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注意的發展PPT課件這個PPT共48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注意概述,學前兒童注意的發生和發展,學前兒童注意力的評價與培養等,歡迎點擊下載。學前兒童的注意
第一節 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一)注意的定義
觀察并思考:請你
仔細觀察右圖的服裝,
并圍繞此服裝說一段
話。
提問:注意有什么特性?
什么是注意?
注意有以下幾個特性:
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動反映的對象和范圍。
集中性。人的心理活動在特定的對象上保持并深入下去。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
除此之外,注意還具有非獨立性。注意不是一種心理過程,而是其他心理過程的一種積極的伴隨狀態。也就是說,注意不能獨立存在。
(二)注意的外部表現
1、適應性的運動
2、無關運動的停止
3、呼吸運動的變化
(三)注意的功能
1.選擇功能
2、保持功能
3.監督和調節功能
【自我分析】
今天的課堂上,你的注意是怎樣發揮上述三種功能的?
二、注意的種類
根據注意有無預定目的和意志努力,可把注意分為以下幾種:
(一)無意注意
無意注意是指既無預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做不隨意注意。
【自我分析】一般在什么情況下,你會產生無意注意?你的注意容易受哪些因素影響?
引起無意注意的原因有兩類: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
刺激物的強度
刺激物的對比關系
刺激物的運動變化
刺激物的新異性
2.人本身的狀態
需要
興趣
知識經驗等
【案例分析】
看電視換頻道的時候,如果有個頻道正在直播足球賽,有的人看到后不加考慮的換臺,有的人則一看到就目不轉睛,為什么?
(二)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預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自我分析】
學習過程中,在什么情況下,你的有意注意保持得較好?你覺得影響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有意注意依賴于很多因素,最主要的有:
1.活動的目的和任務的明確性
2.對活動結果的興趣
間接興趣
3.活動組織的合理性
4.與已有知識經驗的關系
5.良好的意志品質。
(三)有意后注意
是指有預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開始以后,由于興趣或吸引力的支持使達到聚精會神的忘我境界,以致不需要特別的努力就能進行注意。
第二節 學前兒童注意的發生和發展
一、學前兒童注意的發生
兒童出生后就出現注意現象。隨著兒童成長,注意不斷發展。
(一)原始的注意行為
新生兒有一種無條件反射:大的聲音會使他暫停吸吮及手腳的動作;明亮的物體會引起視線的片刻停留。這種無條件定向反射可以說是最原始的初級的注意,即定向性注意。其主要是外界事物的特點引起的。
(二)選擇性注意的發生、發展
所謂選擇性注意是指兒童偏向于對一類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樣情況下對另一類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現象。
(三)有意注意的萌芽
兒童有意注意的形成大致經過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兒童的注意由成人的言語指令引起和調節。
第二階段,兒童通過自言自語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行為。
第三階段,運用內部言語指令控制、調節行為。
【案例分析】
小嬰兒不會追蹤、尋找在他的視線下消失物體,但七八個月以后,能夠注視物體藏匿的地方的,甚至能把它找出來。這是否證明嬰兒注意的發展?
【案例分析】
母親對孩子說:“寶寶,看!燈燈!”一邊說,一邊用手指向燈。孩子隨之開始抬頭看向母親所指的方向。孩子的注意是有意注意還是無意注意?
【案例分析】
掌握言語之后,兒童常常一邊做事,一邊自言自語:“我得先找一塊三角形積木當屋頂”,“可別忘了畫小貓的胡子”……這種情況下,孩子的注意處于什么樣的階段?
二、學前兒童注意的發展
(一)學前兒童無意注意的發展
【話題討論】
在觀察幼兒的過程中,你發現幼兒的無意注意有什么樣的特點?大、中、小班幼兒的注意有什么不同?
小班幼兒的無意注意明顯占優勢。
中班幼兒的無意注意進一步發展。
大班幼兒的無意注意高度發展,相當穩定。
(二)有意注意的發展
幼兒有意注意的特點:
1.幼兒的有意注意受大腦發育水平的局限。
2.幼兒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環境,特別是成人的要求下發展的。
3.幼兒逐漸學習一些注意的方法。
4.幼兒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動中實現的。
【案例分析】
“當你壘寶塔的時候,下面要選最大的積木,對!就是那個最大的,還有沒有了,再找找看!”于是幼兒就找最大的積木搭他的寶塔了。想一想,老師的這段話有助于幼兒什么注意的產生?這是什么因素對幼兒產生的影響?
(三)學前兒童注意品質的發展
1.注意的廣度
(1)定義:指同一瞬間所把握的對象的數量。
(2)影響因素
受生理制約
注意對象的特點
知識經驗
(3)發展特點
隨著幼兒生理的發展和知識經驗的豐富,注意廣度逐漸增加。但總的來說,幼兒注意的廣度還比較小。
【案例分析】
分析以下的案例,你認為影響幼兒注意廣度的因素有哪一些?
爸爸媽媽帶著5歲的小明逛動物園,爸爸和小明比賽數猴子、數老虎、數孔雀……結果每次都是爸爸贏。爸爸想教小明一次數五個、數三個、數兩個,可都教不會,知道為什么嗎?
2.注意的穩定性
(1)定義
指注意保持在某種活動或某一對象上時間的長短。
(2)影響因素
【案例分析】
教師組織小班幼兒的詩歌活動“七彩的夢”,既沒有直觀的教具,也沒有讓幼兒動手操作的機會,總是一遍又一遍地教幼兒朗誦詩歌,許多孩子很快坐不住了,有的在與身邊的幼兒打鬧,有的表現出反感的情緒?這是為什么?你認為保持幼兒注意穩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注意活動和對象的特點
主體狀態
(3)發展特點
總體來說,幼兒注意的穩定性還比較差,尤其是有意注意更不穩定,但在良好的教育條件下,幼兒的有意注意隨年齡的增長不斷提高。
3.注意的轉移
(1)定義
指自覺地調動注意,使之從一個對象轉換到另一個對象上。
注意的轉移與注意的分心不同。
(2)影響因素
活動的性質、關系
人們對它們的態度
(3)發展特點
幼兒易分心,不善于根據任務的需要靈活地轉移注意,年齡越小越如此。在良好的教育下,隨著兒童活動目的性的提高和言語調節機能的發展,逐漸學會主動轉移注意。
【案例分析】
中二班的小朋友們剛在體育活動中玩過激烈的游戲活動,回到教室,代班的王老師馬上要求小朋友們坐下來學算術。結果小朋友們還是吵個不停,王老師覺得小朋友們不配合,很是苦惱。你覺得王老師為什么會遇到這樣的苦惱?
4.注意的分配
(1)定義
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集中到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活動上。
(2)影響因素
熟練
活動間的聯系
(3)發展特點
【案例分析】
幼兒跳舞時,常常注意動作,就忘了表情;做操時,常常注意了動作,就無法保持隊形的整齊……這些現象一般是因為什么?
幼兒掌握的熟練技巧較少,注意分配比較困難,常常顧此失彼,但隨著活動能力的增強,注意分配的能力也逐漸提高。
四、學前兒童注意的分散
【提問引入】同學們在生活中、實習時與幼兒都有過很多接觸,你見到過幼兒分心的情況嗎?幼兒分心一般容易在什么情況下發生?
(一)引起幼兒分心的主要原因
1、無關刺激的干擾
2、疲勞
3、目的要求不明確
4、注意不善于轉移
5、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沒有并用
6、缺乏興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二)防止幼兒注意分散
1、排除無關刺激的干擾
2、制訂合理的作息制度
3、培養良好的注意習慣
4、 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組織教育活動
5、靈活地交互運用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6、必要的情感支持。
【實踐活動】
下園觀察幼兒教師運用注意規律組織活動的情況(附觀察記錄表,見實踐教學指導手冊)。
【案例分析】
你覺得以下的各種心理表現分別屬于哪一種注意品質?為什么?
1、看書時,有的同學能“一目十行”。
2、班主任老師用眼一掃,便知道哪些幼兒在,哪些幼兒不在。
3、大部分的學生能一邊看樂譜,一邊彈鋼琴。
4、學習過程中,大家一會兒看黑板,一會兒看書,一會兒記筆記。
第三節 學前兒童注意力的評價與培養
一、學前兒童注意力的評價
(一)評價標準
【話題討論】結合幼兒注意發展的特點,我們應從哪幾個方面來評價幼兒注意力發展的狀況?
1.注意的有意性
A級:能根據自己的需要或客觀的要求,自覺、主動地將注意集中在該集中的對象上。在活動的過程中遇到其他刺激,能自覺地付出努力,排除干擾。
B級:能根據成人的口頭交代,有意識地將注意集中在相應的對象上。在活動的過程中遇到其他刺激,能付出一定的努力或者能在成人的提醒下做出努力,排除干擾。
C級:能在成人的要求下有意識地注意一定的對象,但是刺激物的新穎性和自身的興趣是決定注意的重要條件。一旦遇到其他刺激,往往不善于付出努力去排除干擾。成人的提醒幫助起的作用比較小,注意常常處于自然而然、隨心所欲的狀態。
2.注意的穩定性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注意的穩定性水平可參考如下評定標準。
A級:小班幼兒能連續集中注意15分鐘以上,中班幼兒能連續集中注意20分鐘以上,大班幼兒能連續集中注意25分鐘以上。
B級:小班幼兒能連續集中注意10分鐘以上,中班幼兒能連續集中注意15分鐘以上,大班幼兒能連續集中注意20分鐘以上。
C級:小班幼兒只能連續集中注意10分鐘以下,中班幼兒只能連續集中注意15分鐘以下,大班幼兒只能連續集中注意20分鐘以下。
3.注意的轉移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注意的轉移水平可參考如下評定標準。
A級:一個新活動開始時,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自覺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該活動上。即使是在剛剛進行了一項熱烈、激動的活動后,注意力轉向下一個活動的速度也比其他大部分孩子顯得迅速。
B級:在成人的幫助下,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將注意從一個活動轉向另一個活動。
C級:在一個新活動開始時,往往需要成人提醒才能集中注意力。特別是在剛進行完一項熱烈、激動的活動后,很難將注意力轉向下一個活動,即使是在成人的提醒下,也比大部分孩子所用的時間長。往往在新活動開始的最初一段時間內,還會出現激動狀態,似乎還“惦記”著剛才的活動。
4.注意的分配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注意的轉移水平可參考如下評定標準。
A級:能將注意同時指向3~4個對象上。例如,在玩“搶椅子”這一音樂游戲過程中,能將注意同時指向聽音樂、變換動作、窺視椅子三種對象,有的甚至還同時能指向觀察其他小朋友的表現,對違反規則的行為進行檢舉(四種對象)。
B級:能將注意同時指向2種對象。例如,畫畫時能邊聽邊畫,即手在畫的同時,聽清老師在講什么(兩種對象)。
C級:同時講注意指向2種對象上時常表現出困難。例如,讓幼兒學畫畫,只能先看老師示范或先看圖,再注意自己的畫筆,難以做到邊看邊畫。又如,唱歌的時候要求同時表演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
(二)通過觀察法了解幼兒的注意力
1.觀察時機
(1)各種集體教育活動時
(2)自選活動時。
(3)學習新操、舞蹈、玩體育游戲和音樂游戲時。
(4)新活動開始時。
(5)閱讀,剪紙等安靜性活動時。
2.觀察形式和記錄
(1)在活動中抓住時機圍繞目標進行觀察。
(2)運用時間抽樣觀察的方法進行觀察記錄。
(3)運用情境觀察的方法進行觀察記錄。例如在勞動過程“揀花生”時觀察記錄。
【小組討論】
1.幼兒教師應如何培養幼兒的注意力?
2.請設計幾個訓練幼兒注意力的游戲。
二、學前兒童注意力的培養
(一)培養幼兒廣泛的興趣
(二)豐富知識經驗,形成熟練動作和技能
(三)針對個別差異,進行教育
(四)通過游戲培養幼兒的注意力
游戲舉例:
1.開火車(集體游戲)
參加開火車游戲的小朋友圍坐成半圓形,最前面的是司機。游戲開始集體唱兒歌:“我的火車好、我的火車快、運糧食、運鋼材,運到全國各地來。找個好伙伴和我一齊開,誰是你的好伙伴,快快把他請出來。”然后司機說:“×××請你快出來。”被請到的小朋友與司機對換座位。游戲周而復始。
2.看誰串得最多(桌上游戲)
材料:木珠若干,根據不同年齡,可在色彩、大小、數量上有所區別。年齡越小的幼兒串珠色彩鮮艷漂亮,可大些,數量相對減少。年齡越大的幼兒串珠色彩可稍單一、小些,數量相對要多。
要求:參加游戲的幼兒盡量串得快、串得數量多??梢栽谕粏挝粫r間內看誰串得多,也可以要求同數量的木珠看誰串得快。
學前兒童注意的發展PPT課件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