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區環創及材料投放PPT課件這個PPT共50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表演區的內容包括哪些,什么是表演區游戲,表演游戲的特點,幼兒表演的形式,如何設置表演區環境,表演區的材料投放等,歡迎點擊下載。一、表演區的內容包括哪些?
表演區
語言類表演:
1.劇場類
①童話表演:頭飾、面具、道具、服裝、背景等
②歌謠表演:話筒等
③電視播報:場景、話筒等
2.講故事類:
①故事盒:故事盒、各種玩偶
②沙盤:沙盤、沙盤小人
③木偶表演:木偶劇場、各種木偶
音樂類表演:
1.歌表演:頭飾、音樂等
2.節奏樂:音樂、打擊樂器等
3.韻律舞蹈:音樂、服裝、道具等
形象裝扮:
服裝、飾品、音樂、紗巾、夾子、鏡子等
二、什么是表演區游戲
表演游戲,兒童游戲的一種。根據故事或童話的內容。扮演其中的角色,并運用語言、動作和表情等表演形式再現作品內容。表演所用的劇本有的是現成的,有的需要教師與兒童甚至是兒童自己根據故事情節編寫。幼兒園游戲的主要形式之,一般認為出現于幼兒中期的兒童。簡而言之,表演游戲是幼兒以故事為線索展開的游戲活動。
什么是角色游戲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象,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題,如娃娃家、商店、醫院,等等社會性區域,所以又稱為主題角色游戲。
三、表演游戲的特點
特點:
表演性
游戲性
創造性
四、幼兒表演的形式
表演形式:
幼兒表演
桌面表演
木偶表演
影子戲
五、表演游戲的環境創設
在創設表演區的初期,首先,我們要考慮一些必要因素:
1、一個以“玩”為主
2、空間的需求
3、表演的觀看需求
4、物質條件(設備、服裝、道具等)
5、注意結合教育目標,與集體教學活動有機結合,相互補充。
6、注意表演區與其他區域之間的整合,相互之間聯系、互通、發揮區域的整體功能。如通過主題巧妙融合美工區,為設計、制作、修改服裝、道具創設自由的空間。
表演區的大小:大概六平方,保證孩子正常表演。注意幼兒安全活動區設置盡量寬松,空間設計合理。表演區是比較鬧的區域應該選擇不影響其它區域的空間。最好遠離閱讀區、科學區等比較安靜的區域,以免影響其他區域的活動開展。
根據表演區活動內容,劃分區域:表演區、觀眾區、道具區等,放置材料的布局可根據需要移動,形成動靜有序的表演區環境。
區域規則
一個清晰易懂的進區規則必不可少。進區規則的呈現方式一般是圖文結合,小班幼兒不識字,更注重圖畫表達,如果標注文字,也應盡量簡短易懂,提示本區域的限定人數,活動要求和注意事項等。
舞臺設計
舞臺不論大小,重在給孩子營造一個表演的氛圍。表演區布景應簡單方便,避免過大過重過繁瑣,更不能妨礙表演,只要能起到烘托情境、渲染氣氛的作用就可以了。
除了小舞臺,表演區還可以依照故事主題、表演內容來裝飾。
墻面設計
表演區墻上可以貼上生動的表演步驟圖做活動指導最好不過了,觀眾守則、故事表演的角色構成、表演出場順序、幼兒游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以及孩子們表演的照片也是極好的!
節目單
為了使小朋友們有更好的角色體驗,還可以在表演區放置一個節目預告單,請小朋友根據近期表演的主題自己來設計制作節目單,使表演游戲的內容更加豐富。
玩具柜、化妝間、試衣間、晾衣架
表演游戲的延伸區
幼兒在表演游戲過程中經驗碰撞延伸出的關聯內容,如:伴隨幼兒游戲的進程,為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延伸出的“道具制作店”、“修補店”等內容,可與相應游戲區域整合進行,達到游戲區內容的有機整合,相互之間聯系、互通、發揮區域的整體功能。如通過主題巧妙融合美工區,為設計、制作、修改服裝、道具創設自由的空間。這個是針對于中班和大班的孩子來說的。
定期改變表演區的裝飾
表演區的裝飾應跟隨班級主題活動和季節的變化而定期更換,這樣既能使區角與主題相結合,又能給幼兒新鮮感,使幼兒愿意投人其中。比如,“節日”主題活動期間,教師可以在表演區投放相應的節日活動材料和服飾,供幼兒表演之用。
讓幼兒在表演區中進行表演活動,不但能增強他們的表演欲,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同時對他們的語言發展也是很重要的。在這里,教師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對幼兒在表演區活動時的反應進行細致的觀察和反思,改善表演區的環境,促進幼兒的表演游戲。
戶外表演區
六、表演區的材料投放
《指南》指出,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表演游戲相較其他游戲,是一種主動的再現活動,不是以演給別人看為目的,是為了讓幼兒滿足表演的愿望和快樂,對幼兒的角色意識及游戲水平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表演作品的選擇及材料的投放對表演游戲的成功進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將一些廢舊材料和半成品材料添置在表演區,不僅豐富了游戲材料的多樣性,也更加吸引了孩子們操作擺弄游戲材料的興趣。幼兒在表演區不懂得如何選擇游戲材料;游戲中幼兒使用替代物的能力差等。
(一)就地取材,廣而納之,確保游戲資源利用的豐富性
教師要為幼兒提供多樣性且豐富的材料,在數量上滿足班級幼兒自由選擇不同和相同材料的需要。
1.巧妙利用自然資源
1、巧妙利用自然資源
教師可結合自己園所所在的地域特點,利用各種現有自然資源,如房前屋后的樹枝、小石頭等隨處可見,可以進行一定的巧妙加工、制作,讓他們成為幼兒喜歡又能激發幼兒表演的游戲材料。
2.廢舊物品變廢為寶
可以收集和使用一些衛生、安全的廢舊物品,將他們制作成可以被利用的表演游戲材料,如包裝盒、編織袋、飲料瓶、易拉罐、泡沫板、交卷殼等,孩子們收集后將這些材料進行清洗晾曬,然后在一一對照歸類,讓幼兒從小建立一定的環保意識,懂得珍惜身邊這些可以重復使用的材料,讓他們也能參與簡單的勞動付出。
二、量材錄用,得心應手,保證游戲材料投放的合理性
表演區游戲材料單一,不能滿足幼兒在游戲中的需求,過于豐富多彩也會令幼兒無從下手,不知所措。表演區的游戲材料提供要合理,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應認真分析,了解本班幼兒的游戲特點和認知水平,再循序漸進地提供游戲材料。
1.表演游戲材料要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依照指南,不同的年齡階段,幼兒的游戲發展水平不相同,要根據幼兒表演游戲的特點以及故事本身來投放材料。
小班幼兒表演游戲的特點
認識活動依靠動作和行為
思維活動先做后想
缺乏目的性
只注意自己扮演角色的動作和語言
滿足自己的表演欲望,甚至忘我
游戲過程缺乏組織性,只是簡單片段
中班幼兒表演游戲特點
形象思維為主,有一定的概括性和創造性,需要成人的指示。
注重游戲材料的準備和角色裝扮。
游戲中獲得快樂是最主要的目的。
能根據文學作品的故事情節相互協商完成角色的分配,形成一定的規則和簡單的表演計劃。
大班幼兒表演游戲的特點
游戲的目的性和計劃性強,可獨立完成角色分配,并很快完成角色認同,并在游戲中相互提醒。
表演有一定的控制性,對自己的動作、語言、表情等有一定的控制力。
思維創造力,表演生動性,靈活性都有所提高。能根據自己對故事的理解,靈活的運用多種手段和表演技巧塑造角色。
表演區的游戲材料提供應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的身心特點投放不同層次的游戲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針對性和計劃性。如小班幼兒年齡小,表演區游戲中更需簡單的扮演和敲敲打打唱唱,在表演區游戲中可多提供一些小動物頭飾。簡單的道具和樂器,同種游戲材料必須多放一點,避免幼兒因為要用同一種材料而出現爭搶;
中班隨著年齡的增長,表演的欲望更加強烈,開始會隨著表演的主題簡單的加工和使用替代物,這時候教師應提供一些半成品的道具給幼兒,使他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完成簡單的道具制作,感受成功的喜悅;大班幼兒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物代物的能力更強,對于替代物的逼真化要求更高,教師應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原始材料,是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讓他們在表演中能產生自主設計,制作道具和游戲材料的愿望,激發其成為游戲中的小主人。
2.表演游戲材料要隨主題和興趣及時調整
在投放表演游戲材料的時候,一方面要遵循幼兒的主題和目標,適度投入游戲材料,另一方面還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靈活地更換和增添游戲材料,關注幼兒在表演區游戲中游戲材料的使用新鮮感,激發他們主動去尋找合適的游戲材料,甚至還要表揚和肯定幼兒在游戲中的新的游戲主題。
3.幼兒表演材料要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些個體之間難免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差異,我們允許幼兒以適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游戲、探索,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幼兒都體驗到成功。在表演區游戲中,前面提供的游戲材料也是有層次的、可轉化的開放性游戲材料居多,可根據不用的能力水平和需要,讓幼兒自由選擇成品或者半成品的材料,還可以將一些操作放置在“加工廠”或者美工區,讓有需要的幼兒自己尋找材料,大膽想象、創造、滿足不同孩子不同層次的需求,激發了幼兒一物多用的能力,拓展了游戲內容,豐富了游戲情節。
(二)因材施教,引而不發,引領幼兒大膽使用替代物
隨著對表演區游戲的探究和深入,發現我們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幼兒制作許多逼真的游戲材料,但當他們的游戲發展到一定水平后,這樣的材料反而會局限他們的思維。所以應降低材料的結構化,多增加低結構材料,鼓勵孩子能結合角色和情節的發展自助尋找替代材料,提高幼兒使用替代物的能力。
1.啟發誘導,激發幼兒產生使用替代物的愿望和積極性
2.創設環境,與幼兒一起制作道具,以物代物
在表演游戲指導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觀察幼兒需要什么材料,是否能夠自行解決,若無法解決是,應啟發幼兒就近取材,引導幼兒想想游戲所需的材料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與周圍的哪些物品相似,可找哪些物品來代替。當幼兒在使用制作代替物時遇到困難,應組織幼兒討論、協商,共同解決問題。通過教師的巧妙參與和幼兒的協商,師幼正確使用替代物,滿足了幼兒扮演角色的意愿,培養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材料的投放從平面到立體,更有目的性、挑戰性
注意提供的材料的目的性、豐富性,有舊材料也有新材料,以滿足孩子們不同層次的需求。舉個例子,孩子們表演者當中需要用到花,剛開始孩子們用的花都是平面的,就是在紙上畫好了剪下來,或者用卡紙剪好之后粘貼起來的平面花朵。我們的舞臺是立體的。什么需要拓展孩子的思路,需要從投放的材料上下功夫。可以投放紙巾團、廢報紙團、瓶蓋、一次性紙杯、皺紋紙等等,增加一些立體感的材料,引導孩子們再次制作花朵,立體花朵的效果就出來了。我們要將教育目標蘊涵在材料中,有目的性、挑戰性,要有平面與立體的變化,讓幼兒在操作、擺弄材料過程中積累經驗,讓孩子與材料互動,材料就是最好的課程。
除了以上所說的將一些廢舊材料和半成品材料添置在表演區之外有條件的班級可以購置一些成品表演材料供幼兒使用,成品材料因為顏色鮮艷,道具逼真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五、投放表演區材料要注意
材料的投放應分門別類,裝在開放、低矮、不擁擠的架子上,或分類放在籃子等透明可見的容器里,讓幼兒一目了然,吸引幼兒操作,并使幼兒自行的找到他們需要的材料,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易于自行取拿和收放;保證活動自發進行,減少幼兒對老師的依賴性。
總之表演區的材料投放要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符合節目需求,多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表演道具來豐富表演內容,會用替代品進行表演。
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我們可以自由奔跑的空間越來越少,可以自由發揮,異想天開的游戲越來越少, “幼兒對于周圍世界的認識依賴于他們與事物的直接接觸和體驗”。游戲之所以能給童年以快樂,因為它意味著“關注”“熱愛”“接納”“友誼”“參與”和“分享”,而表演游戲就是連接幼兒夢想與現實的橋梁,幼兒本身就是天生的“演員”,我們所要做的是給他們提供一個自由表演和游戲的舞臺。
綜上所述,表演區活動的開展是一細致、逐步深入的過程,教師在進行表演區活動創設,材料投放都需做教育的有心人,使表演區活動的開展真正做到針對性強,有的放矢,就能使表演區活動真正發揮實效,成為幼兒喜歡,有益幼兒身心發展的活動區。
現場互動研討:
分小、中、大三組討論,各組就討論的結果進行分享和交流。每組推選一人進行匯報。
主要討論問題如下:
1.表演區環境創設的有效性?
2.材料的投放適合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嗎?存在哪些問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