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1-0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科學活動蠶的一生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科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通過談話、討論交流自己喂養蠶寶寶的經歷及對其生長、活動過程的認識。
2、能夠借助觀察記錄,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察結果。
3、對喂養活動感興趣,體驗收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蠶寶寶的記錄。
2、教學掛圖:《蠶的一生》。
活動過程:
1、出示蠶寶寶產的卵,引發幼兒討論的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從哪里來的?
2、出示教學掛圖,教師引導幼兒交流蠶寶寶的生長變化。
教師:蠶寶寶剛孵出來時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后來蠶寶寶是怎么長大的?它吃什么?是怎樣吃的?蠶寶寶是怎樣移動的?它有多少條腿?蠶寶寶長大時有什么變化?
教師:蠶寶寶長大后會怎樣?蠶寶寶從孵出來到吐絲一共生長了多少天?它是怎么樣吐絲的?結的繭子是什么樣子的?它在繭子里一共生活了多少天?最后他變成了什么?你還發現蠶寶寶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3、教師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喂養經歷,體驗收獲的快樂。
教師:蠶寶寶到我們班和我們做培養后,你為它做了什么?你是怎么樣做得?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師:當你為它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你是怎么想的?當你看到蠶寶寶蠶卵時,你又是怎么想的?
4、請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蠶寶寶的生長、活動過程。
教師:請小朋友以小組為單位用表演的形式來表現蠶寶寶長大的過程,看哪組小朋友合作的好,表演的逼真。
請幼兒先商量,在進行表演,鼓勵幼兒大膽用身體動作進行表現。
活動反思:
由于自身經驗的不足,在課程審議時將這一活動安排在了還沒有蠶寶寶飼養的季節。由于這次的活動安排的時間還不是蠶寶寶飼養的季節。所以沒有蠶寶寶可以讓小朋友飼養,因此對蠶寶寶的生長、活動等習性不熟悉。
農村本是家家戶戶都飼養蠶的,但是現在飼養蠶寶寶的家庭越來越少。所以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沒有接觸過蠶寶寶,對于蠶的生長過程一點都不了解。在出示蠶的生長過程圖后,我先讓孩子們猜蠶寶寶最初的樣子,小朋友都猜錯了。但是由于請小朋友自己自由的猜蠶的生長過程,小朋友對這個活動非常的感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回答問題。還會因為自己猜對蠶寶寶生長的一個環節而歡呼雀躍。孩子們對于蠶寶寶在生長過程中會蛻皮充滿了好奇。這些都只能留待到養蠶的季節時再讓孩子們進行觀察。
主要采用了圖片和教師講解為主。如何讓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主動、積極參與呢?我就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猜想先討論、講述。我再進行糾正、補充,這樣不僅讓孩子參與到活動中來還能讓對所學知識映像更深刻。
在以后課程審議的過程中一定要更加注意到季節性活動的時間安排。
《大班科學教案:路線》:大班科學活動路線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等內容,發現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不同物體、重量不同下落的路線不同;同一物體大小、形狀不同,下落的路線也不同。能用直線和曲線來記錄重的和輕的物體下落時的路線。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科學路線教案吧。
《大班科學教案:各種各樣的管子》:大班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管子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反思,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了解各種各樣的管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能根據管子的特點對管子進行簡單的分類。知道管子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不向管道中亂扔東西。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科學各種各樣的管子教案吧。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風》:大班科學活動認識風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讓幼兒知道空氣流動形成風。讓幼兒具體感知風,并讓他們知道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能感覺到。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風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