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23
這是要下雨了教學重難點,是優秀的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文本教學解讀
《要下雨了》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話。課文通過“燕子低飛、魚游水面、螞蟻搬家”三種現象,介紹了下雨前燕子、小魚、螞蟻這些小動物的活動特點以及發生這些現象的原因。課文共9個自然段篇幅較長,但層次清晰。學生可以圖文對照讀故事,在朗讀中了解下雨前動物們的一些活動現象,同時激發學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1.識寫生字。
本文共有13個生字要求會讀、7個生字要求會寫。
13個生字都是合體字,大部分是形聲字,可以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識記字形,并在讀文中隨文識字。多音字“空”,文中出現了不同讀音組成的詞語“空氣、有空”,要指導學生將字音讀正確。
認讀“腰、伸、搬”3個字,宜在詞語里認識。在自己身體上找一找腰部的位置,做一做“伸腰、搬東西”的動作,從而將音、形、義結合起來進行學習。
認讀“坡、沉、響”3個字,宜聯系生活識記。出示圖片,根據圖片語境組成“山坡、下坡、坡路”等詞語讀一讀,聯系生活并借助圖片感受“陰沉沉”,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響”的意思。
認讀“潮、濕、消、息”4個字,宜在詞語中認讀。引導發現“潮濕”都是“三點水旁”,再說說生活中潮濕天氣的具體現象有哪些,進一步了解詞語的意思。“消息”的“息”在詞語中讀輕聲。
認讀“悶”字,這個字既是形聲字,又是會意字。觀察字形發現與“心”有關,通過溯源了解“悶”外形很像一扇門,里邊的一顆心被關閉在門內,所以很憋悶。出示“悶氣、悶熱”等詞語認讀,強調字音“mēn”。
認讀“呢”字,這是一個輕聲字,宜在句子中認讀。
“直、呀、邊、呢、嗎、吧、加”7個要寫的生字,有5個是帶有“口字旁”的生字。“口字旁”所在位置不同,書寫也有區別。“呀、呢、嗎、吧”的“口字旁在左邊略小。書寫在左上格,封口橫壓橫中線;“加”的“口字旁”在右邊略大,位置居中。“呢”重點指導第7筆撇收筆在豎中線,第8筆豎彎鉤貼近豎中線起筆。“直”不宜寫太寬,中間三個短橫間隔均勻且不能碰到橫折,末筆長橫要寫得長而穩。
2.朗讀課文。
鼓勵學生嘗試借助拼音朗讀課文,重點指導讀好“呀、呢、嗎、吧”這4個語氣詞,以及其所在的問句和感嘆句,在朗讀中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意思及情感,從而讀出所要表達的語氣。另一個朗讀重點是分角色讀好小白兔與其他動物之間的對話。關注提示語“大聲喊”及小兔子的動作“跑過去、一邊跑一邊喊”等詞語,也可以從體會小白兔的心情入手,如:從跟燕子對話時疑惑不解,到跟小魚對話時半信半疑,再到與螞蟻對話時完全相信,最后往家跑時十分著急。語氣由心生,把自己當成童話中的小動物體會動物當時的心情,每個角色在說話時就有了自己的特點。
3.遷移運用。
《要下雨了》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清晰的層次,通過小白兔與燕子、小魚和螞蟻的三次對話展開故事情節。三段對話的表達方式基本相似:“燕子,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小魚,小魚,今天怎么有空出來呀?”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用這樣的句式問一問螞蟻:“螞蟻,螞蟻, 呀?”再如燕子和螞蟻回答小白兔的句式:“我正忙著捉蟲子呢!”“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讓學生聯系生活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誰)正忙著(干什么)呢!”在理解帶有“呀”的問句和帶有“呢”的感嘆句的基礎上創設情境,聯系生活或者補充閱讀其他動物下雨前的表現,試著用這樣的詞語說幾句話。
二、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3個生字,學寫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空”的讀音,積累詞語“彎著腰、陰沉沉的、潮濕、悶得很”等。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在故事情境中分角色朗讀,讀好對話中問句和感嘆句,并聯系生活嘗試運用。
3.借助插圖,用圖文對應的方式,在對話中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動物的活動特點以及發生這些現象的原因。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 提取信息,讀通課文
1.聽教師讀課文第1自然段,想:故事里有誰?他在哪?在做什么?
預設一:小白兔彎著腰在山坡上割草。
(1)出示山的圖片。結合圖片找到哪里是山坡。
(2)看字形,發現“提土旁”,出示詞語“上坡、下坡、坡路”結合圖片讀詞。
(3)識記“腰”:指一指身體哪個部位是腰部。
(4)指導朗讀。
要點:師問生答,讀順長句。
小白兔在干什么?——小白兔/在割草。
小白兔在哪割草?——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小白兔怎么樣在山坡上割草?——小白兔/彎著腰/在山坡上/割草。
預設二:天陰沉沉的,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1)出示下雨前烏云密布的圖片,感受下雨前天陰沉沉的景象。
(2)讀這個分句,把天空陰沉沉的情景讀出來。
(3)做一做彎腰和伸腰的動作。
提示:通過做動作感受兩種動作不同,理解“伸”的意思。
(4)指導朗讀。
提示:學生先一個分句一個分句練習讀,再朗讀一個整句。
2.繼續聽讀課文,圈畫動物名稱。
(1)聽教師接著讀課文,把課文中出現的小動物名稱用橫線畫出來。
(2)交流課文中都有哪些小動物。
3.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準。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那段話多讀幾遍。
板塊二 分角色朗讀
1.讀小白兔與燕子的對話(第2、第3自然段)。
要點:
(1)關注小白兔說話的語氣——大聲喊。聯系生活經驗體會“大聲喊”。
(2)讀出小白兔心中的疑問,可以拿小燕子圖片在學生頭頂飛過,請學生當小白兔問一問燕子,從而讀好“呀”的問句。
(3)識記“潮濕”,觀察偏旁,聯系生活說一說還有哪些地方有“潮濕”的現象。
(4)分角色讀課文,讀出燕子低飛與下雨之間的因果關系。
2.讀小白兔與小魚的對話(第4、第5、第6自然段)。
要點:
(1)“是要下雨了嗎?”讀好帶“嗎”的問句,讀出小白兔滿心的疑問。
(2)強調“有空”中“空”的讀音。
(3)識記“悶”字,觀察字形,發現“悶”外形很像一扇門,里邊的一顆心被關閉在門內,所以很憋悶。
(4)分角色讀課文,讀出小兔子和小魚對彼此的關心。
3.讀小白兔與螞蟻的對話(第7自然段)。
(1)強調“消息”的“息”在詞語里讀輕聲。
(2)識記“搬”字,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
(3)分角色讀課文,并嘗試說說小白兔與螞蟻的問話。
小白兔看到路邊有一大群螞蟻,他連忙跑過去問:“ , , ?”
4.讀一讀,演一演。
(1)出示課文插圖,創設對話場景,同桌分角色練習讀課文。
提示:回顧剛才讀文時“疑問”“感嘆”的語氣,把自己當成故事里的動物。
(2)小組合作讀,評一評,哪個小組讀得好,總結經驗,找出不足。
(3)帶頭飾,加動作,配合課文插圖演一演。
板塊三 拓展閱讀,遷移運用
1.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有預報天氣的本領?
2.補充“蜘蛛、青蛙、雞”等動物在下雨前的一些行為表現。
(1)蜘蛛預報天氣——蜘蛛會趕在下雨前結個豎著的網,因為平掛著的蜘蛛網容易被雨沖壞。你如果發現蜘蛛編織豎著的蛛網,就預示著可能要下雨了。
(2)青蛙預報天氣——青蛙喜歡陰涼潮濕的地方。天快下雨的時候,氣壓下降,濕度增加,空氣中的水分多,青蛙的皮膚得到充分濕潤,它覺得特別舒服,經常會“呱呱呱”叫起來。
(3)雞預報天氣——雞因為沒有汗腺所以很怕熱。下雨之前往往比較悶熱,這時候雞喜歡待在涼快的地方。如果發現雞不出窩或待在樹陰下,十有八九要下雷陣雨了。
3.想一想如果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這些小動物,他會怎樣向他們提問,這些小動物又會怎樣回答小白兔呢?同桌之間練習用這樣的句式問一問,答一答。
“蜘蛛,蜘蛛, 呀?”“要下雨了, 。”
4.指名展示,評一評。
要點:根據動物下雨前的行為表現提出問題。回答時能說清楚動物有這樣表現的原因。如:
“青蛙,青蛙,你為什么呱呱叫呀?”
“要下雨了,空氣中的水分加多,我的皮膚得到充分濕潤,真是太舒服了!”
板塊四 鞏固識字,學寫漢字
1.出示課后“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語,開火車讀一讀。
2.試著用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說一句話。
3.指導書寫。
(1)范寫“直”,教師邊示范邊提示書寫要領,強調字的整體不宜寫太寬,中間三個短橫間隔均勻且不能碰到橫折,末筆長橫要長而穩。
(2)范寫“邊”,提示“力”要偏右。“走之”注意平捺不要寫得太斜或太短,要托住右邊的“力”字。
(3)指導書寫左右結構的字。
①觀察“呀、呢、嗎、吧、加”,發現“口字旁”的位置不同,書寫也有區別。
②提示“呀、呢、嗎、吧”的“口字旁”在左邊略小,書寫在左上格,封口橫壓橫中線;“加”的“口字旁”在右邊略大,位置居中。
③范寫指導“呢”第7筆撇收筆在豎中線,第8筆豎彎鉤貼近豎中線起筆。其他4個生字可以自主嘗試書寫。
第一課時《要下雨了》優秀教案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出示課件,學生說出看到的畫面。
2.放錄音,學生說出聽到的聲音。
3.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看圖。
2.學生自由讀,畫出本課要學會的生字。
3.出示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A.指名讀B.開火車讀C.打亂順序分組讀D.齊讀
4.記憶生字。(學生交流記字的方法)
三、再讀課文,師生互議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2.師范讀課文,生體會,評議。
3.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議,糾正錯誤。
4.派代表全班交流。
四、指導書寫嗎吧等6個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鞏固發音。
2.學生口頭組詞,理解字義。
3.全班交流,掌握結構。
4.教師范寫,生描寫,說筆順。
5.展示學生寫的.字,評議。
五、鞏固生字
出示帶生字的句子,學生讀。
1.我們一起玩吧!
2.你寫作業了嗎?
3.今天天氣很好。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分段讀。
2.小組合作,討論:這篇課文讀懂了什么?有不同標記畫出小白兔與小動物們的對話。
3.課件演示小白兔與小燕子對話情景。
A.指名讀,并評議。
B.師指導讀呢!句子。
C.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
D.表演讀。
4.課件演示小白兔與小魚、螞蟻對話的場景。
A.指名讀,并評議
B.男、女生分角色讀。
C.同桌互讀對話,互相評議。
D.學生自由合作讀。
5.小組合作討論:聽了小動物的話,小白兔是否相信天真的要下雨了。
6.師引導學生體會,說出小白兔心理變化過程。
7.全班分角色朗讀課文(頭飾)
二、指導背誦課文
1.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部分背誦。
2.表演童話劇:《要下雨了》
三、拓展延伸
學生談一談哪些動物在下雨前有異常的活動。
四、布置作業
把這篇課文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16 要下雨了
燕子 低飛
小魚 游到水面
螞蟻 搬東西
小白兔
《要下雨了》課文原文:
小白兔彎著腰在山坡上割草。天氣很悶,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小燕子從他頭上飛過。小白兔大聲喊:“燕子,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
燕子邊飛邊說:“要下雨了。空氣很潮濕,蟲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飛不高,我正忙著捉蟲子呢!”
是要下雨了嗎?小白兔往前邊池子里一看,小魚都游到水面上來了。
小白兔跑過去,問:“小魚,小魚,今天怎么有空出來呀?”
小魚說:“要下雨了。水里悶得很,我們到水面上來透透氣。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著雨。”
小白兔連忙挎起籃子往家跑。他看見路邊有一大群螞蟻,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訴了螞蟻。一只大螞蟻說:“是要下雨了,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邊跑一邊喊:“媽媽,媽媽,要下雨了!”
轟隆隆,天空響起了一陣雷聲。嘩,嘩,嘩,大雨真的下起來了!
《要下雨了》教學分析:
一、教材簡說
《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全文共9個自然段,4幅標圖,主要從“燕子低飛”、“魚游到水面”、“螞蟻搬家”三種現象,講了下雨前一些小動物的活動特點及發生這些現象的原因。課文雖然文字淺顯,但是生動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間的內在因果聯系,教給學生通過觀察小動物行為變化來預測天氣的方法,有機地滲透身邊的自然科學知識。不僅能引導學生留心身邊事物,注重觀察,而且激發了學生探究身邊自然科學現象的興趣,從而在學生幼小的心靈里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學習目標
1、聯系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認識到雨前動物行為的`變化與雨前天氣狀況的聯系,從而培養學生注意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習慣。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練習用“要下雨了,(誰×怎么樣)”說話。
3、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揣摩語言形式的表達效果。
4、指導學生用“看、讀、議、讀”的方法學習課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