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0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數學7的減法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分析:
大班孩子已經開始學習數的分解和10以內的加減法,本次活動是在孩子已經學習了7的組成的基礎上來進行的。為了更好地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本次活動我將數學融入圖片、游戲中,讓孩子在這種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教學目標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還是偏向于設計意圖,教材分析應該分析教材里存在的有教育價值的東西,而不是我們的教法)
教學重點:掌握7的減法運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互換規律列出不同的減法。
教學目標:
1、在掌握7的組成的基礎上學習7的減法,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
2、懂得運用互換規律列出不同的減法算式
3、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激發探索數學的興趣
4、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教具準備:1、幼兒數學用書
2、"-""=",數字1~7,水果動物等磁性教具
教學過程:
一、利用"碰球"游戲復習7的組成
例:老師說出數字1,"嘿,嘿,我的1球碰你幾球?"幼兒"嘿,嘿,你的1球碰我6球"
二、學習7的減法
1、出示磁性教具7個蘋果,提問:7個蘋果用數字幾來表示?請小朋友把7個蘋果分成兩份,看看有幾種分法?(個別回答,教師演示)你們用什么方法分出來的?(減法)請小朋友根據7的組成列出減法算式例:7-6=1、7-5=2、7-4=3、7-3=4、7-2=5、7-1=6(依次類推得出算式)提問:為什么7-6=1?(因為7可以分成6和1,所以7-6=1……)
2、理解減法算式中的互換規律
(1)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題,他們有個小秘密?看誰先能找出秘密來。小結7―1=6、7―6=1中三個數字相同,位置卻不同,所以看到 7―1=6,馬上就想到7―6=1。為了我們好記憶,我們把他們稱做為朋友題。(這個環節可能有難度,或者這樣問:你們找找看,哪兩道題里的數字是一樣的?然后把它們放在一起,請孩子們找找規律,教師再總結。)
(2)教師以開火車的形式引導幼兒說出朋友題。如:教師說7-1=6,幼兒馬上說出7-6=1或者男生說7-1=6,女生就要馬上說出7-6=1等
三、幼兒操作
幼兒操作幼兒數學用書第8頁"學習7的減法"進行練習
四、課后延伸
引導幼兒使用幼兒數學用書第9頁"復習7的減法",進一步鞏固幼兒7以內的加減運算
活動反思:
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我首先通過游戲復習7組成。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引導學生觀察課件圖片、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動手擺一擺、議一議、說一說中體驗學習帶來的快樂與收獲。雖然大班的小朋友已經有了1-6的分成與計算初步感知,但要經歷觀察、質疑、自己解決問題這一系列過程對于他們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困難。6、7歲的孩子的有效注意時間短,一節課呈現內容、形式太多,學生注意力就會被分散,所以我設計了課件演示、花片、闖關游戲等形式,幼兒園的孩子比較沒接觸過用課件上的數學課,所以會更吸引孩子。
幼兒園與小學是相鄰的兩個階段,大班為小學一年級做準備。小學一年級是學校教育的開始,是幼兒園大班學前教育的發展與提高,他們二者既有區別又有緊密的聯系,幼兒園的課堂主要以育為主,以教為輔,注重的是玩中學,教學的形式是以游戲為主,靈活、自由、趣味性強,沒有嚴格的約束力和規范性。而小學的課堂,是以教為主,以育為輔,有較強的學習目的性,知識的密度相應增大,課堂的規則也比較多,行為上存在一定的約束力。這種教學形式上的“動”—“靜”,教師教法上的差異,許多孩子存在著不適應。
《大班數學教案:黑白棋大賽》:大班數學活動黑白棋大賽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的,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通過“黑白棋大賽”幫助幼兒學習6的加法。初步培養孩子們的合作精神。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數學黑白棋大賽教案吧。
《大班數學教案:開心鴨子和松鼠》:大班數學活動開心鴨子和松鼠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經驗準備,物質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進一步學習7、8的組成,體驗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換關系。能仔細觀察圖片,能獨立地找出不同的特征嘗試進行分合。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數學開心鴨子和松鼠教案吧。
《大班數學活動:種子排隊》:大班數學活動種子排隊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鞏固數量,能將收集的種子進行分類、排列,并做記錄。??積極探索,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數學活動種子排隊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