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02
這是六年級課外文言文必考,是優秀的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胚.豈.癡.嬰.窘”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感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問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閱讀課文,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大膽發現的精神。
2.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并結合這句話談談自己的體會。
教學準備:
1.查閱有關作者的資料。
2.了解達爾文進化論的基本觀點。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在人長大或變老以后,常常會回想起童年的事情。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評價,那么,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板書:
童年的發現)
二.自讀自悟,
小組合作學習.
1.學生根據閱讀提示自學課文.
(1).我發現了什么?怎樣發現的?
(2).舉例說說你對課文中這句話的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
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3)自己是否也有過童年的發現。
2.小組合作學習。
三.抓住重點,讀悟結合。
重點交流: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
A.引導學生體會,作者之所以有這個發現,有以下幾個原因:(1)有疑就問,(2)反復思考,(3)大膽想象。
B.結合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13自然段。可以先自由分角色讀,再指名分角色讀,評價后再練習。
2..舉例說說你對:“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1)。根據課文,說說“我”的發現使“我”面臨著什么?
(2)。說說你知道的其他例子。
四.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選擇覺得有趣的段落讀一讀。
2.說說自己是否也有過有趣的發現。
3.總結全文:童年的發現,盡管有時侯別人會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麻煩,可是,老師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眼睛去發現,去享受發現的快樂,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發現。也許,這正是你創造,研究的開始。
板書設計:
發現規律——受到誤解——明白道理
初中文言文重要語句翻譯
第一冊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光讀書學習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卻不去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卻不感覺滿足,教導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幾個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為我的教師的人在中間;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他們的短處,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第二冊
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這里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
2.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樂,自由自在。
3.寒暑易節,始一返焉: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呢。
4.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青苔碧綠,長到臺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子中。
5.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
中考語文文言文考點歸納
讀作wéi時
動詞)做,干
為宮室、器皿、人物。 ——《核舟記》
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 ——《醉翁亭記》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 ——《出師表》
讀作wèi時
(動詞)被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童趣》
僅有“敵船”為火所焚。 ——《觀潮》
山巒為晴雪所洗。 ——《滿井游記》
教學目的:幫助學生把握課外文言文閱讀的規律,掌握答題技巧。教學方法:討論歸納法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流程:一、 導入:課前老師想送你們一句話:“我不能改變容貌,但我可以展示笑容;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改變心情;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順利,但我可以事事盡力。”中考臨近,未來的日子會越來越緊張,我希望大家振奮精神,竭盡全力,展示自己最燦爛的笑容。能做到嗎?那就從現在開始,這節讓我們一起努力,探索規律,化難為易,笑對語文考試中的難點--課外文言文閱讀。二、 把握考查內容 請同學們回顧課外文言文閱讀會考些什么?只有弄清了考查內容,我們才能有的放矢的做好應考準備呀。考題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中,無非就是字詞句篇。展示:1、文言實詞的解釋2、文言虛詞的解釋3、文言句子的停頓、翻譯4、整體感知,把握主旨。下面是一道中考題。越人溺鼠 鼠好夜竊粟。越人置粟于盎①,恣鼠嚙不顧。鼠呼群類入焉,必飫而后反。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復呼群次第入,咸溺死。【注釋】①盎(àng):腹大口小的盆子。1、解釋加點的字(3分)恣鼠嚙不顧鼠呼群類入焉,必飫而后反浮糠覆水上2、翻譯句子(6分)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逮夜,復呼群次第入,咸溺死。3、讀完這則故事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2分)三、 學生做考題,教師巡視。四、 師生共同探討文言文閱讀規律(一)文言字詞的翻譯 1、學生談自己做題的方法及答案解釋加點的字:(1、)恣鼠嚙不顧恣:放縱放任。“恣睢”《故鄉》顧:1、回頭看。“顧野有麥場”《狼》可引申為看,理睬。如“元方入門不顧”《陳太丘與友期》;2 、探望、拜訪。如“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將軍宜枉駕顧之”《隆中對》(2、) 鼠呼群類入焉,必飫而后反焉1、句中作疑問代詞,哪里。例:“且焉置土石”2、句末作語氣助詞 例:“始一反焉”;3、句末兼詞“于此”。 “懼有伏焉” 飫 根據語境進行合理的推斷。吃飽(3、)浮糠覆水上 擴展組詞:覆蓋;覆滅,重蹈覆轍。2、歸納小結:字詞翻譯的方法:聯想推斷:當試卷上給出某一個加點實詞時,應該聯想到課文中有關此詞的用法和意義,將二者比較,再確定其含義。語境推斷:結合整段選文、整個句子上下文的意思及詞語在句子中位置,推斷其詞性和意義來確定某個實詞的意思。組詞推斷:在單音節詞的前或后加詞,組成雙音節詞來推測詞義。(二)文言句子的翻譯句子1、教師講文言文翻譯步驟:解詞:先解讀重點詞語,明確其含義和用法。串意:詞意串聯形成句意。順意:各詞語間不連貫的使其連貫,不通順的使其通順起來。 2、學生談做題的方法及答案 留 換 調(1、)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越人便用水替換粟,使糠浮蓋在水面上。(2、)逮夜,復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補到了晚上,(老鼠)又招呼它那一群依次爬進(盆子),(結果)全都淹死了。刪(3、)夫戰,勇氣也。 作戰靠的是勇氣。 3、歸納:翻譯的五種方法:留、換、調、補、刪留:凡朝代、年號、人名、地名、官職等專有名詞或現代漢語也通用的詞,皆保留不動。刪:沒有實在意義(表語氣、表停頓等)的文言虛詞刪去不譯。換:對古今異義、通假、詞類活用,翻譯時都要換成現在通俗的詞語,使譯文通達明快。調:文言文倒裝句應依據現代正常語序進行調整。補:對句中省略成分,須據上下文文意,適當補充,使語意完整。(三)整體感知、把握主旨1、學生談理解2、教師指點:短文中出現了哪幾個人物(形象)?從鼠的角度:無限的貪欲最終會導致滅亡。從越人的角度:聰明的人總能找到有效的方法讓對方自取滅亡。3、歸納:有關課外文言文主旨概括的核心方法就是,先將文言文進行人物(主人公)分析,然后依照“一個人物一個角度,多個人物多個角度,主要人物主要角度”的原則,進行主旨理解,選擇其中一個或兩個作為答案。 五、課堂小結 考 查 內 容 答 題 方 法文言詞語的解釋 聯想推斷、語境推斷、組詞推斷文言句子的翻譯 三步:解詞、串意、順意五法:留、換、調、補、刪語段主旨的把握 分析主人公,分角度把握六、 實戰演習:章公懋為祭酒章公懋為南京國子監祭酒,有監生①請假,托言一力采薪②不至,將往求之。公聞之愕然,曰:"薪水之資③脫④有失,奈何?"憂動顏色。使亟求,且冀得之當復我。此生甚悔,曰:"公待我以誠,奈何詒⑤之?"明日返命,具實謝罪。[注釋] ①國子監:最高學府。祭酒:國子監的主管官。監生:國子監讀書或取得進國子監讀書資格的人。②采薪:與下文的"新水" 連用為 "采薪汲水", 泛指日常生活的必需條件。③資:供給。④脫:無著落,損失。⑤詒:欺騙。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1)將往求之 ( )(2)具實謝罪 ( )2、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公待我以誠,奈何詒之?3、故事中的監生經歷了怎樣的思想變化過程?(2分)4、這則故事給了你一個怎樣的啟示?(3分)七、作業 韓 休 為 相唐玄宗以韓休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休為人峭直①,不干②榮利。及為相,甚允③時望。上或宮中宴樂,及后苑游獵,小有過差,輒謂左右曰:“韓休
知否?”言終,諫疏已至。上摻④臨鏡,默默不樂。左右曰:“韓休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嘆曰:“吾貌雖瘦,天下必肥。蕭嵩奏事常順旨,既退,吾寢不安;韓休常力爭,既退,吾寢乃安。吾用韓休,為社稷耳,非為身也。” [注釋]①峭直:嚴峻剛直。②干:求取。③允:與……相當。④摻[shǎn]:拿。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1)唐玄宗以韓休為門下侍郎 ( )(2)及后苑游獵 ( )2.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的畫線句。韓休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3.唐玄宗為什么要“以韓休為相”?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