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2-2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綜合歡快的曲線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小班主題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活動背景:
小班孩子喜歡游戲,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活動內容,他們會樂于參與,樂于嘗試。針對小班幼兒的這一特點,我精心創設了游戲環境,充分讓幼兒在玩玩畫畫中體驗作畫的樂趣。這次活動是在游戲的環境中融入不同方向的曲線的練習,以“彩帶跳舞”為線索,組成了由“感受――體驗――參與表現”的一系列藝術活動,使幼兒在各種感官的刺激下,大膽、快樂地參與活動。
二、過程實錄:
(一) 活動目標。
1.結合游戲引導幼兒學畫不同方向的曲線,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大膽作畫,互相合作的能力。
(二) 活動準備。
1.彩帶人手一條,貼有小魚的大、小畫紙若干、音樂磁帶。
(三) 活動過程。
1.通過游戲,讓幼兒體驗快樂,激發興趣。
(1)教師在音樂中手持彩帶跳舞。
師:今天,我來跳個舞吧!
(優美的音樂,教師的舞蹈和舞動的彩帶,使孩子們的視線立刻集中到老師的身上,自然地引入活動。)
(2)與幼兒一起手持彩帶,隨著音樂有節奏的舞動,在游戲中感受曲線。
師:我跳得舞怎樣?
(幼兒回答:很好,很漂亮,很美....彩帶也一扭一扭的)
(孩子們對彩帶充滿了好奇,使他們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體現幼兒對游戲的迫切性.)
2.觀察曲線的畫法。
(1)引導幼兒再次跟著音樂邊舞動彩帶,邊觀察曲線。
師:小朋友的彩帶舞得真漂亮,老師獎勵你們,讓你們再玩一玩。但這次請你仔細觀察,你的彩帶是怎樣跳舞的?
(再次的游戲,使幼兒又興奮起來,老師明確的提出了目的,為下一個環節作了很好的鋪墊,也使幼兒的視線停留在彩帶上,激發了幼兒觀察的興趣。)
(2)向同伴介紹彩帶的舞蹈。
師:小朋友們都仔細觀察了,你們可以相互討論一下,你的彩帶是如何跳舞的?
(幼兒回答:像圓圈,毛毛蟲....)
(幼兒展開了積極的討論,都想把自己觀察到的告訴同伴,氣氛熱烈又活潑。教師可讓幼兒討論之后,自由舞動彩帶,從不同方向感受不同的曲線,這樣,加深了幼兒對曲線的認識。)
(3)請個別幼兒說說彩帶是如何“跳舞”的。
師:你的彩帶是怎樣跳舞的?
幼:我的彩帶一扭一扭,像蟲子一樣的。
幼:我的彩帶是扭屁股一樣,這邊動一動,那邊動一動。
幼:我的彩帶一曲一曲,像一條小路。
幼:我的彩帶像波浪,曲曲長長的。
……
幼兒每說出一種,教師請大家模仿后,老師記錄,記錄后,師生共同空手畫曲線等。
(通過同伴間的討論后,幼兒已能各抒己見,大膽地說出來,伴以游戲,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技能,教師的記錄,又加深了幼兒對曲線的認識及了解,使幼兒樂于參與,積極表現。)
3.在游戲情景中作畫。
(1) 出示活動教具,以小魚口吻引出游戲情景。
師:想請你們幫個忙,在池塘里畫上清清的河水、長長的水草,還有我愛吃的小蟲子,好嗎?(提供大、小不同的畫紙,孩子按要求選擇。)
(孩子們觀察準備的畫紙,許多孩子跑向大紙,大紙上有許多的小魚,引著幼兒去合作。孩子們迫不及待地選擇了大紙或小紙,急于想把自己體驗的各種曲線表現在畫紙上。有的小朋友畫了一張,又畫了一張.)
(2)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畫的曲線,說說它們分別像什么。
(教師在這里提供了一個說的環節,讓幼兒充分表達了自己所畫的曲線的含義,小朋友們都搶著發言,學習興趣很濃,幼兒積極性很高,又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
1、 活動結束。
請小朋友以小魚的身份,游到每個“池塘”去看一看,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家”。
(這一環節符合小班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的特點,非常的巧妙,使幼兒積極參與講評作品的活動,但幼兒不是以評價者的身份,而是以小魚的身份,讓每個幼兒都能積極參與。)
活動反思:
1、從目標的定位看:
在活動之前對目標進行了調整,基于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現有的發展水平,小班的孩子語言發展水平較弱,并且不均衡,有的孩子孩子還學說話的階段,語言表達不清晰。
因此將第一條目標定位于“感知曲線的特點,嘗試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表述” ,在感知的基礎上去體驗曲線的特征,進而嘗試進行語言表述,符合小班的實際發展水平。第二條目標鎖定在能力的提高上,從畫直線到畫曲線,可以很好的鍛煉幼兒的手指小肌肉群,并且在合作作畫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2、從目標的達成度來看:
小班的孩子第一次接觸曲線這個概念, 相對于直線而言,曲線的特點就是一彎一彎,彎彎曲曲的線條。通過表演彩帶舞來感受曲線的特點,并從中感受到更深層次的東西——美感。這對于小班孩子而言,是一種初淺的情感體驗。伴隨著這種美感,激發幼兒表達的愿望,學說簡單詞匯:很漂亮,很好看。因此在第一條目標的達成度上,基本完成。第二條目標是學畫曲線,體驗合作作畫的樂趣。學畫曲線既是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所在。從教學活動來看,小班幼兒對于曲線的畫法沒有具體的認識,只是從之前的彩帶舞中有了一些視覺感受。這時候,需要老師將難點細化開來:如何畫?畫筆如何走?都應該一一引導,如果老師用食指代替蠟筆,帶領小朋友在空中按曲線一上一下慢慢往后走,這樣幼兒對畫曲線的技巧有可以初步掌握了。同時,我還發現一個細節,老師在用手指面向孩子們筆畫的時候,孩子看見的是手指往相反的方向行走,在作畫的時候是否會受影響呢?
3、從師幼互動情況來看:
所執教的班級是一個剛來園一個月的小班,常規剛剛建立,幼兒注意力持續時間不長,需要老師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語言、道具不斷的吸引住孩子的眼球。盡管我在材料的準備上下了很多功夫,但是教學環節的緊密相扣也至關重要,一旦環節過渡的不好,幼兒注意力就容易分散。
在讓其中一位幼兒展示彩帶是怎樣跳舞的時候,他有表演的欲望,我立即將已經放入到椅子底下的彩帶抽了出來遞給他,下面的孩子看見這一舉動,紛紛效仿,導致個別示范又跳回到了集體教學。在這里,我忽視了下半孩子一個重要的年齡特點,就是愛模仿,自制能力較弱,老師的一舉一動,他們都要學,盡管我已經強調了讓彩帶休息一會,但語言的說教顯然是沒有行動來的直接的。最后導致在這個環節處,常規出現了點亂,影響了教學。在發生狀況的時候我沒有及時的處理好,緊接著是學畫曲線,孩子們都拿著彩帶舞動著,我匆匆將學畫曲線的具體方法一帶而過了,沒有使幼兒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4、從整個活動來看:
活動組織下來,感覺缺少細節,沒有體驗一個“細”,細節之處往往是成功的關鍵,好的教學活動,細節就是點睛之筆,我在教學難點上沒有處理好,活動的第二條目標也沒有很好的達成,造成低效教學。總結原因,還是對幼兒缺少了解,對現場教學應變能力不夠,對教案的重難點沒有完全吃透原因造成的。
《小班主題教案:紙的好朋友》:小班主題活動紙的好朋友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看看、說說生活中常見的紙。?嘗試用團、拋、踢等不同的動作玩紙,體驗活動的快樂。?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主題紙的好朋友教案吧。
《小班主題生成活動:可愛的小螞蟻》:小班主題活動可愛的小螞蟻教案主要包含了主題的產生,主題目標,家長參與,環境創設等內容,社會生活,獲取關于螞蟻的各種知識,了解螞蟻王國中有趣的生活情景。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主題生成活動可愛的小螞蟻教案吧。
《小班主題活動教案:愛笑的寶貝教案(附教學反思)》:小班主題活動愛笑的寶貝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難點重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知道微笑能夠使自己和他人心情愉悅,喜歡微笑,大膽想象、嘗試運用各種材料進行不同組合,在紙盤上拼出笑臉,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愛笑的寶貝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