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7-2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數學優質課鞋子對對碰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小班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午睡起床,常有小朋友把鞋子拿錯、穿錯,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設計了《鞋子對對碰》的活動,引導孩子在原有的生活經驗上關注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的不同,進行配對。在游戲中自然滲透數學的概念,達到“玩中學,玩中教,玩中求進步”的目的。
活動目標:
1、感受在活動中有趣和快樂。
2、能按鞋子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進行配對。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不同的成雙的鞋子(拖鞋、高跟鞋、皮鞋、涼鞋、溜冰鞋等)散放在教室的中間。
2、鞋架兩個。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的口吻,請幼兒幫助貓媽媽(教師)一起收拾零亂的鞋子。
1、請幼兒初步按物體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進行配對。
2、幼兒分散收拾。
評析: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設計有情節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積極參與,能自然而然的導入活動。在這環節中,有很多小朋友對一些外型特別的鞋子(如溜冰鞋)能正確配對,而對一些顏色相近或外型相似的鞋子有很多配錯了。
二、幼兒討論
1、你是怎么收拾的?這兩只鞋子為什么要放在一起?
2、小結:外形一樣,顏色一樣、大小一樣的鞋子叫一雙,是好朋友,所以要放一起。
評析:討論是非常必要的環節,能使幼兒相互吸取經驗,這種相互的學習方式會使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讓他們共同交流中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互相啟發、修正。這種相互的學習方式,會使幼兒學會接納他人的觀點,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提供合理的教育“平臺”。
活動的目標符合我們小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在原有的經驗基礎上又適當的增加了難度。活動內容的選擇既是幼兒感興趣的又貼近幼兒的生活。在教學方法上注意“玩中學,玩中教,玩中求進步”的觀點。(屈.老師.教案網出處)在活動中,教師更多是以一個觀察者、支持者的身份,關注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情況,支持、推動幼兒主動學習。
課后反思:
在”玩中學,玩中教,玩中求進步.”是孩子們愉快學習的方式.這節<鞋子對對碰>真正反應了這種學習方式.孩子們自由收拾中初步感受配對的含義,雖然有些孩子第一次整理時配錯了鞋子,但他們也有一種嘗試的愉悅心情.在討論中,孩子們初步懂得了什么是一對,怎么樣才是一對.在比較中認識了對.游戲也是孩子練習配對的方法,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在游戲中,孩子們對鞋子的配對也正確了,能夠找出一只鞋子的另一個,同時也檢測了孩子們對鞋子配對的掌握情況.
《小班數學:有趣的圖形》:小班數學活動有趣的圖形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啟發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觀察周圍環境,繼續加深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初步培養幼兒分析判斷的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數學有趣的圖形教案吧。
《小班數學教案:玩筷子》:小班數學活動玩筷子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通過觀察、辨別筷子顏色、圖案的不同,找相應,并進行分類。在游戲中,嘗試用筷子夾食物,體驗美味食物帶來的樂趣,并會分享食物。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數學玩筷子教案吧。
《中班數學教案:認識寬窄》:小班數學活動認識寬窄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引導幼兒認識寬窄,在比較中區分寬窄,會運用感官比較兩個以上物體的寬窄。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知道物體特征的相對性和可變形,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中班數學認識寬窄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