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PPT課件這個PPT共65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觀察活動,實驗操作性活動,科學討論型活動,技術操作性活動等,歡迎點擊下載。第四章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類型及其組織指導
第一節 觀察活動
一、觀察活動的定義
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通過有目的地觀察實物,了解物體的各種特征和物體之間的區別,獲得對事物的感性認識和觀察技能。
在觀察活動中主要是運用觀察的方法,幼兒在直接接觸事物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直觀、生動、具體地認識事物,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學科學的方法。
糖怎么不見了(小班)
[活動目標]
1、觀察糖在水中溶解的過程及所發生的變化,并用語言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2、對溶解的現象產生好奇,并愿意思考“糖怎么不見了”的問題。
[活動準備]
每人一小杯水,一塊方糖,以及用于攪拌的湯匙。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觀察糖在水中溶解的過程,激發幼兒興趣。
師:你們的桌上有什么?如果把糖放到水里去會怎么樣呢?今天請大家自己試一試,仔細看看,糖到水里會怎么樣?
幼兒試驗、觀察、表達、交流。
2、引導幼兒討論溶解現象
師:你們剛才看到糖放到水里怎么不見了?它真的沒有了嗎?到哪里去了呢?現在又變什么樣了呢?
幼兒討論、交流、思考、講述。
3、引導幼兒聯系其他溶解現象,擴展幼兒的經驗
師:你還知道有什么東西像糖一樣,在水里會“化掉”呢?
幼兒表達交流。
4、小結
今天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糖放到水里去就不見了。請你們回家以后再試一試,還有哪些東西也是這樣的。
[活動評析]
該活動屬于現象觀察類活動。對小班幼兒來說,“溶解”現象既無法理解的,又是容易觀察的。該活動立足于觀察溶解現象的發生過程,而不是講解糖為什么溶解,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自由討論溶解現象,允許他們通過自己的想象來尋求解釋,對于維護幼兒的好奇心以及養成其思考的習慣是有益的。
二、觀察的類型
(一)對個別物體的觀察(P80)
是指對單個的物體(或一類物體)、現象的觀察。是
最基本的觀察類型。
特點:重在把握觀察對象的外形特征,如形狀、顏色
以及光滑粗糙、軟硬 、氣味等特性,生活、生長習性
和特點,物體的靜態與動態,物體存在與環境關系等。
通過這類觀察積累大量感性經驗,學習和掌握基本的
觀察方法和技能。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
(二)比較性觀察(P81)
是指同時觀察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體并進行比較,以
找出物體間的異同點。
這種觀察方法能幫助幼兒較快發現事物的特征,利于
幼兒分類能力發展和概念的形成。
比較性觀察要求選擇同類物體進行比較,既找物體的
不同點也要找出相同點。
觀察時先選擇一些差異比較明顯的物體給幼兒觀察,
逐步發展到差異較小或差異細微的物體。
(三)長期系統性觀察(P80)
是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不斷地觀察某種物體或現
象在質和量兩個方面的變化和發展并形成完整認識。
主要用于觀察動物、植物的生長變化過程,以及氣象
的變化,以了解物體間的相互關系。
長期系統性觀察主要用于觀察動植物的生長過程,以及
天氣變化、季節更替。如蝌蚪變青蛙,蠶子變成蠶,再
變成蛹,最后變成蛾等,種子發芽生長過程等。
幼兒的觀察活動與操作活動是結合在一起的,物理化
學現象中的如有趣的聲音、奇妙的磁鐵等都要用到觀察
方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