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衛(wèi)生消毒工作PPT課件這個PPT共69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園衛(wèi)生消毒的工作認識,幼兒園衛(wèi)生消毒的法律依據(jù),衛(wèi)生消毒的基本概念、分類,幼兒園常用的消毒方法,幼兒園消毒的組織管理,幼兒園衛(wèi)生消毒的技術措施,幼兒園衛(wèi)生消毒監(jiān)測效果評價,正確選擇合適的消毒劑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園衛(wèi)生消毒工作
一、幼兒園衛(wèi)生消毒的工作認識
幼兒園是孩子生活與游戲的集體場所,為保證每一名幼兒的健康成長,幼兒園必須做好相應的消毒工作。
切斷傳染病傳播途徑
預防和控制幼兒園傳染病的流行保障師生健康
衛(wèi)生消毒工作對幼兒園來說是常規(guī)工作,但要真正做好此項工作并非易事。
1、首先,幼兒園要建立完善的衛(wèi)生消毒制度,制定出衛(wèi)生消毒的工作職責,對相關人員進行消毒知識的培訓,防止幼兒園傳染病的發(fā)生流行。
2、幼兒園要提高衛(wèi)生消毒意識,通過學習加強消毒知識,以便完善在工作中的消毒常規(guī)。如進行消毒工作時消毒時間要充足,消毒劑濃度要有保證,因此幼兒園老師應把消毒工作落實到位。
3、幼兒園是兒童集體生活的場所,是易感人群集中的地方,保護兒童健康成長是首要任務。作為保健醫(yī)生要針對季節(jié)做好衛(wèi)生消毒與診斷工作,并對園內衛(wèi)生消毒工作的落實起到監(jiān)督指導的作用。
4、衛(wèi)生消毒工作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幼兒的身體健康,作為幼兒園的保健醫(yī)生要隨時做好衛(wèi)生消毒工作的檢查,讓每位老師都能自覺做好衛(wèi)生消毒工作,加強衛(wèi)生消毒意識,保證消毒工作的正常運轉。
二、法律依據(jù)
衛(wèi)生部《消毒管理辦法》
《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
《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guī)范(試行)》
《福建省托幼機構消毒監(jiān)測方案(試行)》
托幼機構應當健立健全消毒管理制度,按照衛(wèi)生行政部門的規(guī)定和要求,對室內空氣、餐具、玩具和其他活動場所、物品進行定期消毒處理。
三、衛(wèi)生消毒的基本概念、分類
基本概念:
清潔:指用物理方法清除污染物體表面的有機物和污跡、塵埃。
消毒:就是使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清除或者殺滅病原微生物以及其它有害的微生物,使其數(shù)量減少到無害的程度。
正確的清潔、消毒是預防托幼機構傳染 病發(fā)生的重要措施。
衛(wèi)生消毒的分類
1、預防性消毒:指未發(fā)現(xiàn)傳染源的情況下,對可能被病原體污染的物品、場所和人體進行的消毒措施。如托幼機構使用的餐具、毛巾、玩具、便器、餐桌、飯前便后洗手等,均屬日常預防性消毒。
預防性消毒的目的是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是預防傳染病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疫源性消毒:對有傳染源(病者或病原攜帶者)存在的地區(qū),進行的消毒,以免病原體向外傳播。
疫源性消毒可分為隨時消毒、終末消毒。
隨時消毒是指及時殺滅并消除由污染源排出
的病原微生物而進行的隨時的消毒工作。
終末消毒是指傳染源住院隔離,痊愈或死亡
后,對其原居住地進行的徹底消毒,以期將
傳染病所遺留的病原微生物徹底消滅。
注意:疫源性消毒需根據(jù)傳染病的病種,確
定消毒方法和消毒濃度。
衛(wèi)生消毒的分類
分疫源地消毒和預防性消毒兩種 。
也可按照消毒水平的高低,分為高水平消毒、中水平消毒與低水平消毒。
高水平消毒:殺滅一切細菌繁殖體包括分枝桿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絕大多數(shù)細菌芽孢。
中水平消毒:殺滅除細菌芽孢以外的各種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桿菌。
低水平消毒:能殺滅細菌繁殖體(分枝桿菌除外)和親脂類病毒的化學消毒方法以及通風換氣、沖洗等機械除菌法。
四、幼兒園常用的消毒方法
幼兒園常用的消毒方法可分為兩大類,即物理消毒法和化學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包括:煮沸法、日曬法、高壓蒸汽滅菌法及紫外線輻射消毒法。
化學消毒法:使用“化學消毒劑殺滅傳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的要求。
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將病原微生物消滅于機體之外,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達到控制傳染病的目的。
1、物理消毒法
(1)、開窗通風
(2)、煮沸消毒
(3)、蒸汽消毒
(4)、紫外線消毒
(1)、開窗通風
開窗通風,增強室內空氣流通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消毒方法,托幼機構應首選。
即在通風良好的情況下,每天通風2~3次,每次15-30分鐘。在使用空調的情況下,也應堅持用此方法。建議定時開窗通風、轉換空氣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注意:如空氣污染嚴重,不宜采用開窗通風法
(2)、煮沸消毒
對耐濕耐熱物品最簡便有效的消毒方法。托幼機構中餐具、茶杯、毛巾等物品常用煮沸的方法消毒。
使用煮沸消毒法時應注意兩點:一是被消毒的物品應完全浸沒于水中;二是消毒的時間應從水沸騰后,或中間加入新的物品后開始計時消毒30分鐘。
(3)、蒸汽消毒
是對耐濕耐熱物品的另一種簡便有效的消毒方法,托幼機構的餐具、茶杯、毛巾等物品常用蒸飯箱或蒸汽箱進行蒸汽消毒。
使用蒸汽消毒法時也應注意兩點:一是消毒物品應疏松放置不可緊疊;二是消毒的時間從水沸騰出汽后開始計時30分鐘或按消毒柜操作要求。
(4)、紫外線消毒
紫外線消毒主要是起到室內空氣消毒與
物體表面消毒的雙重作用 。
紫外線燈管是人工制成產生紫外線的低
汞石英氣燈,用于空間消毒。影響紫外線照
射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照射距離、投射角
度、溫濕度、空氣內含塵量及細菌的種類等。
安裝紫外線消毒燈時應注意有效照射距離離地面或物體表面為2米,每次消毒不少于30分鐘。每天記錄燈管使用時間,累計照射時間,做好記錄,燈管累計使用時間超過1000小時要及時更換燈管。注意保潔,每周用95%酒精擦拭1次。
幼兒園紫外線消毒燈主要有兩種:懸掛式和移動式。
使用時必須注意紫外線燈的開關必須與照明燈開關分開,在幼兒觸及不到的位置。消毒時必須在無人的情況下進行,避免紫外線對人眼睛和皮膚的灼傷。消毒后開窗通風,驅散殘留臭氧后才可進入室內。還應注意紫外線燈管的清潔和使用時間,因為這二者都會影響紫外線輻射的效果。空氣消毒前,先將室內打掃干凈再照射紫外線,以保證消毒的效果。
2、化學消毒法
利用藥物殺滅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稱化學消毒法,所用的藥物稱化學消毒劑。
托幼機構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有: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碘伏等。
用消毒劑消毒物品時,應掌握消毒劑的有效濃度及消毒時間,用消毒液浸泡時藥液必須浸沒物品。一般化學消毒劑在高濃度下作為消毒劑,在低濃度下作為抑菌劑。
根據(jù)成分來區(qū)分所有消毒劑,可以將消毒劑劃分以下9大類別:
含氯消毒劑:84、漂白精片
過氧化物類消毒劑:過氧化氫、過氧乙酸
醛類消毒劑:甲醛、戊二醛
醇類消毒劑:乙醇
含碘消毒劑:碘伏
酚類消毒劑:苯酚
環(huán)氧乙烷消毒劑:氧化乙烯
.雙胍類消毒劑
季銨鹽類消毒劑
幼兒園常用化學消毒劑
(1)、含氯消毒劑
(2)、過氧乙酸
(3)、碘伏
(4)、酒精
(1)、含氯消毒劑
消毒劑溶于水中可產生次氯酸者稱為含 氯消毒劑,目前常用的有漂白粉、三合二、
次氯酸鈣、二氯異氰尿酸鈉、氯胺丁等。
含氯消毒劑殺菌譜廣,可殺滅一切致病 微生物,適用于物體表面、玩具、便器、水
等的消毒。
使用時可用浸泡、擦拭、噴霧、干粉等方法消毒。
使用溶液時應現(xiàn)配現(xiàn)用,最長使用期不超過3天。
幼兒園最常用的含氯消毒劑是84消毒液,它是一種以次氯酸鈉為主的高效消毒劑,適用于一般物體表面、白色衣物、公共場所疫源地的污染物品的消毒。
使用84消毒液的注意事項:
1、有一定的刺激性與腐蝕性,必須稀釋以后才能使用。雙手接觸使用時最好戴手套 。
2、不要把84消毒液與其他洗滌劑或消毒液混合使用。
3、放置在兒童觸及不到的地方,專人專柜保存。
4 、被消毒物品應該全部浸沒在水中,消毒
以后應該用清水沖洗干凈后才能使用。
(2)、過氧乙酸
過氧乙酸主要用于醫(yī)院、公共場所及疫源地的消毒。可采用噴灑、熏蒸或氣溶膠噴霧等多種方法進行。
過氧乙酸是 廣譜、高效、速效、廉價的滅菌劑,對空氣傳播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具有廣泛應用,但由于其具有性質不穩(wěn)定、易分解、強腐蝕性等特點,使用中必須掌握正確的方法,同時需要加強管理。
注意事項:
(1)要按規(guī)定選擇濃度,濃度過高時不僅對人體有強烈的刺激性,對物體表面也有很強的腐蝕性,濃度過低又達不到消毒效果。
(2)消毒時必須關閉門窗,按規(guī)定要求達到作用時間。
(3)過氧乙酸對金屬物品有腐蝕性,在進行空氣消毒時,應避免對金屬物品或金屬表面的腐蝕,保護環(huán)境中的設備、器材等。
(4)使用前24h配制待用,一次配制量不能過多,,否則放置過程中其有效濃度會迅速下降。
(5)若藥液不慎濺入眼中或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
(3)、碘伏
碘伏是碘以表面活性劑為載體的不定性結合物,屬中效消毒劑。
能殺滅細菌繁殖體、部分真菌與病毒, 適用于皮膚、粘膜等的消毒。可用浸泡、刷洗方法消毒。
注意:對碘過敏者慎用
(4)、酒精
酒精是無色透明液體屬于中效消毒劑,在醇類中是最常用的皮膚消毒劑。
能迅速殺滅細菌繁殖體,酒精在臨床上使用的有效濃度為75%,主要是常用于對皮膚外傷的消毒。與碘酊合用時主要是用于皮膚消毒時脫碘。
注意:對酒精過敏者慎用
小結:使用化學消毒劑的注意事項
(1)、使用溶液狀態(tài)的消毒劑時,應使化學
消毒劑與病原微生物直接接觸。
(2)、應使用保持有效濃度的消毒劑。
(3)、使用時應注意消毒劑的作用時間。
(4)、使用化學消毒劑時,對于易腐蝕性物
品慎用,以免減少其使用壽命。
五、幼兒園消毒的組織管理
(一)組織機構
園領導
醫(yī)務保健室
班級
(二)管理制度
(三)人員培訓
工作要有記錄、有據(jù)可查
六、幼兒園衛(wèi)生消毒的技術措施
環(huán)境
物品:餐(飲)具、玩具
個人生活用品:毛巾、被褥
手衛(wèi)生
環(huán)境的清潔與處理
清潔、干燥是基本要求
物體表面與地面:濕式清潔為主,每日1~2次;有明顯污垢如血跡、痰跡、嘔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時,污染處先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消毒液噴灑、擦拭或覆蓋作用30min以上,再將污物清理于污物桶內作專門處理,然后對整個區(qū)域進行有序的清潔消毒
空氣:通風換氣為主
正確清潔
清潔用具必須分區(qū)使用:教室、寢室與衛(wèi)生間抹布、拖布分開使用與管理,杜絕“一把拖把四處拖,幾塊抹布到處抹”,“細菌大搬家”的清潔方式。
清潔消毒應該有秩序、不遺漏、“Z”字形進行,一塊區(qū)域用一面抹布一次擦完,不宜反復擦拭無序進行。
物體表面消毒
地面和墻面:無明顯污染地面用自來水濕式拖地1~2次/日,被病原菌污染的地面和墻面用濃度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噴灑表面使充分作用時間約5分鐘后清理干凈。
桌子、椅子、凳子:無污染時以清潔濕抹布擦拭1~2次/日。被病原菌、肝炎病毒、結核桿菌污染時按污染地面消毒方法處理。
水龍頭、門把手、樓梯扶手:清潔的基礎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作用約5分鐘后清理干凈。
廁所表面消毒
廁所水龍頭、門把手、手接觸的門和墻面、地面每日2次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噴灑作用5分鐘后清理干凈。每次拖地1000 mg/L含氯消毒劑的拖布拖地,拖布用后清洗懸掛晾干。
清潔用具的管理
拖(抹)布管理不善,同樣會導致病原菌的傳播,成為引發(fā)幼兒園園內感染的隱患。
不同區(qū)域應分別設置專用拖(抹)布,標記明確,分開清洗,定期消毒,不得混用。
可按顏色進行區(qū)域劃分和管理.在掛拖布的地方有不同顏色的標貼、在拖布桿上有不同顏色的標示,如:清潔區(qū)-白顏色、半污染區(qū)-綠顏色、污染區(qū)-紅顏色等。
分區(qū)懸掛晾干。
拖布的管理
老式拖布很難做到徹底清洗消毒。
空氣的清潔與消毒
定時打開門窗自然通風,可有效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是最簡單、行之有效的室內空氣凈化方法。在通風良好的情況下,通風30分鐘,可使室內空氣中細菌是減少77.3%~79.3%。
如空氣污染嚴重,不宜采用自然通風方法。
空氣的清潔與消毒
室內空氣:每日開窗通風,是控制疾病流行或傳染病發(fā)生的有效措施。在傳染病流行季節(jié)每天用紫外線消毒燈消毒2次,可選擇每天上午和下午幼兒不在時消毒,消毒前關好門窗,消毒時間不少于30分鐘,消毒完畢通風10-20分鐘后讓幼兒進入。
物品消毒
餐(飲)具:每次用后清洗
首選煮沸消毒
也可用食具消毒柜或20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干凈
玩具:每日/周清洗并用20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或浸泡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干凈
個人生活用品
毛巾:個人專用,每日清洗
首選煮沸消毒
也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后用清水清洗干凈
被褥:個人專用,定期清洗晾曬
1、口杯:幼兒的口杯專人專用,每天清洗一次,清洗時尤其要注意杯口附近要重點清洗。洗干凈后放入消毒柜消毒,保證幼兒早上入園后能用上干凈的口杯。 2、杯架:每天用1:100的84消毒液擦拭,然后再用清水抹布擦凈消毒液殘留。
3、餐巾、毛巾:先用肥皂浸泡搓洗,如果蒸煮消毒要浸沒水后蒸煮20-30分鐘。消毒時不要疊的太厚,最多不超過10層。盛餐巾的容器應與餐巾同時消毒。另外可放在陽光下曝曬,兩巾之間的矩離要間隔10公分。上、下、左、右不能碰到一起。每日清洗。 4、飯桌、抹布:開飯加點前(后),用1:100濃度的84消毒液浸泡過的抹布擦餐桌,再用清水抹布擦凈殘留,可擦一個桌,洗一次。
5、玩具:清洗消毒一般每周一次,可用肥皂粉清洗,沖洗干凈后放在陽光下曬2小時,如:毛絨玩具、布玩具等可放在消毒柜消毒;對鐵制玩具、木玩具可以用1:100的84消毒液擦拭,或日光消毒;裝玩具的筐子用1:100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10分鐘;對幼兒使用的剪刀、尺子,放消毒柜消毒;室外大型玩具通過日光照射消毒,但要定期沖洗除塵。
6、廁所、便池:用后隨時沖洗干凈,并保持干燥,保持內外清潔,無積糞、尿垢,無異味。廁所地面、門把手、沖水把手及便池每天用1:100的84消毒液拖洗沖刷1~2次次。
7、被褥 :幼兒用的墊被和蓋被一般每周日 曬一次,每次曬2-4小時。床單、枕套、被套每月清洗一次,用開水燙、日曬。
8、 嘔吐物、排泄物:小兒的嘔吐物、排泄物應盡快清掃干凈,地面、拖把用1:50的84消毒液消毒。
9、餐具: 洗碗時先用洗滌劑將油膩洗凈,再用清水沖洗2遍,洗好的餐具放在專用的容器內,等進餐前用消毒柜消毒。
10、環(huán)境消毒:教室門把手、水龍頭每天用
1:100的84消毒液消毒。
注意: 用84消毒液擦拭過的物體表面,必須要用清水抹布擦去殘留。在傳染病流行季節(jié),注意84消毒液的濃度應改為1:50。
手衛(wèi)生
兒童洗手
入園
入廁前后
就餐飲水前
工作人員洗手
接觸幼兒及其用品前
更換尿布后
處理糞便后
配餐前等
搓手示意圖
速干手消毒劑
特點:作用快速、使用方便
節(jié)約工作時間、提高效益
有出色的殺菌效果
加入了護膚成分
提高工作人員手衛(wèi)生依從性
使用方法:按照產品使用說明,取適量的速干手消毒劑于掌心,按照洗手的步驟,雙手相互揉搓,揉搓時注意覆蓋整個手部的皮膚,直至手部干燥,使整個雙手達到消毒的目的。
用含乙醇成分的洗手液洗手的方法
注意事項
應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縫和指關節(jié)等部位。
注意徹底清洗戴戒指等飾物的部位。
注意隨時清潔水龍頭。
注意干手方式,防止再次污染。
七、幼兒園衛(wèi)生消毒監(jiān)測效果評價
措施是否執(zhí)行?
方法是否有效?
消毒效果如何?
建立評價機制,最好有第三方評價報告
以消毒后菌落總數(shù)率低的百分率效果評價,消毒后自然菌總數(shù)下降80%以上為效果良好,降低70%為較好。減少60%以上為一般,減少60%以下為不合格。
具體檢查方法:
1.物品表面檢查 在消毒物品相鄰部位劃出2個10cm2范圍,消毒前后分別以無菌棉簽采樣,接種后培養(yǎng)24~48小時觀察結果。
2.空氣消毒效果檢查 一般用自然沉降法。消毒前后在消毒的空間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5個平面,暴露5~30分鐘后蓋好,培育24~48小時觀察結果。
八、消毒劑的正確選用
查看證件
查看產品:有效期
使用范圍
配制方法
濃度測試
配制與使用記錄
儲存、配制與使用注意事項
遠離幼兒
個人防護
消毒劑殘留
含氯消毒劑
特點:殺菌力強,廣譜;低毒;腐蝕性大;受有機物影響比較大;穩(wěn)定性差(粉劑穩(wěn)定)。
用途:餐具、飲水、場所的消毒
用法:浸泡、擦拭、噴灑
浸泡消毒繁殖體污染物品有效氯200~500mg/l,10min。
血傳播病原體、分枝桿菌、芽胞有效氯2000~5000mg/l,30min以上。
含氯消毒劑
有效氯含量
液氯:含氯量>99.5%(W/W)
漂白粉:含有效氯25%(W/W)
漂白粉精:含有效氯80%(W/W)
次氯酸鈉:含有效氯10%(W/W)
二氯異氰尿酸鈉:含有效氯60%(W/W)
三氯異氰尿酸鈉:含有效氯85%~90%(W/W)
氯化磷酸三鈉:含有效氯2.6%(W/W)
寧用固態(tài)不用液態(tài)、寧用片劑不用粉劑
配制公式
配制濃度X配制升數(shù)
原藥用量 = 原藥有效濃度
注意配制濃度與原藥有效濃度的等效性
問題
1、1998年夏季某地發(fā)生特大水災為防止腸道傳染病的流行,使用漂白粉對災區(qū)生活飲用水進行消毒。要消毒1m3生活用水,用含有效氯為25%的漂白粉,使加氯量達到3mg/L,應該怎樣配制消毒液?
2、如何用有效氯為25%的漂白粉配制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2L,進行臺面的消毒?
解答
1、用量計算
1m3生活飲用水需加漂白粉的量(g):
X=(3mg/L×1000L)/25%=12000(mg)=12g
操作步驟
(1)取12g含有效氯為25%的漂白粉;
(2)將12g漂白粉加入1m3的水中;
(3)攪拌混勻,靜置30分鐘即可。
2、用量計算
(1)配制500mg/L有效氯水溶液2L所需有效氯的量:
500×2=1000(mg)=1g
(2)需25%漂白粉的量
1g/25%=4g
操作步驟
取4g漂白粉加水2L將其溶解,靜置使其澄清,用上清液擦拭臺面。
碘伏
特點:中效、低毒、對皮膚無刺激無黃染;對金屬有腐蝕性;受有機物影響大;穩(wěn)定性好
用途:皮膚、粘膜消毒
用法:浸泡、擦拭,浸泡250mg/l,30min;擦拭500mg/l,3~5min 。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