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員基礎知識PPT課件這個PPT共80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嬰幼兒各系統的生理衛生,嬰幼兒的膳食和營養,嬰幼兒的疾病預防,嬰幼兒常見護理技術和意外事故處理等,歡迎點擊下載。內容
嬰幼兒各系統的生理衛生
嬰幼兒的膳食和營養
嬰幼兒的疾病預防
嬰幼兒常見護理技術和意外事故處理
嬰幼兒各系統的生理衛生
運動系統
呼吸系統
循環系統
消化系統
泌尿系統
皮膚
內分泌系統
神經系統
感覺器官
運動系統
運動系統是
由骨、關節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
一、嬰幼兒運動系統的特點及保育
骨骼的發育特點及保育
特點:蛋白質多、鈣磷少。
柔軟,彈性大,硬度小,受壓容易 變形彎曲
保育方法:
培養嬰幼兒形成正確的姿勢。
注意嬰幼兒鈣、磷、維生素D等營養物質的攝取。
堅持戶外運動,刺激骨骼的發育
各部分的骨骼的發育特點及保育
一、顱骨要經過閉合過程
特點:前囟門閉合的時間1-1.5歲。
保育方法:
注意囟門的清潔衛生,及時清理頭皮表面的積垢。
注意保護前囟門的安全,遠離尖銳、具有傷害的物品。
二、腕骨未完全骨化
特點:
新生兒的腕骨是軟骨組成,7歲左右腕骨才有比較明顯的骨化,10~13歲腕骨的骨化才完成。
保育方法:
嬰幼兒使用的玩具宜輕不宜重
嬰幼兒從事手部的游戲不宜過于細膩,時間不宜過長。(折紙、用剪刀、寫字、繪畫)
不能強迫幼兒搬運幼兒力所不能及的重物或從事成人的勞動。(桌子、運動器材)
應適當鍛煉幼兒的掌、指骨。(撕紙、捏泥)
三、脊柱生理彎曲尚未定型
特點:4個生理彎曲(前頸曲、胸后曲、腰前曲、骶后曲),有緩沖震蕩、平衡身體作用。彎曲形成時是不固定的,只有到生理成熟期,生理彎曲才完全固定。
3個月會抬頭,出現前頸曲。
6個月會坐,出現胸后曲。
1歲會走,出現腰前曲。
保育方法:
培養嬰幼兒良好的體姿。
嬰幼兒的生活用品應該符合健康的要求。
四、骨盆未成長一塊完整的骨骼
特點:成人骨盆是一塊完整的骨骼。嬰幼兒的骨盆是由若干塊骨頭借助軟骨連接在一起。25歲才成為一塊完整的骨骼。
保育方法:
不得過早穿高跟鞋。
不要讓幼兒從較高的地方跳到堅硬的地面上。
關節的發育特點及骨骼
特點:
嬰幼兒關節附近的韌帶較松,關節窩較淺,過度牽拉,容易脫臼。如牽拉肘
保育方法:
避免用力牽拉,提拎幼兒的手臂。
嬰幼兒肌肉的發育特點及保育
特點:
嬰幼兒肌肉容易疲勞
大肌肉群發育早,小肌肉發育晚。
保育方法:
動靜結合,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
在鍛煉大肌肉的同時,要注意小肌肉的訓練。(穿珠、拾豆、系扣子、使勺子和筷子等)
保育小結
培養嬰幼兒坐、立、行的正確姿勢。嬰幼兒生活用品的準備和使用要得當。
多進行日光下的鍛煉,日光的鍛煉是嬰幼兒骨骼生長的“營養素”。
注:人皮膚里的7-脫氫膽固醇,經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后可以變成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沉積在骨骼上。如果只吃鈣不同時攝取維生素D,鈣將無法吸收。
全身鍛煉要全面、均衡、多樣化。
注意運動的安全。
呼吸系統
呼吸系統簡介:
鼻:是呼吸道的開始部分,也是嗅覺器官。
咽:是呼吸和消化系統的共同通道。
喉:是呼吸通道也是發音器官
氣管與支氣管:氣管與支氣管管壁內覆蓋著有纖毛的黏膜,能分泌黏液,粘住空氣里的灰塵和細菌。
肺:位于胸腔內、心臟的兩側。是氣體交換的場所。
嬰幼兒呼吸系統的特點及保育
鼻腔的特點及保育
一、鼻腔:
特點:鼻腔短小、狹窄,黏膜柔嫩,容易感染和鼻塞。
保育方法:
1、擤鼻涕的正確方法:
2、鼻塞的正確處理:
--鼻腔堵塞后導致用口呼吸
1、影響嬰幼兒的睡眠和進食。
2、易給病菌造成入侵的條件,易引起鼻炎、扁桃體炎、喉炎等。
3、長時間用口呼吸,會引起上唇翹起,開唇露齒
4、因呼吸淺,肺部擴張不全,可致“漏斗胸”
5、吃飯時忙于喘氣,則“囫圇吞棗”,日久消化不良,易患貧血。
7、氧氣和營養供應不足,身心發育均受影響。
不要養成在臉上和鼻孔亂摳的習慣
面部、口、鼻周圍的皮膚血管很豐富,靜脈與顱內靜脈相通。面部長癤子一定不能擠壓,以免細菌擠進靜脈,進入顱內,引起感染,危害生命。
二:鼻易出血區
特點:在鼻中隔得前下方,鼻粘膜柔嫩,血管密集,表淺。
保育方法:詳見意外事故處理。
鼻出血處理方法:
1)安慰嬰幼兒不要緊張,讓嬰幼兒安靜坐下,用口呼吸,頭略向前低,防止血液逆流進入口腔咽喉。
2)捏住鼻翼10分鐘。
3)用濕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額。
4)若不能止血,可用紗布卷、消毒藥棉等塞鼻。
5)止血后短時間內不可用力揉搓鼻腔,不可捏鼻,也不做劇烈運動,避免再出血。
6)如無法止血或嬰幼兒經常出血,應去醫院檢查。
了解鼻翼的位置
↗
耳咽管的特點及保育
特點:耳咽管短、粗、平直,易患中耳炎。
保育方法:鼻塞時應按正確的方法擤鼻涕,避免過于用力。
喉腔的特點及保育
一、會厭軟骨
特點:會厭軟骨反應遲鈍。在吃飯時說笑哭泣,食物容易嗆入氣管,造成氣管異物而危及生命。
保育方法:
1、吃飯時,讓嬰幼兒安靜進食;
2、玩耍時,嘴里不能含有食物;
3、晨檢時要檢查幼兒口袋,避免幼兒將小玩具、食物帶入教室,防止異物如呼吸道。
二、聲帶
三、氣管與支氣管
四、肺
保育小結
培養嬰幼兒呼吸系統的良好習慣:用鼻呼吸;掌握正確擤鼻涕的方法;不隨地吐痰;不蒙頭睡覺;不亂挖鼻孔。
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保護嬰幼兒的“金嗓子”
循環系統
一、循環系統的簡介
血液循環系統包括血液、心臟、血管
二、嬰幼兒循環系統的特點及保育
血液 *健康幼兒的血色素不得低于12g。
心臟:心跳、脈搏
不同年齡嬰幼兒心跳次數(平均值)
淋巴結 扁桃體是人體最大的淋巴結,4-10歲發育高峰。
三、保育小結
適度鍛煉可以強心。
科學飲食有利于循環系統。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防貧血。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預防動脈硬化。
消化系統
一、消化系統的簡介
二、嬰幼兒消化系統的特點及保育
牙齒及口腔
牙齒:
乳牙:生長情況、乳牙作用、乳牙的特點、保育方法
*乳牙共有20個,最早萌出的恒牙叫第一恒磨牙
恒牙:生長情況、換牙。
口腔
黏膜
唾液
胃
一、胃的簡介
二、嬰幼兒胃的特點及保育
特點:
容量少,排空快。
溢奶常易發生。
消化能力差。
保育方法:
在一日三餐外添加1~2餐
喂奶后輕拍背排出空氣,人工喂養防止吸入大量空氣。
提醒細嚼慢咽,不吃湯泡飯,避免飯前大量飲水,控制甜味飲料。
腸
一、小腸
特點:吸收能力強
保育方法:碎細爛軟嫩,便于消化和吸收
二:大腸
特點:易便秘。
保育方法:
培養嬰幼兒定時排便習慣。
培養嬰幼兒專心排便習慣。
在飲食方面,多吃水果、蔬菜,搭配粗糧。
肝臟
特點:發育不完善
保育方法:
為嬰幼兒準備的膳食不應過于油膩。
重視早餐,預防低血糖。
保育方法:
細嚼慢咽,不吃湯泡飯。
飯后漱口,睡前刷牙。
不比賽吃飯。
不在吃飯時批評嬰幼兒
培養定時排便習慣
泌尿系統
一、泌尿系統的簡介
二、嬰幼兒泌尿系統的特點和保育
特點:
1、從無拘束排尿到有拘束排尿。
2、尿道短,易感染。
保育方法:
一、針對排尿:
1、提醒排尿;(運動、睡眠前)
2、不頻繁排尿、不憋尿;
3、做好遺尿嬰幼兒防范;
4、按照正確方法訓練嬰幼兒排尿。
二、針對尿道感染
1、睡覺前清洗外陰;
2、教會幼兒正確擦屁股方法;
3、洗外陰的毛巾、盆等要專用,毛巾要消毒;
4、充足飲水,及時排尿。
保育方法:
1、訓練嬰幼兒控制排尿的能力;
2、做好男孩和女孩外陰的清潔衛生。
皮膚
一、皮膚的簡介
皮膚結構
皮膚功能:感覺;保護人體;調節體溫;排泄;代謝。
二、嬰幼兒皮膚的特點及保育
特點:
1、保護機能差
2、調節溫度作用差
3、滲透能力強
保育方法
針對保護機能
1、內衣要柔軟,以棉的為好;洗滌用無毒、無刺激品;水溫要適宜。
2、保持皮膚清潔
針對體溫調節
1、冬季防凍瘡、夏季防暑。
2、增強嬰幼兒的冷然變化的適應能力。
3、培養用冷水洗臉、洗手的習慣。
針對皮膚滲透
1.凡盛過有毒物品的容器要妥善處理,決不能讓幼兒玩。
2.在皮膚上涂拭藥物要注意濃度和劑量,不得過量。
保育方法:
1、增強嬰幼兒對冷然變化的適應能力;
2、洗滌用品無毒、無刺激;
3、保持嬰幼兒的皮膚清潔衛生。
內分泌系統
一、內分泌系統簡介
二、嬰幼兒內分泌系統的特點及保育
特點:
1. 生長激素分分泌↓→嬰幼兒的身高↓
生長激素的分泌主要是在夜間嬰幼兒入睡后進行,所以保證嬰幼兒睡眠時間和質量,有助于身高的增長。
2. 缺碘→甲狀腺素↓ →嬰幼兒智力↓
保育方法:
1、保證嬰幼兒的睡眠,有利于生長發育
2、嬰幼兒應攝取加碘的食鹽。
神經系統
一、神經系統的簡介
二、嬰幼兒神經系統的特點及保育
特點:1、大腦皮層易興奮,不易抑制;2、大腦皮層易疲勞;3、睡眠時間較長。
嬰幼兒的睡眠時間
保育方法:
一、針對嬰幼兒興易奮
1、對形成不良行為和情緒的嬰幼兒,應采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糾正。
2、在教嬰幼兒做事和學知識時,要想方設法引起他們的興趣。
二、針對嬰幼兒易疲勞:組織活動時間要短,內容不宜過難,要常變換活動內容和方式。
三、針對睡眠時間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保育小結
1、生活有規律
2、保證嬰幼兒充足睡眠。
3、創建輕松愉快的精神環境。
感覺器官
一、視覺器官—眼睛
1、眼睛的介紹
2、嬰幼兒視覺的特點及保育
特點:
1)5歲前可能有生理性遠視;
2)晶狀體有效好的彈性;
保育方法:
注意嬰幼兒用眼衛生,預防近視。(培養良好的用眼的用眼習慣;科學采光;遠離危險;防止斜視)
嬰幼兒視覺異常
一、視覺異常介紹:斜視和弱視
二、視覺異常的表現:
嬰兒:對小玩具不敢興趣;遮擋一只眼睛時,引起反感、哭鬧或用手撕扯遮攔物。遮攔另一只眼時,嬰兒卻無反應。
幼兒:兩眼不對稱;看東西常偏頭,眨眼、皺眉、瞇眼;眼睛常發紅、流淚;看書過近,混淆圖形形狀,喜看大圖。手眼協調差;不活潑,活動范圍小,動作緩慢。
三、保育方法:及時發現嬰幼兒視力的異常。
聽覺器官—耳
一、耳的介紹:外耳、中耳、內耳
二、嬰幼兒耳的特點及保育
特點:
容易生凍瘡;
易引起外耳道癤腫;
易患中耳炎。
保育方法:
防止耳受冷;
及時清理進入耳;不用銳利的工具給嬰幼兒挖耳。
教會幼兒正確的擤鼻涕方法;不要躺著進食、飲水;及時清理進入耳內的污水。
保育小結
眼睛
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
調換座位防斜視。
不用手柔眼,用清潔毛巾、手絹,防眼病。
定期檢查視力。
耳
不用銳利的工具挖耳。
保持外耳道清潔。
教會幼兒正確擤鼻涕方法,預防中耳炎。
保護嬰幼兒的聽力,減少生活噪音。
及時發現嬰幼兒聽力異常。
嬰幼兒的膳食和營養(看書劃重點)
一、嬰幼兒的營養和熱能---六大營養素
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
脂肪;
無機鹽(鈣、鐵、鋅、碘);
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C、維生素D);
水
熱能
平衡膳食寶塔
各年齡嬰幼兒的喂養
一、1歲以內嬰兒的喂養
1、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的好處:
1)營養價值高;
2)提高抵抗力;
3)減少過敏反應;
4)有利于乳兒心理健康;
5)新鮮、干凈,溫度適宜,喂養方便。
母乳喂養的原則:樹立喂養信心、早開奶、按需喂哺。
人工喂養:
添加輔食:
原則--循序漸進,逐步適應;
輔食應在喂奶前添加;
夏季或生病時,暫時延緩添加;
輔食的種類、添加量應結合月齡、健康狀況及營養需要而定,可曾可減,靈活掌握。
二、3~6歲幼兒的膳食
定時
定量
專心吃飯
不偏食
不剩飯、不撒飯
嬰幼兒的疾病預防
一.嬰幼兒常見病和寄生蟲病的預防
上呼吸道感染
癥狀:輕的有流涕、鼻塞、打噴嚏、咳嗽、咽部充血、有壓痛等局部癥狀。重者有全身癥狀,發燒、乏力、煩躁不安、嘔吐、腹瀉等。
護理
1、高熱護理:
1)檢測體溫(2小時/次)。≥37.5℃為發燒
2)退燒方法:服退燒藥(4小時/次)
物理降溫(冷敷、酒精擦浴、洗溫水澡)
2.臥床休息,多飲水。飲食有營養,易消化。
3.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預防
1.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冷熱變化的適應能力,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2.多曬太陽,多參加戶外活動。
3.天氣變化,及時給嬰幼兒添減衣服。
4.冬春季不去擁擠的公共場所,避免感染。
5.要保持嬰幼兒活動室、臥室的空氣新鮮。
腹瀉
病因
1.非感染因素:1)飲食失調;2)身體受熱和受涼。
2.感染因素:1)腸道內感染;2)腸道外感染。
癥狀
1.輕癥:1日數次至10余次,大便呈稀糊狀或蛋花湯樣,體溫正常或低熱,影響食欲。
2.嚴重:起病急,1日數10次,呈水樣,尿量少或無尿,食欲減退,伴有頻繁嘔吐,萎靡不振、眼窩凹陷、口唇及皮膚干燥。
護理
1、腹部保暖。每次便后用溫水洗臀部。
2、已有脫水,無論程度輕重,均應立即送醫院治療。無脫水,“口服補液鹽”
3、腹瀉的病兒不必禁食。
預防:
1、合理喂養。
2、要悉心照料嬰幼兒,避免腹部著涼。
3、注意日常飲食衛生工作。
4、及時隔離患兒。
佝僂病
病因
1、紫外線照射不足。
2、生長過快的小兒、早產兒、多胎兒。
3、人工喂養。
癥狀
1、早期癥狀:煩躁不安,愛哭鬧;多汗、枕禿;食欲不好。
2、骨骼改變:前囟門閉合晚,出牙晚,頭呈方形,肋骨外翻。
預防
1、預防先天性佝僂病。
2、提倡母乳喂養,及時添加輔食。
3、多曬太陽。
4、按醫囑服用維生素D制劑。
缺鐵性貧血
病因:體內貯鐵量不足;飲食缺鐵;疾病影響。
癥狀:皮膚,黏膜逐漸蒼白或蒼黃;全身乏力;食欲減退;較大的幼兒可訴頭暈。
預防:
1、合理喂養,注意及時添加含鐵較多的輔食。
2、糾正嬰幼兒偏食、挑食的習慣。
3、及時治療胃腸道疾病。
齲齒
病因及危害:
預防:1、注意口腔衛生;2、合理營養,多曬太陽;3、定期檢查。
肥胖癥
病因:營養過度;活動過少;遺傳;心理因素;疾病。
危害:不美觀;對健康不利;易產生饑餓,影響學習。
易存在心理問題。
預防:限制飲食;多運動。
蛔蟲病
傳播途徑:手→口→胃腸道。
癥狀:營養缺乏;胃腸道癥狀;夜眠不安;過敏
反應。
預防
1)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2)幼兒園要改善環境衛生,講究飲食衛生。
3)積極治療蛔蟲病,減少蟲卵傳播的機會。
蟯蟲
流行特點:多發于1~5歲的小兒。由肛門→ 手→口直接傳播。
癥狀
1)夜間肛門周圍和會陰部發生奇癢。
2)睡眠不安,煩躁。
3)由于瘙癢可使局部皮膚糜爛。
預防:避免重復感染;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換衣、被褥。
嬰幼兒傳染病的常識
一、傳染病的特性:有病原體;有傳染性;有免疫性。
二、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的三環節
1、傳染源:病人;帶菌者;受感染的動物;
2、傳播途徑:空氣傳播;飲食傳播;昆蟲傳播;接觸傳播;醫源傳播。
3、易感人群
三、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1、控制傳染源
2、切斷傳播途徑
3、保護易感人群:增強幼兒的體質;預防接種
嬰幼兒傳染病的預防
流行性感冒(流感)
1、癥狀:潛伏數小時至數日。發病急,寒戰、發熱,體溫可達39℃以上。伴有頭痛、倦怠乏力、關節肌肉酸痛等,還可以出現惡心嘔吐癥狀。
2、護理:臥床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多飲水,吃營養易消化食物。按醫囑服藥。高熱時采取適合的方法降溫。
3、預防:增強體質。少去公共場所;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注意天氣變化添減衣服;接種流感疫苗。
水痘
----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
癥狀:潛伏期10~21d。發病初期1~2d多有低燒,隨后出疹。出疹順序頭皮面部→驅干→四肢。
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勤換洗內衣、被單。皮膚瘙癢,可用爐甘石擦劑止癢,防止嬰幼兒搔抓皮膚,引起感染。
預防:通風,避免到公共場合,隔離治療到皮疹干燥、結痂,沒有新疹出現。檢疫期31d。病兒停留的房間開窗通風3h.
風疹
---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
癥狀:潛伏期10~21天。表現低熱、咳嗽、流涕、乏力、咽痛、眼發紅等感冒癥狀。發熱1~2天出疹。從面部、頸部開始,24h內遍及全身。皮疹一般3天消退。
護理:
預防:
幼兒急診
---是呼吸道傳染疾病。多發6個月~2歲
癥狀:潛伏期8~15d。起病急,高熱39~41℃
伴有咳嗽、流涕、眼發紅等。高熱3~5d后體溫驟降,同時出現皮疹。1~2天內皮疹完全消退。
護理:臥床休息,多喝水。
猩紅熱
流行特點:---是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可通過空氣中的飛沫、玩具、手帕、衣物等間接傳染。冬春季多見,2~8歲易發。潛伏期3~7d。
癥狀:發病急,高熱,嘔吐,頭痛,嗓子痛,咽部紅腫,扁桃體腫大,可見灰白色滲出物。發病數小時或第二天出疹。頸前→上胸→驅干→上肢→下肢
預防:隔離至咽培養不帶菌才能回班(2周后)。接觸班檢疫7~12d,并進行消毒。接觸者進行藥物預防。
治療:對癥、早用抗菌藥物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多發冬春季。2歲以上易發。
癥狀:潛伏期14~21d。先一側腮腺腫大、疼痛,后波及對側。4~5d消腫。腮腺腫大以耳垂為中心,邊緣不清,表面發熱,有壓痛,咀嚼時疼痛。伴有發熱、畏寒、頭痛、食欲不振等。如出現嗜睡、頭痛、據烈嘔吐等癥狀及時就醫。
護理:臥床休息;多喝水;吃流質和半流質食物,避免吃酸辣食物;常漱口;服用板藍根治療,腮腺腫痛時,可冷敷或中藥外敷(青黛散、紫金錠)
預防:隔離,至腮腺完全消腫。檢疫3周。
傳染性肝炎
---分甲肝、乙肝、非甲非乙肝等。
癥狀
1、甲肝:潛伏期1個月。黃疸型和無黃疸型
2、乙肝:潛伏期2~6個月。多為無黃疸型
黃疸型肝炎:
無黃疸型:
護理:1)急性肝炎應臥床休息。2)少吃脂肪,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糖、多飲水。3)做好消毒隔離。
細菌性痢疾
---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多發在夏秋季。經手口傳播。
癥狀:潛伏期1-3d。起病急,高熱、寒戰、腹痛、腹瀉。1日腹瀉10次。為膿血便。里急后重、中毒嚴重者全身中毒癥狀。
護理:臥床休息。飲食流質,忌油膩、刺激食物。病情好轉應加強營養。
預防:早發現,早隔離和帶菌者。加強環境衛生、個人衛生及飲食衛生。
嬰幼兒常用護理技術和意外事故處理
常用護理技術
一、測體溫
1)正常嬰幼兒體溫36~37.4℃。
2)飯后半小時,安靜狀態下測量。
3)采用腋下測量。安全衛生。
4)測量前查看溫度表刻度在35 ℃以下。
5)擦凈腋下的汗,把水銀端發到腋窩。測量5分鐘。
二、喂藥:
三、滴眼藥:對照藥名、濃度。把藥滴在下眼皮內。
四、滴鼻藥:
五、高熱護理:39℃≥
1)冷敷的操作方法。
2)酒精擦拭的操作方法。
六、測脈搏和觀察呼吸
意外事故處理
發生意外事故的原因
1、嬰幼兒運動機能不完善
2、嬰幼兒對危險因素缺乏認識。
3、嬰幼兒好奇、好動、活潑、易沖動。
4、保育員對嬰幼兒的管理不善。
二、意外事故的急救
小外傷
1、跌倒蹭破皮膚的處理:觀察傷口的深淺。
2、扎刺的處理:
3、剪刀、小刀等文具的劃傷與傷口處理:
擠傷的處理
異物的處理
1、眼內異物的處理;2、鼻腔異物的處理
3、咽部異物的處理;4、外耳道異物的處理
5、氣管異物的處理
鼻出血
主要原因:1)外傷;2)發燒引起;3)鼻腔異物
處理方法:
1)安慰嬰幼兒不要緊張,讓嬰幼兒安靜坐下,用口呼吸,頭略向前低,防止血液逆流進入口腔咽喉。
2)捏住鼻翼10分鐘。
3)用濕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額。
4)若不能止血,可用紗布卷、消毒藥棉等塞鼻。
5)止血后短時間內不可用力揉搓鼻腔,不可捏鼻,也不做劇烈運動,避免再出血。
6)如無法止血或嬰幼兒經常出血,應去醫院檢查。
驚厥
1、原因:高燒、缺鈣。
2、癥狀:突然意識喪失,頭向后仰,眼球凝視。,呼吸細弱不規則,口唇青紫,四肢和單側或雙側面部抽動。持續時間一兩分到十幾分鐘,甚至幾十分鐘。
3、處理:
1)讓病兒側臥,便于及時排出分泌物,防止物入氣管。
2)不要緊摟病兒,可輕按抽動的上下肢,避免從床上摔下。
3)用毛巾手絹擰成麻花狀放于上下牙之間,以免咬傷舌頭。
4)隨時清除痰涕。
5)用針刺或重壓人中穴。
注意:在急救同時,做好送醫院的準備,嬰幼兒發燒時,切忌包裹過嚴過厚。
蚊蟲咬傷
中暑
凍傷
頭部摔傷
1、出血時,用一塊清潔紗布輕輕按壓傷口止血,并及時送醫院。
2、未出血,要對嬰幼兒進行24h的密切觀察。出現下癥狀及時送醫院。
1)惡心、嘔吐。
2)意識喪失。
3)頭部劇烈疼痛。
4)眼、耳、鼻周圍出血。
5)有抽風、麻痹。語言障礙。
3、教育嬰幼兒摔傷后務必告訴成人。
考前模擬題1
說明:以下為模擬抓題,不分題型排列,請同 學們認真思考!
1、兒童容易缺乏的無機鹽有( )、
( )、( )、( )。
2、病兒體溫升至( )℃左右,就應該及時采取降溫措施。
3、滴眼藥水時,應將藥液滴在( )內。
A、上眼皮 B、眼角 C、角膜 D、下眼皮
考前模擬題2
4、幼兒熱能的主要來源是( )。
A、蛋白質 B、碳水化合物 C、脂肪 D 、維生素
5、(多選題)照顧幼兒吃好一頓飯的標志是:( )。
A、吃飯過程中,幼兒情緒好;B、幼兒食欲好,食量夠;C、飲食習慣好,吃得衛生;D、養成飯后漱口的習慣
考前模擬題3
6、(多選題)呼吸系統疾病:( )。
A、支氣管肺炎 B、急性支氣管炎 C、慢性咽喉炎 D、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 E、上呼吸道感染
7、(是非題)乳牙患上齲齒就沒有必要去治療了。 ( )
8、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是:
( )、( )、( )。
考前模擬題4
8、乳牙共( )個,最早萌芽出的恒牙叫( )。
9、人體缺乏鐵可患( )。
10、新鮮蔬菜和水果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 )。
11、幼兒吃飯時不能說笑打鬧是為了防止發生( )。
12、健康幼兒的血色素不得低于( )克。
考前模擬題5
13、胡蘿卜素可在體內轉變成維生素( )。
14、將下列左側所列病名與右側所列疾病表現對號,并用直線連接。
①佝僂病 ①咽痛、全身皮膚彌漫性潮紅,疹間無 正常皮膚,楊梅舌、口周蒼白圈
②腹瀉 ②小兒大便次數增多,大便呈現膿血樣,有下墜感
③甲型肝炎 ③皮膚有斑丘疹,皰疹、結痂
④猩紅熱 ④方顱、囟門晚閉、雞胸、肋骨串珠
⑤痢疾 ⑤小兒大便次數增多,大便呈蛋花湯樣
⑥水痘 ⑥食欲不振,厭惡油膩,惡心
考前模擬題6
問答題:
1、幼兒鼻出血應如何處理?
2、幼兒發生骨折怎么辦?
3、怎樣護理發燒的幼兒?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