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04
這是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shè)計,是優(yōu)秀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學習正確的朗讀方法,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品味生動的語言和美好的情感;
2、理解敘事寫人中含義深刻的議論性語句及驚心動魂、悲壯感人的場面描寫;
3、理解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哈爾威船長的崇高品質(zhì),并聯(lián)系生活體驗,暢談對人生意義的理解。
教學理念:
提倡教師、學生和文本的平等對話,在學習文本的過程中體驗美的語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在體驗中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教材分析與教學設(shè)想:
本文是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生動感人的小說,安排在以“親近文學”為主題的第一單元中,從單元提示中,我們可以看出編者的意圖是:讓學生通過閱讀這些文章了解多姿多彩的人生畫卷,體驗美的情感、美的語言、美的形象。因而引導學生積累優(yōu)美的文學語言,從中感受文學作品中生動的形象,體會豐富的感情、受到人生的啟迪,這應該是我們要努力達成的目標。根據(jù)七年級同學的基礎(chǔ)水平,我認為他們剛剛進入新的學校,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激發(fā)他們學習語言的熱情和樂趣,讓他們在朗讀中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很重要,因而在教學目標中我設(shè)計了“通過學習正確的朗讀方法,通過朗讀課文,感知文本內(nèi)容,并在朗讀中品味生動的語言和美好的情感”這一目標。另外,根據(jù)本文的特點,我對教材進行了以下安排。
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組織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積累優(yōu)美詞語,通過朗讀、復述課文等手段促進對課文內(nèi)容的感知。第二課時朗讀品味精要語段,欣賞作品,質(zhì)疑探究,合作學習,拓展延伸,形成美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哈爾威船長在海難發(fā)生的危急關(guān)頭,勇于決斷、沉著指揮.舍己救人.忠于職守的崇高品質(zhì)的理解及感悟。
教學難點:
含義深刻的議論性語句的理解。
教學策略:
1、在自讀中學會圈點勾畫批,快速捕捉主要信息。
2、在朗讀中漸漸進入情境,體會文中美好的情感。
3、在研讀中聯(lián)系實際,體驗作品中人物的感受。
課前準備:
1、學生借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理解字詞音、義,閱讀課文。
2、教師準備有關(guān)資料,以便引導學生多角度解讀課文。
3、師生分別查詢資料,了解作者雨果及雨果作品。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對于人類來說,我們擁有著四分之三以上是海洋的藍色星球――地球,人類是幸福的;對于我們這些同學來說,能夠沐浴著海風在海邊長大,我們是幸運的。(請同學們說說對大海的認識)
大海孕育著萬物,體現(xiàn)了博大,展示著寬廣,昭示著偉大,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精神和物質(zhì)上的財富??墒?,提到大海,人類似乎永遠也擺脫不掉一個雖不愿觸及卻但卻實實在在存在著的話題――海難。
(有條件可以展示部分海難圖片或者錄像片資料)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偉大的法國作家雨果的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在他所描寫的海難中,我們會看到驚心動魂的海難場面,悲壯感人的英雄壯舉,我們會看到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面對著洶涌湍急、勢不可當?shù)暮K?,面對著死亡的威脅考驗的時候,哈爾威船長是怎樣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海難,詮釋了人生。
二、對照課文,小組合作完成以下內(nèi)容。(媒體展示)(看學生預習情況)
1、請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船桅(
) 彌漫(
) 驀地(
) 猝然(
) 湍急(
)
推搡(
) 巍然(
) 翹起(
)
2、請辨識下列多音字并組詞。
載
剎
強
薄
3、請根據(jù)拼音填寫漢字。
zhào(
)禍
kū long(
)(
) yì(
)立 須yú(
)
4、請辨識下列形近字并組詞。
辨
毆
湍
辯
歐
喘
5、請解釋并積累詞語。
勢不可當 小心翼翼
猝然而至
井然有序 失魂落魄
相提并論
6、請說說你所知道的有關(guān)作者雨果的情況。(教師可作適當補充)
說明:采用小組討論方式,對于詞語的理解用口頭造句的方式加深印象。筆記積累,提示多音字及四字短語的識記與運用。
三、整體感悟課文。
1、 教師范讀課文或者錄音范讀,或者一個同學、數(shù)同學范讀課文。(配樂:建議用貝多芬交響曲《命運》),學生聽讀課文。
2、 學生配樂自由朗讀課文。(目的:熟悉課文內(nèi)容,感悟場景,受到初步震憾。)體會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達的感情。
3、在這篇文章中,你認為寫得最好或給你印象最深或你認為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語句或場面是哪些?反復品讀,體味語言之美。
說明:提倡個性化理解,給學生以暢所欲言的機會。
4、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內(nèi)容。(先個人獨立思考并在文中評點,再四人小組講座,最后全班交流)
問題:①諾曼底號是在什么時間、什么情況下出發(fā)航行的?
②諾曼底號發(fā)生海難的原因是什么?
?、蹌偘l(fā)生海難時船上出現(xiàn)了怎樣的緊急情況?
?、苊鎸ν蝗缙鋪淼臑碾y,哈爾威船長是怎樣果斷地指揮救人的?
⑤這場海難的結(jié)局是什么?
內(nèi)容概括要點示例: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爾威船長小心翼翼地駕駛“諾曼底”號在薄霧中前行的時候,不幸被“瑪麗”號撞傷,在這次猝不及防的海難中,在因為猝然的變故簡直都像瘋了似的人群面前,哈爾威船長勇于決斷,沉著指揮,忘我救人,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個偉大的英雄形象,最終救出了眾人而自己以身殉職。
5、復述課文。
6、在復述課文的基礎(chǔ)上理清故事情節(jié)。
開端:(開頭――“晚上出航是沒有什么可怕的”)寫了“諾曼底”號霧海夜航。
發(fā)展:(“突然”――終于停了下來)寫“諾曼底”號被撞。
高潮:(“諾曼底”號上有25名船員――“海水把船尾也浸沒了”)寫哈威爾船長果敢指揮救人。
結(jié)局:(“哈爾威船長”――篇末)寫哈威爾船長以身殉職。
四、課堂小結(jié)。
小說為我們描寫了一起猝不及防的海難,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沉著感人的英雄形象。準確生動的語言、個性鮮明的人物、悲壯感人的場面,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也會給大家深深的震憾和啟迪。讓我們在下一堂課再深入地探究學習吧。
五、作業(yè)。
1、朗讀課文想一想:文中最能感動你的地方在哪里?為什么會感動你呢?試描述感動你時的真實心態(tài)。
2、閱讀思考后,就文章的任何一個方面提出問題。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以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入手,請學生說說自己最感動的畫面及原因,為進一步研讀作準備。(學生多數(shù)一會抓住沉船時哈威爾船長沉著指揮的場面以及表現(xiàn)他對大海和輪船至死不渝的執(zhí)著的愛的特寫境頭)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朗讀方法指導:
?、僖⒁庹Z氣、語速、語音和重音的把握。
?、谝斫庾髡吒星?,有感情地朗讀。
二、研讀賞析。
1、自由朗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完成研讀題。
媒體出示:
⑴文章中有哪些場面描寫,標畫出來并概括內(nèi)容讀一讀。
提示:夜霧中航行的場面、被撞后失措的場面、剛解開救生艇繩索后眾人一擁而上的場面、船長隨船沉沒的場面等等
⑵導致海難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誰是肇事者?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切≌f開頭寫夜色,寫濃霧,目的是什么?
⑷找出你認為需要深入理解可難于理解的議論性語句并討論交流看法。
可能出現(xiàn)的難句提示:
① 實際上一共有61人,但他把自己給忘了。
(船長真的把自己給忘記了嗎?這里有兩種可能,一是危急關(guān)頭,救人至上,心中只有應該救助之他人,的確把自己給忘記了;二是已經(jīng)抱定與船共存亡的決心,只要能把他人全部救出,自己就甘心與心愛的輪船一起葬身大海,意念清楚明確,并未忘掉自己。)
?、?大家立時不出聲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xiàn)在他們的上空。
(“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xiàn)在他們的上空”,這是因為哈威爾船長嚴肅宣布了一條生死攸關(guān)的紀律――“哪個男人膽敢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以后,人們形成的一種感覺。這項宣布,顯示了鋼鐵般的意志和無尚的權(quán)威,體現(xiàn)了應該首先保護弱小的社會群體的應該有的運作秩序,表明了居于社會主導地位的一方必須首先承擔起某種責任的理念。)
③ 事情總是這樣,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義,哪里也會有悲壯的舍己救人。
(“可卑的利己主義”,指的是一事當頭,只替自己考慮,不顧他人利益;危急時刻,更是放棄責任,違背天良,只求自己活命,不顧他人死活。“悲壯的舍己救人”,則是指寧可放棄個人的生存希望,以拯救他人性命為重,以個人的死換來大家的生。人中總是有崇高,有卑劣,生死存亡關(guān)頭,有人自私本性大暴露,有人則會激發(fā)起正義、責任和天良,所以說“事情總是這樣”。)
?、芩簧家笞约褐矣诼毷兀男凶鋈酥馈C鎸λ劳?,他又運用了一次成為英雄的權(quán)利。
(“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以高度凝練之筆,畫龍點睛地提示了哈威爾船長的高貴品質(zhì)。忠于職守,這里的主要表現(xiàn)是全力救人,“必須把60人救出去,”一個也不能少;“做人之道”,這里的主要表現(xiàn)就是在救人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人生理念,如他對他人生命的尊重,對婦幼這些弱勢群體的優(yōu)先保護,徹底的忘我,與事業(yè)共存亡的精神等等。“忠于職守”從屬于“做人之道”,“履行做人之道”,是最大范圍的社會準則。“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一次成為英雄的權(quán)利”,“運用權(quán)利”,是因為哈是船上的指揮者、主宰者,在這個危難關(guān)頭,他手上握有生死大權(quán),他可以運用這個權(quán)利,選擇率先逃走,那么他運用了成為可鄙的利己主義者的權(quán)利;現(xiàn)在船長的職守使他有了成為英雄的可能,他又運用權(quán)利,選擇舍己救人。所以說,面對死亡,哈選擇了“悲壯的舍己救人”,最后隨著輪船沉入了深淵,成為在英倫海峽上無人能與之相提并論的“英雄”。這除了前面所說的,在死亡面前,他自覺地經(jīng)受了嚴峻的考驗,放射出英雄的光彩,還含有一個意思,即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示一個人的本色,誰都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造就英雄業(yè)績,譜就英雄樂章;成就一個英雄的“權(quán)利”人人都有,關(guān)鍵在于你是否“運用”這個“權(quán)利”。)
?、晒柾L是個什么樣的人?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哈威爾船長在沉船之前就沒有辦法救出自己嗎?他為什么要這做?你是怎樣理解他的所作所為的?
提示:具體根據(jù)人物自身的言、行等等來分析
2、指導朗讀“黑暗中的簡短有力的對話”,體會一下這些對話描寫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要這樣描寫?
學生多種方式練習朗讀
回顧朗讀方法:
①要注意語氣、語速、語音和重音的把握。
?、谝斫庾髡吒星?,有感情地朗讀。
?、郾緦υ捠窃谡麄€人群亂得不可開交的情況下進行的,有問話,有答話,要注意不同的語調(diào)語氣,但都要表達出“簡短有力”的特點。
提示:這些對話極為簡短,有的句子僅用了一個詞來表示;分行寫人物語言,醒目突出;對話中的敘說交代,也極為簡潔,大多地方只有人物語言。這樣描寫,與當時的環(huán)境相稱,符合客觀實際,有助于刻畫人物形象。
三、質(zhì)疑問難。
學生可提出自己的疑問向同學或教師請教,也可以就學生理解不夠深透的問題,由教師向?qū)W生提問并交流討論。如本文中關(guān)于海難中兩船的載重量問題;再比如本文中大量的對比的運用,再比如文章第十自然段寫道:“‘諾曼底’號上有25名船員,1名女服務員;31名乘客,其中12名是婦女”怎么會是61人呢分明是57人哪。……等等。
四、體驗反思。
同學們,海難中船上的人都得救了嗎?“瑪麗”號假如不是自己受傷會不會停下來救人?假如你是“諾曼底”號上的一員,在海逡發(fā)生前后你會干什么?為什么?假如你是哈爾威船長,你又將怎樣做?
說明:本環(huán)節(jié)意在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本文的寫作意圖,讓學生通過親身的情感體驗加深對人生、對社會的理解與感悟,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同時,教育應該體現(xiàn)以人為本,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尤其要尊重和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積極因素,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個性,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愿望。
五、拓展遷移。
1記者訪談。 假如你是當年“諾曼底”號上的一名乘客,今天有記者向你問起當年的事情,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呢?
2一條木船破了,艙里注滿了水,單憑破船本身的浮力已承受不了船上的一對夫妻和一個即將成年的兒子的重量,他們又都不會游泳,怎么辦?遠處有一條船正在駛來,但坐等獲救是不可能的。試想像并描述當時的情景,設(shè)想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六、小結(jié)作業(yè)。
用冰心的話收束全文。“宇宙是一個大的生命,匯河入海,葉落歸根,我們是宇宙中的一息,我們是大生命中的一頁。不是每一道江河都能流入大海,中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fā)芽。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固然興奮,痛苦又何嘗不美的呢!”
教材分析
《“諾曼底”號遇難記》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七年級上冊,是一篇小說,主人公哈爾威船長在一次猝不及防的海難關(guān)頭,勇于決斷,沉著指揮,忘我救人,“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quán)力”,文章感人至深。
如何讓學生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如何在初中語文學習的起始階段就能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呢?這是本文教學要解決好的兩個問題。
教學目標
1.品味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
2.學習生動傳神的人物描寫的方法。
3.探究理解哈爾威船長這一形象。
設(shè)計思路
1.初讀課文時,教師提示學生閱讀時要解決的問題,然后,讓學生自由誦讀,整體感知課文,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
2.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難問題,先在小組內(nèi)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再由小組長提出請其他小組協(xié)助解決。這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堅持讓學生自己研究,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3.結(jié)合課文探究哈爾威船長這一形象,具體分析他在什么情況下說了什么,做了什么,進而從他的具體言行中去認識他的靈魂的偉大和崇高。此過程重在讓學生初步領(lǐng)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而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啟示。在探究“哈爾威船長為什么不自救”這個問題上,教師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力求讓讀書的過程真正地成為“一種共同參與以至共同創(chuàng)造的過程”。
教學準備
1.組織學生通過校園網(wǎng)上的“視頻點播”觀看電影《巴黎圣母院》。
2.讓學生到圖書室或上網(wǎng)搜集有關(guān)雨果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激趣。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篇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請你把課前搜集到的關(guān)于本文作者雨果的一些情況介紹給大家。
(從發(fā)言情況來看,學生搜集的資料非常豐富。生1:他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生2:我們剛剛看過的電影《巴黎圣母院》,就是根據(jù)雨果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除了《巴黎圣母院》外,他的代表作還有《九三年》、《悲慘世界》。生3:普法戰(zhàn)爭時,他捐款鑄造大炮,其中一尊就以“雨果”命名。生4:他是一位有正義感的作家,我曾經(jīng)拜讀過他寫的《文明與野蠻》……)
【給學生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交流的機會,一方面讓學生對本文作者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激發(fā)學生閱讀法國大文豪雨果的這篇小說的欲望,為下面的`學習奠定較好的心理基礎(chǔ)?!?/p>
二、自讀。
師: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畫出你的生字詞,查閱工具書解決;②標出你認為用得特別恰當?shù)脑~語,并體會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作用;③記下你的疑難問題;④寫出你對哈爾威船長的初步印象。
(學生自由朗讀,有的學生邊讀邊在書上圈點勾畫,有的學生邊讀邊記筆記,學生感覺怎樣方便就怎樣做,老師不做硬性規(guī)定。)
【讓學生自主學習,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幫助學生養(yǎng)成遇到生字詞查工具書以及邊讀書邊思考并將讀書感受及時記下來的好習慣。】
三、交流。
1.小組交流。
師:請同學們把你自主學習的收獲呈現(xiàn)出來,和你們小組的同學一起分享,把你的困惑提出來,請其他同學幫助解決。
?。ㄐ〗M交流時,教師深入到每個小組當中,了解情況并參與交流。)
下面是一個學生自主學習時做的讀書筆記:
生字詞:
小心翼翼 失魂落魄 井然有序 相提并論 湍急 搡 猝然 肇禍
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
我認為課文開頭“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爾威船長照例走著從南安普敦到格里西島這條航線”,其中“照例”一詞用得非常恰當,也就是說這條航線已不止一次走過,哈爾威船長對它很熟悉,下文又寫哈爾威船長“小心翼翼”地駕駛,讀到這里,我馬上意識到他是一位很負責任的船長。而“瑪麗”號“在一片浪花中飛駛”,“它筆直地朝‘諾曼底’號逼了過來”,這些語句暗示了這場海難的責任:“諾曼底”號無辜受創(chuàng),“瑪麗”號罪責難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危險來臨時哈爾威船長是怎么做的,從而體會哈爾威船長臨危不懼,鎮(zhèn)定自若,指揮有方,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zhì)。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抓住文中關(guān)鍵句段進行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通過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高大形象。教師可以適當?shù)貏?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學生大膽地想象,再現(xiàn)當時的情景,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對哈爾威船長的敬佩和贊嘆之情。
2、引導學生學習哈爾威船長的臨危不懼、鎮(zhèn)定自若、指揮有方、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zhì)。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危急時刻,哈爾威船長所采取的措施,想象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場景,能夠簡單地描述出來。
2、通過人物的語言以及行為、體會人物的高尚品質(zhì)。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教師查找相關(guān)資料,如:《泰坦尼克號》主題歌。有關(guān)雨果的照片和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音樂,導入新課:
1、播放《泰坦尼克號》主題歌,引起學生聯(lián)想。
2、你們知道這首歌是哪部電影的插曲嗎?指名說說對《泰坦尼克號》影片的了解。
3、教師小結(jié),導入,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劇,為此人們進行了很多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從而產(chǎn)生了許多凄美動人,慷慨悲壯的故事,今天讓我們來欣賞雨果的《“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師板書課題)
4、 教師設(shè)置懸念,激發(fā)學生閱讀:那么《“諾曼底”號遇難記》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按要求自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引導學生圍繞下面的要求,同桌合作,自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同桌檢測認讀生字的情況,并交流識記和書寫的要點。
?。?)找出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并用自己的話簡述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2、檢查生字新詞。
?。?)出示生字詞語,全班讀一讀。
?。?)指名反饋生字的讀音以及書寫的注意要點。教師重點強調(diào)“薄、翹”兩字的寫法。
字音:“強”是多音字,在文中讀“qiǎng”“嗆”是多音字,在文中讀“qiāng”;“號”是多音字,在文中讀“hào”;“鑄”“忠”是卷舌音,“嘈”“梭”是平舌音。
字形:“薄”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不能寫成左右結(jié)構(gòu);“甫”的橫折鉤要變成橫折;“翹”的左邊不能多一點;“序”的里面不能多一撇。
?。?)開火車讀生字詞,在讀中鞏固認讀。
3、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指名反饋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時間:1870年3月17日夜晚。
地點:從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島的航線上。
起因:霧大,全速前進的“瑪麗”號撞向了“諾曼底”號的側(cè)舷,將船身剖開了一個大窟窿。
經(jīng)過:人們驚慌失措,你推我揉,船上一片混亂,哈爾威船長沉著鎮(zhèn)定地指揮人們有秩序地逃生。
結(jié)果:60人全部獲救,船長屹立艦橋,隨輪船一起沉入大海的深淵。
?。?)指名簡述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4、指名反饋:了解了“諾曼底”號遇難的整個經(jīng)過,故事留給你怎樣的感受呢?誰能用一個簡單的詞語說一說?(感動、激動、自豪、驚魂未定、害怕、恐慌、慌張……)
三、抓住關(guān)鍵語句,探究海難發(fā)生的原因:
1、教師導:同學們,“諾曼底”號造于1863年,是一艘大輪船,在英吉利海峽也許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郵船之一,像這樣一艘輪船,晚上出航時沒有什么可怕的。然而危險就這樣沒有任何預兆地降臨到了這艘船上,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有關(guān)的語句。
2、指名反饋.(因為當時海面上霧很大,可見度低)
?。?)“大海上夜色正濃,薄霧彌漫。”
(2)“霧愈來愈濃了。”
?。?)“周圍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強可辨。”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讀出霧的大。
4、教師導:因為當時的霧太大了,所以這艘船的船長小心翼翼地駕駛著他的“諾曼底”號。乘客們都進入了夢鄉(xiāng)。突然一聲巨響……(教師播放巨響)
5、教師緊張地追問:發(fā)生了什么?(先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然后用文中的句子說。在說的過程中,通過教師語言的渲染,指導感情朗讀)
?。?)教師驚恐地:黑夜里,發(fā)生了——(指名讀)
?。?)教師恐懼地:寧靜的黑夜里,發(fā)生了——(小組讀)
?。?)教師驚慌而恐懼地:寧靜的黑夜里,“諾曼底”號的乘客們都進入了夢鄉(xiāng)。突然一聲巨響,發(fā)生了——(全班讀)
四、教師小結(jié):
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一艘“年輕”的“諾曼底”號在一個寧靜的夜晚發(fā)生了海難。當時船上包括船長在內(nèi)一共61人,我們知道最后除船長外,其他全部逃生。那么,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船長采取了什么措施呢?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導:同學們,當你們正在沉睡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巨響,會怎么樣?(學生自由地說一說)
2、教師導讀:是啊,誰都會感到驚慌、害怕。當“諾曼底”號的乘客們被巨響驚醒,知道自己所乘坐的船身上剖開一個大窟窿,會是怎樣的局面呢?
二、想象品讀,體會人們的驚慌:
1、教師播放《泰坦尼克號》影片片斷錄音,學生傾聽。
2、指名反饋:你們聽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提示:聽到了尖叫聲、哭喊聲、船上物品到他的聲音、人們奔跑的聲音……仿佛看到了人們驚慌、害怕的神情,看到了人們蜂擁而出,看到了人們因奔跑摔倒在了地上……)
3、教師導:課文是怎樣描寫這一場面的呢?請同學們讀課文,找出相關(guān)的段落。
4、指名反饋。
“震蕩可怕極了,一剎那間,男人、女人、小孩兒,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們半裸著身子,奔跑著,尖叫著,哭泣著,驚恐萬狀,一片混亂。海水嘩嘩往里灌,洶涌湍急,勢不可擋。輪機火爐被海浪嗆得嘶嘶地直喘粗氣。“
?。ǎ保?指名讀文,其他評議。
?。ǎ玻?在同學們提建議的基礎(chǔ)上,再請該同學讀一讀。
?。ǎ常?引導學生討論,如果你來讀,你會怎么讀?會強調(diào)哪些詞語?為什么?
?。ǎ矗?教師抓住加點的詞語,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悟后感請讀。
?。ǎ担?再次播放《泰坦尼克號》影片片斷錄,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的文字。
三、分角色朗讀,體會船長的鎮(zhèn)定果斷:
1、引導學生想象:同學們,求生的欲望讓乘客們一窩蜂地擁上救生艇,你推我揉,繼續(xù)這樣下去的話,會出現(xiàn)什么新的危險呢?(推揉中有人落海,搶救工作變緩慢,老弱婦孺會落后,救生艇會翻……)
?。病⑼瑢W們,再這樣下去,救援工作無法開展,可能會有更多的人喪生于大海,在這萬分緊急的時刻,黑暗中傳來了簡短有力的對話。(師生朗讀文中對話部分,《泰坦尼克號》影片片斷錄音作為背景音樂)
3、指名反饋:同學們,你們聽到了一個怎樣的聲音?(堅定的、鎮(zhèn)定的、果斷的、嚴厲的、威嚴的……)
?。?、指名反饋:這聲音讓你們感受到了這是一個怎樣的船長?(臨危不懼、鎮(zhèn)定自若、處事果斷、指揮有方)
5、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船長的臨危不懼、鎮(zhèn)定自若、處事果斷、指揮有方。
四、想象人物畫面,體會船長的英勇無私:
?。薄⒔處煂В汉诎道飯远ǘ鴩烂C的聲音,使得救援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二十分鐘到了,輪船沉沒了,船上只有一個人沒有逃生,他就是——(學生:哈爾威船長)
2、教師播放悲壯的音樂,示范讀課文。(“船頭先下去……哈爾威船長的生命就這樣結(jié)束了”)
?。?、教師:同學們,你們的腦海里呈現(xiàn)出怎樣的畫面?(學生發(fā)揮想象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一說)
?。?、教師小結(jié):感人的畫面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腦海了,大家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些自然段。
?。怠⒔處煾鶕?jù)學生讀的情況,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丁⒓w配樂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自然段。
7、教師:同學們,哈爾威船長的生命就這樣結(jié)束了,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得救的人們會說什么呢?(學生自由地說一說激發(fā)學生對哈爾威船長的敬佩和贊嘆之情)
五、理解句意,深化文章的主題:
1、教師導:同學們,在危險面前哈爾威船長臨危不懼,沉著地指揮人們逃生,在那個可怕的黑夜靜靜地離開了我們,雨果是這樣評價這位偉大的船長:(教師出示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的語句)
“在英吉利海峽上,沒有任何一個海員能與他相提并論。”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quán)利。”
2、引導學生討論這三句話的意思。
?。?、集體交流反饋。(提示:成就一個英雄的“權(quán)利”人人都有,關(guān)鍵在于你是否“運用”這個“權(quán)利”。在死亡面前,哈爾威臨危不懼,鎮(zhèn)定自若、舍己為人,他的高貴品質(zhì)是沒有任何一個海員能與他相提并論的。)
?。?、教師小結(jié):“諾曼底”號油船不幸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驚恐慌亂中,船長哈爾威臨危不懼、鎮(zhèn)定自若地指揮船員,是船上所有的人獲救,而自己,且被海水吞沒,哈爾威船長危難時刻舍己為人,沉著機智,指揮有方的崇高形象,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六、課堂小結(jié):
教師總結(jié):同學們,人生,猶如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誰也不能預想前方會怎樣,或風平浪靜,或驚濤駭浪,你都得揚起風帆駛向遠方,遇到驚濤,或是駭浪,你要冷靜,臨危不懼、機智勇敢。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真正的舵手。
七、布置作業(yè):
?。薄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
2、簡單地描述你印象深刻的場景。
?。场⒆稣n課練。
板書設(shè)計
9 “諾曼底”號遇難記
與“瑪麗號”相撞
“諾曼底”號遇難 人們 爭先恐后地逃生 臨危不懼
船長 讓其他人脫離危險, 舍己救人
自己以身殉職。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