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突發事件的處理PPT課件這個PPT共58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眼內異物,鼻腔異物,耳道異物,鼻出血,氣管異物,驚厥,扭傷,中暑等,歡迎點擊下載。1.切割傷 常見切割傷:幼兒玩耍小刀、剪刀等鋒利物品造成的皮膚斷裂、出血。 案例:某幼兒拿著水果刀玩耍,不小心在手指上劃了一道口子,傷口處開始滲出血珠。 急救方法: (1)對于較小、較淺的切割傷可采用直接壓迫止血法;也可以先清潔傷口周圍,用冷開水沖洗傷口處.特別是將異物沖洗干凈,再用雙氧水由里向外消毒,然后涂搽紅藥水或紫藥水。 (2)傷口較大,出血較多,必須先止血,將傷處抬高,立即送醫院,請醫生處理。
(一)小外傷
2.刺傷 常見刺傷:常見于玻璃、竹刺、鐵釘、木屑等銳利物刺入皮膚,傷口深而狹窄,容易感染。 案例:某幼兒在自由活動后告訴老師手指疼痛,老師檢查發現,該幼兒食指尖有竹刺刺入,傷處周圍皮膚又紅又腫,按壓疼痛。 急救方法: (1)用生理鹽水或冷開水清洗傷口。 (2)檢查傷口是否留有異物,如果有,用消毒針順著刺的方向將其拔除。 (3)確認傷口無異物后,用碘酒或酒精涂搽傷口周圍,傷口涂紅藥水。
(二)誤服毒物 1.常見誤服毒物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常備藥片、藥水、有毒物品管理不善,導致幼兒當作食物誤食而中毒。 案例:某個3歲的幼兒在與小朋友一起玩耍時,發現了喇叭花種子,該幼兒很好奇,把喇叭花種子吃了下去,引起中毒。
2.急救方法 (1)催吐。如果是兩歲以下的小兒,可一手抱著,另一手伸入小兒口內刺激其咽部,使其將毒物嘔吐出。若是兩歲以上的小兒,先給清水飲下,讓孩子張大嘴,再用筷子或手 指等物給予小兒咽部機械刺激使其嘔吐,可反復讓小兒喝水、催吐,直到吐出的水全為清水。 (2)解毒。對于誤服強酸強堿等化學液體的患兒,為保護其食道、胃的黏膜,可用牛奶、面糊、蛋清等作為洗胃劑,既可達到洗胃的目的,又能保護胃黏膜。若是誤服有機磷農藥中毒的幼兒,在患兒的呼氣中能聞到大蒜味,可讓其喝下肥皂水解毒,同 時,立即 送醫院急救。 (3)對于吃進毒物時間較長的患兒,如超過4小時,毒物已進入腸道,應立即送醫院急救。 (4)急救的同時,要搜集患兒吃剩的東西、嘔吐物,以及可能在患兒口袋內殘留的有毒物質,以供醫生檢驗毒物的性質,為治療提供依據。
3.預防 (1)家庭和幼兒園對常備藥品應加強管理,標簽鮮明,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不能與食物放在一起。 (2)給孩子服藥要看清楚標簽上的姓名、藥品名稱等。 (3)教育幼兒不隨便吃東西。
幼兒在幼兒園的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二、老生上幼兒園還整天哭怎么辦?
答:(1)跟家長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升入了解孩子的習慣、性格、愛好。
(2)老師在幼兒園幫助她找幾個好朋友;
(3)老師每天抽出幾個時間段(哪怕是5分鐘)陪她。讓其建立對教師的安全感。
(4)認真的觀察孩子的喜好,教師可以從孩子的愛好入手。
(5)建議家長在家里多帶孩子看一些上幼兒園孩子的活動場景,讓其熟悉、了解幼兒園 生活的意義,慢慢悅納幼兒園生活。
三、剛入園的幼兒不愛說話,脾氣倔老師該怎么和他溝通?
答: (一)在園:
1、用心觀察孩子的喜歡什么---跟孩子聊她喜歡的話題
2、幫助他找朋友---多給他幾個擁抱---多給她幾個眼神交流---多跟她聊幾句天---通過不同的途徑建立孩子對教師的安全感
(二)要求家長:
1、跟孩子講有關幼兒園的情景,進一步了解幼兒園的生活,建立對幼兒園的安全感;
2、讓孩子了解幼兒園是我們成長的象征。長大的寶貝一定會經歷幼兒園生活的
3、多引導幼兒回憶在幼兒園里有幾個和自己游戲的小朋友。
五、愛咬人的孩子,老師應該怎么辦?
答:1、長牙發癢而引起的咬人行為;對策:給寶寶一個可以滿足咬的需要的替代品。
2、咬人是一種發泄。對策:讓寶寶多玩安靜的游戲,或者盡可能保證孩子睡眠的充分。
3、出于好奇的模仿。 對策:明確地告訴寶寶,咬是不好的行為。
4、口的敏感期延后的表現。對策: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并引導幼兒學會換位思考。
5、自我意識的表現。 對策:引導幼兒學會使用語言表達
六、家長不相信老師的話,就相信孩子說的,老師該怎么做?
答:1、溝通太少沒有建立起家長對教師的信任感。
2、帶班教師一定隨時、及時跟家長保持溝通順暢。
3、遇到問題如何解決:先說孩子的表現,再說出現此表現的原因,最后引導家長找出解決此問題的方法,切忌以訓斥/埋怨等態度與家長溝通孩子的問題。
七、孩子回家不愿意展示在幼兒園學習的知識,老師應該怎樣和家長解釋?
答:1、引導家長用游戲的方式檢驗幼兒在園學習的內容。
2、家長把把孩子當做小老師。
3、教師做好學習情況公示。讓家長隨時知道孩子在園的學習情況。
八、孩子在幼兒園犯錯誤,老師和家長說的時候,家長不但不解釋,還特別袒護孩子,老師如何和這樣的家長溝通?
答:1、教師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根據不同家長溝通方式有別,(例如:比較袒護孩子的家長需婉轉些)
2、溝通步驟:說孩子出現的現象——說孩子出現此現象的原因——說成人處理的方法。
九、老師如何對待愛說謊的幼兒?
答:一、 無意說謊
1. 滿足愿望的心理(幼兒有時會把幻想、愿望與現實混合在一起)。
2. 理解性心理錯覺(幼兒常因認識不足和理解錯誤產生心理錯覺,用想像的情節代替記憶不確切的情節。于是便出現了“說謊”現象)。
3. 自信眩的萌動(幼兒由于理解問題的簡單化和不善于分辨想像與現實,往往不切實際地說“大話”,夸“海口”)。
二、 有意說謊
1. 取悅家長,虛夸成績(作為教師,應當注意經常和家長取得聯系,交流情況,一旦發現這類說謊現象,必須家園配合,正確把握對幼兒的期望,及時批評教育,絕不可姑息遷就,任其發展)。
2. 處于聯想狀態,他把想象的一件事作為現實說出來。
這類說謊在幼兒中是多見的,如見別人有一件好玩具,便謊說自己家中那件更好;見別人的爸爸是一個警察,也謊說自己的爸爸是個“大警察”,還捉住了很多大壞蛋…
3. 開脫責任,逃避懲罰(幼兒的這類說謊,往往是恐懼心理所致。;而濫施懲罰就是造成幼兒產生恐懼心理從而導致說謊的一個重要原因)。
4. 成人說謊,給孩子做了反面示范。所以成人必須說到做到。
十、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
答:多玩集體游戲,在上心靈成長課時多灌輸有朋友多重要,及正確指導小朋友之間的交往,并引領家長幫助(切勿在孩子面提)。
十一、孩子上課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
答、孩子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很正常,所以我們課重難點安排要合理,其他的就是老師上課要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課堂充滿趣味性。
十二、中途家長來幼兒園,幼兒看見家長就要跟著家長回家,老師如何來處理?
不到放學時間,沒有特殊事情是不可以讓孩子看到家長的,因為孩子還處在分離焦慮期,要讓孩子正確認識媽媽上班,寶寶上學,一樣的道理,放學就可以回家了,并此行為不僅影響自己的孩子很難度過分離焦慮期,還影響到其他孩子!如果個別家長堅持看,要征得當班老師同意,并在孩子都不知道看不見的情況下,例如中午午睡,課間操等。
十三、對于吃飯慢的孩子,老師該怎么辦?
在能自己吃的情況下,老師提醒孩子快點,吃飯的時候別玩,多留意,然后可以稍微等一小會,不宜過長時間,然后把飯收了。很小的孩子,需要老師喂。習慣是慢慢養成的,不能一天改變,在保證孩子正常成長的前提下,逐漸縮短時間。
十四、班里有幾個調皮的幼兒,上課老是搗亂,怎么辦? 老師一定要震住孩子,觀察孩子,尋找方法,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幼兒老師要具備什么孩子,通過一段時間和方法最后一定會按你的路線走的能力。注:震 不是打的意思,堅決不建議老師動手打孩子。
十五、有的孩子在幼兒園是一個樣子,在家又是一個樣子,家長就要求老師管,老師該怎么說?
答:孩子具有兩面性,
有的在幼兒園表現非常棒,在家卻肆無忌憚。引導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必須講求原則性。在家的左右秩序可參照幼兒園的常規秩序。
有的孩子在家非常安靜,在幼兒園卻比較活躍。問題源自家長嚴肅的教育態度,教師引導家長做孩子的朋友,用朋友式的溝通方式與孩子交談,孩子會覺得有自我、自尊、自信。
十六、有的孩子喜歡脫鞋怎么辦?
答:一、觀察孩子,若在無事可做情況下脫鞋,讓孩子在任何地方都要做到有事可做。
二、孩子是否是觸覺敏感,如拿軟刷子觸摸孩子孤腳看孩子是否有反抗意識也可以讓孩子走在石子路上,自然按摩孩子的腳底,這樣你就可以知道孩子是否觸覺敏感。
三、當你無法阻止孩子脫鞋的異常行為時,你可以做為訓練項目來訓練孩子,如叫孩子的名子問孩子這是什么--------鞋子,這是誰的鞋子------我的,鞋子穿在什么上面------腳上,腳上穿什么----鞋子,什么時候可以脫鞋---------睡覺脫鞋子。可以利用孩子脫鞋的不好現象強化孩子思維能力的訓練,讓孩子逐步理解,鞋子應該穿在腳上,就在睡覺時才能脫掉。在他有脫鞋的跡象的 時候不妨帶他四處走走,轉移他的注意力。
十七、新入園的幼兒,每次都帶零食,如不帶,就不來上學怎么辦?
答:1、前期帶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只有從家里帶來了一吃的等等他才覺得安全
2、對幼兒園環境適應了,熟悉了幼兒園的常規:幼兒園吃東西有固定規定。
3、若適應了幼兒園生活還帶零食的話,就統一交由教師保管,晚上離園統一帶走。
十八、對于新入園的幼兒,在家特別溺愛,導致幼兒在園哭的時間很長,給家長講了也不聽,怎么做?
答: 溺愛是孩子健康成長中的“無形殺手” 過于溺愛孩子會對他們的自身發展產生消極影響,使孩子養成極大的依賴性,會形成自私、任性、性格孤僻、易發脾氣、不遵守規則、沒有公德、不認真學習。溺愛會造成孩子一點挫折也不能忍受。通過調查發現,在溺愛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孩子一走上社會大事做不來,小事不肯做,肯定失敗。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從多方面培養孩子,把他們培養成獨立自主、團結友愛、性格堅強、心胸寬廣、無私奉獻的優秀兒童。嬌子如殺子,試想如果父母太過于溺愛孩子,什么都不讓孩子做,什么都不學,有了困難就幫孩子解決,那么長大后,孩子只會吃。父母總不能陪孩子一輩子吧,他們老了,難道讓孩子去要飯嗎?把這些說給家長聽。
十九、有的孩子早上來的時候,就是哭鬧,但在幼兒園就很好,這樣的孩子老師該怎么辦?
答:剛來幼兒園哭是正常的過渡期,久了還哭孩子的這種情況是撒嬌,跟寶寶正面教育講完道理還哭不搭理,他自己哭的沒趣就不哭了。
二十、孩子不愛吃蔬菜怎么辦?
答:◆ 同類替代。如用黃瓜、冬瓜代替絲瓜,用薺菜、菠菜代替菜心。
◆ 先莖后葉。
◆ 合理烹制。如:葷素合一法
◆ 解決養育方式的問題 ● 父母以身作則。
● 強調蔬菜益處。● 提供多樣選擇。
◆ 引導孩子參與做飯的過程。亦可以讓幼兒參與種植蔬菜。
二十一、哪些食物幼兒不宜多吃?
答:1.雞蛋;2.口味較重的調味料;3.生冷海鮮;4.質地堅硬的食物;5.蜂蜜;6.經過加工的食品;7.經過油炸的食物;8.菠菜;9.果凍;10.咸魚;11.泡泡糖;12.豆類;13.罐頭;14.方便面;15.葵花籽;16.可樂飲料;17.動物脂肪;18.橘子;19.烤羊肉串;20.巧克力;21.豬肝;22.洋快餐;23.精食;24.酸性食物。
二十二、孩子厭食辦?
1、大人本身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2、固定的開飯時刻;3、減少正餐之外的食物;4、促進孩子的食欲;5、選購孩子喜愛的餐具;6、多花心思在菜色上做變化;7、讓孩子參與做飯的過程;8、為吃飯增添趣味性。
二十三、家長問:我的孩子特別愛吃手怎么辦?
答:兩歲以前吃手不用管他。兩歲以后的吃手問題是由于觸覺敏感、內心緊張造成的,要進行觸覺訓練,像游泳、玩土、水、沙子,夏天赤腳在沙地里玩,騎羊角球,做墊上運動,打滾,翻跟頭等,多和小朋友接觸。不要強化孩子這一行為,不要當孩子談論這個問題,吃手現象發生時巧妙轉移孩子注意力,給孩子一個玩具或請他幫個忙……同時家長絕對不能呵斥孩子,在加強各種運動的同時,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和諧的生活環境,然后慢慢等待孩子的變化。如果非常嚴重,也可以采用行為療法,或借助心理醫師的幫助。
二十四、家長問:孩子膽子小、愛哭、不敢發言、受欺負也不敢說怎么辦?
答:1、多做觸覺訓練,尤其要多做彈跳訓練,如跳大蹦床、在帶子里跳、跳繩等。多帶孩子出去玩,串門,參加社交活動。 2、不要對孩子進行膽小的暗示,更不要當著孩子與其他人談論孩子膽小的事情,除非你真心誠意想讓孩子膽小下去。3、尊重孩子選擇的行為方式。
二十五、家長問:我的孩子動作特別磨蹭怎么辦?
答:先看孩子的動作協調性怎么樣,動作笨拙的孩子都慢,要訓練孩子的動作協調性,如拍球、跳繩、爬行、打球、踢毽子等。再看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要訓練孩子的大腦平衡能力來提高注意力,如走平衡木、旋轉游戲、大滑梯、坐獨腳椅等。還要看家長是否在孩子專注做事時經常干擾孩子。除了訓練孩子以外,家長還可以用獎勵的方法,激勵孩子每一點小的進步。
二十六、家長問:我的孩子說話晚,還發音不清,表達能力比較差怎么辦?
答:從小哭的少的孩子,聲帶的訓練不夠,影響孩子的發音和說話,奶嘴的孔太大,吸吮動作訓練不夠,口腔肌肉的訓練就不足,容易造成孩子說話發音不清,另外吃東西時讓孩子咀嚼、啃、咬的訓練不足,也會影響孩子嘴部骨骼和肌肉的發育,影響語言發展。動作協調差的孩子,大腦思維和語言部協調,說話容易表達不清,甚至口吃。3、4歲以上的孩子要通過訓練動作協調性來改善大腦的語言功能,效果神奇。
二十七、家長問:我發現最近孩子會說謊,我們很著急,該怎么辦?
答:孩子在九歲以前所說的話與事實不符的話我們不稱其為說謊,因為那時他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還不能分清事實與想象。在九歲以后存在說謊,主要原因是1、家長管教過分嚴厲,不合情理,孩子為了達到自己目的只好說謊。那么家長要理解孩子的正常需要,適當地滿足他。2、家長管教方法不一致,孩子為了鉆空子,自然學會當面一套背后一套。那么家長尤其是老年家長要注意方法一致。3、逆反心理。當家長發現孩子說謊后都十分生氣,有些家長的反應過分強烈,倒使孩子覺得莫名地興奮,逆反心理會使他們以后重犯,因此家長的態度一定要適度。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