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04
這是詩經二首教學反思簡短,是優秀的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課堂教學亮點重章疊句和反復詠嘆的手法學生很容易理解,學生的朗讀效果好。又用優美的《在水一方》設置情境,課堂氣氛好。教師在課堂扮演的是領路人的角色,要引領學生學會品析詩歌,發掘文本的現實意義也就是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正確引導。遵循學習詩歌的要求,從詩歌的音樂美、繪畫美、及結構美三個層面層層深入剖析,使學生學會鑒賞詩歌。
《詩經》這樣的文字較為古奧,由于準備不夠充分,功底又淺,所以對詩歌意境挖掘不深,同時課堂也顯得散亂問題分析
《蒹葭》代表了《詩經》的及高水平,課前準備要充分,不要打無把握之仗,教師的畏首畏尾必定引起學生的拘謹。
再教的設想廣泛借鑒別人的長處,閱讀相關文章,學習《詩經》的系統介紹,了解創造背景,聽取同組各位老師的意見,對授課內容做恰當調整,強調朗讀,進行對比閱讀,還要適當向外拓展延伸。
這是我師傅在上完課之后問我的一個問題,當時這個問題擲地有聲,重重地砸在我心里。我發現我不知道怎么去回答,腦袋里一片空白。現在靜下心來細細地思考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教給學生以下幾點。
1、賞古韻。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句話充分說明了朗讀在詩歌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讓學生明白詩歌的內涵,第一步就是要讓學生熟讀,體會詩歌的韻律之美。像《關雎》這首詩,它在韻律上有這樣幾個特點:①雙聲疊韻。如窈窕、輾轉等詞。②重章疊句。這是詩歌常用的表現手法,各章句法基本相似,只是在中間更換少數幾個詞語,達到回環往復的作用。③兩兩停頓。《關雎》每句四字,兩兩停頓。讀起來非常有節奏感。
所以在帶領學生讀這首詩歌的時候,教師要帶領學生體會這首詩歌的韻律特點,要讓他們去體會詩歌的韻律之美。同時還告訴學生朗讀這首詩歌的一些方法。比如在讀兩兩停頓的時候,中間要做到氣斷聲延,聲音要稍微延長點。關關—雎鳩。也可以讓一個學生范讀,其他同學點評,目的就是讓學生自己體會評價詩歌朗讀。
2、體會情感。古語有云:詩言情,詩言志。在詩歌精煉的語言背后蘊含著詩人豐富的'情感。所以在教學詩歌的時候帶領學生體會蘊含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在第一堂課的時候我就犯了一個錯誤,沒有依據詩歌的特點進行教學。我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賞析君子和淑女這兩個人物上,而且還根據自己的理解給這兩個人物貼上了固定性的標簽。當學生的回答超出這個框架范圍的時候,我就想方設法把學生拉回了自己設定的框架。其實詩歌貴在它的多義性,貴在它所展現的一種朦朧之美。像我這樣過于強調詩歌的形象性,等于是把詩歌給上死了。
教學詩歌要體會蘊含其中的情感,那教師應該如何帶領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呢?我認為還是借助語言這個載體,通過品味里面的語言來帶領學生體會情感。但在品讀語言的過程中,這個方法應該是多變的,這樣可以避免課堂的單調。根據詩歌本身的特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幾個方法:①圖畫法。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可以讓學生根據某一句詩或某一節詩給課文添加插圖。這樣就給了學生一個發揮想象的平臺,同時又豐富了學生對這句詩或這節詩的理解。②改寫法。讓學生將詩歌改寫成散文,從而將自己的理解寓于散文之中,在改寫的過程中體會其中的情感。③換詞法。這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通過換詞比較,體會詩歌中某個詞語所蘊含的豐富意蘊。
3、了解詩歌本身的特點。詩歌雖然有共同的一些特點,但每一首詩歌都有它自己的一些特性。同樣是《詩經》當中以愛情為主題的優秀詩歌,《關雎》和《蒹葭》的特點就不一樣。《關雎》比較大膽直白,比較質樸;《蒹葭》則比較含蓄朦朧。所以我們在教學詩歌的時候,應該讓學生體會這首詩歌本身的特點。《關雎》這首詩選自《詩經·周南》,是周南這個地方的民謠,這首詩歌的特點之一就是直白通俗,表現得是勞動人民純潔、樸實的思想感情。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這首詩歌所表現出來的特有情感。但體會情感的過程不應該教師直接講述給學生,而應該滲透在教師的評價性語言和引導性語言中,從而將課堂教學內容引向深入。比如在導入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現在的一些民歌導入,讓學生體會民歌的特點,這樣既為接下去的教學作了鋪墊,又滲透了一些民歌的相關內容,豐富了課堂教學。
以上是我在兩堂課后對《關雎》這篇課文的一些的理解和感悟。雖然有些理解不一定正確,但我畢竟用心思考過了。我相信只要堅持,只要多思,我能夠走得更遠。
(1)課堂結構有些亂。學生預習的展示很零散,也不夠充分,于是就出現了預設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沒解決好,比如詩經里面比興的用法,重章疊句感覺也沒有講明白。
(2)對詩經的解讀太膚淺,欠缺深度和對整部作品的整體把握。本想讓學生學了這節課之后能有一部分會喜歡上詩經,于是,盡管之前讀了蘇櫻的詩經解讀版,可是,還是自己文化底蘊的欠缺。
(3)老師課堂不在場。其實,講到詩經里的愛情,對愛情的主張“摯而有別” 符合了儒家思想的“和而不同”,愛情也要有個度,學生對所謂愛情的種種過度的表現,比如為談戀愛就不顧一切違紀,可是話就在嘴邊也沒說出口,心里總覺得他們不需要我這樣說,我也不想說。還有桑榮生的回答,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菜之,芼之,應抓住這句話深入的分析一下君子的追求過程和對淑女感情的深入,也恰當的講了重章疊句,可是問題沒抓住。
(4)拓展提升部分的材料用的不好。本來應該和學生簡單分析,然后讓學生讀了這些材料之后在來寫賞析,形成文字,可是,沒有分析,沒讓學生讀讀背背
(5)心靈的溫度決定了生命的狀態,也決定了課堂的狀態。其實,一直是以初四為借口讓自己低頭往前走,缺少了思考也缺少了行動的熱情。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