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的餅干在哪里PPT課件教案圖片這個PPT共8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教案。PPT的教學目標通過觸覺感知圓形的特征,知道圓形沒有邊,沒有棱角。
活動目標
1.感知圓形的特征。
2.能夠辨別圓形。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圓形餅干等相關圖片。
紙面教具:圓形圖片、餅干盤、各種顏色大小的圓形。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面教具圓形卡片,請幼兒觸摸,感知圓形的特征。
——圓形摸起來是什么感覺?
小結:圓形摸起來沒有角,沒有邊。
二、出示紙面教具餅干盤,請幼兒圈出圓形。然后播放課件,出示答案。
——老師這邊有好多餅干盤,盤子里有各種形狀的餅干,請你們用筆把圓形的餅干圈起來。
——我們來看看你們有沒圈對呢?
三、出示實物餅干,將不同形狀的小餅干分到若干托盤,請幼兒找出托盤中的圓形餅干。選擇正確則可以吃掉該圓形餅干。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將紙面教具《形形色色》投放在益智活動區,請幼兒找出各種顏色的圓形圖片。
教學反思: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愉快地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操作探索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活動過程中教師為幼兒充分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環境,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幼兒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以“游戲”貫穿活動過程,讓幼兒在玩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情境,師生討論,探索長長麻花和圓圓燒餅的制作方法。
2、遷移搓長、壓扁、擰等技能,嘗試用泥塑出其他長長、圓圓的食品。
3、喜歡泥塑活動,能大膽想象。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5、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橡皮泥人手3份;泥工板人手1塊;鋼琴曲、開汽車音樂;實物麻糕、麻花;小猴胸飾一個;小吃店場景;活動過程:一、參觀小猴小吃店,引起幼兒興趣1、小朋友們好。今天我遇到了一件很開心的事,你們猜是什么?我開了一家小吃店。什么店?里面的東吃可多了,趕緊跟我去參觀一下吧。(開汽車)2、看,小猴小吃店到了。進去了可不能亂動哦,我的客人可不喜歡亂糟糟的小吃店。來,請進吧。看看我的小吃店有什么?(幼兒說說自己看到的)3、(配教進來)小猴,今天我的寶寶過生日,來了許多的客人,他們都想吃麻糕和麻花,你的店里怎么沒有啊?
4、哎呀,小朋友,你們看到麻糕和麻花了嗎?這可怎么辦(引導幼兒說出做)二、幼兒第一次探索1、那我們快到廚房做吧2、貓媽媽,我們的麻糕和麻花做好了,你來選吧。(貓媽媽挑選好的)3、咦,你不是說有很多客人嗎,怎么只買了幾個?(我的客人喜歡圓圓的麻糕、長長的麻花。不圓的麻糕、不長的麻花他們不喜歡)4、哦,原來這樣。那我們來學一學吧。
三、老師示范講解1、認識實物麻糕和麻花2、老師示范制作:怎樣做出圓圓的麻糕呢?一塊泥分兩半,揉啊揉揉揉軟,揉成一個圓球球,再用小手壓壓扁。看,什么做好了?(麻糕)3、示范麻花:麻花怎么做呢?一塊泥搓呀搓,搓成一根長條條,拎起來擰幾下,變成一根長麻花。
4、我是怎么做麻糕的(麻花)三、幼兒第二次探索1、要求:這一次可要把麻花和麻糕做好了,這樣貓媽媽的客人就喜歡了。
2、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3、(貓媽媽)這次你們的麻糕和麻花做大真好,我全都賣了(鼓勵、表揚幼兒)4、你們這么棒,真好我缺少廚師,你們都做我的小廚師吧。
5、小廚師們,還有很多客人想吃其他長長的、圓圓的點心,你們指導還有那些點心是長長的、圓圓的嗎?
四、幼兒第三次操作1、幼兒操作,老師指導2、趕快把點心送到我的小吃點吧。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我是以猜謎的形式引起孩子們的閱讀興趣,為本活動起了一個好的開始,提高了幼兒的活動興趣,使氣氛也活躍起來,圓形是幼兒較熟悉常見的,所以在“猜圓圓的是什么?”時孩子們都能猜出好幾個,可猜“彎彎的是什么?”時就說不上來了,氣氛就冷落了下來,只有趙宇松、周馨妍、仲芝豪幾個孩子腦子靈活,能把平時觀察到的說出來。叢中我可以感到:我們以后帶孩子觀察一個(種)物體從好多方面去看,拓展孩子的思路,這樣可能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幼兒園小班泥工教案:長長的圓圓的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范例、師生討論,探索長麻花和圓圓燒餅的制作方法。
2、遷移搓長、壓扁、擰等技能,嘗試用泥塑出各種長長的和圓圓的食品。
3、喜歡泥塑活動,能大膽想象。
活動準備:
橡皮泥人手一份,事先做好的燒餅和麻花各一。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范例)小猴小吃店開張了。瞧!小猴做了什么好吃的
二、探索麻花和燒餅的制作方法。
(1)引導幼兒探索麻花的制作方法。知道先將橡皮泥搓策劃功能兩根長條,在將長條對擰,就做成一根麻花。
(2)探索對擰的方法。請幾名幼兒上來示范,大家共同認識、比較,掌握擰麻花的方法。
(3)探索燒餅的制作方法。知道先搓圓后壓扁,然后用小棒在上面點出小坑表示一粒一粒的芝麻。
三、嘗試制作麻花和燒餅。
教師:今天的客人太多了,小猴想請你們幫幫他一起做許多麻花和燒餅。
四、遷移搓長、壓扁、對擰等技能,探索不同的長和圓的食品的制作方法。
教師:小時的品種可豐富啦!除了長長的麻花、扁扁的燒餅外,還有什么小吃也是長長的,也是扁扁的呢?小猴想請你們教教他,好嗎?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遷移搓長、壓扁、對擰等技能進行創作活動。
五、組織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
六、請胳膊額幼兒介紹自己的泥塑作品。大家欣賞交流,表揚幼兒,肯定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幼兒園小班早期閱讀教案:圓圓的彎彎的
活動名稱:早期閱讀《圓圓的彎彎的》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能想象出各種圓形物體和彎彎的物體,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2、老師的提醒下,嘗試按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
3、學說短句:圓圓魚,圓圓的XX送給你。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圓圓魚和彎彎魚各2條。大筐2個。圓圓的圖形和彎彎的圖形各一個。
學具:幼兒人手圓圓的彎彎的物體1~2種。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起興趣。
1、師:今天,我們小2班來了幾個寶寶,你們看,這是圖形寶寶。這圖形寶寶長的什么樣?(出示圓圓的圖片)什么東西也是圓圓的?
出示彎彎的圖片,這圖形寶寶長的什么樣?什么東西也是彎彎的?
2、出示圓圓魚和彎彎魚
師:看來了兩個魚寶寶。他們一個是圓圓魚,一個是彎彎魚。你知道哪個是圓圓魚?哪個是彎彎魚?圓圓的是圓圓魚,彎彎的是彎彎魚。他們為你們帶來了許多圓圓的和彎彎的東西,請你們去找一找。
二、幼兒自由去找圓圓的彎彎東西。
師:那些是圓圓的?那些是彎彎的?找到后用籃子裝起來。
裝好了請回到位置上來。誰來說說,你的籃子里圓圓的是什么?彎彎的是什么?引導幼兒說:圓圓的XX,彎彎的XX。
三、給物體進行分類。
師:圓圓魚喜歡圓圓的東西,彎彎魚喜歡彎彎的東西,請小朋友們把你們手里的東西送給圓圓魚,彎彎魚,送的時候還要說一句好聽的話:“圓圓魚,圓圓的XX送給你。”
幼兒自由給魚送東西。
四、結束活動
師:圓圓魚和彎彎魚在我們班玩累了,我們送他們去歇息吧!將活動內容放如區角,供幼兒以后玩耍。
活動開始我以猜謎的形式導入活動,另外為了讓寶寶有直接的感知經驗,我還準備了圓圓的蘋果和彎彎的香蕉。
孩子對彎彎的美麗的彩虹不是很認識,下次上網找一些有關彩虹的知識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下。
我們區角里沒有這個游戲材料,所以沒有進行這個游戲。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我是以猜謎的形式引起孩子們的閱讀興趣,為本活動起了一個好的開始,提高了幼兒的活動興趣,使氣氛也活躍起來,圓形是幼兒較熟悉常見的,所以在“猜圓圓的是什么?”時孩子們都能猜出好幾個,可猜“彎彎的是什么?”時就說不上來了,氣氛就冷落了下來,只有趙宇松、周馨妍、仲芝豪幾個孩子腦子靈活,能把平時觀察到的說出來。叢中我可以感到:我們以后帶孩子觀察一個(種)物體從好多方面去看,拓展孩子的思路,這樣可能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能想象出各種圓形物體和彎彎的物體,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2、老師的提醒下,嘗試按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
3、學說短句:圓圓魚,圓圓的XX送給你。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5、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圓圓魚和彎彎魚各2條。大筐2個。圓圓的圖形和彎彎的圖形各一個。
學具:幼兒人手圓圓的彎彎的物體1~2種。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起興趣。
1、師:今天,我們小2班來了幾個寶寶,你們看,這是圖形寶寶。這圖形寶寶長的什么樣?(出示圓圓的圖片)什么東西也是圓圓的?
出示彎彎的圖片,這圖形寶寶長的什么樣?什么東西也是彎彎的?
2、出示圓圓魚和彎彎魚
師:看來了兩個魚寶寶。他們一個是圓圓魚,一個是彎彎魚。你知道哪個是圓圓魚?哪個是彎彎魚?圓圓的是圓圓魚,彎彎的是彎彎魚。他們為你們帶來了許多圓圓的和彎彎的東西,請你們去找一找。
二、幼兒自由去找圓圓的彎彎東西。
師:那些是圓圓的?那些是彎彎的?找到后用籃子裝起來。
裝好了請回到位置上來。誰來說說,你的籃子里圓圓的是什么?彎彎的是什么?引導幼兒說:圓圓的XX,彎彎的XX。
三、給物體進行分類。
師:圓圓魚喜歡圓圓的東西,彎彎魚喜歡彎彎的東西,請小朋友們把你們手里的東西送給圓圓魚,彎彎魚,送的時候還要說一句好聽的話:“圓圓魚,圓圓的XX送給你。”
幼兒自由給魚送東西。
四、結束活動
師:圓圓魚和彎彎魚在我們班玩累了,我們送他們去歇息吧!將活動內容放如區角,供幼兒以后玩耍。
活動開始我以猜謎的形式導入活動,另外為了讓寶寶有直接的感知經驗,我還準備了圓圓的蘋果和彎彎的香蕉。
孩子對彎彎的美麗的彩虹不是很認識,下次上網找一些有關彩虹的知識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下。
我們區角里沒有這個游戲材料,所以沒有進行這個游戲。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我是以猜謎的形式引起孩子們的閱讀興趣,為本活動起了一個好的開始,提高了幼兒的活動興趣,使氣氛也活躍起來,圓形是幼兒較熟悉常見的,所以在“猜圓圓的是什么?”時孩子們都能猜出好幾個,可猜“彎彎的是什么?”時就說不上來了,氣氛就冷落了下來,只有趙宇松、周馨妍、仲芝豪幾個孩子腦子靈活,能把平時觀察到的說出來。叢中我可以感到:我們以后帶孩子觀察一個(種)物體從好多方面去看,拓展孩子的思路,這樣可能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活動目標
1. 學習將圖形片按顏色或形狀分類排放。
2. 按圖形片的顏色和形狀特征進行配對,并學習命名。
3. 喜歡參與集體游戲活動。
4. 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紅黃綠3種顏色,圓形、正方形、三角形3種形狀的圖形片若干。
2. 紅、黃、綠3種顏色標記各一個,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無色)標記各一個。
3. 放置圖形片的扁平框(或盒)若干。
4. 3個娃娃,身上分別有紅色的圓形,黃色的正方形,綠色的三角形標記一個。
活動過程
1. 商店進貨
(1)一起商議玩開餅干商店游戲。
商店貨架上只有一個一個空的筐,還沒有進貨,現在先要小朋友把餅干拿來布置貨架。
(2)幼兒看自己的小籮筐里有些什么餅干?看看講講,如:三角形餅干……紅色的餅干……
(3)按教師筐前出現的顏色標記,請一部分幼兒把餅干分送到三個筐里,邊送邊說。如:我把紅餅干送到紅色標記的筐里。我把綠餅干送到這綠色標記筐里……
(4)按教師筐前出現的形狀標記,請另一部分幼兒把餅干分送在三個筐里,邊送邊說,如:我把餅干送到有圓形標記的筐里,我把方餅干送到有方形標記的筐里……
2. 介紹餅干
(1)幼兒看一個有顏色標記里的餅干,介紹這兒的餅干都是*色的餅干(如都是紅色的餅干)。說:“要買紅色的餅干到我這里來!”教師幫助補充:“要買紅色的餅干可以到這里來,也可以挑選你喜歡的形狀。因為這里是紅色的餅干但有不一樣的形狀。”
(2)幼兒看一個有形狀標記筐里的餅干。介紹這兒都是**形狀的餅干(如都是方方的餅干),說:“要買方餅干到我這里來!”教師幫助補充說:“要買方方的餅干可以到這里來。!”
3. 買餅干,幼兒當顧客去購買餅干。
(1)買2塊不一樣的餅干。(幼兒挑選,并讓大家看看講講。這兩塊餅干什么地方不一樣?)
(2)買2塊相同的餅干。(讓幼兒挑選并讓大家看看講講,這兩塊餅干什么是相同的?)
(3)出示3個娃娃(身上有標記),要小朋友買他們最喜歡吃的餅干,先看看說說他們各自喜歡吃的餅干。
如:紅色的圓餅干,黃色的正方形餅干,綠色的三角形餅干。然后分組為3個娃娃買餅干。
評價:每個小組是否為娃娃買到他喜歡的餅干?
活動反思
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于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活動目標:
1. 學習將圖片按顏色或形狀分類排放。
2. 按圖片的顏色和開頭特征進行配對,并學習命名。
3. 喜歡參與集體游戲活動。
4. 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紅、黃、綠3種顏色,圓形、正方形、三角形3種形狀圖片若干
2. 紅、黃、綠3種顏色標記各一個,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標記(無色)各一個。
3. 圖片的扁平筐(或盒)若干。
4. 娃,身上分別有紅色的圓形、黃色的正方形、綠色的三角形標記各一個。
5. 中班幼兒用書第4頁
活動過程:
一、商店進貨。
1. 一起商議玩開餅干商店的游戲。
商店貨架上只有一個,一個空的筐,還沒有進貨,教師先請小朋友把餅干拿來布置貨架。
2. 幼兒看自己的小籮筐里有些什么餅干,看看講講,如三角形餅干、紅色的餅干……
3. 按教師筐前出現的顏色標記,請一部分幼兒把餅干分送到三個筐里,邊送邊說,如"我把餅干送到紅色標記的筐里。""我把綠餅干送到這綠色標記筐里。"……
4. 師筐前出現的形狀標記,請另一部分幼兒把餅干分送到三個筐里,邊送邊說,如"我把餅干革命送到有圓形標記的筐里。""我把方餅干送到有方形標記的筐里。"……
二、介紹餅干。
1. 幼兒看一個有顏色標記筐里的餅干,介紹這兒的餅干都是什么顏色的餅干,如都是紅色的餅干,說:"要買紅色的餅干到我這里來!"教師幫助補充:"要買紅色的餅干可以到這里來,也可以挑選你喜歡的形狀。因為這里都是紅色的餅干但有不一樣的形狀。"
2. 幼兒看一個有形狀標記筐里的餅干,介紹這兒都是什么形狀的餅干,如都是方方的餅干,說:"要買方餅干到我這里來!"教師幫助補充說""要買方方的餅干可以到這里來,也可以挑選你喜歡的顏色。因為這里都是方形的餅干但有不一樣的顏色。"
三、幼兒當顧客去購買餅干。
1. 買兩塊不一樣的餅干。(幼兒挑選,并讓大家看看講講,這兩塊餅干什么地方不一樣)
2. 買兩塊相同的餅干。(讓幼兒挑選并讓大家看看講講,這兩塊餅干什么是相同的)
3. 出示3個娃娃(身上有標記),請小朋友買它們最喜歡吃的餅干,先看看說說它們各自喜歡吃的餅干,如紅色的圓餅干,黃色的正方形餅干,綠色的三角形餅干,然后分組為3個娃娃買餅干。
4.幼兒操作練習。(幼兒用書第4頁)
活動目標
1. 學習將圖片按顏色或形狀分類排放。
2. 按圖片的顏色和開頭特征進行配對,并學習命名。
3. 喜歡參與集體游戲活動。
4. 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 紅、黃、綠3種顏色,圓形、正方形、三角形3種形狀圖片若干
2. 紅、黃、綠3種顏色標記各一個,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標記(無色)各一個。
3.放置圖片的扁平筐(或盒)若干。
4.個娃娃,身上分別有紅色的圓形、黃色的正方形、綠色的三角形標記各一個。
5. 中班幼兒用書第4頁
活動過程:
一、商店進貨。
1. 一起商議玩開餅干商店的游戲。
商店貨架上只有一個,一個空的筐,還沒有進貨,教師先請小朋友把餅干拿來布置貨架。
2. 幼兒看自己的小籮筐里有些什么餅干,看看講講,如三角形餅干、紅色的餅干……
3. 按教師筐前出現的顏色標記,請一部分幼兒把餅干分送到三個筐里,邊送邊說,如"我把餅干送到紅色標記的筐里。""我把綠餅干送到這綠色標記筐里。"……
4.按教師筐前出現的形狀標記,請另一部分幼兒把餅干分送到三個筐里,邊送邊說,如"我把餅干革命送到有圓形標記的筐里。""我把方餅干送到有方形標記的筐里。"……
二、介紹餅干。
1. 幼兒看一個有顏色標記筐里的餅干,介紹這兒的餅干都是什么顏色的餅干,如都是紅色的餅干,說:"要買紅色的餅干到我這里來!"教師幫助補充:"要買紅色的餅干可以到這里來,也可以挑選你喜歡的形狀。因為這里都是紅色的餅干但有不一樣的形狀。"
2.幼兒看一個有形狀標記筐里的餅干,介紹這兒都是什么形狀的餅干,如都是方方的餅干,說:"要買方餅干到我這里來!"教師幫助補充說""要買方方的餅干可以到這里來,也可以挑選你喜歡的顏色。因為這里都是方形的餅干但有不一樣的顏色。"
三、幼兒當顧客去購買餅干。
1. 買兩塊不一樣的餅干。(幼兒挑選,并讓大家看看講講,這兩塊餅干什么地方不一樣)
2. 買兩塊相同的餅干。(讓幼兒挑選并讓大家看看講講,這兩塊餅干什么是相同的)
3. 出示3個娃娃(身上有標記),請小朋友買它們最喜歡吃的餅干,先看看說說它們各自喜歡吃的餅干,如紅色的圓餅干,黃色的正方形餅干,綠色的三角形餅干,然后分組為3個娃娃買餅干。
4.幼兒操作練習。(幼兒用書第4頁)
教學反思: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愉快地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操作探索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活動過程中教師為幼兒充分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環境,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幼兒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以“游戲”貫穿活動過程,讓幼兒在玩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