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安全事故的預防與處理PPT課件這個PPT共51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一日生活中易出事故的安全隱患,幼兒園安全事故自救和急救,案例分析等,歡迎點擊下載。預防措施—教師操作規范
晨檢(一)應堅持“一看二問三摸四檢查”的晨檢制度,家長送孩子入園時應主動讓孩子接受保健人員的晨間檢查,尤其應主動報告身體已經存在的不適。同時堅持送孩子進活動室,并和老師打招呼,得到確認后方可離園。
晨間活動(二)晨間活動的場地安排要盡量協調好,做到小、中、大班的孩子既能按年齡特征分場地進行活動,也能分時間段進行活動。活動器械也要科學地配發,避免器械造成的不安全。
戶外活動面積小(三)室內活動時,應根據活動的內容,選擇座位的排列形式。如動態的活動盡量采用圓形,講述活動盡量采用半圓形,操作活動桌子則采用U字形排列較好。
預防措施—教師操作規范
幼兒嬉戲打鬧(四)課間總有一些孩子會忘記喝水、解小便而在室內追打嬉戲,桌角、門縫、玩具柜、飲水機等都會成為發生事故的隱患。為此,教師應和孩子一起制定班級常規及標志性的圖案,使孩子了解規則并努力去維護自己制定的規則。
入廁、洗手(五)上廁所、洗手時弄濕衣服,掉落便池,滑倒在地,磕破頭皮都是易發之事。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張貼標志圖案,加強衛生間的巡視并及時幫助與提醒孩子,都是切實可行的好辦法。
點心、用餐(六)吃點心或進餐時,首先要避免因食物燙、刺、不衛生造成的危險,其次是避免餐具造成的劃、戳傷害,再次是避免要求不合理造成的傷害(如催促孩子進餐,一律不準剩飯等)。
預防措施—教師操作規范
起床后混亂不堪(十)起床之后的整理活動,教師和孩子都較忙。有序、分步驟是保證孩子安全的重要措施,如可以指導孩子先穿衣服,再穿褲子,最后穿鞋子,然后再解小便、喝水。
戶外活動組織不當(十一)戶外活動時,首先要排除活動場地的安全隱患,以防場地造成的意外傷害。其次,是做好活動前的準備運動,以防突然劇烈運動造成的拉傷、扭傷。再次,是控制好活動中的動靜交替,以防活動過量。
園外集體活動(十二)在組織園外集體散步、參觀、郊游等活動時,必須要做到以下三點:
1、了解沿途路線,盡可能選擇最安全的線路。
2、事先請孩子做好外出時的一切準備工作,并提出安全方面的說明。
3、行進過程中要保證前、中、后的孩子都在教師的視線范圍內。
離園交接(十三)離園時,首先要控制好接孩子的時間,使教師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去接待家長。其次,嚴格確認接孩子的家長,如果臨時有陌生人來接,必須進行電話或其他可信方式的相關確認。再次,特殊孩子的交接。如生病的孩子、當天表現異樣的孩子,需向家長詳述孩子的情況,并提出希望配合的要求和具體方法。
案例一:幼兒燙傷事故的處理
1999年10月23日 自身經歷
孩子燙傷后,幼兒園立即自動成立事故小組,醫療救護組和后勤保障組由保健醫生帶領司機、財務和老師將孩子送往醫院;溝通協調組由園長帶領主任等直接到患兒家中當面與家長溝通并陪同家長去醫院;公關小組:由副園長負責與醫院聯絡找最好的醫生,最好的醫療給孩子救治。事后主動向家長提出處理意見和賠償。
案例二: 幼兒園費用上調
2013年9月 自身經歷
2013年9月我園要上調保教費和伙食費的做法:
1、伙食調查問卷
2、召開家長會通報本學期工作計劃與教育教學工作安排。
3、提前吹風費用要調整,具體收費時間調后。調整計劃已報教育局物價局備案,等批下來會通知大家。
4、收費時 每天只收兩個班級,避免家長大面積聚集閑聊。
案例三:家長對孩子的誤導
2014年11月 家長投訴老師“打”孩子
1、園長約談家長,了解具體情況。
2、園長分別約談教師,并了解孩子在班級的具體表現。
3、再次約談家長,由于家庭其他人員的誤導,導致孩子的行為出現了問題。對孩子的發展造成影響。
4、約談老師,要給自己機會,如果孩子轉園,你老師的形象就沒有機會挽回。
5、經常性邀請家長來園做義工,進一步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
案例四: 家長投訴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