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wǎng)
這是小班語言送大烏龜回家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小班語言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聽音樂信號,愿意一起幫助大烏龜回家。
2、感受小動物一起互助的良好氛圍,為大烏龜獲救感到高興。
3、愿意欣賞散文,感知散文語言的優(yōu)美,風趣。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動物頭飾(蚱蜢、兔子、刺猬、老鼠)2、音樂3、PPT課件4、場地創(chuàng)設(shè):點點、桌子、動物頭飾等活動流程:
聽聲音引趣--講述故事--體驗游戲--繼續(xù)講述故事--延伸活動指導:
一、聽聲音引趣1、聽一聽,這是什么東西滾下來了?
1、看一看,聽一聽,到底是什么?
小結(jié):原來烏龜大叔摔跤,爬不起來了。
二、聽故事呼救1、小蚱蜢在喊什么呀?
2、聽信號,一起呼救。
要求:聽音樂換一棵小樹站站好,喊一喊。
小結(jié):我們一起喊,聲音傳的遠,小動物們聽見了都來救烏龜大叔了。
三、入情景救助1、完整聽一遍音樂,問:想一想,我們要怎樣推才能力氣大?
2、個別游戲要求:四個孩子拉住烏龜?shù)乃臈l腿,聽信號推。
小結(jié):我們聽著音樂一起推,終于把烏龜大叔推到了小河里。
四、享助人之樂繼續(xù)故事結(jié)束語:烏龜大叔得救了,都是大家一起幫的忙,烏龜大叔請大家一起吃好吃的。
活動反思:
在送大烏龜回家的故事中,小白兔,小老鼠,烏龜都是小朋友熟悉的小動物,但是對于小刺猬和小蚱蜢幼兒感覺比較陌生,不能馬上認識蚱蜢這個動物,但是對于送大烏龜回家的故事都很感興趣,特別是看課件的時候非常入迷。
我預(yù)設(shè)的活動目標是:1、初步理解故事,體驗?zāi)7滦游锏臉啡ぁ?、通過故事使幼兒懂得集體的力量大。
在活動開頭,為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我首先引出了今天的主角:大烏龜,引出今天的故事與大烏龜有關(guān)。接著播放課件,以分段的形式播放故事,一共分為三段,每段播放完畢之后,對剛才的內(nèi)容進行提問,鞏固幼兒所聽到的內(nèi)容。在小蚱蜢求救后,讓幼兒模仿小蚱蜢的求救聲,想讓幼兒通過語言體驗小動物的對話。但是在提問階段,由于課件準備不充分,幼兒沒有完全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回答略顯生硬。
為了使幼兒懂得故事中所要表達的道理:集體的力量大。我設(shè)計了一個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體驗一人搬積木力氣小,但是幾個小朋友一起搬就能夠使力量加大。通過行動,讓幼兒更直觀的理解這個道理,但是在操作過程中,只有少數(shù)幼兒能夠通過游戲來體驗,無法讓全體幼兒都體驗到游戲的樂趣,進而理解其中的道理。
在活動的創(chuàng)設(shè)中,沒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接受能力和年齡特點,對已有經(jīng)驗把握不足。對于本活動的準備不夠充分,希望在下次活動中有所改善。
《小班語言教案:愛唱歌的小麻雀》:小班語言活動愛唱歌的小麻雀教案主要包含了設(shè)計意圖,目標,準備,過程等內(nèi)容,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中關(guān)愛朋友的美好情感。愿意在集體面前較自然地表述。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語言愛唱歌的小麻雀教案吧。
《小班語言教案:愛吃水果的牛》:小班語言活動愛吃水果的牛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nèi)容,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重點認識兩種水果:楊桃和木瓜,知道水果牛奶營養(yǎng)好。通過角色扮演,引導幼兒積極、大膽地投入活動之中。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語言愛吃水果的牛教案吧。
《小班語言教案:小花貓睡了》:小班語言活動小花貓睡了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nèi)容,學習兒歌,初步感知哄小花貓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探索用輕柔的聲音與雷公公對話,哄小花貓睡覺。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語言小花貓睡了教案吧。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