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0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音樂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案反思,是優秀的中班音樂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 能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較形象的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
2、 把積累的生活動作變做律動動作時,需要夸張。
3、 做較大動作時,注意自己站的位置,不影響別人。
4、 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 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活動準備:
1、 音樂磁帶2、 事先玩國泡泡糖,對泡泡糖有感性的認識。
活動過程:
1、 聽故事,按故事情節做動作。
(1)老師講小老鼠的故事:
有一只小老鼠,在媽媽睡午覺的時候,悄悄的溜出去玩。他跑幾步就左看看、右看看,跑幾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一不小心,踩到了一個粘呼呼的東西。它不知道這是泡泡糖,趕忙用手去拽,呀!泡泡糖粘到受上手上了,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粘到了另一只手上,拽來拽去,泡泡糖象根繩子一樣,把小老鼠捆了起來。一只大貓沖了過來,小老鼠象個雪球似的飛快的滾回家。
(2)按故事情節做玩泡泡糖的動作2、幼兒聽音樂,按故事情節做動作。
(1)教師:"現在我請你們聽音樂,這段音樂就是告訴我們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請你們用動作在位置上按故事情節作動作。
(2)幼兒在座位上做動作,教師用小幅度的動作提示。在b段音樂開始處用語言對幼兒進行提示。
(3)玩游戲第一遍游戲:幼兒與教師一同聽音樂做動作第一遍游戲:
用教師的律動動作與幼兒生活動作相比較來提示幼兒注意夸張。
第二遍游戲:教師提醒幼兒一同聽音樂做動作。提醒幼兒在游戲中注意:泡泡糖彈回來時可粘在身體的各個不同的部位!
(4)聽音樂,按故事的情節完整的做小老鼠很泡泡糖的游戲。
活動反思:
韻律活動是隨音樂而進行的有感情、有節奏的身體動作的過程,對于發展幼兒用身體動作進行藝術表現的能力,積累一定的音樂詞匯和藝術動作詞匯,享受參與韻律活動的快樂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動作是韻律活動的“色彩”。
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學習活動方式。幼兒通過游戲表達意愿、宣泄情緒、展示能力,其游戲行為折射著幼兒的情感、個性、經驗和智慧,是反映幼兒心靈的窗戶。
本次活動中教師大膽將韻律活動與游戲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做韻律,在韻律中玩游戲,愉悅身心與提高音樂表現力同步進行,相得益彰。
《中班音樂優質課:打擊樂《郊游》》:中班音樂活動打擊樂《郊游》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反思,活動過程等內容,感知歌曲的性質與結構,學習用鈴鼓、小鈴、圓舞板演奏歌曲。探索歌曲的表演動作,以及演奏時樂器的配置方案。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中班音樂優質課打擊樂《郊游》教案吧。
《中班韻律教案:猴子爬樹》:中班音樂活動猴子爬樹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過程等內容,根據音樂性質,較合理地匹配猴子爬樹和從樹上滑下來的動作。學習聽音樂的上行節拍有節奏地做猴子爬樹的動作。遷移生活經驗,創編各種猴子玩耍的動作。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韻律猴子爬樹教案吧。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火車教案(附教學反思)》:中班音樂活動火車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設計背景,活動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認識和了解火車的特點,提高幼兒肢體模仿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火車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