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頭飾、面具等制作PPT課件這個PPT共25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基礎造型方法,基本制作形式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
一、幼兒體育活動的特點
(一)與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其他組織形式相比較
※戶外體育活動:幼兒自選,考慮幼兒不同興趣、愛好和能力的需要
※早操活動:鍛煉身體提高機體的活動能力、鍛煉習慣
※體育教學活動: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 活動,注重幼兒身體的全面鍛煉和發展,有目的有計劃地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發展幼兒的基本活動能力,增強幼兒的體質,重視幼兒身體、智力和社會性等方面協調的發展。
(二)與幼兒園其他教育活動的比較
相同點:學習和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發展智力,與幼兒的認識過程相聯系,需要考慮和遵循幼兒認知的特點和發展規律
不同點:體育活動不僅需要認知活動的參與,更重要的是需要幼兒身體的直接參與,具有幼兒體力活動和智力活動一體化的特點。
(三)與其他年齡組的體育教學活動相比較頭飾、面具等制作
3、卡通眼鏡制作
作業:
1、以小組為單位制作系列頭飾一組
2、以小組為單位制作系列面具 一組
3、以小組為單位制作系列眼鏡一組
必須符合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及發展水平
避免小學化、成人化
必須體現游戲化——幼兒體育游戲
使每個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二、幼兒體育活動的組織
(一)基本結構
1、開始部分:
主要任務:迅速將幼兒組織起來,集中幼兒的 注意力,從生理和心理上使幼兒做好準備。
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和愿望
心理準備 教師精神和情緒對幼兒的影響
準備活動新穎活躍、輕松愉快
活動量小
生理準備 強度低
使幼兒身體各器官技能逐漸進
入工作狀態
開始部分不宜過長,以幼兒身體活動開,情緒逐漸飽滿為宜。
2、基本部分
主要任務:完成活動的主要教育和教學目的,是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一般新內容放在前面。
復習內容或是活動量、活動強度較大的內容宜放在后面。
3、結束部分
*主要通過一些身體放松的游戲或動作,使幼兒肌肉放松、消除疲勞,呼吸、心率得到恢復
*情緒逐漸由高度的緊張、興奮、激動狀態趨于相對平靜狀態
*簡單小結,肯定贊揚幼兒的良好表現,提出需進步的地方。
結構可以多樣化,但無論哪一種結構,都必須遵循幼兒生理技能活動變化的規律以及認知發展的特點,最終目的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務,使幼兒的身心得到最有效的發展。
(二)活動量的安排
1、活動量從小到大再到小
小班:15—20分鐘
中班:20—25分鐘
大班:30分鐘
2、運動強度和密度合理搭配
運動強度較大,密度應相對小些
運動強度小,密度可以適當增大些
3、身體各部位活動有機結合
如選擇跑,不再選擇跳(都屬于下肢運動)
如選擇投擲。就不再選擇拋接球
4、注意季節、氣候的特點
冬季,活動量和活動的密度可適當大些
夏季,活動量應小些,活動量過大導致幼兒出汗過多
三、幾個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一)注重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難度上敢于突破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既要了解幼兒的現有發展水平,更應關注幼兒的發展潛能(三)器材上有所發展
廢物利用
孩子參與制作過程
(四)讓每個孩子有所提高與發展
(五)師生關系上有所突破
實際高度的一樣高
心理上的一樣高
我和孩子一樣高
四、幼兒體育教學活動的目標與內容
走 步
基本要求:1、動作放松自然,上體保持正直 2、兩臂前后適度擺動 3、節奏合理而穩定 4、符合生物力學原理
小班目標:1、改進走步動作,做到輕松自然
2、能在制定范圍內四散走,互相不碰撞
3、習慣一個跟著一個走,不掉隊
4、學會幾種簡單的模仿性走,提高能力
5、發展方位知覺和速度知覺,發展注意力,培養觀察力和模仿力。
中班目標:
大班目標:
走步內容、要領:
前腳掌走
腳跟走
高抬腿走
后踢腿走
蹲著走
后退走
持物走
跨過低障礙走
擊節奏走
協同走
跑 步
基本要求:上體正直稍前傾,快跑時會用力蹬地,有騰空階段;腳落地時要輕;兩手自然握拳,兩臂屈肘置于體側,前后自然擺動;呼吸自然而有節奏。
內容、要領和作用
前腳掌跑
高抬腿跑
后踢小腿跑
彎腰半蹲跑
圓圈跑
后退跑
往返跑
繞障礙跑
接力跑
持物跑
四散追逐跑
短距離快速跑
跳 躍
基本要求:蹬地動作要求力量大、速度快,手臂主動擺臂助跳;騰空注意重心轉移;落地保持身體平衡,輕輕落地,彎曲下肢關節。
跳躍的內容、要領和作用
原地縱跳
立定跳遠
雙腳連續向前跳
雙腳(連續)向側跳
高跳下
助跑跨跳
助跑跳遠
單腳(連續)向前跳
雙腳交替跳
跳繩(圈)
夾包跳
協同跳
投 擲
基本要求
投遠:用力投擲,揮臂、甩腕的動作十分關鍵,合理利用上臂、腰部等部位肌肉,揮臂、甩腕動作速度要快
投準:要求盡可能將物體投擲擊中一定 的 目標。
內容、要領和作用
雙手胸前投擲 雙手頭上投擲
雙手往后拋擲 單手肩上投擲
單手低手投擲 打雪仗
鉆
基本要求
正面鉆:身體正對障礙,屈膝下蹲,低頭彎腰,緊縮身體,慢慢移動雙腳,從障礙物下鉆過。
側面鉆:難度較大,身體側對障礙物,遠離障礙的腿屈,近側腿先從障礙物下伸過,然后低頭彎腰,側身從障礙物下鉆過。鉆過的同時,已鉆過的腿改為屈膝,并將身體的重心移到這條腿上,另一條腿再跟著伸出障礙物。
內容、要領:正面鉆、側面鉆、鉆過長的山洞
爬
基本要求:無論何種形式的爬,都要求幼兒動作靈活和協調
內容、要領和作用:
手膝著地爬
手腳著地爬
匐匍爬
坐爬
曲身爬
肘膝著地爬
平 衡
幼兒的平衡能力可以在一些靜態的身體活動和動態的身體活動中表現出來,沉著勇敢、膽大心細
內容、要領和作用
走平衡木
踩高蹺 身體滾動
旋轉 前后滾動
前滾翻 閉目行走
單腳站立 燕式平衡
判斷活動量大小的方法
(1)觀察法
觀察臉色.表情.出汗.呼吸特征.動作的協調性等
(2)脈博測定法
選定被測對象
活動前心率
活動中心率
活動后心率
測量幼兒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的 常用指標
1.20-30米快跑
2.立定跳遠
3.沙包擲遠
4.原地拍球
5.單足立
6.雙臂支撐
7.懸垂
8.雙腳連續跳
9.坐位體前屈
10.縱跳
怎樣調節活動量
強度 活動過程中幼兒心率在140-160次分鐘以上,保持十分鐘,可達到有效鍛煉
。
密度 體育課 50%
活動課 60-70%
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指標的測量方法
(1)20-30米快跑(測量幼兒的快速奔跑能力與速度素質)
測量方法:兩個受試幼兒立于起跑線后,聽信號開始跑,只要幼兒一足超過起跑線,秒表即啟動,幼兒一足邁過終點線,秒表即停。記錄跑的時間,以秒為單位,精確至小數點后一位。受測幼兒每人跑一次。
(2)立定跳遠(測量幼兒的跳躍能力與腿部爆發力)
測量方法:受測幼兒立于起跳線后,屈膝擺臂雙足往前跳。量起跳線后沿至足跟后緣距離,以厘米為單位,取整數。受測幼兒每人試跳2-3次。
(3)沙包擲遠(測量幼兒的投擲能力與上肢肌肉力量)
測量方法:受測幼兒兩腳前后開立于起擲線后,手持內裝120克沙子的布包,采用肩上投擲的方法將沙包擲出,量起擲線后沿至沙包落點后沿之間的垂直距離,以米為單位,精確至小數點后兩位。受測幼兒每人擲2-3次,取最好成績。
(4)原地拍球(測量幼兒的拍球能力與手-眼協調能力)
測量方法:受測幼兒站在一個直徑為2米的圓圈內,單手持一個彈性很好的小橡皮球,聽信號后開始拍球。幼兒拍球時可在圓內邊走邊拍,但不可拍到圓圈以外。記錄幼兒連續拍球的次數。受測幼兒每人試拍2-3次,取最好成績。
(5)單足立(測量幼兒的靜平衡能力)
測量方法:受測幼兒并腿站立于地板上,聽到開始的信號后,兩臂側斜下舉,一腳離地向體側打開,約與肩同寬,要求幼兒保持身體平衡。記錄平衡失敗以前的時間,以秒為單位,精確至小數點后一位。受測幼兒每人左.右腳交替進行各2-3次。最后的成績記錄以左.右腳最高成績之和除以2。以下情況算失敗:
非支撐腳碰支撐腿。
非支撐腳觸地。
支撐腳開始移動。
支撐腿的膝蓋彎曲。
6)雙臂支撐(測量幼兒的支撐能力與上肢肌肉耐力)
(測量方法:受測幼兒立于兩張桌子之間。聽到開始的信號后,用雙手支撐身體懸垂,手臂伸直,雙腳并攏,記錄支撐失敗以前的時間,以秒為單位,精確至小數點后一位。受測幼兒每人試做1 次。以下情況算失敗:
手臂彎曲。
身體前后不停地擺動。
有手掌以外的部位碰到桌子或地板。
(7)懸垂(測量幼兒的懸垂能力與上肢肌肉耐力)
測量方法:受測幼兒手臂伸直,雙手握住單杠或橫木,身體懸空不動。記錄雙手松開杠以前其所能懸垂的時間,以秒為單位,精確至小數點后一位。受測幼兒每人試做1次。
(8)雙腳連續跳(測量幼兒的靈敏素質)
測量方法:受測幼兒聽到開始的信號后,立即從0厘米處開始,用雙腳向前連續作跨越跳。每落地一次,越過小方木一根。測定跳過第10根小方木時所需的時間,以秒為單位,記錄到小數點后一位。受測幼兒每人測2次,取最好成績。
(9)坐位體前屈(測量幼兒的柔韌素質)
測量方法:受測幼兒將腳伸直而坐臥于桌上,并使兩個腳后跟張開20厘米,兩手同時向前伸直,并置于兩腳之間,上身盡量向前彎屈,雙手盡量沿著桌面向前伸展。將指尖所能摸到的最遠距離,作下記號,看看距離兩腳跟線有多少厘米。如果能夠超線則可得正分,如果不能超線則表示得負分
(10)縱跳摸高(測量幼兒的跳躍能力與腿部彈跳力)。
測量方法:受測幼兒站在有標尺線的墻邊,雙腳離墻20厘米,自然開立,右手伸至與身體縱軸平行,記錄中指尖摸的高度,然后讓幼兒縱身跳起,又以右手指尖摸的高度減去原站立時摸的高度。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