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手工制作PPT課件這個PPT共15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PPT的教學目標知道燈籠的制作方法,嘗試用折、粘、剪等方法獨立制作,在做做玩玩中感受新年的快樂。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漢族傳統工藝品,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吉利喜慶的氛圍。后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征。經過歷代燈彩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
一種籠狀燈具。其外層多以細篾或鐵絲等 制骨架,而蒙以紙或紗類等透明物,內燃燈燭。供照明、裝飾或玩賞。
字姓燈:燈的一面是姓氏,另一面是祖先曾經擔任過的官名。如姓「謝」是太子少保,姓「鄭」是延平邵王等。 吉祥燈:燈的一面是姓氏或神的名字,另一面是八仙(呂洞賓、何仙姑等)、福祿壽三星等吉祥圖案。
一般型:一面是姓氏、神的名字或吉祥話,另一面是吉祥圖案。 書法燈籠:如果說繪畫更多是元宵燈籠的形象,書法則是燈籠精神風骨的載體。 剪紙燈籠: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
制作方法
制作(骨架、燈身、光源)
材料:彩色卡紙、介紙刀、直尺、鉛筆、雙面膠、線繩。
步驟:1、準備兩張長方形的紅色卡紙。
2、將一張卡紙兩邊各留存一部分,按等分劃好若干條平行線,然后用介紙刀切開。
3、卷一下使卡紙呈弧形。
4、對貼,邊角料剪成細條作穗,再貼上線繩。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