木鳥 4、繪畫:鳥媽媽和孩子們
體育:
1、老鷹捉小雞 2、狐貍抓小雞
3、小鴿子送信 4、半夜雞叫
社會:
1、愛鳥周
綜合:
1、鳥類王國 2、鳥類大罷工
3、我們的朋友——鳥 4、猜猜我是什么鳥。
活動目標
能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速度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學習與同伴合作表演,體驗合作的樂趣。
重點難點
能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速度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在日常活動環(huán)節(jié)中播放歌曲,讓幼兒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活動過程
1、師和幼兒一起演唱歌曲,并啟發(fā)幼兒邊唱邊表演(唱到哪個身體部位時,手就摸到哪里)。
2、導幼兒編創(chuàng)歌詞與動作。
啟發(fā)幼兒想一想:還可以拍身體的什么部位,并提醒幼兒注意身體各部位的順序性,要求邊做邊唱,做與唱要協(xié)調(diào)。
3組織幼兒合作表演律動。
教師示范,邊唱邊拍一位幼兒相應的身體部位,引發(fā)幼兒合作律動的興趣。
鼓勵幼兒找到同伴合作表演的律動,要求能友好地拍同伴相應的身體部位。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為提高幼兒的注意力,我采用動靜交替的方式,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在引導幼兒思考的同時,讓幼兒的肢體也動起來,不抑制他們好動的天性,因此,幼兒樂于參與活動,樂于動口動手,樂于展現(xiàn)自我。做到了玩中學,學中玩。在活動中,我安排了幼兒自主表演這首歌,幼兒們都想展示所學,為了給他們一個自我展示的機會,這個活動最終顯得有些長,如果重新組織這個活動,我會注意這一點的。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