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2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主題公開課好朋友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小班主題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意圖:
樂意學習語言,為幼兒創設情境或準備木偶雞、鴨若干,讓幼兒在游戲中練習說禮貌用語,體會有好朋友的樂趣。在日常活動中常和父母、老師、同伴互相問好,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禮貌用語。
活動目標:
1、通過招手、拍手、握手、擺手等與詞相符的動作,使幼兒知道交友中最簡單的禮貌用語和行為。
2、激發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
3、了解兒歌的含義。
4、體驗兒歌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木偶小雞、小鴨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感知和理解兒歌的內容,學習禮貌用語。
(1) 幼兒看木偶表演,熟悉兒歌內容。
①(出示木偶小雞)“嘰!嘰!嘰!我是誰?我的名字叫什么?”并與幼兒問早。
(木偶小鴨上場)“我一個人玩真沒勁,我要找個好朋友。”
②小雞,哎,前面來了小鴨子,讓我向它問個好:你好,你好!(招招手)。
③小鴨:小雞,你好,你好!(招招手)。
④小雞:小鴨,小鴨,我做你的朋友好嗎?小鴨說:歡迎,歡迎(拍拍手)。小雞聽了真高興。
⑤小鴨:我請你吃蟲。小雞看到小鴨請它吃蟲,有禮貌地說:謝謝,謝謝!(握握手)。
⑥小雞和小鴨一起做游戲,他們成了好朋友。
⑦它們要回家了,會怎么說?
2、學念整首兒歌。
(1) 教師完整示范朗誦。
(2) 幼兒學念兒歌。鼓勵幼兒聲音要響亮,邊念邊做動作。根據幼兒實際情況,教師可輕聲提示。
(3) 幼兒與木偶小雞、小鴨完整表演兒歌。
附兒歌:
好朋友 我有一雙小小手,要拉許多好朋友。
“你好,你好”招招手, “歡迎,歡迎”拍拍手。
“謝謝,謝謝”握握手, “再見,再見”擺擺手。
教學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讓幼兒感受《好朋友》這首簡短的兒歌,從兒歌中了解誰和誰是離不開,最匹配的,它們是好朋友。兒歌雖然非常地簡短,但小朋友的興趣比較高。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欣賞,并注重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來講述“誰和誰是好朋友”,初步感知匹配。緊接著再拿出實物,引導幼兒觀察,找出相匹配的物體,讓幼兒了解了只有有關聯的物體才能匹配在一起,才是好朋友,進一步感知了匹配的概念。隨后通過實物匹配操作加深鞏固,要求他們將兩個有關聯的物品放在一起。在這一環節中,有的孩子能正確配對,懂得了匹配,操作正確,找到和自己實物相匹配的物品,有效達到教學目標。但有的孩子顯得比較盲目,不知道如何去找出與之匹配的實物。
《小班主題活動教案:好聽的聲音》:小班主題活動好聽的聲音教案主要包含了主題由來,主題教育目標,活動安排等內容,喜歡聽辨周圍的各種聲音,區別不同聲音以及所表示的意義。學說“這是……發出的聲音”。感知物體之間碰撞會發出聲音,嘗試聽辨幾種不同的聲音。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主題活動好聽的聲音教案吧。
《小班我愛我家主題:“快樂的跳跳糖”》:小班主題活動“快樂的跳跳糖”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思路,活動目標,活動過程等內容,嘗試用各種動作來表現跳跳糖。體驗快樂的情感。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我愛我家主題“快樂的跳跳糖”教案吧。
《小班主題生成活動:可愛的小螞蟻》:小班主題活動可愛的小螞蟻教案主要包含了主題的產生,主題目標,家長參與,環境創設等內容,社會生活,獲取關于螞蟻的各種知識,了解螞蟻王國中有趣的生活情景。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小班主題生成活動可愛的小螞蟻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