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兒心理特點PPT課件這個PPT共26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心理特點,教育對策,小結等,歡迎點擊下載。中班幼兒(4-5歲)心理特點
大綱
心理特點
教育對策
小結
幼兒中期(4歲-5歲)中班幼兒的心理特點
1、活潑好動
2、愛玩、會玩
3、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4、開始能夠接受一定的任務,形成一定的規則意識。“告狀現象”
1、注意力
中班幼兒以無意注意占優勢,他們喜歡一切新東西,新書、新玩具。
有意注意在逐步發展。比如孩子看書失去興趣要丟下圖書時我們一句鼓勵的話讓他又認真翻閱下去,這就表現出孩子的有意注意。
教育對策
我們在引導孩子時,除了選擇孩子喜歡的事物外,還要多鼓勵表揚,促進孩子有意注意的發展。
中班孩子的注意力一般表現為10—15分鐘,所以建議每晚關上電視,留出30分鐘讀書看書的時間。以培養幼兒有意注意的發展,讓孩子自己看書,不要給他講。看完后可以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給孩子創設一個好的氛圍。
2、觀察力
中班幼兒見識不是很多,對事物的理解有限,觀察的持續時間較短,一般為6~7分鐘,缺乏精確性,因此觀察依賴家長。
觀察的概括性還處在列舉階段,比如,給他們一張圖片,他們往往只能看出圖中有什么人、什么東西,只能回答“有什么?是什么?”而對于一些“在做什么?怎么做?為什么這樣做?”一類的問題難以概括。
教育對策
如果在生活中經常引導孩子觀察,多問一些問題,那孩子無論從生活經驗或智力的發展都將大不一樣。
給襪子配對
3、想象力
4至5歲的兒童活潑、好動,并且富于想象,難以分清假想和現實,他們常常會把看到的內容融入自己的想象,如當兒童站在陽臺上往下看,成人提醒其要當心,他會說:“沒關系,我會飛。”
他們還喜歡假裝做什么,常和想象中的伙伴一起玩,他們有時會“撒謊”,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撒謊只是用想象代替真實。
教育對策
1、通過各種游戲來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2、在繪畫,泥塑,音樂中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3、通過玩具來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4、記憶力
5歲左右的幼兒記憶的特點是無意記憶較多,比如讓他記個小任務他往往回家就忘,但幼兒園有小朋友過生日他卻記得
學得快忘得快 學一首兒歌很快幾遍就記住了,但幾天不復習,會忘的一干二凈。這跟孩子的理解程度有關,不理解機械的背誦那么很快就忘記了。
記憶保持時間的延長(再認、再現)
處于沒有策略階段
教育對策
鍛煉他們的注意力,同時提高孩子對詞語的理解能力。舉例{成語故事,歷史故事}當孩子能聽懂大人解釋的現象時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就高了,學習能力也會增強,記憶力會明顯提高。
5、思維力
(1)中班幼兒還缺乏通過詞語邏輯來思維的能力,更多的是在動手玩樂中進行思維,比如,在洗手時摸著肥皂會問“為什么會這么滑,是什么做的呢“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引導幼兒善于思考。要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還要保護幼兒的好奇心。
(2)具體形象思維 4、5歲兒童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在理解成人語言時,時常憑借自己的具體經驗,如教師說“一滴水,不起眼”,兒童則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臍眼”。這時期的兒童在已有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開始能對具體事物進行概括分類,但概括的水平還很低。其分類是根據具體事物的表面屬性(如顏色、形狀)、功能或情景等。如把蘋果、桃、梨歸為一類,認為這些水果可以吃,吃起來水分多;把太陽、卷心菜歸為一類,認為這些都是圓形的;把玉米、香蕉歸為一類,認為這些都是黃色的。
教育對策
對于幼兒的提問要給予正確恰當的回答,不可敷衍,同時幼兒的好奇心缺乏目的性,我們要引導到好的對象上去,如,自然界的變化,動物的生長。
針對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加大教育活動直觀性的力度,促進幼兒持續發展
6、言語
能獨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種事物
4、5歲的兒童已能清晰地談話,詞匯開始豐富,喜歡與家人及同伴交談。能夠獨立地講故事或敘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但有時講話會斷斷續續,因為兒童還不能記清事物現象和行為動作之間的聯系。他們還會根據不同對象的理解水平調整自己的語言。如對小妹妹說“爸爸走了”,對媽媽說“爸爸去商店買吃的東西了”。有時他們也能表述相當復雜的句子:“我還沒來得及把蛋糕放在桌子上,小紅就把它吃掉了。”
教育對策
多給幼兒表現的機會
多跟幼兒交流
給他們選擇好的讀物
7、情緒情感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4、5歲兒童的情緒較之3歲兒童更穩定,他們的行為受情緒支配的比例在逐漸下降,開始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商場,當他們看到喜愛的玩具,已不像2——3歲時那樣吵著要買,能聽從成人的要求,并用語言自慰:“家里已有許多玩具了,我不買了”。在幼兒園里,同伴間發生爭執時,有時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當然,他們并非對所有的事都能調節好,對特別感興趣的事和物仍然受情緒支配,甚至還會出現情緒“失控”現象,遇到不順心時仍會大發脾氣。
教育對策
營造良好的情緒、情感環境,豐富兒童的情緒情感體驗
成人情緒的良好示范
積極的鼓勵和引導
了解兒童需要發展特點,適當滿足合理需要,限制不合理需要,并引導兒童形成積極的需要。
8、個性
操作能力變強
5歲的幼兒,走跑跳爬一些大的肢體動作一般難不倒他們,但一些精細動作對他們來說卻很困難,如在手工課上,經常有幼兒說老師我不會或者讓別的幼兒幫忙制作。現在的孩子大多沉溺于電動玩具,動畫片,所以操作的機會很少。其實動手就是動腦,心靈才會手巧。
出現對自己的認識活動和語言意識,他們知道該怎樣去注意、觀察、記憶和思維。比如,上課時老師說:“注意了!”自己就應該眼睛看著老師,雙手停止活動等等。這也是開始有了認知的方法。他們也比較清楚的意識到假象和事實的區別,意識到正確與錯誤的思想和行為的區別。有時故意做錯事壞事,是為了引起成人的注意,同成人開玩笑。
教育對策
建議多為孩子準備一些美工用品,發現孩子畫出捏出什么形狀要加以表揚,不敢動手的要陪著做。這樣不僅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幼兒的自信心,還能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認識到那些是孩子故意做錯的事,加以正確引導。
9、社會性
幼兒同伴交往需求與能力發展
4、5歲的兒童喜歡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動中他們逐漸學會了交往,會與同伴共同分享快樂,還獲得了領導同伴和服從同伴的經驗。此時他們開始有了嫉妒心,能感受到強烈的憤怒與挫折。有時,他們還喜歡炫耀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當然,在集體活動中他們也了解和學會與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
教育對策
為幼兒提供可以交往合作的游戲氛圍,是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手段。戶外鍛煉、表演游戲、角色游戲以及各種活動區的游戲,都能為幼兒的這一發展需要提供幫助。
小結
作為幼師的我們,以后應該注意區別好大、中、小、班幼兒的心理特點,做好教育工作。多開展有益于幼兒身心發展的游戲,更好地為幼兒和家長服務。
謝謝觀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