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9
這是1 6年級文言文,是優秀的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1. 小學一至六年級文言文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學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應該就這么多。我也不確定啊。不過只能查出這幾篇了。
2. 一至六年級的文言文.急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 /表示停頓的地方)
【譯文】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里有一個九歲的兒子,很聰明。有一次,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剛好他的父親不在家,孩子被叫了出來迎接客人。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就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迅速回答:“我可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學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hú)/將至,思/ 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yǐ).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文】弈秋是全國最善于下圍棋的人。弈秋教兩個人下圍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一心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講,可是他心里卻總以為天上有天鵝要飛過,想拿弓箭去射它。這個人雖然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卻學的不如前一個。能說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弈秋回答說:不是這樣的。
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譯文] 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彈琴時,心里想到寬廣的江河,鐘子期贊嘆道:“好啊,宛如一望無際的江河!” 無論伯牙想到什么,鐘子期都會想到。鐘子期去世后,伯牙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人聽得懂他的琴聲。于是,他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斷了琴弦,發誓終生不再彈琴。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譯文】孔子坐車向東游學,看見兩個孩子正在為什么事爭辯。孔子問他們爭辯的原因。一個孩子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的時候離人近,而到正午的時候離人遠。”
另一個孩子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遠,而太陽遠行到中午時離人近。
第一個孩子說:“太陽剛出來升起的時像車輪般大。到了正午就看起來像盤子一樣,這不是遠的物體小而近的物體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孩子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感覺清清涼涼,到了中午就像把手放進熱水里一樣熱,這不是近的物體熱而遠的物體涼的道理嗎?”
孔子不能判斷。
兩個孩子笑著說,“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3. 一至六年級的全部古詩詞 文言文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詠鵝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風 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古郎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碧云端。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北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浪淘沙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臺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憫農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4. 一到六年級所有的詞和文言文(人教版)不要古詩,一定要詞和文言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宋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鄉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學弈 《孟子告子》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兩小兒辯日 《列子 湯問》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浣溪沙 蘇軾-宋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宋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5. 1
去查這本書其中包括了:鵝 鋤禾 靜夜思 坐井觀天 春曉 曹沖稱象 刻舟求劍 夜宿山寺 登鸛雀樓 古風 蠶婦 揠苗助長 守株待兔 小池 小兒垂釣 舟夜書所見 江上漁者 掩耳盜鈴 亡羊補牢 望廬山瀑布 絕句 朝發白帝城 山行 詠柳 宿新市徐公店 尋隱者不遇 題西林壁 宿建德江 鹿砦 晏子使楚 江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游園不值 送孟浩然之廣陵 濫竽充數 畫蛇添足 買櫝還珠 泊船瓜洲 示兒 暮江吟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贈汪倫 驚弓之鳥 將相和 早春 三衢道中 馬 塞下曲 前出塞 附閱讀與欣賞篇目 秋歌 雜詩 芙蓉樓送辛漸 游子吟 泊秦淮 飲湖上初晴后雨 天凈沙·秋思 赤日 囚歌 冬夜雜詠。
1. 容易考的小古文,六年級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再適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誦: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游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①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而不知螳螂在②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③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④其下也。
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⑤其后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鷸蚌相爭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
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擒之王冕僧寺夜讀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
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
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
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2. 六年級下期中考試容易考到文言文,比如說:東施效顰
東施效顰
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西施心口痛,皺著眉頭從街上走過。同村一個丑婦人看見西施這個樣子,覺得很美,回去時也捂著胸口,皺眉觸額,從街上走過。村里的富人看見她這副模樣,都緊閉著大門不愿出來;窮人見了,帶著妻子兒女,遠遠避開。
這個丑婦看到西施皺眉的樣子很美,卻不明白她皺眉的樣子為什么美。所以她不管怎樣模仿,都沒有西施美。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見她手捂胸口,雙眉皺起,流露出一種嬌媚柔弱的女性美。當她從鄉間走過的時候,鄉里人無不睜大眼睛注視。好美的女子!
鄉下有一個丑女子,名叫東施,相貌一般,沒有修養。她平時動作粗俗,說話大聲大氣,卻一天到晚做著當美女的夢。學西施的樣子,今天穿這樣的衣服,明天梳那樣的發式,卻仍然沒有一個人說她漂亮。
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著胸口、皺著雙眉的樣子竟博得這么多人的青睞,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學著西施的樣子,手捂胸口,緊皺眉頭,在村里走來走去。哪知這丑女的矯揉造作使她樣子更難看了。結果,鄉間的富人看見丑女的怪模樣,馬上把門緊緊關上;鄉間的窮人看見丑女走過來,馬上拉著妻、帶著孩子遠遠地躲開。人們見了這個怪模怪樣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來走去的丑女人,簡直像見了瘟神一般。
這個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皺眉的樣子很美,卻不知道她為什么很美,而去簡單模仿她的樣子,結果反被人譏笑。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尋找適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別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3. 語文六年級必考課外文言文
1、扁鵲投石[注]
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君以告扁鵲。扁鵲怒而投其石曰:“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 (《戰國策•秦策》)
[注] 石:石針,古時治病用的工具。
2、文征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于書,未嘗茍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書林紀事》
3、魯人有好釣者,以桂為餌,鍛黃金之鉤,錯①以銀碧,垂翡翠之綸②,其持竿處位即是③,然其得魚不幾矣。故曰:“釣之務不在芳飾,事之急不在辯言。”
【注釋】① 錯:鑲嵌。 ② 綸:釣魚繩。 ③ 是:正確。
4、進士不讀《史記》 王士禎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讀書時,有岸然而來者,則一老甲榜②也。問:“小兒讀何書?”以《史記》對。問:“何人所作?”曰:“太史公。”問:“太史公是何科進士?”曰:“漢太史,非今進士也。”遞取書閱之,不數行,輒棄去,曰:“亦不見佳,讀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釋〕①宋荔裳:宋琬,號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時對布政使(官職)的稱呼。②清朝科舉制度中進士的別稱。
5、夸父逐日 《山海經》 原文: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6、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揚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7、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8、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具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9、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0、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4. 小學六年級考試容易考到的古詩詞
1、前不見古人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238656639,后不見來者。
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4、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6、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7、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8、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9、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10、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2、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5、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16、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7、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8、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19、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0、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21、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22、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2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24、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5、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26、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7、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28、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9、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30、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3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3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34、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35、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36、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37、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38、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39、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40、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41、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42、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4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44、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45、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46、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47、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48、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49、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
50、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51、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52、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5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4、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5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56、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57、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58、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59、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6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6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6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湖馬度陰山。 63、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64、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65、兒童快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66、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67、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68、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69、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70、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71、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72、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73、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74、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75、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76、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77、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78、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79、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80、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81、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8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8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8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85、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86、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8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88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89、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90、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91、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92、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93、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94、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95、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96、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97、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98、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99、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100、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101、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102、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10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10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10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106、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07、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108、朝辭白帝彩云件,千里江陵一日還。
109、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110、多情卻總似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
111、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112、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11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11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三、根據提供的情境寫詩句。
(1)“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是啊,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
1~6年級的文言文共有五篇:
1、學弈《孟子·告子》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2、兩小兒辯日《列子·湯問》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3、矛與盾《韓非子》
楚人有鬻(yù)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故?”其人弗能應也。
4、鄭人買履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5、關尹子教射《列子·說符》
列子學射,中矣,請于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對曰:“弗知也。”關尹子曰:“未可。”退而習之。三年,又以報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子矣。”關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