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28
這是輕叩詩歌大門教學反思簡短,是優秀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人教實驗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主題是:“輕叩詩歌的大門”。分成“詩海拾貝”和“與詩同行”兩大板塊。通過深入鉆研教材我確定了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目標有兩個:一是能誦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情感,在欣賞詩歌的同時學寫詩歌。二是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一次的綜合實踐課讓我感受頗深。
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詩歌更是文學長河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古今中外的詩人們用生花妙筆寫下了無數優美的詩篇,給人們以藝術的享受和美的熏陶。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的課程目標中提出:“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本組綜合性學習就是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因此,在綜合性學習中我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通過搜集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朗誦詩歌、寫作童詩等活動,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經過兩個星期時間的學習,我們的實踐活動也告一段落。在這次活動中我們一共進行了8項活動:制定計劃、搜集詩歌、整理詩歌(分類,畫表)、推薦欣賞詩歌、詩歌知識競賽、寫詩、匯報展示(朗誦、表演、詩配畫、辦小報……)、總結。
這次綜合性學習激發了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增長了學生詩歌方面的知識,也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鍛煉了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能力,成效是多樣的。最大的收獲是同學們都能參與進來。每個人或多或少地參與了多項活動,都有自己的收獲。同學們寫的詩,雖然稚嫩,粗糙,但都發揮了大膽的想象,寫出了童真童趣,抒發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我想只要學生勇于創作,樂于抒發即可。他們的能力,他們的水平,一定會隨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而不斷提高。
但畢竟是第一次以這樣的形式上課,不管是形式還是內容,還存在很多不足,也有不少的困惑。本次活動結束后,我靜下心來仔細想了想:我們開展的此次活動是否很好的完成了全部教學任務,這樣的課怎樣上,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有些目標像收集整理詩歌,背誦詩歌,舉行詩歌朗誦會等還好把握,對于欣賞詩歌這樣的目標,比較難操作,也比較難把握。因為詩歌的語言高度凝練,它雖然來源于生活,當卻高于生活。對古詩的賞析,淺則三言兩語,深可洋洋灑灑千萬言。而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淺,閱讀范圍不廣,理解能力有限,很難真正去欣賞一首古詩。如何更好地完成這些教學目標,還有待思考。
同時,對于本次教學活動,我覺得還應從以下兩點進行補充。第一,由于課本中選取的篇目不多,感覺學生在收集詩詞的時候,只考慮到自己收集的數量,而沒有深入背誦、自己體會的詩歌,在進行詩歌分類時,大多數學生視野狹窄,對于課外的詩知之甚少,對看圖猜詩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積累古詩,背誦古詩,在背誦時,要真正走進詩歌,不能只停留在死記硬背,還要鼓勵學生走出課本,多讀課外的詩。第二,在寫詩的環節,感覺部分學生無從下手,反思自己的教學,都源于平時自己不重視詩的習作,總想寫詩對小學生來說是遙不可及的事,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我才知道,孩子們就生活在詩的世界里,就看教師會不會引導,以后要加強這方面的教學。
真希望在我們的生活中加入一些詩來點綴啊!它會教我們如何去面對萬物,如何去品味自然,如何去在對待人生。讓詩歌陪伴我們一生,走過風雨,讓我們與詩為旅,與詩同行。
這次綜合性學習激發了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增長了學生詩歌方面的知識,也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鍛煉了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能力,成效是多樣的。我覺得這次綜合性學習最大的收獲是同學們都能參與進來。每個人或多或少地參與了多項活動,都有自己的收獲。學生在“詩海”中邀游,拾到了不少“寶貝”,了解了許多關于詩歌的知識。絕大多數學生背誦的詩歌都在20篇以上。就連平時不愛學習的“小懶蟲”也興趣盎然,背了不少。看到孩子們一個個都沉浸在詩歌的海洋中,我抓住這個教學契機,在“與詩同行”的教學中,我著重培養學生的實施能力。學生通過詩海拾貝,積累了較多的詩歌,在通過對比教學,學會了區別唐詩、宋詞、元曲及現代詩,我又著重指導現代詩的寫作方法,如明喻法、暗喻法、排比法、擬人法、假設法、重疊法等,先讓學生仿寫,再放手讓他們自己創作。一個個“小詩人”誕生了,一首首小詩“破殼而出”。
盡管這些詩的內涵還不夠含蓄,盡管這些詩的語言還不夠優美生動,盡管這些詩還有很多欠缺之處,但對于我來說,已是如獲至寶、欣喜若狂了。對于學生的作品,我絕大部分沒有進行修改(錯別字除外),而是給予很高的評價,我希望能通過這次的練筆,培養孩子們的寫作興趣,找回孩子們寫作的自信心。
同學們寫的詩,雖然稚嫩,粗糙,但都發揮了大膽的想象,寫出了童真童趣,抒發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我想只要學生勇于創作,樂于抒發即可。他們的能力,他們的水平,一定會隨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而不斷提高。
反思這次活動,我發現,盡管這次的活動是取得很大的成功,但還是有不足之處。兩周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總共只有12節課,而在這12節課里,要完成制定計劃、整理詩歌、欣賞詩歌、自己寫詩、舉辦詩歌朗誦會等等,時間不夠,有部分學生的作品無法展示,有些學生由于種種原因搜集的材料有限。如果時間充足,學校有閱覽室,我可以安排閱讀欣賞課,把學生帶進閱覽室,讓他們在閱覽室里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
“輕叩詩歌的大門”是繼五年級“走進信息世界”和“傲游漢字王國”之后的又一個綜合性學習單元,這是一種新的教材編排方式,教學方法與其他單元明顯不同。這次綜合性學習我采取了個人、小組和班級三級活動結合的形式。個體活動有利于培養自主性,可以比較自由地選擇時間、地點和活動方式,適合一些簡單的問題咨詢、查找資料等,由于我們農村的孩子個人能力有限,獲取信息量比較少,需要通過小組活動、班級交流來互補。
小組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分工合作能完成比較復雜的活動,組內人員合理配備,還可以充分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特長和優勢,取得更佳的成果。而班級集體活動單位時間內的效益較高,受益面廣,但受時間的限制,難以使每個學生都有充分活動的時間和機會。所以,將這三種活動形式結合起來進行。“學習寫詩”可以采用個人活動的方式進行,“研究一位詩人”、“研究某一類詩”比較適合小組活動,“詩歌知識大比拼”、“詩歌朗誦會”需要班級集體活動,而“寫總結報告”需要個人、小組、班級三級層面結合的活動。
這次活動我結合本地、本班學生以及我自身的實際,并且廣泛地聽取學生的意見和意愿,把學生的疑惑、興趣、期待融入整個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去,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實在在地解決學生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