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安全事故分析與安全管理對策PPT課件這個PPT共41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什么是幼兒園安全事故,幼兒園事故分哪幾種類型,幼兒園常見安全事故原因透視,引發幼兒園事故的原因之一,發生幼兒傷害事故后怎么辦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園安全事故 分析與安全
二、幼兒園事故分哪幾種類型? (四類)
1、設施設備傷害
2、保育教育傷害
3、兒童自身傷害
4、幼兒相互之間的傷害
2.保育教育傷害
在教職工實施保育、教育過程中,也常出現一些故事,如因玩忽職守、責任心差而造成的幼兒傷害,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而造成的傷害;違反《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管理條例》,沒有合理安排和選擇教育內容和方法,違背幼兒教育規律,造成幼兒不堪重負,妨礙了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在戶外活動及園外活動中,因為安全措施保障不力而引發的事故等。
幼兒教師被曝體罰孩子放映恐怖片
某園中班的幾十位家長站在世紀佳園內大風車幼兒園門口維權。他們告訴記者,他們的孩子在該幼兒園遭到了一位季(音)姓老師的體罰和虐待,孩子們被要求做金雞獨立、下跪、雙手抱頭蹲下等動作,還有的女孩被該老師抓頭發,孩子們看的動畫片居然是《鬼媽媽》。而在家長提供的錄像里,季姓老師部分承認家長的指責。
家長蘇女士告訴記者,上周連續四天夜里,兒子都從惡夢里驚醒。“每次都是哭喊著,別來抓我!別來抓我!“媽媽問孩子,誰來抓他?他說是鬼媽媽。”蘇女士不知道鬼媽媽是什么東西,孩子說幼兒園動畫片放的是《鬼媽媽》。蘇女士趕緊上網查了一下,原來這是一部恐怖片。“我從來不看恐怖片,耐著性子把這個片子看完,實在是崩潰了。那是能給孩子看的東西嗎?”
同樣是上周四,得知孩子被季姓老師抓了頭發,麻先生找到幼兒園。但是讓他沒想到是,一進幼兒園,孩子就撲上來抱住他的腿,哭著說:“爸爸,老師說要撕爛我的裙子……你把季老師抓起來吧……”這讓他的心都碎了。
“懲罰”、“體罰”
對于“懲罰”、“體罰”這都不應該由我們幼兒教師來控制的!我們沒有權利去懲罰孩子,更不應該去體罰!你可以試想或者回憶,當你“懲罰”和“體罰”孩子后,教育效果會維持多久?你的“心”開心嗎?你真心的喜歡這兩種教育行為嗎?我想,這答案是統一的,沒有人喜歡這兩種教育手段,也沒有人喜歡跟自己過不去,每一位教師都是期待自己“開心的生活”。
幼兒園常見安全事故原因透視
集體生活中的安全事故:幼兒的自理能力較低,家庭中由好幾個成人照顧,集體生活中的照顧不足;班額過大,師幼比失調。
探索世界中隱藏的問題的事故:幼兒的行為特點引發的成長安全事故;環境中的不當因素。
游戲活動中的傷害事故:危險、有毒的物品擺放位置不當;玩具消毒、檢修不到位;玩具不符合安全標準;玩具不適合使用人群。
衛生安全中的安全事故:晨午晚檢形同虛設;幼兒園用房不規范,隔離室被挪作他用,及時發現病孩,也無法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教師、保教人員急救和疾病處理知識缺乏。
3.兒童自身傷害、4.幼兒相互之間的傷害
潮安縣 幼兒園里:游戲時五歲兒童與小朋友相撞致殘潮安縣浮洋鎮林泉幼兒園,2000年11月2日下午4點鐘左右,許輝鵬的母親接到學校打來的電話,說輝鵬在學校跌倒,她趕緊騎車奔往學校。在幼兒園,班主任為許母說了事故發生的經過:在做游戲的時候,輝鵬被朝他跑來的另一小朋友許潤澎撞了一下,當時老師誤認為他跌倒起不來,是扭到腳,但當拉他起來時,輝鵬滿身大汗,已不會說話。心急如焚的許母將已經昏厥過去的兒子趕緊送往醫院。在市中心醫院,醫生及時為輝鵬做手術。經醫生診斷,許輝鵬與許潤澎相撞倒地時腦部正好撞在堅硬的水泥板上,造成重度顱腦外傷,出現顱內血腫,腦疝癥狀,傷情十分嚴重。
早鍛煉飛盤碰傷同伴的眼睛
王萌和韓飛是一幼兒園的同班小朋友,在一次早鍛煉活動時,王萌不小心把飛盤扔到韓飛身上,兩人由爭吵發展成扭打,這時候,沒有老師前來拉開他們。吵打過程中,王萌再次把飛盤扔向韓飛,飛盤碰傷韓飛的眼睛,經醫院診斷,韓飛視力下降,需上萬元的治序費。
十一年前,“甲肝”像一連颶風在上海肆虐,人們談之無不色變…… 丁女生將4歲的兒子敏敏送到單位的“寒托班”。“寒托班”工作人員準備了消毒用的過氧乙酸。正應了“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的這句話,誰也沒有想到,班里一個小朋友無意中拿到一瓶未經稀釋的過氧乙酸,并且將它潑上了敏敏的臉部和頸部。一場大禍就這樣發生了,使聰明活潑的敏敏左眼失明、容顏受損。
1989年4月30日下午3時許,某幼兒園大班幼兒由老師王某在隊前帶領到戶外活動,幼兒落某站在李某的背后,兩人均在隊尾,趁隊伍行走拉開距離時,二人好鬧,李某背落某時摔倒,致使李某左股骨中段斜形閉合性骨折。事故發生后,幼兒園的工作人員及時送李某到醫院進行了治療。李某住院3個月后臨床愈合。
此類事故發生率在幼兒園事故中高居第二,說明來自幼兒自身的安全問題極易發生,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控能力還非常缺乏。
在學前兒童身上,宿主因素具有危險性,具體包括認知水
水平、動作反應和控制水平、生活經驗、生理狀況等。第
一,學前兒童對危險情境的認識不足,常常導致意外的發生
(南京小孩被金魚吸引,25樓墜下)。第二,學前兒童由于
神經系統和運動系統發育不完善,雖然有時已經察覺到危險
但因并未能及時反應和有效控制而導致意外發生(燙傷、溺
水)。第三,生活經驗的缺乏使學前兒童對特定情境中的潛
在危機預見不足(進食說笑呼吸道堵塞)。第四,學前兒童
的生理機能低下時容易發生意外。
在幼兒園方面,主要的原因有如下方面:安全意識不
強;危機管理與應對能力薄弱:幼兒的安全教育缺乏系統
性;教職工的危機應對職責淡化;危機管理方案和演習常常
出現空白;對突發安全事故應對能力差;對安全事故干預策
略缺乏有效性。
正是因為有了上述宿主特征和環境因素,不僅看似十分
危險的物體能夠對其構成威脅,而且原本不一定存在威脅的
物體也會成為安全隱患。
引發幼兒園事故的原因之一?
1、幼兒園門衛制度問題;
幼兒園門衛管理不嚴,出現陌生人出入的情況,造成不良甚至是嚴重的后果。有的幼兒園不能合理地建章立制,沒有嚴格的門衛制度、飲食衛生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制度等,致使管理出現漏洞、造成嚴重后果。
目前幼兒園在接送孩子環節存在不少隱患:門衛管理不嚴,外來人員乘家長接孩子時人多混進幼兒園內;有的是外來人員拿著撿到或偷來的接送卡將孩子冒領;有的是別有用心的親戚或熟人騙領孩子,教師易放松警惕,因此種種造成了幼兒傷害事故。
對于非固定接送者來接孩子,包括親戚朋友,教師要多留個心眼,無論是否有卡,都必須與原固定接送者取得聯系(如打電話),并得到許可后方能讓其接走。
剛開學,新小班的孩子,幼兒園同意個別家長在中午時接孩子回家午睡。幼兒吃完飯后,保育員把五名幼兒送到了門衛,保安正好去食堂打飯了,保育員又沒有親自把孩子交給保安。誰知其中一個幼兒隨其它家長離開了幼兒園…..
下午4點多,正值幼兒園小朋友放學的時間,新陽街某幼兒園,很多家長都等在門口接自己的小孩。一個操欽州本地口音年紀大約20來歲的年輕男子,站在鐵門外,對一位老師說:來接XXX小朋友。老師當時就覺得有點奇怪,因為她從來沒見過這名男子,她叫來了小朋友,問,你認識這位哥哥嗎?小朋友搖搖頭。老師便打了小朋友的家長電話,問她,是不是讓人來接小孩,家長當然否認,并表示馬上就趕來!
老師掛了電話,對那名男子說,家長自己來接,那男子也不慌張,上了電動車,慢慢的離開幼兒園!!家長來了之后,跟老師證實了這名男子是冒名接小孩的,驚得一身冷汗!
幼兒教師每天在接送幼兒的時候都與家長有一定的互動,雙方都對對方很熟悉,幼兒一般有固定的接送人,當哪天來接送的不是固定接送人的時候,教師就應該關注,也就是說,特別是接幼兒回家的時候,教師應該明了哪個幼兒被誰接走了。
此事故發生在湖北省鄂州市的一所幼兒園。當時天氣很冷,小班幼兒在一起烤火,而老師卻外出吃早餐,幼兒無人看護,結果失火造成一名幼兒燒死。也許老師只是離開孩子那么一小會兒,可是事故往往就是在這一小會兒的時間里發生的。所以無論你有多么重要的事情,老師,請一定要記得不要讓您的孩子離開你的視線,不要讓你的孩子們單獨地在玩耍。
(二)全國幼兒園的一些典型事例,它是怎么發生的?
有這樣一個幼兒園老師,她的朋友特地從北京來看她,朋友來了,因為帶班不能去接她,只能打電話指揮路線,班級的孩子又很吵,于是老師就走到教室外面把門關上了,隔著玻璃老師還能看見孩子,可是就在這時,一個孩子在教室里奔跑,被椅子撞到了,眉角整整縫了五針。所以孩子安全事故就是在老師的一時疏忽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發生的,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在帶班的時候要時刻繃緊安全這根本神經,才能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上班的時候,盡量不要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三)全國幼兒園的一些典型事例,它是怎么發生的?
1999年9月14日,杭州市余杭區××幼兒園小班,午睡時發現少了××男孩。保教人員立刻分頭前去尋找,同時報告園長,最終在幼兒園戶外噴水池邊一小橋上找到了這名幼兒,這時孩子已斷氣。 原來頭一天老師曾經帶孩子去水池邊玩過,孩子們都玩得很開心,那么孩子可能還想著昨天的情景,于是在老師不注意的時候自己到那邊去玩,才發生了危險。在教育過程中,比如每天早上的早操,我們經常可以看見孩子們排了長長的隊伍,老師走到了二樓,有的孩子還在一樓,回到教室的時候老師又沒有點人數,很容易發生類似的情況,所以別讓孩子離開你的視線這點事非常重要的。
(四)全國幼兒園的一些典型事例,它是怎么發生的?
年僅6歲的佳佳(化名)由其父親送到寧波市北侖區×××幼兒園門口,值班老師檢查了衛生情況后,她獨自入園到三樓教室時,在三樓走廊上碰到開水的水桶,被開水燙成十級傷殘. 我們也經常可以看見這樣的現象,家長上班來不及了,孩子送到門口就走了,那么發生了安全事故到底誰負責?這個事件中你們覺得責任在誰?
家長有責任,沒有把孩子交到老師的手中,自行離開。幼兒園也有責任,放開水的阿姨更有責任,幼兒園的開水必須是涼好了以后才能放到幼兒可以接觸的地方。
(五)全國幼兒園的一些典型事例,它是怎么發生的?
某幼兒園教師隨便帶著幼兒進入食堂,在無人注意的情況下,幼兒不慎絆倒,掉進沸水的鍋中,被嚴重燙傷。 這個情況是小小班的孩子容易出現的現象,孩子入園不適應,不斷哭泣,有的教師就把孩子帶在自己的身邊,也許你是好心,但是如果真的發生了上面說的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我想你的好心肯定是得不到好報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還可以看見,比如有的老師或者保育員,因為拿的飯或者碗筷等少了一兩份,懶得下樓拿,就請孩子自己跑到樓下去拿,其實這樣也是比較危險的,孩子獨自去拿上下樓梯如果出了事情誰能承擔?
(六)全國幼兒園的一些典型事例,它是怎么發生的?
12月8日下午兩點多,在蕭山××幼兒園大(3)班就讀的6歲女孩丹丹(化名)在午睡起床時不慎從上鋪摔了下來,由于幼兒園老師的大意,致使病情延誤,最后只能實施開顱手術保持了她的性命. 孩子從床上摔下是頭部著地,當時老師檢查了一下,沒有腫起來,老師也害怕領導知道,自己看看也沒有什么問題就不了了之,孩子一個下午都非常安靜地坐著,放學后家長來接也沒有告知家長真實的情況,回家后孩子說頭疼,到醫院檢查才知道是腦震蕩。所以孩子的表現老師一定要注意觀察,遇見頭部著地等情況一定要帶孩子去檢查。有的事情是不能躲過的。
(七)全國幼兒園的一些典型事例,它是怎么發生的?
某年“甲肝” 肆虐,人們談之色變…… 其時,丁女士將 4歲的兒子敏敏送到單位的“ 寒托班” 。“ 寒托班” 工作人員準備用過氧乙酸進行消毒。班里一個小朋友無意中拿到一瓶未經稀釋的過氧乙酸,并且將它潑上了敏敏的臉部和頸部,導致聰明活潑的敏敏左眼失明、容顏受損。 孩子是頑皮的,可是出了事故,責任肯定是你的,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還不知道危險與否,也不會了解事情的輕重。我們能做的是及時把危險的物品放在安全的位置上。
(八)全國幼兒園的一些典型事例,它是怎么發生的?
某幼兒園幼兒,患有先天性癲癇病,但該幼兒入托時,家長并沒有把這一情況告訴幼兒園。一天早上,其母將孩子送入幼兒園內,告訴老師孩子昨晚發燒。老師勸其帶孩子看病,但其母說孩子燒已退。早飯后,戶外活動時,教師讓此幼兒安靜坐著,幼兒坐了一會忽然倒地,教師及時按其人中,并將其送往醫院,并電話告知幼兒母親。在送幼兒去醫院路上幼兒已醒,也能說話。幼兒母親未按醫生吩咐讓孩子住院治療。第二天,幼兒在家中癲癇死亡。 教師要做好家長工作,家訪等應該向家長了解孩子的體質,有什么需要老師特別照顧的一定要及時的和老師交流,家長交代的事項一定要記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比如誰對海鮮過敏,今天誰吃藥等都可以及時的做個記錄,做個認真負責的老師,有些事故就可以避免。
一天上午,孩子們正在體鍛活動.忽然一位教師神情焦急地抱著一名幼兒奔到保健室,原來該幼兒在大型運動器械上活動時,因腳尖不小心絆在滑梯上層的臺階上而摔倒,額頭撞在臺階方框外沿上.在一邊觀察保護的保育員老師沖上前去拉她,但因為距離較遠未能夠拉住,幼兒的額頭眉上受了外傷,有1.5厘米的口子出血。
發生幼兒傷害事故后怎么辦?
事故發生后,幼兒園馬上將孩子急送最近的兒科醫院,并立即與家長取得聯系,經醫生治療,孩子傷口了三針。當天晚上園長上門看望、慰問孩子及家長,事后班級老師多次上門關心,根據家長 的要求帶孩子到第九人民醫院復診、換藥,并在醫生認為傷口恢復良好,不用配藥的情況下,老師主動配置疤痕霜供幼兒使用。期間園方還承擔了孩子所有的醫藥費、車費等。老師本以為孩子在幼兒園出了意外事故,幼兒園和老師盡到責任了,家長應該會諒解的。
幼兒園安全事故的處理
(一)幼兒方面
1.及時處理受傷幼兒, 對受傷幼兒的身體進行護理 教師對受傷幼兒的護理應根據其身體狀況和受傷程度、受傷部位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法。程度輕的,如表皮擦傷,可自行處理;程度重的,如傷口流血、骨折等情況,在叫園醫的同時應為幼兒止血、使幼兒受傷的肢體保持不動;幼兒園不能解決的,要馬上送醫院作處理,不得延誤治療時機。
2.抓住教育契機 幼兒身邊出現了安全事故,作為教師應不失時機抓住這一教育契機,引導幼兒討論事故發生的原因及避免事故的做法,使全體幼兒得到活生生的安全教育。同時,還應教育全班幼兒關心受傷的幼兒,滲透情感教育。
(二)家長方面
幼兒在園發生安全事故后,應及時告之家長真實情況,還可征求家長的處理意見。幼兒發生安全事故,任何一個家長都會難受,有的家長言語上表現出通情達理,有的家長則會一改往日的溫和,對幼兒園或教師大加指責。不論家長態度如何,我們都應換位思考、理解家長,主動誠懇地道歉,并詳細地介紹事故發生的經過,與家長交流對幼兒的日后護理,協調好與家長的關系。
(三)教師方面
任何一個教師都不希望在自己手上發生事故,如果組織當事人在內的全園職工對事故的經過進行分析,讓大家從中找出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問題,討論如果怎樣就可以避免事故的發生。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教師們學會反思自己的工作,將這些落實到工作行為中,最大限度的減少工作失誤,從而減少可避免的安全事故的發生。
總之,我們要以對家長對幼兒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貫徹幼教法規,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高度重視幼兒園安全工作,做到警鐘長鳴加倍防范常抓不懈確保平安;讓幼兒園里人人處處事事時時都把安全放在首位,讓每個孩子都能平安健康快樂的成長 !
幼兒意外傷害事故的處置
1.跌磕傷:發生跌磕傷時,不要用手揉患處,可用干凈的毛巾浸透冷水或用毛巾包裹冰塊敷在受傷部位,經冷敷后再用濕熱的毛巾敷于患處并輕輕按摩,以幫助消腫。
2.壓傷:讓受傷的幼兒原地靜坐或平躺,同時仔細檢查被壓傷部位的外表狀況。若是四肢壓傷,可用冷水浸濕或用裹了冰塊的毛巾敷于受傷部位;若是胸腹部被擠傷,應將幼兒身體放平,然后迅速撥打急救電話。
3.割傷:若創傷較小傷口又無異物時,可用創可貼即可;若有金屬、玻璃等異物,則需將異物清理干凈后對傷口做消毒處理。割傷嚴重、流血過多要及時對傷口進行包扎,可在傷口靠近心臟的方向用繩帶等物系緊,并立即將患兒送往醫院治療。
若幼兒的手指被利器割斷,要保護好手指,將斷指放入
容器中連同幼兒一起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4.刺傷:用消毒水清洗傷口,然后用鑷子順著刺物刺入
的方向將刺夾住拔出。若刺物太短或已全部刺入幼兒的肌肉
中,可采取擠壓挑撥法將刺清除,最后用酒精或碘酒對傷口
進行消毒處理。
5.扭傷:輕微的扭傷可用冷水浸濕的毛巾或冰塊敷于傷
處,也可用紅花油涂抹于扭傷處;若扭傷嚴重出現腫脹或淤
血時,不可讓幼兒走動,要立即將其送往醫院治療;對四肢
某個部位的嚴重扭傷,可先用繃帶等在扭傷的上下部位做固
定包扎處理。
6.擦傷:輕微的擦傷可用消毒棉球蘸低溫的肥皂水或生
理鹽水擦洗傷口周圍并清理異物,然后涂抹紅藥水,對較為
嚴重的傷口在經過消毒處理后可用紗布包扎,特別嚴重的要
及時送到醫院治療。
7.骨折:發現幼兒骨折時,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或及時
送往醫院救治。在急救處理前不可用手揉搓骨折處,發現受
傷處流血應采取止血措施。為使骨折處得以固定,可以在幼
兒骨折部位用寬繃帶等把骨折處的關節暫時固定住。若是頸
部受傷,要讓幼兒仰臥,并用有一定厚度的軟質物品墊在頸
部兩側,以穩定頸部原有狀態。若是肋骨骨折,幼兒感到呼
吸困難或胸部疼痛難忍,要檢查其血壓防止休克。若遇脊椎
骨折時,切不可隨意挪動幼兒,要將幼兒平抬放在擔架上。
若遇頜骨骨折時要立即清除幼兒口腔中的異物,防止異物堵
塞喉嚨,也可用紗布等做墊托放在受傷的下頜處并用軟質物
品拖住受傷處,既保證幼兒的下頜固定不動又可以使幼兒易
于開口。
8.燙傷:發現幼兒燙傷后要立即用冷水沖洗燙傷部位或
將燙傷部位浸入冷水中,輕者涂抹牙膏、肥皂水等,以防感
染。如果幼兒是穿著衣服鞋襪被燙傷,一定不要直接將衣物
脫掉,更切忌用手揉搓燙傷處,而要用剪刀輕輕剪開幼兒燙
傷部位的衣物,視幼兒燙傷的具體情況用紗布包扎處理后及
時送往醫院治療。
9.食物中毒:輕微中毒要及時給幼兒喝些清水,然后催
吐。讓幼兒張開嘴,可用手指刺激幼兒咽喉部位或用小勺深
入到幼兒嘴中并輕微用力壓迫其舌根處,引起幼兒發生反射
性嘔吐,以減少毒素對身體的刺激。
嚴重中毒的在采取催吐的同時要及時送往醫院搶救治
療,并將幼兒食用過的事物及嘔吐物裝在容器中留樣保存,
以便為醫院化驗及解毒提供依據。
10.異物傷害:當幼兒誤將異物放入嘴中不慎被噎住或嗆
入氣管時,教師要立即將幼兒的身體前傾,同時輕輕的拍打
幼兒的肩胛部位,或用手指深入幼兒口腔刺激舌根催吐。如
若催吐失敗,應及時將幼兒送往醫院治療。若遇幼兒被魚刺
卡住,可用勺子等器具輕壓幼兒的舌頭,然后用鑷子深入喉
部將魚刺慢慢夾出。若無法取出,要及時送往醫院。
11.觸電:發現幼兒觸電時,要立即切斷電源,并撥打急
救電話,將幼兒安置成復原臥式,狀況嚴重的要立即進行
現場急救,采取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法進行輔助搶救。
安全是金,健康是福
祝幼兒園平安、順利!
祝孩子們健康、幸福!
祝愿我們大家好人都一生平安。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