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保育保健與衛生消毒工作PPT課件這個PPT共43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保育教師一日工作流程及細則,幼兒園衛生消毒內容和要求,消毒滅菌的具體要求,常用消毒劑簡易配置方法,幼兒園衛生消毒具體操作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園保育保健與衛生消毒工作
保育教師一日工作流程及細則
1.環境衛生 2.生活準備
3.晨檢接待 3.早點準備
5.參與活動 6.午餐準備
7.餐后整理 8.午睡準備
9.午點準備 10.清潔整頓
來園準備
開窗通風
消毒地面、桌面、杯柜、柜面及欄桿等物表
做好飲水機的衛生
來園準備 工作流程
開窗通風 消毒飲水機 打開水、拿水杯
消毒液浸泡擦手巾 消毒水擦拭桌面及
其他物表 拖凈包干區地面 清水再擦凈
(消毒液)
桌面、椅面 晨間配合
晨檢接待
1.協助教師熱情接待家長,做好交接工作及個別幼兒的情緒安定工作。
2.協助教師組織孩子入園洗手。
3.觀察幼兒精神、身體狀況
對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了解并記錄學生出勤、健康狀況。做到“一看、二問、三摸、四量”
4..不要遷就孩子的遲到。
晨間活動
檢查幼兒服飾、鞋子和鞋帶,協助教師準備器具,檢查場地、器械安全。
觀察幼兒的活動量,及時提醒或者幫助幼兒增減衣物、擦汗,特別關注體弱兒。
活動中協助教師指導和幫助幼兒。
及時處理幼兒的安全或身體不適等突發事件。
做好活動后的整理工作
如廁盥洗
隨時保持盥洗室地面干燥,做好防滑工作。
盥洗準備:肥皂、擦手巾安全擺放,方便幼兒取用。
對幼兒進行盥洗指導。
允許幼兒按需隨時大小便,給予幫助指導,提醒幼兒便后用肥皂洗凈雙手。
便后及時沖洗,保持干凈無異味,地面干爽。
如廁
幼兒:常規要求與教育價值
1.逐漸學會自理大、小便,避免將大、小便便到便池外。
2.小班末期學習自己擦大便,中班開始能擦干凈,并按規定取紙,不浪費紙張。
3.便后記得沖水、洗手,并將衣服整理好。
4.能用語言表達如廁時遇到的問題,大班幼兒在較長的集體活動前,能夠主動如廁。
如廁
問題及組織策略
1. 不會脫褲子:新生家長的擔心
小班:幫幼兒脫褲子;褲子盡量簡便
2. “忘記”上廁所:貪玩完了;被提醒慣了
要從定時提醒——發展為有需如廁
3.不愿在幼兒園如廁——憋回家大便
營造寬松的如廁環境
4.如廁時瘋鬧,意外傷害
保持廁所地面清潔干燥;分流如廁;適時教育;
盥洗
問題及組織策略
1.不會用正確的洗、擦手方法:
組織生活課程、圖標提示、鞏固練習、個別指導
2.弄濕衣袖:
幫助幼兒卷袖子,教幼兒卷袖子的方法(卷、推)
3.不會控制水流大小:
水龍頭小竅門
4.洗手貪玩、打鬧,洗手馬虎:
教師、值日生適時督導;分流洗手
5.用錯別人的擦手巾擦手:
組織生活課程、個別指導
飲水
提醒幫助幼兒安全有序地取水和取放水杯。
引導和保證幼兒按需飲水。提醒有特殊需要的幼兒多飲水。
每天清洗消毒飲水機,幼兒水杯專人專用。
及時提醒幼兒飲水,掌握幼兒飲水量。
水杯、杯柜按規范進行消毒。
飲水
教師:問題及組織策略
1. 飲水量不足:
提供足夠、適度的飲水
夏天:提前備水,隨時保證足夠的飲水量
晚上離園保證有需求的孩子飲水, 不要過早把杯子收走
2.飲水安全問題
提供溫開水;選擇更好的飲水工具
建立良好的幼兒飲水常規
保持地面干燥、不瘋鬧、分流喝水
教育教學
協助教師做好相關教學準備。
活動中及時、適時、周到、適當配合教學。提醒糾正幼兒不良坐姿、紀律行為。
協助教師展示幼兒作品,指導幼兒收拾整理學習用具。
配合老師處理突發事件。
組織幼兒在兩個活動之間的生活活動。
戶外活動
戴好隔汗巾,協助教師組織幼兒有序到達活動場地。
檢查幼兒服飾、鞋子和鞋帶,協助教師準備器具,檢查場地、器械安全。
參與幼兒體格鍛煉和游戲,有針對地給予幫助和教育。
做好幼兒活動護理。
關注幼兒活動安全、衛生情況。及時處理幼兒的安全或身體不適等突發事件。
活動后的整理。
進餐—餐前
做好餐前準備:開餐著裝、洗凈手、桌面消毒、指導值日生分發餐具等。
檢查食物質量,注意飯菜的保溫。
戴口罩為幼兒分發食物,動作快且均勻,嚴禁湯泡飯。
先給進餐慢的幼兒喝體弱兒盛飯,肥胖兒先喝湯后吃飯。
進餐—餐中
幼兒:常規要求與教育價值
1.會正確取餐具:將勺放在碗里,一只手的大拇指壓勺,正確端碗回位置。
2.進餐姿勢要正確:身體坐正,雙腳放在自己椅子前面,正確使用餐具:
左手扶碗,右手拿勺
3.安靜、專心地進餐,盡量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潔,做到“三凈”(餐具、桌面、衣服都干凈)。
4.用正確的方法表示自己的需要(如,舉手代表添飯、添湯等等)。
5.指導幼兒餐后按順序做事:送餐具、擦嘴、漱口。
6.逐漸能夠接受并喜歡吃各種食物,不挑食。
進餐—餐中
教師:1.問題與組織策略
1)營造溫馨進餐環境,注重個別差異(不催促幼兒快吃)
2)飯前談談菜譜:暗示與引導
3)吃得慢的:
先端飯
少裝,分多次盛
不等碗
4)嚴重挑食與過敏:進行特殊護理
5)播放舒緩的音樂
6)切忌逼著孩子吃飯
進餐—餐中
2.進餐常規的幼兒社會性發展缺失:
班級進餐規范:不講話、不撒飯、不挑食、細嚼慢咽(快點吃完) 是基于教師班級管理需要對孩子提出的短時要求
社會進餐禮儀:入座禮儀、進餐禮儀、離席禮儀
進餐—餐后
3.插嘴敷衍:
不知道正確的擦嘴方法:
餐巾紙一把抓、胡亂摸一下
教幼兒餐巾正確的使用方法、 擦拭方法
進餐—餐后
4.漱口是薄弱環節
問題1. 漱口變成喝水,不知道如何漱口
措施:指導漱口方法:
接半杯水、喝半口水,閉嘴含漱數下,吐在水池里
問題2:漱口成為幼兒瘋鬧的“游戲”
措施:適時教育、落實督導(教師分工、值日生)
午睡
幼兒:常規要求與教育價值
1. 睡前上廁所,進入睡眠室后保持安靜。
2. 逐漸學會自己脫衣服,并把衣物疊放整齊在指定地方,上床前將鞋擺放整齊。
3. 睡姿正確,側臥式或仰臥,不俯臥或蒙頭睡,不玩東西,不含手指。
4. 安靜起床,迅速穿好衣服和鞋襪,找老師檢查衣服。
5. 能夠逐漸獨立入睡,不影響他人。
午睡
教師:問題與組織策略
1. 小班新生入睡困難:安全與依戀感的缺失
帶幼兒在家熟悉的一樣小物品
2. 長期入睡困難:
營造適宜的入睡環境:安裝窗簾
不要過度強求,只要不影響其他孩子即可
3. 睡眠中的意外
驚厥:幼兒入睡頭一小時容易發生,要注重巡回觀察
溫馨提示:睡房的亮度要求,安裝窗簾
既要適合睡眠又要便于觀察
離園
幼兒:常規要求與教育價值
1.能夠將自己的物品整理好
2.離園前,能自主地選擇便于收放的玩具進行相應的活動,離園時能將玩具放回原處。
3.教師叫到自己的名字時,主動向家長問好,與教師同伴告別。
4.遵守幼兒園的規定,按時離園。
幼兒園衛生消毒內容和要求
一是日常的預防性清潔消毒
二是傳染病流行期間的衛生消毒。
一、日常預防性清潔消毒的內容
1. 環境衛生
(1)嚴格執行《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中國家衛生標準要求:空氣、水、家具、兒童生活用品、教育設施等物質
(2)室內衛生設備:
應有防蚊、蠅、鼠、蟲害衛生設備,有防暑、防寒、空氣消毒設備。
2.個人衛生
包括要求幼兒(含教職工):
每日勤換衣褲,勤洗手、洗頭、洗澡、勤剪指甲等個人衛生措施。
通過養成式教育培訓兒童形成個人衛生習慣。
3. 幼兒生活用品的衛生消毒
(1)兒童生活用品、教玩具等物品,每日應按照衛生消毒工作規范進行清潔和消毒,消毒質量必須達到相關衛生標準。
(2)定期由衛生監督執法部門進行消毒效果監測,結果合格。
(3)幼兒園使用的消毒設備、器械、消毒藥物必須具有有效的生產衛生許可證和衛生部批件,質量符合國家標準或規定。
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衛生消毒
傳染病流行期間,幼兒園應加強預防和防控措施,其中衛生消毒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應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對兒童生活場所、學習場所、生活設施與物品、教學與游戲設備、玩教具等重點加強隨時性消毒與終末消毒,增加衛生消毒的次數,注意不留死角,還要對動物、昆蟲等病媒進行撲殺。
清潔消毒是傳染病預防和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傳染病流行中起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作用。
只有熟悉清潔消毒的意義、方法,熟練地運用消毒技術,才能達到防止病原體擴散,阻止疫情傳播的目的。
清潔消毒工作是幼兒園衛生保健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兒童預防疾病、保障健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消毒滅菌的具體要求
1.室內通風換氣:
兒童活動室、寢室、餐廳等人群相對集中、停留時間較長的場所,應加強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2. 空氣消毒
當有傳染病疫情時,僅開窗通風、機械換氣已經不夠了,必須使用物理方法或化學方法進行空氣消毒,控制疾病傳播。
1)紫外線燈空氣消毒。
2)循環風紫外線空氣消毒器。
3 )臭氧消毒器。
要求房間無人條件下使用。臭氧濃度要達到20mg/m³,消毒時間>30min,消毒后開窗通風,待房間內嗅不到臭氧味道后再進入。
4 )化學法空氣消毒
3.地面及物體表面的清潔與消毒
飲水機:
用酒精棉球消毒飲水機出水口(15分鐘后用清水沖洗殘留的酒精溶液)。
地面:
使用濃度為有效氯250-500mg/L消毒液拖一遍。
桌椅、門把手 、床圍欄等:
先使用濃度為有效氯250-500mg/L消毒液,消毒時間至少15分鐘,15分鐘后用清水擦凈殘留消毒液。
餐后桌面的消毒順序:清水—消毒液—清水
便盆:
使用潔廁液消毒后用清水沖洗。
1擦手毛巾:
(1)前一天下午用肥皂或洗衣粉浸泡清洗,漂干凈后,第二天早晨用熱水浸泡消毒。
(2)每周五下午用濃度為有效氯250-5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20分鐘,消毒后用清水清洗晾干。
口杯:
幼兒口杯專人專用,每日幼兒離園后對所有口杯進行清洗,再放入紅外線消毒柜消毒30分鐘。
玩具:
一般每周五對玩具消毒一次,塑料玩具先用濃度為有效氯250-500mg/L消毒液浸泡約15-30分鐘清洗干凈,再放在陽光下曬干。
木質玩具在陽光下暴曬30分鐘。
4.手消毒。
手消毒是非常重要的防病措施,簡便易行。只有使用正確的洗手方法,才能真正達到消毒除菌的目的。
1) 手清潔:
使用流動水——肥皂搓洗雙手。
首先掌心對掌心搓擦。
手指交錯,掌心對手背搓擦。
手指交錯,掌心對掌心搓擦。
兩手互握,互搓指背。
拇指在掌中轉到搓擦。
指尖在掌心中搓擦。最后沖干凈。整個過程需要1.5-2min,
至少20s,洗手才告完成。
2)手消毒:
可用消毒劑擦手,如75%乙醇、0.1%-0.2%新潔爾 滅、0.3%-0.5%碘伏、0.1%-0.5%過氧乙酸等,作用1-2min。
常用消毒劑簡易配置方法
(一)消毒劑配置原則
1. 配制時計量要準備,以便配置成有效的消毒液,應使用量杯,不應憑經驗估計。
2. 藥液隨配隨用,最好在配好后24h用完,以保證消毒劑效果。
3. 嚴格控制所要求的消毒作用時間。
4. 配制消毒液時,注意個人防護,如戴乳膠手套等。
常用消毒劑簡易配置方法
84消毒液配制方法
1.日常預防性消毒使用濃度為:
1∶200 (250mg/L)
2.具體配制方法:
2000ml水+10ml原液(3瓶蓋)
3.發生疾病時消毒使用濃度為:
1∶100 (500 mg/L) 具體配制方法:
2000ml水+20ml原液(6瓶蓋)
幼兒園衛生消毒具體操作
一、教寢室衛生消毒:
1.室內衛生每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做到窗明桌凈,物品整潔,環境優美。
2.勤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每晚室內空氣消毒2小時。
3.與保教人員及兒童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每天消毒一次。發生疾病時,應增加消毒次數。物表清潔消毒應為“之”字形操作。
幼兒園衛生消毒具體操作
4.室內地面每天拖洗1—2次,保持清潔。
5.兒童臥具每天整理一次,保持整潔。
6.衛生間隨用隨清洗,保持通風清潔,做到無臭、無垢、無污物、無積水。
幼兒園衛生消毒具體操作
二、餐飲具衛生:
1. 兒童嚴格執行每人二巾一杯一套餐具。
2. 餐具、餐巾、餐桌一餐一消毒。
3. 口杯、毛巾每天消毒一次。
三、教玩具衛生:
1.教玩具每周消毒一次。
2.發生疾病時每天消毒一次。
幼兒園衛生消毒具體操作
四、個人衛生:
1. 要求幼兒:
1)飯前便后流水加肥皂洗手;
2)飯后漱口,早晚刷牙;
3)勤洗頭洗澡,勤換衣褲;
4)勤剪指甲,勤換手帕;
5)不拖鼻涕,不咬指甲,
6)不用手揉眼睛。
7)床單、被套、枕套每半月換洗一次,被褥每半月暴曬一次。
2. 工作人員:
1)講究個人衛生,保持儀表整潔。
2)飯前便后及組織幼兒進餐前,用流水加肥皂正確洗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