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7-2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語言小動物們找船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語言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思路:
《綱要》中指出:在終身教育背景下的高質量的幼兒教育,強調科學教育首先要精心呵護和培植幼兒對周圍事物及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大班科學活動《找動物》是更新觀念,勇于探索,把化學實驗活動引進幼兒科學教育活動領域的一項實踐活動,也是讓化學科學走近幼兒所做的一次嘗試。因為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把化學實驗活動視為幼兒之“禁區”,認為要創設適合孩子們感知化學科學的條件、環境,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其實并不然,通過我們的嘗試發現,任何一個活動,只要老師在活動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預設,都不會離孩子太遠,就如本次活動,我不是追求一種嚴謹的化學實驗程序,而是把側重點放在讓幼兒感知化學變化的奇妙上,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捉迷藏”的游戲形式,貫穿活動始終,不僅使幼兒自始至終保持濃厚的探究興趣,而且讓幼兒初步涉入化學的領域,真正感受到世界的奇妙。
活動目標:
1.運用化學小魔術,充分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和積極嘗試的欲望。
2.通過游戲活動,使幼兒了解酚酞溶液遇到另一種藥水(稀堿溶液)會變成紅色的現象,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稀堿溶液、酚酞溶液、清水。
2.毛筆、杯子、雙面膠;
3.水彩紙數張,教師示范畫一張(事先均用彩筆畫好樹林、房屋等,用毛筆蘸取稀堿溶液畫狐貍、老虎、大灰狼隱藏在樹林中,晾干),白紙數張(事先用稀堿溶液畫上小動物,晾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做化學小魔術,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一張已用稀堿畫了小動物的白紙,問:“紙上有什么?”"教.案來自:幼兒園學習網教案網"“有小動物隱身在白紙里,可以用什么辦法把它請出來?”(幼兒自由暢想)。
2.教師演示:
提問:“老師用什么方法把毛毛蟲請了出來?”
3.引導幼兒對水和酚酞進行比較(用試一試、看一看、聞一聞的方法)
教師小結:剛才老師請毛毛蟲用的不是水,而是一杯神奇的藥水,它的名字叫酚酞。
二、幼兒實驗并交流。
1.老師為每位幼兒提供了一張隱藏著小動物的白紙和一杯酚酞溶液,讓幼兒自已動手,把小動物請出來。
2.幼兒實驗,老師巡回指導。
3.幼兒互相交流實驗結果。
4.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實驗過程。
提問:“你請出來的小動物是誰?你是怎樣把它請出來的?”
5.引導幼兒歸納得出結論。
提問:“這些小動物都是什么顏色?是誰把它們變成紅色的?他們是怎樣隱身的?”
結論:酚酞溶液遇到另一種藥水(稀堿溶液)會變成紅色。
6.老師實驗論證。(兩種溶液直接反應)
三、游戲:“捉小偷”
1.教師講故事。
2.教師提問:
① 猜猜可能是誰把小雞偷走了?
② 小偷可能隱身在哪里?
③ 我們用什么辦法讓小偷顯身呢?
(幼兒自由討論,各抒已見)
3.幼兒運用剛學過的辦法,開展“尋找小偷”的游戲。
1.幼兒“搜索”;
2.幼兒講述自己“搜索”的經過和結果。
四:結束活動
酚酞溶液和另一種藥水(稀堿溶液)在一起的時候,會變成紅色。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許多的變化,只要我們小朋友仔細的觀察,還會發現許多奇妙的現象。請小朋友回去后找一找、看一看,把你的發現來告訴大家。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大班故事教案:魔法太陽帽》:大班語言活動魔法太陽帽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學習仔細觀察畫面,能理解故事內容,并恰當的語言表達。能用表情和動作表現故事中“熱”“涼快”“舒服”“罩”“微笑”等詞意。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故事魔法太陽帽教案吧。
《大班語言教案:會長大的鞋子》:大班語言活動會長大的鞋子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通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理解詩歌所展現的想象境界。在幼兒操作和創造的實踐中,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語言會長大的鞋子教案吧。
《大班語言教案:我是小小配音師》:大班語言活動我是小小配音師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感知動畫片中的聲音,學習用為動畫片配音。通過對各種物品的嘗試,培養對幼兒的探索精神。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語言我是小小配音師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