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9-2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父母教育孩子學習,最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這其中更為要緊的是提高孩子的智能水平,積極開發孩子的智慧,如是,孩子的學習就不再是難事了,而且對孩子的成長、人際交往、問題解決等都有幫助。不過,各位家長千萬不要將智慧理解為“聰明”、“智商高”,智慧是人的綜合能力的反映,例如善于思考、善于應變、善于觀察、善于借鑒等等。
各位家長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培養孩子獲得智慧的能力,提高孩子處理問題的水平,使之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
1、學會觀察。要想學習出成績,細心觀察是基礎。觀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是學習知識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通過觀察,孩子學到了知識,形成了認識事物的方法。第一學會有目的的觀察,即帶著任務“看”;第二學會觀察的方法,觀察要有計劃、有層次;第三培養孩子學會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
2、增強記憶力。在學習中記憶是非常重要的,沒有記憶這個“倉庫”,我們的大腦就如一張白紙,什么都沒有。第一學會自言自語,這是強化記憶的好辦法,目的是防止遺忘;第二手、嘴、耳并用幫助記憶,例如學習英語,耳朵聽、手寫、嘴讀,效果非常明顯;第三意義記憶與機械記憶結合起來,機械記憶適合年齡小低年級的孩子,意義記憶適合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孩子。第四記憶后睡眠,能夠扎實記憶;第五及時復習,避免遺忘。
3、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是我們的天性,也是有助于學習的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質。想象對開發孩子的智慧非常重要,那些孩子喜歡的卡通片都是借助想象編繪出來的。要想使孩子的作文寫得生動,孩子就得展開想象的翅膀。第一引導孩子進行有“目的”的想象;第二學會想象的方法,運用聯想的方法、粘合法、仿生法、典型法等。第三從情景中產生想象,例如故事就是一種想象的源頭,游戲也是一種想象的方法。
4、積極訓練思維。在臨床心理咨詢中,我經常聽到家長說,孩子反應遲鈍,問題稍一變化,就不會解;孩子語言表達不清,東一句、西一句,沒有條理。這與孩子的思維能力有關,良好的思維表現為:A思考問題從多方面考慮,B思考時看事物間的內部聯系,C善于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D思考速度快,E思考方法獨特。訓練孩子的思維應從這幾個方面入手,第一進行有條理的思維,善于發現事物間的前后順序;第二學會思考的方法,掌握抽象與概括、學會分類、能夠歸納與類比;第三進行整體思維,例如學習一篇文章,要找到關鍵詞、中心思想;第四學會推理,即依據已知的條件,經過思維的加工,推導出結論的過程。借助于包含關系的因素進行判斷,借助于事物間的交叉關系進行推理,找錯也是一種推理方法。
5、培養良好的情緒狀態。在臨床咨詢中,我還常常聽到中小學學生說“我情緒不好,什么都不想干”、“這段時間與同學鬧別扭,影響了我的學習”、“考試時,由于壓力大,而產生焦慮情緒,結果成績很差”等。這些說明,情緒與學習、生活有很大的關系。家長要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類型、以及什么是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學會培養積極情緒的方法。第一積累自信“我行,我能完成”,以名人為榜樣,樹立自信,不要過分注重成績的高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潛力;第二時刻充滿熱情,讓孩子的情緒處于情緒飽滿、精神旺盛的狀態,對事物有興趣,養成和保持對事、對物、對活動的好奇及興趣;第三感情轉移法,情緒低落時,能夠及時借助它物來轉移情緒;第四學會正確的評價自己,客觀的審視自己,既不高估,也不自貶。
6、磨礪堅強的意志。意志,從心理學上看,就是由意識地確立目的,調節和支配行動,并通過克服困難和挫折,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意志有四個特點:目的性、果斷性、自制性、堅韌性。第一從點滴小事上培養,一次作業、一節課、一餐飯、一次外出游玩等,都是培養孩子意志的機會,千萬不能有“小事無關大礙”的想法,如此,就會導致孩子意志培養出現“全線崩潰”的狀況,“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啊。第二學習時要讓孩子制定出目的和計劃;第三培養分辨是非的能力;第四適當接受挫折教育,不經風雨,怎見彩虹?第五培養孩子學習時一心一意的品質,即注意力專注,避免“一心二用”例如,邊學習、邊看電視;第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學習時間的安排、作息時段的安排、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自己的衣服自己洗、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歉意等。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因此,如何開發孩子的智慧,就是要從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入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