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0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語言活動咕咚來了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語言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 懂得遇到事情不驚慌,要問清楚、弄明白再行動。
3. 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 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教學重點、難點鼓勵孩子們大膽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遇到事情要冷靜思考。
活動準備:
故事《咕咚來了》動畫視頻 ,小白兔 、狐貍 、猴子 、獅子等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興趣導入--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就故事內容提問)--觀看故事視頻(加深故事理解)--角色表演)活動過程:
一、興趣引入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小客人,大家看看他是誰呀?(小白兔)2.教師:大家看看這只小白兔它在做什么?你們知道它為什么跑呀?
3.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咕咚來了》就會明白小白兔為什么跑了。(提供給孩子們思考的機會,并將小動物圖片貼在黑板上。)二、聽講故事《咕咚來了》
1.講完故事后,通過提問幫助幼兒故事內容。
2.提問:小白兔為什么跑呀?"咕咚"原來是什么聲音?
3.提問:小白兔聽到"咕咚"的聲音時,心里有什么感覺?它是怎么樣做的?
三、幼兒觀看故事視頻1.教師播放故事《咕咚來了》的視頻,幼兒欣賞,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2.提問:
(1)小白兔一路上碰見了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2)長毛獅子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呢? 小結:遇到事情不驚慌,要問清楚、弄明白再行動。
三、討論1. 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心里有什么感受?有趣嗎?這個故事里,你最喜歡哪個動物,為什么?我們要向誰學習?
2.教師總結:小白兔它們不知道咕咚是什么,沒弄清楚,就嚇得慌慌張張的逃跑,后來在獅子的幫助下,知道咕咚原是熟透的木瓜掉入水中發出的聲音,所以他們就不害怕了。很多疑問只要我們弄清楚了,就會變得更勇敢,也能想出辦法來。
四、角色表演1.教師:我們看完了《咕咚來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 一個游戲,當小動物表演故事情節好不好呀?(激發幼兒想象與學習的興趣)2.請幼兒扮演故事里的動物,表演故事。
活動延伸:走進膽小國每個人都有過膽怯的經歷,在幼兒身上表現地更明顯,請幼兒說說自己膽小的經歷,怎樣克服這樣的心里障礙。
教學反思
在這次游戲活動《咕咚來了》中,幼兒們都很積極的回答問題,故事內容也講得非常生動、有趣,大部分幼兒較大膽、較完整地回答問題。本次集體活動具有明確的活動目標,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完整”、“說對”, 愛說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欣賞完視頻之后,幼兒模仿動作而進行角色表演,在這樣過程中,孩子們可以輕松愉快地學習,又可以培養積極地動腦和動手的能力,還有表述的機會。不足之處在于教學過程中,沒有對故事做詳細的如何克服膽怯的總結。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會更努力的鉆研教學方法和技巧,爭取完善優質的教學效果。
《大班語言優質課:爺爺一定有辦法》:大班語言活動爺爺一定有辦法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關注故事發展線索,感受爺爺的聰明才智。能大膽嘗試、想象,剪紙各種物品。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語言優質課爺爺一定有辦法教案吧。
《大班語言教案:成語“守株待兔”》:大班語言活動成語“守株待兔”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認識“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知道“不勞而獲是不會成功的”。通過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樂趣。 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語言成語“守株待兔”教案吧。
《大班語言教案:九只小豬旅行記》:大班語言活動九只小豬旅行記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九只小豬旅行的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初步懂得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語言九只小豬旅行記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