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玩色經驗交流PPT課件這個PPT共22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指南》中關于美術的目標,確定本學期以玩色為主,幼兒玩色,玩色活動的材料和工具,玩色活動的教學內容,玩色活動的引導策略等,歡迎點擊下載。小班玩色 經驗交流
《指南》中關于美術的目標:
1、經常涂涂畫畫、粘粘貼貼并樂在其中。
2、能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彩大體畫出自己想畫的人或事物。
確定本學期以玩色為主
幼兒玩色活動是幼兒園美術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激發幼兒的情感,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又有利于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幼兒對色彩的感覺,又能促進幼兒手、眼、腦得到協調發展。由于玩色活動具趣味性和娛樂性,非常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所以我們本學期以玩色為主要載體。
幼兒玩色
幼兒玩色活動是指幼兒在教師引導下,運用不同的繪畫工具、材料及表現技法,在玩色的過程中繪制出富有創造力、想象力,又極具幼兒個性特色的繪畫作品。它不同于一般的繪畫教學,注重的是幼兒玩色的過程,繪畫的工具比較多,繪畫的材料、表現技法也不同。
玩色活動具趣味性和娛樂性,非常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以玩色活動為載體,讓幼兒在學學玩玩中萌發美術靈感,提高觀察力、審美、創造等能力,達到學知啟智的效果,并從中體會美術活動的無窮樂趣。
玩色活動的種類
我們涉及到的活動種類有:滾畫、手印畫、手指點畫、蔬菜印畫、玩具印畫、樹葉拓印、吹畫、染紙、刷畫。
遵循由易到難的規律,分層次實施。
玩色活動的材料和工具:
小班幼兒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多樣化的工具和材料能刺激幼兒的創造欲望,更有利于幼兒大膽的想象、大膽的創造。因此,我們借助色彩豐富的顏料和其他材料、工具,如:積塑玩具、棉簽、珠子、吸管、花草、樹葉、紙團、鵝卵石、瓶蓋等,讓幼兒感受從中帶來的諸多形式美,豐富幼兒的感性知識。
玩色活動的教學內容
開展小班幼兒玩色活動,所選擇的內容應來源于幼兒的生活,這樣幼兒易懂、
易創作,活動時會把自己的所見、所想、所感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現出來。
例如:手指點畫《下雨了》,幼兒對雨點的經驗是非常豐富的,雖然幼兒在雨里玩耍的機會很少,但是“莎莎莎”、“滴嗒滴嗒”、“嘩啦啦”如此聲響豐富的雨點怎能不吸引孩子觀察的欲望呢!我們給孩子準備了一張小花、小草渴望下雨的情景圖,讓幼兒用手指點畫雨點。花兒、草兒渴望在雨里暢飲,那就是孩子們的心聲,幼兒將自己的心情盡情、大膽地表達出來,非常暢快!
玩色活動的引導策略
一、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
1.小班幼兒的動作發展是大肌肉到小肌肉,所以我們從手掌畫入手,逐步過渡到手指點畫,使用工具,刷畫,印染等。
2.繪畫元素的豐富性
通過點線面了解繪畫的特點,體驗繪畫的樂趣,例如:滾畫
初步感受對稱美,如:蝴蝶
二、利用有趣的材料,培養幼兒對玩色活動的興趣。
小班幼兒玩色活動的目標定位應放在重視孩子的情感教育和激發興趣上,只要孩子能愉快地參與活動,能在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到自由創造的快樂,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激發了幼兒對玩色活動的興趣便可。玩色活動是一種手、眼、腦并用的實際操作活動,多樣的工具和材料可以直接刺激幼兒的操作欲望,促使他們從事創造性活動。于是我們可以收集菜根、瓶蓋、玩具、彈珠等材料,利用紅、黃、藍、綠這些漂亮的水粉顏料,讓幼兒在寬松的氛圍中自由宣泄,拖一拖、滾一滾、變一變、摸一摸、刷一刷,用瓶蓋在白紙上印五彩泡泡,用藕在草地上印花朵,用手掌在樹干上印樹葉,用棉簽畫小蝌蚪, 無論何種工具材料,都必須能讓幼兒運用感官進行探索和操作,并具有一種潛在的美感。對于幼小的孩子,應提供操作方法簡單的材料,更重要的是,還要讓孩子在作畫時有足夠的材料可以滿足其需求。如:美術活動《漂亮的背心》中,我們給每位幼兒準備了一張織背心,還給予幼兒不同形狀的材料,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玩具、不同的顏色大膽地進行印畫背心。我們希望孩子們大膽地嘗試,不要求畫面的完美。孩子們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印畫出了許多形狀、顏色不同的背心,體驗到了成功和滿足。
三、變換繪畫形式,創設情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幼兒的玩色活動,如果采用單一的形式是不能滿足幼兒動手的欲望的,我們后來采用一物多用,同樣的材料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就能畫出不同效果的作品。例如在手掌印花中開始只是簡單的印畫,然后發展到具有一定的情景意義。
四/正面評價幼兒的作品,鼓勵隨意涂鴉,挖掘幼兒玩色的潛力。
小班幼兒手指動作發展不完善,對玩色活動的堅持性不是很好,很容易從一個動作游離到另一個動作,往往偏離主題的隨意作畫。但是,只要幼兒玩色時是專心的,態度是認真的,那么就不要任意批評孩子的作品,適度的贊美和鼓勵是必要的。
與家長交流
1.每周會提前把一周活動安排提前發群里,讓孩子除了能在幼兒園里涂涂畫畫,也能在家里涂涂畫畫。
2.請家長配合和指導,認識顏色,并且可以讓家長在家里與孩子共同玩色。區分認識生活中的常見顏色。
滲透養成教育
習慣養成的重點也在小班,年齡越小,習慣養成也越容易,因為3-4歲的孩子秩序感很強,是習慣養成的敏感期。我們在活動中滲透養成教育,體現在兩個方面:
1)在作畫前幫助老師準備刷子,毛筆等
2)在完成作品是要注意個人衛生,不要把顏料弄在自己及別人的衣服上。
3)作品完成后應養成洗手,整理東西的好習慣。
局限性
1、僅僅局限在a4紙上
2、有是為了作品展示效果對孩子的干涉較多
進步空間
主要是拓展不夠
1)在內容上增加了趣味性,讓幼兒在畫有情境性的輔助內容的畫紙上創作,比如,設置情景.
2)可以提供更多的工具,吸引幼兒的眼球,激發幼兒的興趣,比如,吸管、毛線、皮筋等工具。
總之,不同的孩子在玩色中有不同的表現,孩子們不但對色彩的選擇有不同,在玩色的方式上也有區別,有的孩子表現得很大膽自信,有的相對拘謹一些。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孩子們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