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保育員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PPT課件這個PPT共30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什么叫保育,保育員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對幼兒進行安全自護教育,意外情況的自我保護,安全教育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幼兒園安全管理要凸顯“五性”,常見安全事故的處理,常見小外傷的處理,什么是燒傷燙傷等,歡迎點擊下載。 ------淺談保育員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以及應急處理方法
安全重于泰山
什么叫保育
保育即精心照管幼兒,使其好好成長。
主要是為幼兒的生存、發展創設有利的環境和提供物質條件,給予幼兒精心的照顧和養育,幫助其身體和機能良好的發育,促進其身心健康地發展。
安全問題
孩子們的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目前教育界非常關注的一大熱點問題,孩子的安全和健康,關系到千家萬戶的歡樂和幸福,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興旺。每當看到各類安全事故,看到一個個幼兒的生命匆匆夭折,便痛感自責。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把他們的希望,把祖國的未來托付給我們,如果由于我們工作的疏漏,幼兒在園內出現意外,我們是沒有辦法向他們交代的,更沒有辦法向國家交代。人死了還談什么教書育人呢?生命不保,談何教育!要“安全第一的觀念和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做好幼兒園安全工作是全體教職員工的責任心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對幼兒誠摯而飽滿的愛心。
保育員對幼兒的安全教育應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從兒童自我保護能力較弱的特點出發,有意識地通過看圖畫、讀兒歌、講故事、做小實驗等形式,對兒童及早進行安全教育,讓他們了解、適應周圍的環境,意識各類危險的因素。
1、防火知識 2、防電知識
3、防水知識 4、防交通事故知識
5、認識常見的標志
2、引導兒童學習必要的安全常識。幫助他們了解一定的安全常識,學習保護自己:了解水、電、火、煤(天然)氣、刀具、常用藥品的使用等方面的安全知識和注意事項;獲得應付意外事故,尤其是火災、雷擊等的常識,懂得及時避開危險場所;知道常見的各種標記或特殊的電話號碼,如“斑馬線”、“高壓線”,火警119、急救120、匪警110等,以選擇安全的行為方式,遇到突發事件時求助;豐富生活內容,學習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自己,不至于束手無策。
對幼兒進行安全自護教育
1、飲食方面 2、教會幼兒不喝生水,不要把不干凈的東西放在嘴里。
3、教會孩子學會嘗試溫度,防燙傷。 4、教會孩子安靜用餐。
5、教育孩子不錯過多的零食,不多喝碳酸飲料等。
對幼兒進行安全自護教育
6、著裝方面
7、居住方面
8、睡眠方面 9、行走安全方面 10、疾病知識方面
11、活動方面
意外情況的自我保護
1、防丟失 2、防拐騙
3、防壞人進家 4、防突然災害 5、心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
安全教育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用孩子理解的語言。 2、注意直觀形象。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
3、要恰當,不要恐嚇孩子。
3、了解幼兒他們或抓吃東西造成誤食或氣管吸入異物;幼兒期的孩子已具備行動能力,但動作協調能力、逃避能力差,極易發生骨折、脫臼、燒燙傷;學齡前期的孩子活動能力增強,活動范圍增大,求知欲也越來越強,容易發生觸電、墜樓。因此,保育員在預防不同年齡段兒童意外傷害時,有針對性的預防,才是有效的預防。
幼兒園安全管理要凸顯“五性”
一、全員性:
保育員是幼兒一線保護神,要時刻關注幼兒一舉一動,發現異常,及時處理,避免安全事故發生;
二、全天性:根據幼兒園一日活動安排,從幼兒入園著手,制定幼兒入園交接制度;制定學習、活動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飲食就餐安全注意事項;午休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應急防范措施及意外事故處理預案,確保幼兒在園一天的健康成長。
三、全面性:幼兒園事無大小,均系安全。所以,幼兒園的安全管理是全面的,涵蓋幼兒在園的一切學習、活動、就餐、午休之中。真是方方面面講安全,處處事事要小心,全面確保幼兒在園學習、活動、游戲、午餐和午休的安全,是每個幼教工作者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務。
四、心細性:安全管理,需要心細,不能馬虎,草率行事。安全管理的心細性,就是要求做到用“心”工作 ,心細如發。處理事情要考慮到安全,以安全為重保育員心細:就是在處理幼兒生活瑣事、飲食就餐、午睡休息,處處事事要注意,千萬不可大意,預防在先;
五、防范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幼兒園安全管理首要是有超前管理思想,要有防范意識.,二是意外事故發生時,從容應對,不手忙腳亂,無所適從,按照應急預案操作,將意外安全事故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三是及時向上級匯報,妥善處理善后事宜。
常見安全事故的處理
原則
1、挽救生命 2、防止殘廢
3、減少痛苦
一、 燒燙傷、脫臼、骨折。 異物進入眼睛、鼻子、耳朵、咽部、氣管的處理。食物中毒、觸電、驚厥抽風
常見安全事故的處理
1、脫臼 用繃帶固定,局部冷敷,限制活動 2、骨折、墊軟物,用木板等硬的東西固定上下關節,在用繃帶。
3、頭部骨折,用衣物、沙包固定,以免晃動4、腰以下骨折,嚴禁走路、彎腰不能背抱,用木板作擔架,防止截癱。
常見小外傷的處理
1、擦破皮 2、擠傷
3、扎傷
4、劃傷
5、蚊蟲叮咬
安全的名言
曾經有一套安全規章擺在我面前,我沒有好好遵守,等到出了事故時才后悔不已,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于此。
燒燙傷處理不當案例:事件回放
什么是燒傷燙傷
燒傷
燒傷是一種常見的意外事故,80%是在家庭中發生的,其中50%以上是兒童。常見造成燒傷的物品有電力、火、蒸汽、汽油、煤氣、開水、炸藥、沸湯、化學物品以及放射線等。3歲以下兒童的燒傷多為燙傷所致燒傷.
燙傷
由高溫液體(沸水、熱油)、高溫固體(燒熱的金屬等)或高溫蒸氣等所致損傷稱為燙傷
燒燙傷的主要表現
Ⅰ度燒傷:為表皮局部紅腫,無水皰。故又稱紅斑性燒傷。有疼痛和燒灼感,皮溫稍增高,3~5天后局部由紅轉為淡褐色,短時間色素沉著,不留瘢痕。
淺Ⅱ度燒傷:傷及真皮,局部紅腫,有大小不一水皰,內含黃色或淡紅色血漿樣液體或蛋白凝固的膠凍物。若無感染等并發癥,約2周可愈。愈后短期內可有色素沉著,不留瘢痕,皮膚功能良好。
深Ⅱ度燒傷:傷及真皮乳頭層以下,但仍殘留部分網狀層。局部腫脹,有較小水皰。由于殘存真皮內毛囊、汗腺等皮膚附件,仍可再生上皮,如無感染,一般3-4周可自行愈合。愈合后可有瘢痕和瘢痕收縮引起的局部功能障礙。
Ⅲ度燒傷:全層皮膚燒傷,可深達肌甚至骨、內臟器官等。皮膚壞死、脫水后形成焦痂,故又稱為焦痂型燒傷。創面蠟白或焦黃,甚至炭化。干燥,無滲液,發涼,針刺和拔毛無痛覺。
幼兒園容易發生燙傷的環節
飲水環節
1:老師提水的標準操作
2:水壺放置的標準位置
3:喝水環節的標準操作
用餐環節
1:教師端湯的標準操作
2:湯桶放置的標準位置
3:盛湯環節的標準操作
幼兒燒燙傷的應急處理
降 脫 蓋 送
沖:用自來水沖洗傷處:寶寶一旦被燙傷后,一定不能直接觸摸傷口,可以先不脫去他的衣服,立即用冷水沖洗傷處,降低受傷部位的溫度,以免熱傷害繼續深入皮膚深層,如果寶寶只是身體的小部分被燙傷,給寶寶多穿些衣服,再往燙傷處澆水。
2、脫:
當給寶寶用冷水沖到一定程度時,可以脫掉傷處的衣物或者是襪子,如果衣服黏住了傷口,可以把傷口周圍的衣服剪掉,保留傷口處的衣物。在水中小心地除去覆蓋在燙傷處的衣物,以免身上衣物等傷口粘結,造成醫生處理上的困難。
3、蓋:創面涂一些治療燒傷的藥膏如:京萬紅燒傷膏、獾油等,涂完藥后,傷處蓋上一消毒紗布或毛巾。
4、送:立即送醫院做進一步治療,途中避免創面受污染,應在創面上蓋一層干凈的衣物或床單 。
錯誤做法:
一些民間的做法會對寶寶造成傷害,比如說,用蘆薈、軟膏、牙膏、醬油、大醬等涂在患部上,以減輕疼痛,這是絕對不可取的,因為這樣很可能會引起細菌的感染,使寶寶的癥狀進一步惡化,而延緩復原的時間。
安全的名言
隱患險于明火,
防范勝于救災,
責任重于泰山 。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